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鹤梦白云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 《韦诗会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08:5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10-8 23:09 编辑

    2.1 华月流云


    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前言总结了这么一组韦诗写景佳句: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余霰。(《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游溪》)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游开元精舍》)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校注》说道:“韦应物诗的语言,在平淡自然之外,尚有其流丽的一面。……等,都善于捕捉大自然物候的微妙变化和色调的深浅明暗,刻画工细,字句凝炼,语言夜极为清丽。……中唐前期诗人大多追求‘高情、丽辞、远韵’,韦应物自然不能免俗。……但在韦诗中,这种‘流丽’乃是出诸自然,而非刻意追求所致,所以不仅没有妨碍,反而有助于他独特的平淡冲融的风格的形成。”

    说这组佳句的风格是“高情、丽辞、远韵”,或者“流丽”,这属于一种印象式的主观评价,尽管看起来也满恰当,但总让人觉得不够深入。下面我们就把这六组佳句放在六首诗中,具体地剖析一番,看看到底能看出什么名堂。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韦应物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
    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此诗约大历八年作者39岁时在洛阳同德寺闲居时作。

    岧峣,高峻貌。
    青莲界,指寺庙。
    孤兴,孤独无伴时的心绪。
    阴霭,阴云。
    夜来,夜里。
    歇,消散。
    严城,戒严之城。
    一水,此处指洛水。
    曙河,拂晓的银河。
    超忽,远貌,此谓心神顿然远逝。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和另两句“广庭流华月,高阁凝余霰”极为相似,两首诗也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期所作,我们就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来研究。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韦应物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 
  
    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
    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
    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 
  
    缄书问所如,酬藻当芬绚。

    双树,相传释迦牟尼寂灭于娑罗双树间,这里自然是指同德寺内树木。
    葱茜,青翠茂盛貌。
    杜门,闭门。
    养素,涵养真素之性。
    官曹,河南府兵曹官署,韦应物此前在此任职。
    亮,诚。
    忝,音舔,有愧于,谦辞。
    陈躅,陈迹,即此前任职的形迹。
    相代不相见,当是指同僚代替自己的职位而不能相见。
    缄书,书信。
    所如,所往,即所去之处。
    酬:酬答之诗。
    芬绚,芬芳绚丽。

    这第二首相比第一首,更象是一篇纯粹的寄赠诗,读来感到作者心意恳切,而第一首没有直接写人事,却更富有意境。搞通这两首诗的整体意义之后,我们感兴趣的是那两组写景佳句放在诗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和效果,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一言以蔽之,这两组佳句,是“起兴”之笔,写的是“兴象”。第一首诗“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后,写作者的神思越过城池和洛水,从立身处的高斋,逝往远方的天河,作者的用意实际上是怀想远方的故人,但是没有直接写明,这大概就是所谓“高情、远韵”的笔法吧。第二首“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之后立即和故人谈起心中款曲,这里的起兴意味是非常明显的。月,在诗词中通常起兴思乡或怀人,因为月亮是身处两地的人都可以同时看到的事物,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兴象,我们这一节的主题就是谈起兴。以月起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那么韦应物的写法有什么特别?和前人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四句,如果不看“乔木生夏凉”,那么其余三句的意思实际上几乎完全等同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的两句“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只不过李白写得更有气势一些。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

    这首诗较长,我们感兴趣的是开头八句。头两句涉及一个著名的典故。《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有一天一觉醒来,开门命人斟酒,发现夜里大雪,四望皎然,然后他就“起兴”了,咏左思《招隐诗》,随后忽然又“起兴”,忆起戴安道,随后又起访问戴安道之心,连夜乘小船去往,一宿才到,到了却不进去,反而折回,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本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地方不在于王徽之进门不进门,而在于他的起兴。他从左思《招隐诗》起兴想到戴安道不奇怪,因为戴安道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但他为什么起兴咏左思《招隐诗》呢?这就是因为“四望皎然”,皎洁的皎,他在这时候与天地会心,除去了俗世中的功利心,因而想到左思《招隐诗》和隐士戴安道。所以说,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解释了所谓“兴”是怎样发生的一个机理。美学家宗白华:“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王徽之的任诞故事可谓一例。晋人的起兴相比诗经中的起兴,更多了一层个体的发现,而后者更多的是一种集体的共识,唐诗美学很多都是继承了晋人的开创。

    在李白看来,王十二问候李白,可比当年王徽之访问戴安道。这首诗的前八句可以这样理解:正如吴中王徽之雪后佳兴大发,王十二看见“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玉床金井冰峥嵘”这样一番景象,喝酒时便起兴想到了我李白,即“怀余对酒夜霜白”,其中五句写景都是兴象,是李白想像中的王十二的兴象。那么李白为什么写这样的一番景象?这就是说他李白的人格、气象、境遇,和这样的一番景象有某种共通之处。

    对何谓“兴”的阐释古往今来有许多说法,其中西晋陆机的“物感说”很有启发性,有关言论主要见诸他的《文赋》:

    《文赋》陆机
    ……
    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

    中区,即区中,亦即宇宙之中。玄览,深刻地观察。颐,养。典坟,《三坟》《五典》。眇眇,高远貌。世德,祖先功德。清芬,美好的品德。林府,丛集的府库。嘉,赞美。彬彬,文质兼备。投篇,放下书本。援,取。宣,表达。

    陆机的《文赋》实际是写他的创作谈,即好文章是怎么得来的。他谈到两个方面的感发,一个是观察四时景物的变化,一个是阅读先人功德和典籍文辞,这两个方面都是“物感”,都能“起兴”,从而使人“援笔”而“宣之乎斯文”。王徽之见雪皎然便是物感,虽然未曾援笔而宣之乎斯文,但是他咏左思诗,也是一样的效果。

    物感的本质在于心物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即,不只有物感,还有感物。陆机《怀土赋序》中说道:

    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感?曲街委巷,罔步兴咏,水泉草木,咸足悲焉。

    他的意思是说,之所以“曲街委巷”“水泉草木”让人有感,是因为他“去家渐久,怀土弥笃”,这就是内心先有了情感,然后外感于物。李白诗中所写的兴象,表面是他替王十二所设想的物感,但实质上也是他李白自己的感物。

    这种心物之间的感应关系,带有天人感通的味道,不只存在于中国诗词,同样见诸西方文学。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的《交感》(或《感应》)就很能说明问题:

    《交感》波特莱尔
    夫天地者,神殿也,
    活柱立其间,喁喁语不止;
    游子步于象征之森林,
    树木视之脉脉意未已。
    ……

    诗人的特长就在于通过这种心物感应来与天地交流,这其实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图腾崇拜,通过图腾歌舞来和他们心目中的神灵通话(详见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天才诗人总是在这方面要更为擅长一些,但这种表现为心物感应的起兴也并不神秘,每个诗人都可以后天习得,大诗人不过是习得之后又有更多的开创。韦应物的“流云吐华月”“广庭流华月”就带有明显的继承性,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创在内。

    韦诗和李白诗的共同点主要在于两者都是写“云收月流”,韦应物两首诗都用到“流”字,可见他很看重这种用法,李白也用“流”字。韦诗第一首多属写景,其中“孤兴”的孤字,也出现在李诗中,李白写的不是华月,也不是明月,而是“孤月”,另外,韦诗和李诗中,除了共同的云和月两种意象,韦诗第一首还有一个“山”意象也见诸李诗。韦诗有“相望曙河远”,李诗有“沧浪河汉清”,都写到银河。可见,韦诗第一首,有四个意象与李白共享:云、月、山、银河,另有一个“流”字和一个“孤”字共享。这种继承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是很难说这是出于有意的模仿还是无意的借鉴。

    这里没有丝毫贬低韦应物的意思,因为文学上的模仿和借鉴,不是一个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亦即不是一个应然问题,而是一个实然问题,如果否定这种模仿性,就等于否定了整个文学作品库的大半壁江山。模仿,只在于是巧妙的模仿还是粗劣的模仿,是自然的还是刻意的。虽然我们列举了韦诗和李诗的诸多共同性,但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是风格不同,句法也不同,韦诗相较李白更平淡冲融,“流云吐华月”是把云和月联写,“流”字用于“云”而不是“月”,但第二首倒是“月”在“流”,更似李白。

    韦诗中另一原创是“乔木生夏凉”。纵观韦诗全集,此公喜用“凉”字和“生”字,这两字带有他个人的特异性,其中用的好的就有著名的“散步咏凉天”,也是怀人诗。说明韦应物的“凉”字更多的是一种清爽意味。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想到朋友很能说明他和朋友之间属于怎样的关系。在一个天清气爽、流云吐月的环境下想到朋友,说明了友情的纯粹和非功利性。“生”字,除了《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还有《幽居》中“不知春草生”,后文将要讲到的“绿阴生昼静”,这也是一个韦应物“独怜”的字眼。最后,韦诗虽然没有李白“万里”“青天”这样的雄词,但也用到了“乔木”“广庭”“高阁”,有效扩大了意境的想像空间。

    总的来说,这两首月诗属于韦应物中年时期所写,带有较多对前人的继承。上述六例按时间排列,我们下面就要看看韦应物更晚时期的作品是否有了更多的原创,更要见识韦应物更多更奇妙的种种“兴”象。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6 收起 理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 6 谢谢分享
    山菊 + 10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2#
    发表于 2015-6-4 02:50:46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2 19:52


    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前言总结了这么一组韦诗写景佳句:


    写得很细致,特别合适俺这样的读者~~~再赞!

    乔木生夏凉,最近闲翻些汉魏晋和南北朝的诗,鲍照有句:'爽气起乔木',或许韩诗从这里翻出?

    鹤梦读了这么多古人的作品还能忍住不下水,也算是异数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07: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4 08:32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5-6-4 02:50
    写得很细致,特别合适俺这样的读者~~~再赞!

    乔木生夏凉,最近闲翻些汉魏晋和南北朝的诗,鲍照 ...


    爽气起乔木,很有可能也启发了韦应物。

    其实咱读书读诗都不多,写这个也只是一边读诗,一边写笔记。

    而且越读古人,越觉得有各种差距和差异,写不好。

    古人有些诗,读来感觉比自己写的更合自己心意,这个我在后文也要提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4#
    发表于 2015-6-5 02:26:43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3 18:10
    爽气起乔木,很有可能也启发了韦应物。

    其实咱读书读诗都不多,写这个也只是一边读诗,一边写笔记。

    读后感,俺的最爱,多多益善

    乔木生夏凉,看来是诗人自己也蛮得意的句子。刚才查了一下,他还有一首,改了一个字用作首句:

    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唐·韦应物)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仍然跟月亮相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5#
    发表于 2015-6-5 02:38:39 | 只看该作者
    再看,还有把韦这两句作韵写了十首诗的: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苦热和袁应祥用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为题十小诗》(诗看不下去就不抄啦:)


    这老先生也借句:

    秋华四首 其三 木犀(宋·朱熹)
    乔木生夏凉,芳蕤散秋馥。未觉岁将寒,扶疏方绕屋。


    这个好像是应制诗(@月下 ):

    夏景 乔木生夏凉(宋末元初·刘辰翁)
    何可无乔木,多年雨露成。
    是间凉意别,长夏绿阴生。
    日度云旗影,风含涧水声。
    能令霜六月,不待月三更。
    翠幄宜琴枕,枯棋就石枰。
    五楸朝又暮,故国可胜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7:2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5 08:10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5-6-5 02:26
    读后感,俺的最爱,多多益善

    乔木生夏凉,看来是诗人自己也蛮得意的句子。刚才查了一下,他还有 ...


    就象春草鸣禽一样,“乔木生凉”也是韦应物的一个favorite,

    「寄子西」韦应物
      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
      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这篇虽未用生凉二字,但意境类似,说他大夏天太阳(夏景)太燠热,只有怀贤才能“思方续”,我体会他意思是热得受不了,大脑一片混沌,思贤才能大脑清凉,于是很自然写到“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这是一个典型的物语在心语后的起兴笔法,但这里并非”比“,还是”兴“,叶嘉莹说“兴”是“由物即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心即物,此例从文字上看倒象是”由心及物“(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起兴,还是物感/感物两个方向去理解比较合适,韦应物这四句,仔细读他的文字布排,更多的是感物和物感双向的同时性,很难硬分先后。韦应物可以把“乔木生夏凉”放前面写,也可以放后面写,这是兴法的多样性,杜诗也有许多类例。所以叶嘉莹的定义即便不算错的话,也须灵活理解,就是叶嘉莹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也不能迷信。

    这一话题,我后面还要展开谈。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5-6-5 07:4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5 07:48 编辑

    我觉得我写的清风生木杪比韦的好多了*^_^*

    感觉刘辰翁的破题没破好。第一韵破偏了,重点不是乔木,是夏凉。他用了两韵来破题。最后一韵,突然说故国,也有些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8:15:08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07:47
    我觉得我写的清风生木杪比韦的好多了*^_^*

    感觉刘辰翁的破题没破好。第一韵破偏了,重点不是乔木,是夏凉 ...

    清风生木杪,不错,这句更显客观,“乔木生夏凉”有很强的主观体验在内,令人有凉气袭人之感。“清风生木杪”笔法更近“流云吐华月”。

    一句好不好,不仅在于这句本身好不好,更在于这句放在诗中有没有一个好的兴趣(起兴的审美情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5-6-5 08:2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5 08:27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5 08:15
    清风生木杪,不错,这句更显客观,“乔木生夏凉”有很强的主观体验在内,令人有凉气袭人之感。“清风生木 ...


    读了我的清风生木杪,感觉多凉快,流云华月就一般了。自夸下。
    全诗见赋得阴霞生远岫。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5-6-5 08:29:40 | 只看该作者
    搜了一下刘辰翁的排律,这家伙写了不少试帖诗啊,看来和我一样,都是练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8:53:15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08:25
    读了我的清风生木杪,感觉多凉快,流云华月就一般了。自夸下。
    全诗见赋得阴霞生远岫。 ...

    我欣赏你的自我欣赏(因为我也是很自我欣赏的,这点有点惺惺相惜),但是我不太欣赏你的那首阴霞,太雕镂。

    严羽:"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

    你的诗,是典型的以文字为诗,属于自发的审美观,也能符合很多外行人的眼睛,但是和中国真正的诗歌传统是有很大距离的。

    你在雕镂文字上,的确有一定的才气,所以你的诗,读来更觉是赋,而不是诗,喜欢辞藻铺陈,有点沉溺于其中。

    你什么时候破了你的这个文字执,你就能上一个大台阶。

    细细读读韦公作品,能给你一个解毒剂。你觉得韦公尚不如你,这就是你的症状表现:-))

    一点实话,其实说的不只是你,观察今人写旧诗,象你这种风格的,很多。应该多体会《沧浪诗话》的真谛。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5-6-5 09:0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5 09:02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5 08:53
    我欣赏你的自我欣赏(因为我也是很自我欣赏的,这点有点惺惺相惜),但是我不太欣赏你的那首阴霞,太雕镂 ...


    审美情趣不同。陶渊明的诗,仅被视为中品,不是没有理由的。
    我也没觉得韦应物不如我,只是这一句不如我而已。更何况,超过了韦应物也没什么了不起,毕竟比他晚生了一千多年。
    其实读古人诗,很多时候都有不过如此的感觉。不过一想他们生活的年代,就觉得佩服了。
    我是持文学进化观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9:1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5 09:15 编辑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09:00
    审美情趣不同。陶渊明的诗,仅被视为中品,不是没有理由的。
    我也没觉得韦应物不如我,只是这一句不如我 ...


    视陶为中品的是钟嵘,钟嵘是什么时代的人?你既然持文学进化观,怎么不看看对陶诗的评价是怎样进化的?

    不论唐朝,宋代苏轼是陶诗的超级粉丝,苏轼也不如你懂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超级顶级明星,这个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而是一个普遍看法。

    你读不出陶诗的妙处,这个可以理解,毕竟陶诗不代表全部文学传统,但从杜诗那一脉来说,你的诗作也更是问题多多,杜诗沉郁顿挫,也有一定的雕镂错采,但是杜诗文质彬彬,文字表象下涌动的是强烈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不管怎么样,多研究研究古人的起兴,对你盲目写美景要很大帮助。你那景色再美,能美过照相机拍的照片吗?诗歌的追求不在于美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9:18:45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09:00
    审美情趣不同。陶渊明的诗,仅被视为中品,不是没有理由的。
    我也没觉得韦应物不如我,只是这一句不如我 ...

    清风生木杪,也就还不错,你有什么依据说比乔木生夏凉更好。

    你要是能说出个道道来,也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5-6-5 10:12:19 | 只看该作者
    黄庭坚:寧律不諧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此庾開府之所長也。然有意於為詩也。至於淵明,則所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者。雖然,巧於斧斤者,多疑其拙;窘於檢括者,輒病其放。孔子曰:『甯武子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淵明之拙與放,豈可為不知者道哉?道人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說者曰:『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若以世眼觀,無真不俗。』淵明之詩,要當與一丘一壑者共之耳

    東坡嘗云:『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視有奇趣。』如曰:『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簷隙。』又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曰:『靄靄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

    对照着看,黄庭坚所谓不能和不知者说的,大抵就是苏轼所谓奇趣了。细读后面几个例子,确实有点趣味。陶渊明还有名句,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再对比阅读韦的乔木流云联,就觉得韦联巧于斧斤又无奇趣,如果说他的出句尚好,对句就太差了。我的那一联,斧斤固巧,趣味上自觉胜过韦。比韦差的,大概就是太着意了,即黄言之烦绳削也。我还写过一联,倚风听黄鸟,踏月数青萝,依然是着意。毕竟不是陶渊明,他的才高意远,他的心境,他的遭遇,都学不来。心不到,笔也难到。

    我所说的着意,大概就是你所说的主观、起兴、情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山菊 + 8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0:28:46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10:12
    黄庭坚:寧律不諧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此庾開府之所長也。然有意於為詩也。至於淵明,則所謂不煩 ...

    《雨窗消意录》:
    秋崖曰:“韦苏州‘流云吐华月’句,兴象天然。觉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句,过于着力,谷村未答,忽暗中人语曰:“岂独着力不着力,意境迥殊;一是诗语,一是词语,格调亦迥殊也。”

    再对比阅读韦的乔木流云联,就觉得韦联巧于斧斤又无奇趣,


    韦诗此句奇趣倒谈不上,但是也不是巧于斧斤,秋崖说“兴象天然”,这才是实事求是的评价。

    韦诗古风虽好,但总体要弱于陶诗,这个不用说的,特别是韦诗中期作品。但韦诗中也有不少真正的佳作,
    主要是绝句和律诗,这个和陶诗是不好比较的。

    你那个“雕霞”才叫斧斤,“簪花紫与金”、“鱼嬉处处琴”都是斧斤。

    我所说的着意,大概就是你所说的主观、起兴、情趣。

    着意和起兴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着意意思是有点刻意。起兴则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起兴而生的审美情趣叫兴趣。下一篇我要详细谈一下中国诗歌美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 6 有趣~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0:3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5-6-5 10:44 编辑
    月下 发表于 2015-6-5 10:12
    黄庭坚:寧律不諧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此庾開府之所長也。然有意於為詩也。至於淵明,則所謂不煩 ...


    "簪花紫与金",这句虽说有点斧斤,但并非不可取。

    可以更锋利一点:

    簪花铜与金。

    这就叫出人意料。铜有所谓紫铜之说。

    《尤利西斯》中有一章写两个酒吧女招待,乔伊斯给她们两个取的绰号,一个叫铜,一个叫金,因为她们一个的头发是铜色,一个是金色。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5-6-5 11:24: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5-6-5 11:33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6-5 10:28
    《雨窗消意录》:
    秋崖曰:“韦苏州‘流云吐华月’句,兴象天然。觉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句,过于着 ...


    流华两字不谈,一个吐字,就可见这句是推敲过的。兴象或许天然,用力是必然用力的。也就是着意,着意写天然兴象。张句破弄两字都用力,不过是比韦更用力而已。

    另外呢,我是想象不出来云如何吐月。青山欲衔半边日,未臻尽善,却也比吐字好了。最好的还是白日依山尽。若说用好吐字,我倒觉得我的吞吐人潮更好。

    不过这些讨论也是斤斤于字句,想来陶渊明不是这么写诗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39#
    发表于 2015-6-6 05:04:51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6-4 18:47
    我觉得我写的清风生木杪比韦的好多了*^_^*

    感觉刘辰翁的破题没破好。第一韵破偏了,重点不是乔木,是夏凉 ...

    这也是个萝卜白菜的问题吧~~~偶自己更喜欢’乔木生夏凉‘,大气,乔木的联想是一片浓荫,然后心底凉意顿生

    树梢跟凉意就感觉稍微远了些(个人感觉哈:)。
    查了一下,你这个前人也有类似表达:

    清风开竹杪
    清风起林杪
    清风入林杪
    微风动林杪
    凄风转林杪
    凉意在树杪
    木杪风飕飕
    林杪动风声
    风琴鸣木杪
    秋风起木杪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40#
    发表于 2015-6-6 05:21:58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5-6-4 22:24
    流华两字不谈,一个吐字,就可见这句是推敲过的。兴象或许天然,用力是必然用力的。也就是着意,着意写天 ...

    我是想象不出来云如何吐月 --- 这个景象很常见啊,云层有厚薄,甚至有空洞,风吹云动,月从空洞的地方露出,就像云口吐出来一样:)

    有时候我会停下来等,看看云彩最薄的地方会不会正好飘过月亮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6 06:38 , Processed in 0.04779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