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s4 r+ k5 F \; V( ?$ W E. z 按照普通人的逻辑推理,从论据(1)和(2),可以得到第一个解决方案:既然百分之六十的PM2.5来自于燃煤和燃油,那就引入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逐步降低燃煤和油气的比例。从论据(8)出发再结合论据(6)和(23),可以得到第二个解决方案:将散煤洗干净,以无烟煤的形式进入散煤市场,规避大部分散煤燃烧引发的空气污染。从视频中举出的数据:“百分之二十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这肯定是个快速有效、事半功倍的解决方案,成本是政府需要为无烟煤产业进行补贴,确保无烟煤的价格能够低到有竞争力,防止底层百姓由于价格因素弃用无烟煤。从论据(10)和(11)结合论据(19)(21),可以得到的第三个解决方案:严格环保执法,政府增加环保开支,必要时征收环保税。政府增加的环保开支主要用于对中低收入的行业从业群体(譬如:货车司机)进行环保补贴,用于安装DPF等环保装置,确保中低收入群体不会因为成本问题而抵制环保执法。从论据(18),可以得到第四个解决方案:坚决取缔私营小加油站,强化对三桶油的油品管控,堵住低劣油的源头。以上这些解决方案,未必成熟全面,更未必是最优的方案,但是符合普通人的逻辑推理,基本上属于水到渠成的结果。 + r1 C0 r0 J$ n% `% W # L* m+ U5 `. k. [- Q0 a |2 e. Q 再来看看穹顶之下得到的解决方案,不考虑其它诸如拨打12369等公众的个人参与形式,主要的明确解决方案主要就是一个:燃煤转油气、开放油气产业。根据普通人逻辑推理得出的四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基本没点明或实质性触及。其解决方案的论据应该是(25)和(26),但是英国进入油气时代和他们的经济总量翻了四倍之间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吗?视频中没有推理过程,但是大家都知道A和B现象同时出现,并不能说明A和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美国有六千三百家天然气石油公司和他们的空气污染治理以及油气产业强大有关吗?“如果我们开放这个市场的话,我们天然气的产量(每年)可能翻一番,我们的探明储量(每年)可以翻一番。”“范必:为什么迟迟地没有进入油气时代。李俊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多搞一点天然气。丁焰:石化是一个没有开放的行业。范必:中间每一个环节基本都是一个垄断环节。李俊峰:垄断是不可能创新的。”“柴静:中国的雾霾需要治理的话,最关键的是什么?范必:能源的体制改革。”从逻辑上来说,为什么视频对一些明显能找到的解决方案视而不见呢?既然私营小加油站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一点和视频提出的效仿美国的油气产业大开放不是互相矛盾吗?再说山西煤矿产业放开后的混乱导致的环境破坏前车之鉴犹在,为什么会想着让油气产业再走一条这样的不归路呢?再从视频提出的解决方案本身来分析:难道中国的大型国企放着本国能大规模开采的油气不要,非要去中东、非洲各国到处找油气?增加几千家私营油气公司就能凭空让中国的天然气产量每年翻一番?连续翻多少年呢?中国如此巨量的能源需求,如果全部改为油气,巨量的油气资源从哪里来?价格将飙升到多少?这些油气是想买就能买得到的么?! {! T F' x8 M* G% {
. H9 a9 r( r4 h. m) S ^$ p 作为一个精心策划、拥有强大团队支撑、宣传鼓动力强大的演讲视频却出现了如此拙劣的逻辑混乱,如此浅显的愚蠢论断,请问究竟是愚蠢还是恶意?在这里,我只想说:足够高级的愚蠢跟恶意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