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阅读材料】《古诗源》清·沈德潜 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6-1-14 08:1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 于 2016-1-14 08:41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6-1-14 03:15
○古逸之9:禹玉牒辞

  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①


发其英中的其和发其财中的其是一样的吧?英或许是才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6 10:42
  • 签到天数: 2646 天

    [LV.Master]无

    22#
    发表于 2016-1-14 11:53:10 | 只看该作者
    发现亚马逊卖电子版《古诗源》两个软妹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5:37:29 | 只看该作者
    仁 发表于 2016-1-13 19:18
    发其英中的其和发其财中的其是一样的吧?英或许是才干。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发其财中的其不知道改咋理解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5:41:34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16-1-13 22:53
    发现亚马逊卖电子版《古诗源》两个软妹币

    不要钱的也能找到啊~~~中文系毕业的朋友送我一本繁体竖版的,早些年走马观花地读过一遍。底子太差几乎没啥用,所以现在换一种方式学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03:33:13 | 只看该作者


    ○古逸之10:夏后铸鼎繇①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②

    【沈注】
    ①《困学记闻》云:“太卜三兆,其颂皆千有二百,夏后铸鼎繇云云。”
    ② 北与国为韵,而以一西一东句间之,章法甚奇。】

    -------------------------------------
    ------------- 学习笔记 -----------
    -------------------------------------
    【网摘】  
    ① 繇:古同“谣”,歌谣。
    ② 夏后:即夏后氏,指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记·夏本纪》:“ 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 ,姓姒氏 。”又《论语·八佾》:“ 夏后氏 以松, 殷 人以柏, 周 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③逢逢: 盛多貌, 孙诒让间诂:“逢,蓬通。《毛诗·小雅·采菽》传云:‘蓬蓬,盛貌‘《庄子·秋水篇》云‘蓬蓬然起於北海。
    ④ 九鼎: :《史记·武帝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国家政权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九鼎大吕." 后来用九鼎比喻言语等分量之重。
    ⑤ 迁于三国: “禹收九牧之金以铸鼎,......盖其经而可守者具在《禹贡》,奇而不发者则备在九鼎”(杨慎《山海经补注.序》)。九鼎象征一统天下之九州万国。禹是一位以测绘治水起家的帝王。后“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汉书.郊祀志》)。
    ⑥ 太卜: 官名。为 殷六太之一。 周时属春官,为卜官之长。
    ⑦ 兆: 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卜~。

    ○《尚书〔夏书·禹贡〕》中记载:大禹时,天下分为九州。传说大禹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各州所贡之铜铸成冀鼎、兖(yǎn)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豫鼎、梁鼎、雍鼎,分别以象征华夏九州①。气势庄重的九鼎喻示着江山大统,夏商周三代乃至其后,一直被视为王权至尊的象征。

    ○《春秋左传正义》: 正义曰:《周礼·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郑玄云:“颂谓繇也。”是言灼龟得兆,其兆各有繇辞,即下三句是也。此传唯言兆有此辞,不知卜得何兆。但知旧有此辞,故卜者得据以答姜耳。其千有二百,皆此类也。此繇辞皆韵。古人读雄与陵为韵。《诗·无羊》、《正月》,皆以雄韵蒸韵陵,是其事也。

    ○出处:《墨子·耕柱》: 巫馬子謂子墨子曰:「鬼神孰與聖人明智?」子墨子曰:「鬼神之明智於聖人,猶聰耳明目之與聾瞽也。昔者夏后開使蜚廉折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是使翁難雉乙卜於白若之龜,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以祭於昆吾之虛,上鄉」!乙又言兆之由曰:『饗矣!逢逢白雲,一南一北,一西一東,九鼎既成,遷於三國。』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數百歲矣。使聖人聚其良臣與其桀相而謀,豈能智數百歲之後哉!而鬼神智之。是故曰,鬼神之明智於聖人也,猶聰耳明目之與聾瞽也。」

    巫馬子問墨子:「鬼神與聖人相比,誰更明智呢?」墨子答道:「鬼神比聖人明智,就好象耳聰目明的人比聾盲明智一樣。從前夏啟(?)派蜚廉到山川采金,在昆吾鑄了鼎,于是叫卜人翁難乙,用百靈的龜占卜,卜辭道:『鼎鑄成了,三足而方,不用生火它自己會烹,不用舉動它自己會藏,不用遷移它自己會行。用它在昆吾之墟祭祀。尚饗。』翁難乙又解釋卦兆,說:『鬼神已經享用了。那蓬蓬的白云,一會兒南北,一會兒西東。九鼎已經鑄成功了,將要三代相傳。』后來夏后氏失掉了它,殷人接受了;殷人失掉了,周人又接受了它。夏后殷周三代互相接受九鼎,已經數百年了。假使一位聖人聚集他的賢臣,和他杰出的國相共同謀劃,又怎么能知道幾百年以后的事呢?但是,鬼神卻能夠知道。所以說:鬼神比聖人明智,就好象耳聰目明的人比聾盲明智一樣。」


    【叶公说】间押北、国韵。大禹立夏,铸成九鼎,分迁三国,有天下共主与诸侯国共治天下的意思 。也有福泽均沾之意,故曰逢逢白云,东南西北云云。此谣则已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若论风格及用韵奇特,则可参看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山菊解读】
    团团白云朵。飘向南或北。飘向西或东。夏禹铸九鼎。接承传三国。

    【读后感】
    ‘迁于三国’,不知道是预言呢,还是事后记录?按墨子的记载,应该是预言。

    远古时候,显然吃饭事最大,所以煮饭的锅便成了权利的象征。几千年后的今天,情况复杂多了~~~今天权利的象征,是神马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鹤梦白云上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6-1-16 04:53:01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6-1-15 05:37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发其财中的其不知道改咋理解啦?

    他的,他们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山菊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04:2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6-1-21 15:22 编辑



    ○古逸之11 商铭①


         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
           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祗离咎也。②

    【沈注】
    ①见《国语》
    ②嗛嗛,小貌。转以德居食先,此古人章法。


    -------------------------------------
    ------------- 学习笔记 -----------
    -------------------------------------
    【网摘】  
    ①嗛嗛(xián xián): 韦昭注:“嗛嗛,犹小小也。”
    ②就:接近、靠近。此处意为成就。
    ③矜(jīn):自傲
    ④祗(zhī):通‘只’。本义:恭敬
    ⑤狃(niǔ):贪图
    ⑥膏:肥肉,此处意为不能自肥
    ⑦离咎(lí jiù):遭受祸患。一本作“ 罹咎 ”

    ○出自《国语.晋书一》:
    晋语·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
    (作者:左丘明)

       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戎、夏交捽。交捽,是交胜也,臣故云。且惧有口,携民,国移心焉。”公曰:“何口之有!口在寡人,寡人弗受,谁敢兴之?”对曰:“苟可以携,其入也必甘受,逞而不知,胡可壅也?”公弗听,遂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有宠,立以为夫人。公饮大夫酒,令司正实爵与史苏,曰:“饮而无肴。夫骊戎之役,女曰‘胜而不吉’,故赏女以爵,罚女以无肴。克国得妃,其有吉孰大焉!”史苏卒爵,再拜稽首曰:“兆有之,臣不敢蔽。蔽兆之纪,失臣之官,有二罪焉,何以事君?大罚将及,不唯无肴。抑君亦乐其吉而备其凶,凶之无有,备之何害?若其有凶,备之为瘳。臣之不信,国之福也,何敢惮罚。”

       饮酒出,史苏告大夫曰:“有男戎必有女戎。若晋以男戎胜戎,而戎亦必以女戎胜晋,其若之何!”里克曰:“何如?”史苏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今晋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且其兆云:‘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我卜伐骊,龟往离散以应我。夫若是,贼之兆也,非吾宅也,离则有之。不跨其国,可谓挟乎?不得其君,能街骨乎?若跨其国而得其君,虽逢齿牙,以猾其中,谁云不从?诸夏从戎,非败而何?从政者不可以不戎,亡无日矣!”

       郭偃曰:“夫三季王之亡也宜。民之主也,纵惑不疚,肆侈不违,流志而行,无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获追鉴。今晋国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虽欲纵惑,未获专也。大家、邻国将师保之,多而骤立,不其集亡。虽骤立,不过五矣。且夫口,三五之门也。是以谗口之乱,不过三五。且夫挟,小鲠也。可以小戕,而不能丧国。当之者戕焉,于晋何害?虽谓之挟,而猾以齿牙,口弗堪也,其与几何?晋国惧则甚矣,亡犹未也。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只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只罹咎也。’虽骊之乱,其罹咎而已,其何能服?吾闻以乱得聚者,非谋不卒时,非人不免难,非礼不终年,非义不尽齿,非德不及世,非天不离数。今不据其安,不可谓能谋;行之以齿牙,不可谓得人;废国而向己,不可谓礼;不度而迂求,不可谓义;以宠贾怨,不可谓德;少族而多敌,不可谓天。德义不行,礼义不则,弃人失谋,天亦不赞。吾观君夫人也,若为乱,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

       士偃曰:“诚莫如豫,豫而后给。夫子诫之,抑二大夫之言其皆有焉。”
       既,骊姬不克,晋正于秦,五立而后平。


    ○沈德潜曰” 转以德居食先,此古人章法“, 意思是按后人章法,应该由食及德,所谓以小见大,自然牵出。古人不理这一套,先讲大道理,再从小处譬喻。

    【叶公说】这则商铭见于《国语.晋书一》,因晋献公攻打骊戎,后纳骊姬为夫人引发的几位大臣讨论,用商的灭亡来说明帝王要常自警戒,不可因小失大。小德不可凭,小欲不可纵,此之谓也。国语里引了妲己、褒姒、妹喜说明纵欲导致的亡国惨痛教训。


    【山菊解读】
    德行尚未显,嗛嗛不足夸。据此若自傲,烦恼顿如麻。
    薄食不盈缶,嗛嗛何必争。难解口腹欲,恐惹灾祸生。

    【读后感】
    跟《南风歌》一样,排比句用得很美了。既是铭文,内容又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大概可看做是最早的'心灵鸡汤'了吧:)

    左丘明记载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鹤梦白云上 + 2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8#
    发表于 2016-1-22 08:44:23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6-1-16 03:33
    ○古逸之10:夏后铸鼎繇①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②

    蓬蓬白云朵
    一蓬去向东
    一蓬去向南
    一蓬去向西
    一蓬去向北

    ^_^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油菜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9#
    发表于 2016-1-22 09:06:27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6-1-22 04:21
    ○古逸之11 商铭①

    ①嗛嗛(xián xián): 嗛,《说文》:“口有所衔也”。一口所衔能有多大,故曰小。

    ④祗(zhī):这个字和祇字,古人也有很多地方混用,

    神祇,最好用祇不用祗,祇字在此读齐。

    佛经中祇园、祇树、祇林,祇苑,读只(三声)。《汉语大词典》中这些词用的是祇。可能用祗也可以。

    实在搞不清这些东西。

    记得@雪个 在哪儿也说过这两个字。


    ⑤狃(niǔ):贪图。《说文》“犬性驕也”,引申为习惯。估计古人驯狗感慨狗的骄性难改。

    点评

    ^_^  发表于 2016-1-24 13:23
    嗯哪,很好记的,神是很神奇的,不是神只,只有萝莉才能论只,哈哈  发表于 2016-1-24 10:56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5:5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6-1-26 16:52 编辑

    ○古逸之12:麦秀歌①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沈注】
    ①《史记》:“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壤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之。”

    -------------------------------------
    ------------- 学习笔记 -----------
    -------------------------------------

    【网摘】  
    ①麦秀:麦子吐穗。指麦子秀发而未实。
    ②渐渐:植物吐穗或吐絮貌。
    ③禾黍:hé shǔ 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④油油: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
    ⑤狡童:(1).姣美的少年。《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充 ,乃见狡童。” 孔颖达 疏:“狡童,谓狡好之童。”(2).《诗·郑风》有《狡童》篇,讥刺公子忽 。后以“狡童”借指壮狡昏乱的国君。亦作“ 狡僮 ”。
    ⑥好:友好,亲近。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杯);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二、於是武王乃封箕子於朝鲜而不臣也。  其後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尚书大传》卷二:“﹝ 微子 ﹞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认为是微子为麦秀歌。今从司马氏。

    ○【叶公说】
    【麦秀歌】可与诗中《黍离》参看,皆伤悼故国之作。殷鉴不远,周也重蹈覆辙,天下是彼帝王一人天下,伤也无谓。箕子作此歌自伤,内中有泣血之悲,然哭、泣都不能够。

    【山菊解读】
    荒园睹麦秀,
    殿庄稼熟。当年那人殄,不听箕子谏。


    【读后感】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上网补了一下这段故事~~~微子据说是纣王的同母哥哥,弟弟作孽不听劝,他就离开了。箕子也是纣王亲戚,却宁愿为奴也不忍心离开。七窍比干~~~小时候读的故事书,还有记忆~~~居然也是纣的亲戚!

    脑补一下从朝鲜回来路过故地的作者,估计心里的愁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他并没有喊出来,只是把眼前的画面跟过去的故事联系起来,让读者自己去品位那份亡国的深痛。

    随意读几首:

    荆门(一作州)道怀古(唐·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马嘶古道行人歇,
    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十一月十二夜梦南冠旧友感泣有赋(宋·马廷鸾)
    麦秀渐渐禾黍新,清宵梦断泣遗民。只怜肝脑输宗社,不负当年第一人。

    渐渐---发现是作平声用!再看一首宋人的:

    自铅山如鹅湖(宋·张嵲)
    长松十里晓冥冥,行尽松林到法城。悄悄虚廊无客语,阴阴众绿有莺声。
    新荷万点土花碧,白鹭一行春雪轻。
    麦秀渐渐桑叶暗,恍然如在故园行。

    对琴酒(唐·白居易)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
    角尊白螺盏,玉轸黄金徽。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
    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
    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祗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秋雨叹(宋·马廷鸾)
    夜夜黄昏雨打窗,愁霖久矣晦明阳。天公一怒四山黑,田父三吁百亩黄。
    禾黍油油生有耳,芭蕉点点断无肠。病身更与儿俱懒,墙角全抛风露凉。

    从制垣观阅和韵(宋·李曾伯)
    春风小试被庐蒐,抵掌功名一战收。万里关河走狐兔,五更笳鼓肃貔貅。
    星驰列骑看腾跃,云合嘉宾乐献酬。机会不来人易老,故都惆怅麦
    油油

    金山口恭谒天下大师墓(明末清初·屈大均)
    让帝飘零海峤东,龙归犹识未央宫。风雷岂敢疑周旦,
    禾黍何当怨狡童
    父老争迎灵鹫锡,山河如弃鼎湖弓。伤心陵墓无封树,秋草离离白露中。

    殷墟(明·孙承恩)
    风木萧萧落叶多,牛羊日晚下平坡。
    狡童千载神游处,来听当年麦秀歌。



    岁暮感怀次感春韵 其六(清·丘逢甲)
    禾黍何须怨狡童,是非从古论难公。可怜神化丹青手,剩粉零缣写北风。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鹤梦白云上 + 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31#
    发表于 2016-1-27 08:1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6-1-27 08:18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6-1-27 05:51
    ○古逸之12:麦秀歌①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麦秀、黍离,都是经典起兴,方式方法雷同。

    程俊英论黍离:“这是诗人抒写自己在迁都筮难舍家园的诗。《毛诗序》认为西周大夫慨叹西周沦亡之作,但诗中并无凭吊故国之意,似不可信。”

    那么《麦秀歌》中有无凭吊故国之意呢?看似也无,是否也不可信呢?因此,不管《黍离》是否凭吊故国,程俊英逻辑大有问题,不见二诗之间的极大共性。

    起兴,重要的话说三遍,起兴,起兴!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7 10:35 , Processed in 0.04691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