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月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胡说6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1#
    发表于 2014-9-24 03:30:04 | 只看该作者
    边寒剑 发表于 2014-9-23 05:05
    胡说(3):与曹雪芹论诗
    静安曾谓,白石之暗香疏影,视江边一树垂垂发何如耶。余谓,香菱学诗之第三首,视 ...

    这么铁的粉丝,真让人感动啊~~~咋不为她写诗呢?

    好像又这么一首歌,依稀记得有这样的词:我做过最傻的事,就是为你写诗(大意哈:)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9-3-30 17:54
  • 签到天数: 1091 天

    [LV.10]大乘

    22#
    发表于 2014-9-24 08:22:39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21:04
    嗯嗯,我只想知道你的头像是不是也是那位疏影姑娘?

    当然是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3#
    发表于 2014-9-26 04:03:13 | 只看该作者
    胡说(5):试比三家诗
    古今登岳阳楼者不可胜计,而孟杜留诗焉,即八月湖水平与昔闻洞庭水也。同题赋诗,自然比类。两诗咸起于景,前四句,结于情,后四句,而次联壮阔也。气蒸联状以实景而气象稍逊,吴楚联写虚景而切题,同为佳句,而子美差胜之。腹联转入抒情,昔者余以浩然为妙,欲济二字故也。下此二字,全篇浑成矣。著此文前复读杜诗,惝恍有所感,曩以杜诗前景后情,而转折太剧,殊缺浑成之旨,此时落笔,不敢言此。孟诗固佳,而承在明处,杜诗或承在暗处乎?余匪知也。
    摩洁有诗《汉水临泛》,亦同类也。颔联固不让于杜孟,而颈联复之以景,便觉累赘邋遢,在杜孟下矣。至若太白之“楼观岳阳尽”,不足道也。


    再复习: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一作徒怜)垂钓者,空(一作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汉江临汎(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一作雁别秋江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太白的我也喜欢,正是诗仙的风格!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4#
    发表于 2014-9-26 04:11:07 | 只看该作者
    胡说(6):积唾成诗

    读网络小说《大明官》,作者借书中主角之口评曰:沈周所作不过口水诗耳。深服其言,故名是则《胡说》为“积唾成诗”。所谓唾者,口水也,津也,功能润喉濡舌,助人发音吐字以属文,而得之不费力,失之不可惜,有无限之多,成无穷之文。以唾成诗,其成诗之多之速之易,之无趣之平庸,盖可想见。今世之诗,多为口水诗也。或以俗景为唾,要之不离春、秋、风、月、花、雪及愁、别、怨也。假如此数字,堆砌成文,意不脱古人窠臼,而字句益不工。或以典故为唾,借典以成句,兹以七律为殊尤。作七律者,中二联必一联隶以典故以成对,另一联或又隶典,或补以感慨,而出之以过去之事。首尾联落笔尤鄙陋,考之,盖尾联当深入一层,而兹以成诗者不取,或荡开或重复;首联当点题为上,逗引下文即可,而兹以成诗者首联或即诗旨也,后三联不必读之。亦多用典于首尾二联者。

    写罢此文,复读己诗,咸唾也。



    这个么~~~秋媪的看法是:今人的'阅读态度'使然吧?

    律诗的法度是后人总结出来的。而总结的目的无非是给后学者一个参考,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如果陷在里面出不来(读者或作者,两方面都一样:),自然就难出能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了。现在的情形是,这些条条框框已经成了'学问'的展示台(读了上面几首'登楼诗'的集评,这种感觉更强烈:)。

    而打动人心,其实只需要一个字~~~情。
    所有的技巧或典故,都是为了表达这个'情'字服务的~~~句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5#
    发表于 2014-9-26 08:1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4-9-26 08:16 编辑
    故读十年生死两茫茫而不动寸心于丝毫也。


    什么样的铁石心肠才能“读十年生死两茫茫而不动寸心于丝毫”?

    东坡词怎会无情呢。

    东坡词,豪迈是有的,超脱是有的,情也是有的。这正显示了东坡的格局所在。有才学、有境界、有情怀、有思想,东坡不是偏执于一端的人,世人当多读东坡词。有些东西文字也美,但读多了人显得狭隘。整天伤春啊离愁啊还有爱人不见了啊,一遍两遍可以理解,如果总是这样,不健康。

    有情之人才可谓超脱,无情人哪里谈得上什么超脱。

    很多时候,是至情之人才起心超脱,因为他们为情伤得太狠了,不得不寻求解脱。

    情伤付之于词,有时候不过是一种自恋自怜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1:42:48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4-9-26 04:11
    这个么~~~秋媪的看法是:今人的'阅读态度'使然吧?

    律诗的法度是后人总结出来的。而总结的目的无非是给 ...

    杜甫自己集中的诗,水平也有高下。很多作品也是练笔,涂鸦。杜甫的进步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也是后人学杜的原因。杜甫自己难道不分析章法?怎么可能。不过没有一本杜甫作诗心得传世罢了。

    至于有情足以作诗这个观点,我是不以为然的。孰人无情?能写出来且能让人读出来的才是诗人。

    诗人的本事,是普通人只能会于心,诗人能达于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1:46:58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9-26 08:10
    什么样的铁石心肠才能“读十年生死两茫茫而不动寸心于丝毫”?

    东坡词怎会无情呢。

    问题是苏轼最有名的作品都不是情伤之作。其他诗人,有情伤才出好诗,——写哭的最好,写笑的平平。

    刚看一个帖子,说宋词中,写笑、乐的作品,三倍于写愁、哭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28#
    发表于 2014-9-27 04:55:09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9-25 22:42
    杜甫自己集中的诗,水平也有高下。很多作品也是练笔,涂鸦。杜甫的进步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也是后人学杜的 ...
    至于有情足以作诗这个观点,我是不以为然的。孰人无情?能写出来且能让人读出来的才是诗人。


    赫,月下老师转换命题了呢~~~我说的是‘打动人心的好作品’离不开‘情’字,没说咋样才能成为‘诗人’:)

    做诗只有情当然不行~~~就象昨天我刚看过的《星厨驾到》,每个明星选手都配有上好的食材和调料,厨具也都一样,可最后装到盘子里的菜肴还是有高低!

    而那三个评委,各尝一口就能说出好歹~~~因为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05:22:44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4-9-27 04:55
    赫,月下老师转换命题了呢~~~我说的是‘打动人心的好作品’离不开‘情’字,没说咋样才能成为‘诗人 ...

    别称老师,当不起的。

    另外问一下,秋媪是谁啊?

    至于作品中要不要融入情,或者说,好作品是不是一定有情,这个问题很难说。记得薛宝钗咏白海棠时说,咏某物何必亲眼见着!

    代人作送别诗,有情吗?古今名篇有多少是对着案几写出来的(咱们是对电脑屏幕),有情吗?

    但若说绝对无情,也不尽然。

    所以,这个问题没办法深究。想想自己写诗作文,内有多少情,大概也就了然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30#
    发表于 2014-9-27 05:40:42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9-26 16:22
    别称老师,当不起的。

    另外问一下,秋媪是谁啊?

    哈,先说明一下~~~叫老师是小轩的‘传统’,相当于兄弟姐妹。我刚开始被叫时也不习惯,不过吐啊吐的慢慢就习惯了

    秋媪就是我啦~~~刚开始学诗时有点怕别人笑话,所以造了件‘秋菱’的马甲专门写诗。后来克服了这个虚荣心,搬到这之后马甲就收放箱底,再不会拿出来用了。也不会再造别的马甲:)

    看来我们对‘情’的的定义有偏差,所以这个问题也没有必要再讨论了。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从中学起,俺码过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发自心底的~~~包括文革中那写‘革命’作文。因为时代使然,当时也是真心向往做一个革命者的:)

    当然,前面已经说过,不是有真情就能写出‘好作品’~~~好不好这个是由读者来判定的。
    而读者的口味千差万别,每个人对’好‘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才说:为读者写诗,只会累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4 12:16 , Processed in 0.04364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