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4-10-14 15:35 编辑
【老道觀點】你所不知到的平仄二讀字(2)2014-09-22 偶是老道 [url=]汉诗网[/url]
行,一般都知道有两个平声的读法,一个在上平声七阳,一个在上平声八庚。但它还有两个仄声的读法,则较少为人所知。一个在去声二十三漾部,一个在去声二十四敬部。这里我们先说漾部的“行”。
漾部的“行”,《广韵》的解释是:“戸浪切,音笐(hàng )。次第也。又辈行也。”例如“辈行”、“父行”、“子行”:
宋·文天祥《山中谩成柬刘方斋》: 东风解冻出行嬉,一哄烟尘隔翠微。自有溪山真乐地,从来富贵是危机。 二三輩行惟须醉,多少公卿未得归。明日主人酬一座,小船旋网鳜鱼肥。
宋·韩淲《临江仙 和答昌甫见寄生朝》: 满眼春生梅柳意,山居清听风泉。又因初度说今年。华颠相望处,新曲忽来前。 自笑一周闲甲子,何为佞佛贪仙。如翁辈行敢随肩。徒知言语妙,欢喜向谁传。
宋·杨万里《黄太守元授挽词二首 其二》: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亲。一书虽不欠,半面遂无因。 旅榇千江远,铭旌两竹新。庆门宁有此,造物岂其仁。
宋·林季仲《侯公谨挽词》: 富贵功名等弁髦,何如声迹翳蓬蒿。倦游正被微官缚,辞禄方知处士高。 华萼向来荣父行,芝兰重见秀儿曹。寄言护国山头月,莫照山猿夜夜号。
宋·赵蕃《挽赵路分善应三首 其一》: 惟我先君子,相于出自同。年推大父行,议笃古人风。 薄宦曾怜我,经行阻见公。讣闻仍葬日,恸哭匪途穷。
宋·黄公度《和谢单推宋卿惠诗》: 逃空每喜足音闻,之子相逢真可人。知友无非大父行,求君须向古人伦。 蛮烟倾盖情如故,蜀茧题诗墨尚新。文采风流百不俗,更馀笔力挽千钧。
宋·楼钥《王大卿挽词》: 上世总儒先,犹传梦雪篇。惟应佳婿选,可配老姑贤。 父行偏知我,交情不问年。槁梧谁共语,愁断伯牙弦。
宋·文天祥《和龚使君韵》: 淡和心事葛天民,回首归来清渭滨。长倩君宝孙子行,道原义仲辈流人。 一生受用忘非是,万事升沉等故新。近日贞元朝士少,蒲轮有命出枫宸。
宋·苏辙《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文殊院古柏》: 曾看大柏孔明祠,行尽天涯未见之。此树便当称子行,他山只可作孙枝。 栋梁知是谁家用,舟楫唯应海水宜。日莫飞鸦集无数,青田老鹤未曾知。
亦即当“行”用在代表辈分的意思的时候,它必须是仄读的,字则读如“hàng”。而作为“次第”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则可以相应地理解为“排列”的意思,这个字义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例如:
宋·陈着《游永固院》: 晴行不自觉,又入此山来。失笑谷声应,坐迎僧户开。 檐风数行行,窗日一枝梅。归策休催发,得闲能几囘。
宋·陈棣《春日偶成三首 其一》: 陋巷逢春日,生涯亦足夸。堆钱聚榆荚,积絮扑杨花。 旌旆千行行,笙歌两部蛙。凭谁为商榷,何似五侯家。
淸·钱淑生《即景》: 东风犹自作春寒,日暮何人翠袖单。一树梅花数行行,清吟能得几凭栏。
这个读音还可以叠用,但意思就完全变了。《集韵》在去声三十七荡部中收该字,解释说:“行行,刚貌。”就是说,“行行”有“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这个意思。例如:
宋·刘克庄《书事二首》: 空空都没一行书,行行徒矜九尺躯。面上带妖真可耻,脚中有鬼不容扶。 末年铁拐传仙诀,他日金锥抉冢珠。泉下定为明允笑,果能看破半山无。
宋·丰有俊《题薛教授靖轩》: 小船行行过晴轩,衾紬帷楮兴修然。如何打叠江湖志,甘守陈编隐几眠。
宋·张嵲《生口》: 牵舟四日程,屈曲萦山转。行行问居人,始知犹近县。
这个叠音词最容易被人误解为平声字,从而完全曲解了诗词的意思。如上面的“行行过晴轩”、“行行问居人”如理解成“xíngxíng”的意思,那么“小船”和“我”的那种生动的状貌就荡然无存了,这个尤需注意。
行2: 读成仄声的另一个“行”,是在去声的二十四敬部。《玉篇》解释这个去声字是:“行,迹也。”这个“迹”,就是“事迹”的“迹”,类似“操守”的意思。这个字常常组合成“德行、道行、操行、景行、治行、凈行、至行、高行、功行、文行、儒行”等等固定的双音节词,正确的用法是只能读为仄声的,你若平读,那就错了。例如:
德行(即道德与品行的意思): 唐·齐己《送欧阳秀才赴举》: 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 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称意东归后,交亲那喜何。
唐·亚栖《题英禅师》:
将知德行异寻常,每见持经在道场。欲识用心精洁处,一瓶秋水一炉香。
宋·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操行(一个人的操守和品性): 宋·秦观《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二首 其二》:
闻说何郎操行端,萧然环堵若为安。鸟啼花发阻携手,水远山高空凭栏。 别后想多黄绢作,春来尤厌惠文弹。两章读罢知高义,贵贱交情自古难。
宋·魏了翁《张大着以韩持国绿樽红妓事再和》:
世路羊肠几覆颠,如君操行雪朝鲜。书胸满贮宣和库,学力要装元佑船。 剩喜孟龙来并世,肯呼祢鹗与忘年。闭门笄珥无膏沐,不作倾城冯小怜。
宋·徐钧《曹世叔妻班昭》:
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
景行(高尚的品性): 唐·白居易《酬刘和州戏赠》: 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媿不才。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珮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
宋·司马光《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沈。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
宋·张鎡《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絶 其三》: 松竹孤山处士居,髙风落落有谁如。南湖放鹤能迎客,景行先贤或未踈。
宋·易士达《登拟岘台》: 叔子声名千古香,几多遗爱在襄阳。后来景行瞻先哲,善政丰碑共久长。
修行(指操守,或者指一个人的修养和德行): 宋·周文璞《梅谷》: 蚝焰云头玉雪身,缓行微咏岸乌巾。始从谷里看修行,却向水滨逢丽人。 客子去时方得月,岭猿啼后便无春。凤凰欲下箫声紧,狼籍瀛洲万斛尘。
宋·谢生《联句》: 珠帘半窗月,修行一帘风。何事今宵景,无人解与同。
明·唐顺之《赠蒋璞山封君》: 早游乡校巳知名,曾与宾兴听鹿鸣。修行明经为博士,夏弦春诵课诸生。 官无鼎食千钟愿,老有乡国十亩情。更笑嬴金何所用,仙郎作吏比冰清。
凈行(佛教语,意思是修行,亦指清净的戒行。)
唐·护国《访云母山僧》:
森然古岩碧,净行一番僧。松下滤寒水,佛前挑夜灯。 莲花国土异,贝叶梵书能。想到空王境,无心问爱憎。
宋·马廷鸾《赠山堂僧》:
无生究竟是真源,浮世虚名可气吞。净行要从圆处觅,好诗添向闷中喧。 一心认我如如体,万事同渠莫莫言。归向灵岩岩底坐,道根圣果满祇园。
宋·陈尧叟《送崇教大师南归》: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 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
至行(最好的品性):
唐·耿湋《题孝子陵》: 荒坟秋陌上,霜露正霏霏。松柏自成拱,苫庐长不归。 浮埃积蓬鬓,流血在麻衣。何必曾参传,千年至行稀。
唐末宋初·徐铉《送慎大卿解官侍亲》: 圣朝无事九卿闲,蔼蔼东门彩服还。旧日高名齐汲郑,今朝至行似曾顔。 更怜霜髩垂玄发,犹恨深居远旧山。老鹤乘轩真自愧,徘徊空在稻粱间。
宋·楼钥《恭人董氏挽词》: 敬馌尊夫子,升堂乳阿姑。乡评推至行,家庆展新图。 半世悲鸾舞,高年乐凤雏。蜜章应未艾,卿月映阶符。
高行(高尚的品性):
宋·刘宰《再韵谢张持甫过访二首 其一》: 道自周衰说异同,眼明伊洛振遗风。过人高行非难事,入圣微言本大公。 道在鬼神常共在,术穷天地本无穷。三才并处君知否,不尔何裨造化工。
宋·林逋《吊薛公孟》: 未第身魂殁帝京,东还长欠奠幽灵。遗文尽合编家传,高行谁堪撰墓铭。 谈柄寂寥尘久暗,墨池荒废草空青。三招不见山巾湿,拟画轩昂太白星。
宋·姜特立《暑退》: 归臣林间十二春,心安日日是良辰。家居佛界清凉国,人住仙宫自在身。 无事入山寻阮客,有时击壤助尧民。虽无高行追先隐,毕究田园乐亦真。
功行:(功绩和德行):
唐·吕巖《五言 其一十五》: 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寒云连地转,圣日满天明。 玉子偏宜种,金田岂在耕。此中真妙理,谁道不长生。
宋·刘克庄《戏郑闽清灼艾》: 点穴不须医,针经手自披。既云丹熟后,焉用火攻为。 简出创牵步,端居痛上眉。闭门功行满,应有解飞时。
宋·张继先《送正之法师》: 道貌古昂藏,声名万里香。紫霞衣缥缈,丹佩玉琳琅。 寂寞居岩馆,殷勤咏洞章。伫看功行满,飞盖上寥阳。
治行:(一个人行政的成绩,也指政府的行政措施):
宋·司马光《臧郎中挽歌二首 其二》: 积庆承前烈,呈才会圣时。践扬朝有籍,治行吏为师。 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惜哉违世早,志业未全施。
宋·杨万里《送喻叔奇工部知处州》: 厌直含香与握兰,一麾江海泝冰滩。括苍山水名天下,工部风烟入笔端。 新国小迟怀印绶,故园暂许理渔竿。即看治行闻天听,紫诏征还集孔鸾。
宋·陈师道《杜侍郎挽词三首 其一》: 身去风流在,人难玉石分。平生才一见,治行已多闻。 更觉知音少,还修地下文。他年九原泪,仍是两冯君。
文行:(一个人的文章与德行):
唐·白居易《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性情嬾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背烛共怜深夜月,蹋花同惜少年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文行如君尚顦顇,不知霄汉待何人。
唐·贯休《送卢瞻罢庐陵幕归阌乡》: 文行成身事,从知贵得仁。归来还寂寞,何以慰交亲。 芳草色似动,胡桃花又新。昌朝有知己,好作谏垣臣。
宋·杨万里《黄世成挽辞》: 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宁登逸民传,不着茂陵书。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疎。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儒行:(指合乎儒教的行为、或者指儒家的行为准则):
唐·刘长卿《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 贾生年最少,儒行汉庭闻。拜手卷黄纸,回身谢白云。 故关无去客,春草独随君。淼淼长淮水,东西自此分。
唐·刘长卿《哭陈歙州》: 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旅榇归程伤道路,举家行哭向田园。 空山寂寂开新壠,乔木苍苍掩旧门。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唐·和凝《醴泉院》: 万山岚霭簇洋城,数处禅斋尽有名。古柏八株堆翠色,灵泉一派逗寒声。 暂游颇爱闲滋味,久住翻嫌俗性情。珍重支公每相勉,我于儒行也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