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赫克托耳 于 2014-2-28 09:16 编辑 Y, J6 A7 C% v3 r: d7 m* R( j
, [1 X8 A( J& O
4. 汉朝边关及安检
0 h' H# u) O# l2 d+ |2014年2月14日21:00-23:009 v% o$ r1 E* R
2 `, q! b& m2 i% I
大汉的边关是个三无人员喊几个商人都能带人进来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非但带不进人来,那几个人的结局只能有一个,当场诛杀。你没看错,确实是当场诛杀,原因非常简单:没有证明。一个什么证明都拿不出来的人,可以被边关人员视为间谍。古往今来,哪朝哪代都有人犯罪,而且大汉的法律很严酷,弄坏老人一根拐杖都有可能被弃市,打屁股从未绝迹,军法当中更是常见,男女都要打,女人穿条薄裳打,男人一律光屁股。大汉对间谍罪的刑罚是:磔刑,就是把上衣脱了,开胸,腰斩,从你的胸膛位置把你斩成两段。女子因有碍风化,汉景帝下令废除对女子的磔刑,改为枭首,就是砍头。
; o# Y8 t+ f1 k$ c/ @0 F t1 Z$ S3 m& V( F( S/ a) f* g
中国历代关于戍边的记载很少,所以很多不学无术的人都以为古代国家的边关不设防,很容易进出。但实际上,根据考古资料,我们可以说,至少在殷商时期,对于边境的管理就非常严格了,整个汉朝有越来越严的趋势,后来的朝代一样的严。具体执行当然是有区别的,但是,严格边境管理,历朝未变。
( \* F& D0 F) Y2 O3 W" K3 }
9 w8 m ~2 ^0 v+ C2 S我们现在以具体例子来说明问题。出土的居延汉简,居延在内蒙,汉代的居延属张掖郡,霍去病出塞、进击匈奴的地方。汉代规定偷越津关,罪名是黥刑,就是脸上刺字。流民谁都可以抓,抓了没为隶臣妾,就是官奴。要不你就去当私人的奴婢,鬼薪白粲,男人去砍柴,女人去舂米,做工一辈子,六十岁的时候,官府开恩,赦为良民。长年做工,医疗和食物又差,你能活到三十岁就算不错了。
; N) [8 p$ V2 \+ T: C: r0 E/ K5 l" J! x" B! E$ G) U
据我所知,世界各地都有户籍制或者类似户籍的管理机构,即使是游牧民族,也是按部落划分的。更要命的是,大汉的通辑令貌似没有失效期。我们在居延汉简里看到过这种例子,四十年之後官府居然还在追捕。大赦令对某些罪不赦,我估计此人已经死了,要不就是为奴终身,所以大汉官府始终找不到她,你没看错,此人是女犯。
4 v9 h) g8 B* H% L! h" N( i
3 ~) u R0 `/ O9 q% o0 s偷渡难哪,得有人接应才行,但是偷渡如果没人接应,成功率相当的低。匈奴欢迎的是贵族逃跑,难道你一个小老百姓跑过去,匈奴养你啊?' g5 d- \6 M9 V/ A4 {% `
0 K4 ^! n! ~ B6 W- L/ f* a
下面咱们说说汉代边关的边防制度。边塞的第一道防线:天田。什么叫天田?就是沙地,带状沙地,这是汉军为长城修的附属工程,宽约5到7米,上面全部铺细沙,类似跳远比赛用的沙坑,任何人马从上而过,都会留下痕迹,除非你飞过去。人也好,马也好,都跳不了那么远的。天田修在长城外,专门探查偷渡及入侵敌人的足迹,上面一旦有了痕迹,将士们马上带军犬去追捕,你没看错,是军犬,厉害吧,用以防哨追捕。' e) G3 N1 @+ i6 g) N- f6 R" t0 E
4 T6 [; S6 @9 `( e; U( u那位问了,挖地道可以吗?麻烦你到草原上去挖个地道试试……你没见过沙漠和草原吧?平的啊,这得挖多远才行啊,而且那个土和沙能挖吗?你挖这么远都不被发现,你一定遇鬼了。
2 G) n0 C; V) S N2 Y$ Z
( z1 Q! I' c5 ]# l& S; T2 p那位问了,可不可以走过去的时候带块板子,从后面把沙子抹平,就不会被发现痕迹了?七米长的天田……您带着七米长的板子,如果汉家将士仍然视若不见,我想这群将士可以喂猪了。即使没七米长的板子,放在这上面就会有印子啊,这种想法就是首先视戍边将士无人才行,你干了这么久的活儿,将士们都得看不见,狗也没反应才行,那地方不缺沙子,要收集起沙不难的,主要是用来侦查足迹的,一旦有了足迹,马上去追捕。6 z5 K9 S: S j& \6 U
' h# X3 k& B0 |, y7 P7 _9 k至于不设防的地方,只能说此地条件太恶劣了,基本上都是鸟不拉屎兽脚绝迹,无水无食的地方,你跑了也活不成。* \' [' P% E4 Y
$ `! I/ \( z+ d
你也许会说,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天田,对的,但是咱们大汉的边防军还有一手,就是柃柱和纤千。什么叫柃柱和绞千?有人说这个绞字是绳字的异体字,简单一点来说,柃柱和绞千就是铁丝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色列的隔离网是啥样子的,咱们汉家的边疆也这样。每隔2.5~3米左右,设1个柃柱,高度约2米,中间用绳子编成网状。: a; Z4 O) j* D# x6 l
! n( V/ h* D$ D7 t
汉朝规定,有些东西是不准带出关的,就是违禁品。不准带出关的首先是黄金,黄金是不准出关的,从汉高祖到汉朝灭亡都不准出关。黄金是上币,铜是下币。黄金就是相当于现代的美钞啊,带黄金出也关,想资敌吗?铁器也是违禁品,马匹也不准,马匹是汉家自己要的。药材也不准出关,当然不是每种药材,而是有的药材。
6 v( z2 {- v, J) {2 h/ m- [
! J' u/ f1 l$ A3 h蚕种也属于不能出关的违禁品,有敢携带者杀无赦。这是出于经济原因,汉人独占丝绸贸易,不能让别人知道。玄奘说蚕种外传到和田,那不关汉朝的事,可能是南北朝的事了,我上次说过,多半是柔然人干的。' ]: W* q! v% e3 j
' i" | H. N! b, V, F. ?7 b- j还有一点,女子不得出关,当然,除非是皇帝批准的,例如和亲。汉家女子不允许其他国家的人享用?我还没有看到过这种资料。) f5 N5 N3 h* o- c
7 D4 b. h. o& F) r至于女子是不是可以入关,估计也很难,这个应该不是所有的关口,主要是针对匈奴人的。因为南方出关入关的女子也不少啊,穷屌丝有讨异族老婆的,汉法不禁。高帅富汉人娶外国老婆的从未听说过,别说没娶为妻的,连纳妾、为家伎者都没有,包括被俘的匈奴的阏氏和居次,没听说任何汉官看得上她们的。匈奴人那个长相,我是没见过,但是你可以从蒙古人的长相想象得出来。那边高寒风沙地带,人都是很粗糙的,明眸皓齿,貌美如花,肌肤若雪,你想都不要想。五官端正倒是可能的,你说,没见过女人哪,这得审美多扭曲才看得上这种女人?' @5 [2 F E' u0 a
" {1 @& A9 K, r& M8 y& Y6 L而且,膻味、气味,这是吃肉的人永远都洗不掉的。大家对匈奴人有兴趣的,闭上眼睛,捏住鼻子,带上手套,上吧。我实在无法理解某些女文青喜欢跟康巴汉子啪啪啪的,现在康巴汉子好多了,我经常看到康巴汉子,有男人气,身上没味道,经过改造后的康巴汉子,看上去还不错。# V A% O, z+ A: E
$ }6 H6 V! ^5 w/ S! r" O
不准带入关的东西,我想应该是有的,但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对于入关的商队,大汉边关检查更严,每箱货物都要开了来验,怕有违禁品。入关的商队同样检查严格,你带了些什么人,每个人都得有证明,所以三无人员想跟个商人进关,根本不可能的,商人也不敢带你,你是哪里来的人由哪里来官府出具证明,匈奴人也得有证明,一旦被边关将士发现,他们有权力先斩后奏。; g, x- h A. a& o' S U" I
/ f- X* P( f4 h9 r5 v9 a0 w出关入关需要“关传”,要出关入关也行,关传拿来,没关传的,尤其是边关,戍边将士有格杀你的权力,内地的津关还要好点,只被逮捕,你要反抗,当然可以杀你,不反抗就要好点。
J) P# I2 k- t4 G+ a" \
$ G- i$ h, g# Q& m6 |6 I/ \ t根据居延汉简的记载,汉代边疆设都尉,都尉下设候,候官所在地称障,候官的下级称部,长官称候长,部下有燧,燧是最基层的防御组织,类似今天的哨所。每个燧都设燧长一名,手下戍卒从3~30人不等。从边关的管理,到烽火信号的发出,以及将士们的奖惩都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汉简的记载,我们知道,边疆有警,两天之後就可到长安了。
, I" u! [& m( f% Q/ U9 q
. |' {+ W, {" d/ m6 w; l* Q- Y白天,用红、白两种颜色交错的旗帜来传递消息,咱们现在的红白旗其实两千年前就古已有之了。戍边的将士非常辛苦,除了定期从事训练,警戒巡逻,定期整理天田等日常事务外,还有制作火炬,屯田,兴修水利,养狗,搬运,扫除,汲水,编绳,制作各种生活用品。
}& x' b/ y' @4 t7 e5 f# p, H: l" g9 ]1 b; U) p) c1 ]; D
边关将士允许带家属么?允许,但很多将士不带家属。这个很简单,万一匈奴来了,你把妻子儿女弄去犯险干啥呢?汉家儿女,个个能歌善舞,不需要专门的文工团,这点我们的电视剧中几乎从来没有表现过。所以我在我的小说里特别提到了这种风俗,从皇帝到平民无不能歌。我在小说《望长安》里写了华山歌、朱明歌、登台歌、送别歌、天田歌、望乡歌、怅离居、思良人等各种歌,通过不同的人唱出来,表现大汉这种风俗,用四言,五言,汉赋,骚体表现出来。4 I' u0 M" n" U
3 M7 r+ B: v1 ?6 Q4 m; Q& I塞天田,戍边关2 \3 j7 @/ r' ?" `& G" O
朔风扑面寒$ ~0 }7 P4 u% W! D! e7 z: c4 h n
配具弩,背蘭冠,不教胡马还, ?: O; }+ h* _3 P7 Q
—天田歌
# f4 h; e* P. x9 K- k
; b7 h3 R# ]. ^5 G* j这是我写的,仿照当时人的口气写的。一个普通的戍边将士,不可能写出太文雅的歌词来。蘭冠就是将士们背在身後的用来装弩的一种器具。但这是个普通大兵唱的,我写的诗都想过要符合唱歌人的身份,女主角唱的情歌和望乡歌又不一样。送别歌又是另一种风味,因为这是诸侯王唱的,有富贵气。
- k# k/ C; r+ o$ @" ~& `# B+ }5 n
至于那啥的需要,戍边的时间不长,一般也就两年,忍一忍就过去了……
0 w2 q9 J9 B+ {- l; d2 C. s: U
, R$ u7 P# T0 {. a有营妓吗?据说有,但边关没有。" Y! T6 c8 ] l1 ]7 h: w
" d# v5 K! u5 l) b. d+ a, Q% v
关传用汉文,所以边关将士不存在文字障碍,汉代边关有译官,不过只做语言翻译。汉代的公文格式很好玩,我在小说里试拟过:1 j+ m: v. Y+ w+ q3 m% K) L6 ~3 ^8 p$ |
# v% l; y$ L% d0 Z& H4 F' Z3 [# ?年月日,事由,后写“敢言之”三字
0 {5 y& W2 C* o& {5 g& r: X- n& @
Q' Y- w7 g" n匈奴人那边有逃过去的汉人,或者被掳去的汉人,里面总有人识字的,而且据说汉人的识字率高过后来的任何一个朝代,有兴趣的话我另外找个时间,专门说说汉代的公文。, a: T Y) b* A6 O# m) I# N
+ l) c$ g1 G1 q5 `. Z9 P3 j
汉代男女都识字,绝对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说法,所以汉代的女子很多都多少认几个字。汉代女子写给丈夫情人的情书,穿越了两千年我们还能看到,丈夫写给妻子的也有,太客气了,估计是书信的固定格式。那个时候的识字率比起后代来确实高,尤其是女性识字率。3 g8 i/ l3 O9 p% \
& @3 [4 y! i2 q' {
秦汉地方官员小吏都有识字率考核,不仅有识字率,还有算术考核,那时候叫书计,以现在的眼光看,就是算术题。我看了一下汉人的算术题,有的还挺难,我未必做得出。( I/ w9 o5 S3 o.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