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晨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春节见闻之没法过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21#
    发表于 2014-2-8 12:01:52 | 只看该作者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2-8 11:59
    美国政府替金融精英们弄出来的次贷危机买单,非常负责任。

    这就属于强词夺理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6-26 14:34
  • 签到天数: 56 天

    [LV.5]元婴

    22#
    发表于 2014-2-8 12:2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石崖下 于 2014-2-8 12:22 编辑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2-8 12:01
    这就属于强词夺理了。


    见笑了。我并非金融业专业人士,关于次贷危机我只仔细读过巴曙松翻译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那本书的确给我这种感觉。可以说,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累积的对华尔街(打破混业营业,放任复杂衍生品等)监管不利,是次贷危机非常重要的诱因。当然,华尔街资本在国会和美国政府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所以“加强监管”四个字写着容易,做好很不容易。光开放,监管跟不上,很明智吗?当然不是要捂死,中国的大势并不是保守主义。我看见政策取向更倾向于在慢慢开放的过程中把监管水平给提高。

    因此,我完全赞成金融业逐渐自由开放,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平等竞争,社会投融资效率在竞争中提升。我更赞成这个过程在中国不要那么激进,因为现实中监管水平不能快速完美地跟上。

    顺便提一句,常识告诉我,民营资本不比国有资本流淌着更高贵的血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23#
    发表于 2014-2-8 12:4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橡树村 于 2014-2-8 12:47 编辑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2-8 12:20
    见笑了。我并非金融业专业人士,关于次贷危机我只仔细读过巴曙松翻译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 ...


    对呀,加强监管,而不是堵。和我说的有啥本质区别吗?谁说过没有监管措施就开放的?你批错靶子了吧?

    监管不可能完全到位,永远不可能,总会有漏洞的,总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的。但不能因为做不到面面俱到而就不做。而且国内对国字头的监管也很差,绝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监管水平低,不给压力会永远低下去的。世界金融行业发展这么久,经验教训多的是,我才不信真下决心走这条路hui到现在还弄不出一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监管措施,能够把无论什么来源的金融行业都纳入到统一体系管理,无论国字头还是民营。现在所谓的监管水平不够,只是为国字头的金融机构维持垄断地位找借口罢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6-26 14:34
  • 签到天数: 56 天

    [LV.5]元婴

    24#
    发表于 2014-2-8 12:54:33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2-8 12:44
    对呀,加强监管,而不是堵。和我说的有啥本质区别吗?谁说过监没有管措施就开放的?你批错靶子了吧?

    监 ...

    就一个问题,国内总的趋势是堵还是疏?

    河南这种庞氏骗局,难道不是人性的贪婪而非金融开放水平不够导致的?

    你也批错了对象,国内三十年做了太多事情,你不能以现在美英的开放和监管水平去要求。那太苛刻了。我就提了一个次贷危机的监管不力,或许您可以称为“照顾不到”,但这代价很大,是事实吧?

    村子说中国金融业”监管水平低“,和发达国家比,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当然冰岛这种算什么发达国家啊!)说”不给压力“,天啦,中国人最擅长给自己压力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25#
    发表于 2014-2-8 13:10:56 | 只看该作者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2-8 12:54
    就一个问题,国内总的趋势是堵还是疏?

    河南这种庞氏骗局,难道不是人性的贪婪而非金融开放水平不够导致 ...

    对于管理者来说,人性总是贪婪的。这是管理者的基本假定。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管理。否则政府还有啥用。

    国内对民间金融基本上还是在堵。开的口子太小太慢。这类奇怪的集资事件金融体系完善的地方就不会出现。

    次贷这件事情,也只是几个国家存在的,多数监管严格的地方实际上也是避免了。只不会美国这次监管不力对世界范围的影响太大,让你忘了还有很多监管到位的地方。这里面是可以吸取到很多教训的。

    三十年时间不短啦,该看到的都看到啦。还学不会,骗谁呢。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4 13:0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合体

    26#
    发表于 2014-2-8 13:23:42 | 只看该作者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2-8 12:54
    就一个问题,国内总的趋势是堵还是疏?

    河南这种庞氏骗局,难道不是人性的贪婪而非金融开放水平不够导致 ...

    美国出了事是全世界人买单,没法子美元的霸权造成的。

    中国人民币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要更努力管理才行。国有银行对小企业融资上门槛太高,是这些民间借贷猖獗的背景。当然中国情况复杂,小企业信用度低也是事实。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4:49:30 | 只看该作者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2-8 12:20
    见笑了。我并非金融业专业人士,关于次贷危机我只仔细读过巴曙松翻译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 ...

    不管对于河南当地政府来说,还是对于俺们河南老乡们来说,还是希望放开点的,一方面老百姓能把钱投入到比银行收益高的地方获得额外的收入,另外一方面当地的产业能得到资金发展,这样也会惠及当地的,毕竟内地不如东部发达,更加缺乏资金,也更加缺乏获取资金的能力。
    虽然安阳这次玩砸了,但是没有一刀切的把贷款担保公司全部灭掉的意思,反而我看到有好几家还开的好好的,应该说没有因此禁止掉,只是附近地市的老百姓被吓的不轻,以后会小心点,算是坏事儿里面的好事儿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4:56:29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2-8 13:10
    对于管理者来说,人性总是贪婪的。这是管理者的基本假定。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管理。否则政府还有啥用。

    国 ...
    开的口子太小太慢。

    我总觉得安阳这次,不是开的口子太小,而是该刹车的时候没有刹车,之前的利息一月往往是一分左右,但是从2008年以后利息就开始稳步升高了,最后彻底爆掉
    在利息升高的时候,就应该出手管了,政府完全视而不见,老百姓只知道利息高了有钱拿,最后全给弄进去了,上街游行的时候政府才开始管,太不符合老共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作风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29#
    发表于 2014-2-8 15:0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橡树村 于 2014-2-8 15:12 编辑
    晨池 发表于 2014-2-8 14:56
    我总觉得安阳这次,不是开的口子太小,而是该刹车的时候没有刹车,之前的利息一月往往是一分左右,但是 ...


    这说的是另一回事了。

    这次事件实际上是因为,对于非法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导致事情恶化。要知道一开始这种民间金融组织就是非法的,是应该取缔的。

    之所以出现对于非法的民间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默许其存在,是因为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目前还基本上没有。开的口子太小。

    正因为这个口子太小,地方政府就自己撕开口子了,却没有手段进行管理,最终肯定会出乱子。

    点评

    地方政府自己撕口子,恐怕也和地方政府人员水平达不到,不能有效区分各类事件紧迫程度和违法程度有关系。  发表于 2014-2-14 13:34
    就我所知道的现在小微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融资的非常非常多,老百姓创新的花招,什么样的都有。  发表于 2014-2-14 13:33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4-2-8 15:54:00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2-8 15:07
    这说的是另一回事了。

    这次事件实际上是因为,对于非法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导致事 ...

    河南那个地方,地方保护主义很严重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4-2-8 22:3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4-2-8 14:44 编辑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2-8 07:07
    这说的是另一回事了。

    这次事件实际上是因为,对于非法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导致事 ...


    从金融的角度来说,大金融机构天生偏向于大企业,偏向资金量大而风险小的项目,而大金融机构组织庞杂层级多,反应慢,本身也不适应中小企业

    小金融机构本土化强,灵活,更倾向于高利润而不是规避风险,资本有限所以偏向于风险高回报高资金需求小的项目,所以小金融机构往往较容易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坦率地说,中国长期禁止民营中小银行就是为了维持金融垄断。

    当然这里头起因很复杂,当年这是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双轨制关联在一起的。到了现在,嘿嘿,垄断利润没人舍得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30 08:06
  • 签到天数: 664 天

    [LV.9]渡劫

    32#
    发表于 2014-2-9 08:57:08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2-8 11:52
    世界上开放金融的国家多得是呢。自己不好还研究怎么管理,简单粗暴的只会堵,不是负责任的政府行为。 ...

    越是发达国家,金融行业越是高度管制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比军火管的严,可不是谁想进就可以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30 08:06
  • 签到天数: 664 天

    [LV.9]渡劫

    33#
    发表于 2014-2-9 09:02:32 | 只看该作者
    草纹 发表于 2014-2-8 11:58
    银行对中小企业门开得太窄,这些企业的融资要求才形成民间放贷的存在。 ...

    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成本太高,银行做是不合算的,这块让民间资本来做不仅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客观存在很多年的事实,温州的民间融资以前就是做这个的,少说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以民间的信用代替银行的那套风险控制体系,但银行不可能以完全的信用来实施风险控制,至少目前的经济环境不允许,而且有些地区滥用信用的情况之恶劣不是温州这些地方能比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15 09: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34#
    发表于 2014-2-9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小土豆 发表于 2014-2-9 09:02
    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成本太高,银行做是不合算的,这块让民间资本来做不仅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客观存在很多 ...


    温州的民间融资现在已经是反面典型了。而且银行在里面起了很恶劣的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4-2-10 16:29:56 | 只看该作者
    连抵押物都没 都敢放贷啊 胆子真大,不怕企业主跑路吗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6:50:12 | 只看该作者
    pothos 发表于 2014-2-10 16:29
    连抵押物都没 都敢放贷啊 胆子真大,不怕企业主跑路吗

    他们放贷的具体手段就不清楚了,应该还是有抵押物的,因为聊天时候提到过这个问题,有些给了房地产开发商,抵押物就是他们要的地,等要钱的时候,那块地已经不值钱了,还是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4-2-14 13:26:19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2-7 15:55
    可能说明反了。事实是因为民间缺乏投资渠道,这类骗局才能够猖獗。开放民间金融,设定门槛,加强监管才是 ...

    我一半认可,另一半,适当的监管通过什么手段进行?

    只要生前有钱用,哪怕死后洪水滔天,不少人不都是这样想的吗?

    当然给钱找个适当的去处是应该的,俺和俺领导就商议好了,把钱都扔余额宝里面了。能跑赢多少cpi算多少,起码比较保险。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4-2-15 01:25:03 | 只看该作者
    今年看热闹。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4-2-15 03:35:49 | 只看该作者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2-8 12:54
    就一个问题,国内总的趋势是堵还是疏?

    河南这种庞氏骗局,难道不是人性的贪婪而非金融开放水平不够导致 ...

    刚看了一篇文章, 美国在过去180年里面发生了14次严重的银行危机, 在同样的时期内加拿大只是发生过不太严重的两次.从1970-2013, 117个主要国家里, 有34个完全避免的银行危机.  在银行系统上, 美国不算好的例子.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9-22 02:23
  • 签到天数: 754 天

    [LV.10]大乘

    40#
    发表于 2014-2-15 05:12:30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4-2-8 14:56
    我总觉得安阳这次,不是开的口子太小,而是该刹车的时候没有刹车,之前的利息一月往往是一分左右,但是 ...
    在利息升高的时候,就应该出手管了,政府完全视而不见,老百姓只知道利息高了有钱拿,最后全给弄进去了,上街游行的时候政府才开始管,


    这个跟当年处理轮子的错误很类似啊。 轮子多次围堵寺庙,围堵报社的时候政府完全视而不见, 直到静坐天安门了政府才开始管。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20:57 , Processed in 0.05363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