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 发表于 2014-1-2 10:24 ; f0 L$ X# e& E+ S# c% @/ p$ ^
斜线还是台阶,这个我也不懂。
& z# v; | S. S5 w" A6 \7 X9 o刀口对33楼玻璃潜艇的最新解读:3 _- e" V: L! V1 W. E
+ o% y" f9 U% d: ], H. G* c7 Y- _这次辽宁号南海演练,可看的亮点非常多,核潜艇是一个亮点。
# V& N" U# y0 p另外一个大亮点是坞登,这个目前总结的不多,其实这是一个大亮点!坞登编入航母编队,其实演练的是类似美国航母的“打击大队”模式,所谓打击大队就是以航母为制空主力的夺岛和登滩作战模式。演练这个模式说明我们的航母已经跨越了“纯粹技术验证”阶段二进入了实战演练阶段。我们还记得演练中有“高海况”情况下的航行,我目测是5级海况,就是浪高5米,大浪都上了甲板这样的海况下,飞机的安全问题,新闻提到飞机系留安全,就是辽宁号停机舱内战斗机的安全问题。可以说,辽宁号本次的演练有一项就是冲着高海况去的。: p6 S7 U) m( b+ d6 K
不过,在我看来,最大的看点是疑似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出现这个亮点。
1 G) n$ ^: t( W: R/ @0 [; b新型攻击型核潜艇的围壳呈窄而扁的矩形,前端有“补角”或者叫“填角”,这是美国攻击型核潜艇从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后才有的线形,主要是减少阻力和降低噪声。6 U+ ^( W, b0 K
另外一个最大最大的看点其实在那个“礼品玻璃”上无意透露出来的中国新型核潜艇的线形上。这是一艘“高速核潜艇”!!
4 o# C& Y- P# m1 C( h9 G8 h: J3 C7 W我举个例子,注意啊。美国的海狼级在高速试航时,当水下速度达到35节+后,艇首的鱼雷舱盖不能打开,就是说不能发射鱼雷了。所以后来的弗吉尼亚级改为艇首侧后鱼雷管发射。5 B( c' l# f- {' i4 `
我们的“礼品玻璃”上的核潜艇也具备艇首侧后鱼雷管的特征,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这说明我们的新型核潜艇是一艘具备了四代核潜艇特征的核潜艇。
: @$ X( `+ q" i# a, c' q. p% Y$ v* u图上的“五”指的就是“艇首侧后鱼雷管”。$ A5 P" E4 V9 L
图上的一、二、四,分别是艇首舵,高速补角,泵喷。 . V5 t9 m, ]$ O( m2 T
- C! w& ^5 o% f请问以上分析合乎逻辑与实际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