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3-11-2 22:47 编辑 * U6 |+ ?; J! g
! v, F1 a( w7 X! R% T% w
( O: g/ d- Z$ e5 w( a英国驱逐舰爱斯基摩号在纳尔维克海战中被鱼雷击中之惨状,依此而言,我们这条扫雷舰实在是太幸运$ n& h7 B3 V% n. P: Y& k4 j
w) {9 y4 P% S2 s( o( d" t2 ?6 V在被鱼雷命中前的最后瞬间,船长下达了左满舵的舵令,就在舵令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鱼雷击中了该舰中部水线下的部位. 这型扫雷舰并无装甲,因此船壳立即被击穿.事后,在破口附近找到一个铜环,是从鱼雷头上拧下来的,本来中雷应该只打一个洞。但由于中雷时军舰正在转向机动,这个铜环把舰体撕开了一个长破口,而雷头上的铜环也被拧掉。这个破口的进水速度是比较快的。. m3 a& z5 K' A# w7 s6 [
q R& C/ H! s2 ?操雷结构,注意其头部的圆环
2 J* l, V, n, w9 B, @
- h% Y0 ?; z, ~% N4 k而该舰上官兵尽管进行了仔细检查,但三级舰没有配置潜水员,如果水下有破损,很难发现。所以,经过很长时间,依然无法弄清军舰的损坏情况。7 a6 d; I; a# B j7 R+ `8 R5 H( ?: _
& ^+ L) T( ?) W! S2 _; ]- e正在焦急,一名有经验的水手长报告损坏部位找到了,大概在第三舱和第四舱之间。
2 j3 [0 w0 }! U6 K @4 r6 I8 w
3 Y. H' h8 _- a0 T! P; F Y3 r2 D原来中雷以后,这位水手长进到底舱,一个舱一个舱的俯耳到舱板上去听,结果在第三舱四舱之间听到舱板下有流水的声音。
3 i1 Q [( a/ k/ D8 o9 ~" E
# [% ^% B9 m7 o( w4 X舰长带人用消防斧刨开舱板,这才发现那里果然有一个十五乘六十毫米的窟窿,底舱居然已经进了五十吨水!$ U, @6 _- W C X
2 D# D9 Z4 y+ q" ]8 t! h) t1 o& J幸亏是在波平浪静的近岸水域,如果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五十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足以造成这个级别军舰的沉没了。0 E. L7 B7 l; r) [. U
/ a/ e9 s& Q3 X! j$ G3 Y发现了问题就好办,一个堵漏垫就封住了破口,该舰顺利返航。4 O; M; p& K* ~5 p* Q) @3 |+ _
# l7 z! L9 B" R2 \) H% L2 L, G- Z因为在破口附近发现了那个铜环,舰长因此判断因为碰撞,鱼雷的密封也被破坏,应该是进水沉没了,后来这条试验雷被打捞上来,证明了舰长的判断。) B+ s9 Z8 V& C
2 S' q. e( a, L+ u# p或许因为这个事故,该雷此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然而…… 解决了追着自己屁股转圈的问题,又出现了新问题。
$ |. k' I7 |% `9 Z- x# J
, t. n6 ]: S- o4 o; Z* c$ o+ W某次测试之后,一切顺利之余,雷却不见了。在起浮区翘首等了很久的人们经过一番疯狂的寻找,仍然不见踪影.9 g' g3 f" U" a2 Y' O% Q
. T, N/ @; [( `* s$ i2 a是不是漏水沉了?
5 m+ D8 ?- x3 i2 u! K6 }3 T
8 n/ _4 z# k% k* m大多数人都作了如是判断,直到三天以后,忽然有一条民船报告说在打靶海区北方航行的时候差点儿撞上了一条鱼雷,说起其颜色形状,恰是我们丢的这一条啊.3 ^9 O& E+ ?7 j- K3 B. A/ }
4 b, U* M" i7 p* t事后判断这条雷在上浮的时候还是出了一点故障 – 鱼雷正常情况下是在水下规定深度航行的,专打对方舰艇的水下部分或者直接在其龙骨下方起爆,使敌舰一折两半.但操雷或者说试验用雷飞到航程尽头会自动上浮,并释放染色剂以便打捞回收.* Y! G& U% D8 ]& {
0 G: P. u$ |! [( _( b5 h* T: e
打捞操雷,染色剂的效果让人想起回收运载火箭
. ]! B- g) _4 g1 m+ g2 \/ W% m# B$ E+ m7 O: T
看来,这条雷是打到尽头上浮了,却因为故障没有能够释放出染色剂来.于是,大海茫茫,也就没法找到它了.
/ H7 v" {! ]/ A2 Y5 t/ A8 H, n% Z0 n ~6 t" Z% m9 l- k2 k
民船发现鱼雷并不是事件的终结.因为这条民船是载客的,看到鱼雷以后吓了一跳.谁知道这玩意儿是个空壳呢?船长马上远远避开,随后通知海军,等海军的打捞艇赶过去,那条鱼雷早不知道又上哪儿玩去了.$ h7 `2 e* ^6 _+ z# @ y
" T* i0 z2 u9 T( R3 E5 x, K- D
问题是这个小家伙怎么会上北边去了?研究人员一琢磨不禁全身冷汗 – 试验海区正好在黑潮的边缘上,推测这颗鱼雷是被黑潮带到北边去了.北边,那可就是韩国啊.当时我们跟韩国 – 那时候只叫南朝鲜的 -- 关系可是不怎么好.$ K5 x( _; i& j8 E; X, r
* U1 N/ s. v) E! U: c
这黑潮跑的很快,等我们想明白了再要追,那基本已经是没希望追上了.
4 E2 @% D( {/ u9 n# I" h! I& p
& F9 s9 f! ~4 c3 p0 ]' c3 L; [7 Y; O于是弄得一屋子人提心吊胆,生怕这条鱼雷飘到韩国去,被对方捡到,那可是既丢人又泄密的事情.
2 h% I& Z% Y/ p! Q- b# T0 G: B3 N. z, O/ i
一连几天也没消息,但大家谁也不敢放心.因为鱼雷这个家族颇有些性格古怪的成员,有的能在海上一飘几十年.! X2 d1 O0 x: V0 F
0 f4 }3 \0 z; Q( ?8 _
比如著名的”日德兰鱼雷”.百度上是这样描述它的 – “1916年5月31日,在英徳日德兰海战中英舰普鲁斯号发射了一枚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的鱼雷。它在被发射后并未击中目标,而是做了一个“大避闪似的游弋”此后便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海上漫游。……日德兰鱼雷离开日德兰海面后,于1920年到达法国加来海峡,当时曾引起人们的一片恐慌。1920年6月,它进入北大西洋,美国的“克罗马林号”军舰发现了它。到1928年很多船员在神奇的百慕大地区见到了它。随后,它又多次出现在美国海面,美国的两艘军舰曾围堵过它并试图用反鱼雷武器打掉它。但当时天气极差围堵没有成功,神秘的日德兰鱼雷又消失了。不久,它又出现在委内瑞拉海面。1942年12月7日,有人见过它游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
& Z, h' o! i; d% n
- w& l# [4 a$ F* Q: b
日德兰鱼雷的同型# R: p9 D/ }7 c2 {/ Z* J
1946年8月,日德兰鱼雷穿过苏门答腊海峡时当地渔民发现它已锈得很厉害,表面附有很多海螺。美军闻讯迅速赶来,但它又不见踪影了。美国舰队几乎把太平洋搜遍了也没找到它。以后它又幽灵般的出现在非洲东海岸。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它进入了大西洋,一名瑞士医生曾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拍下了它的照片。60年代它又周游世界各大洋,继而游向内海,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在刚果河口,在法国卢瓦尔河源头,人们都曾见到过它。直到1972年它才销声匿迹。算起来,它已在世界各地的水面上遨游了56个年头”
( W$ t* f- k/ D9 m" l5 O$ x) Q
5 @# X6 C0 |$ X$ o: W3 u( x. L% S我们这枚鱼雷会不会也变成亚洲的日德兰鱼雷呢?
# ]0 F0 k S, ~! S) r4 ~6 ~/ m4 ?( Q9 K. }2 Q
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了好几年,大家偶尔谈起来,认为这条雷恐怕不是葬身海底,就是被一路北上的黑潮带到北冰洋去了。
6 n& A8 P. W6 e# X; z3 e/ m% D
_- L* o* f/ y$ s" G, n突然有一天,某地渔民捡到一条锈迹斑斑的鱼雷,上缴以后一检查编号,正是我们丢的这条雷。令人惊讶的是这条雷被发现的时候竟然是在海南岛!1 g W! w4 i3 u! A% q
% c% ?& n2 X8 m) e" {2 g3 B6 _
往北去的黑潮怎么会把鱼雷带到南边去了呢?
: E/ d( T j; O, Y7 d
7 a) e1 ~* F4 k L/ o% ~最终大家翻海图翻出了结论 -- 原来在我国贴近海岸的地方,还有一条和黑潮方向完全相反的微弱寒流,台湾渔民早就知道这条海流,经常追逐黑潮北上钓鱼岛一带打鱼,返回时向西走,便会进入这条海流,顺利南返。
6 K: _' g4 h0 s( k2 y$ i
- t! J. B8 [7 M: x
一般鱼雷捞上来,都变成了这般模样
D, F; p2 s/ p5 z3 T" e4 ^
8 D- F, ~, M5 N' ~5 U$ z4 O( @9 _这条鱼雷,恐怕也和渔民走了同样的路线,只不了解其从黑潮出来是主动的,还是正好遇到了什么奇怪的水文现象。
g/ t7 d# d3 k; ?, l# ~
& s: c$ d! P0 X( r3 }大家额手相庆 -- 还好是海南岛把它截住了,不然一不留神就会飘到越南去,那也是一个大麻烦……
8 L' ]9 V% y9 r) J. N# L. @' n8 e! K* p
[完]
- x& n( `( H: K a+ S4 Q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