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0-7-26 05:11 |
---|
签到天数: 1017 天 [LV.10]大乘
|
五月 发表于 2013-12-2 13:07 6 |6 L/ o t7 ]+ ~7 C, U: X% E
我倒是认为为什么不能说美国经济未来前景一天内可以缩水23%呢?
$ c+ `5 @$ N8 m. P* i2 A. I0 a: h7 S3 C8 B
在金融行业,对“未来”的定义是非常模 ...
V, R5 l' B# q$ W- A股票估值最基本的公式, 假设明年的股息是D,股息的增长速度是g,discount rate是r,按照理性模型,股票的真实价值应该是
/ } j( f/ Y/ o3 `. b$ T8 W Y6 A$ s' R) Z g- g8 h8 ^
p=D*/(1+r)+D*(1+g)/(1+r)^2+D*(1+g)^2/(1+r)^3=D/(r-g)。
n- r- W7 u T; Q! T, W4 j6 g1 }5 ^4 f2 h: n0 k. j$ f
D/P=r-g 叫做dividend yield。
5 L" H" D) o1 Z) R5 P9 D X8 X' \7 j2 X" E1 \& t3 N
在Shiller最终获奖的那篇论文里他假设r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从单个股票看,股息和利润的关系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从美国股票整体长期的来看,股息的增长速度应该大致等于公司利润的增长速度,假设没有经济全球化跨国企业全球扩张的因素,美国公司利润的增长速度应该大致等于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历史上dividend yield波动非常剧烈(这其实也是Shiller论文的入手点),Dow Jones 指数30种股票的dividend yield在大萧条的最低点时是8%,互联网股票泡沫的顶点时是1.4%。但就我们这个简单的模型来说,这个值应该接近于常量,不应该有很大波动,1987年黑色星期一前的dividend yield很低是2.6%,1987年美国的名义GDP增长速度是3.5%。那么按照这个模型,r-g=2.6%,r大致等于6.1%,股票黑色星期一那天暴跌23%,dividend yield增长30%,如果股票暴跌是理性,并且r是不变的话,这意味着那一天人们对不仅是1988年而且是未来所有年到无穷,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的预期都调低了0.8%,按1987年的增长速度来说这是23%的跌幅。如果黑色星期一那天爆发核大战,那么这个降低还不算离谱,但是问题是那天什么特别的消息也没有,因此很难让我相信那天之前或之后的股价都是出于理性的估值。
' j2 c6 I, U$ |. \# H/ d* L5 g) Y$ o7 i/ R
前面的简单估算以及Shiller那篇论文的弱点在于假设discount rate是常量,黑色星期一的股票暴跌也可以被解释为discount rate在那天激增,由于对股票的discount rate不能被直接观测到,这个解释更容易自圆其说。但是对经济学家来说discount rate这个变量是来自效用函数里对未来收益的discount以及对风险的规避,这个参数似乎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因此现在的看法是Shiller那篇论文提出的这个难题仍然是理性市场假设难以解决的难题。
P& o% h& i1 _; c
* n! |, b/ Y& q; F你提到美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可能是非线性的,因此那天可能发生了什么细微的事件,导致人们对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作出巨大的修正。这个可能也有。但是当时在纽约证卷交易所的当事人以及人们事后都没能令人满意的解释这个事件到底是什么。因此我对这个解释比较怀疑。5 G ~& a$ i- j4 [/ B3 n, Y4 c; m& t
& r* i" B' m( g7 V如果“未来=无限”的假设是对的,那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财报,相对于“无限”来说,其对企业的“估值”影响应当趋于零。 # S3 m: ], M1 I; }; m. q# ^
! C9 G3 |" |' m7 a$ d7 q* ]由于你要对未来discount,比较遥远的未来企业的表现对股价的影响相对很小,因此近期的企业表现对股价的影响相对较大。另外企业近期的表现提供了关于未来增长速度g的信息。因此单个企业股价大幅度调整同理性假设并不是特别的矛盾。但是整个美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则小的多,因此整个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要难解释的多。
6 Q: Y% e7 Y6 u" f' W6 j8 K' t; j3 K3 h1 [5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