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续
哈尔西和金的情况差不多,挤不进巨炮俱乐部,又没有尼米兹那种管理本事,只能走棕皮鞋之路。金在海军学院就对哈尔西有好印象,尼米兹和哈尔西也是在海军学院就认识的,这样一来两级上司对他都很看重,加上罗斯福和文森来撑腰,哈尔西在海军之中的地位是很难撼动的。 g. G3 v0 _7 O$ z
此外,在海军中,哈尔西是最得军心的将领,后来有第三舰队和第五舰队之分后,成为第三舰队时,全军上下很随便,管司令官叫比尔叔叔,成为第五舰队时,全军上下很森然,管司令官叫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不敢有丝毫怠慢。" g0 R) g9 @, J/ l% y$ y' a( d0 x3 x! s
瓜岛战役时,哈尔西一到,马上下令免去上峰关于军容的规定,只要能打胜仗,穿什么服装无所谓,这种风格非常受欢迎。& ^) t' }* b- W; c, i7 l% J4 U2 R, I. O% n
美军的军纪确实有些过于呆板,比如陆战队必须穿皮靴,瓜岛战役时,罗斯福的儿子詹姆斯是陆战一师的第2攻击营少校营长,他是天生的扁平足,无法穿皮靴,因此成为海军陆战队的唯一例外,穿拖鞋。
, {7 \" D4 `! O$ a这就是美国对太子党的照顾。本来詹姆斯这种情况是不能参加海军陆战队的,他不仅是扁平足,而且有慢性病,但因为他是总统的儿子,所以陆战队为他开了绿灯。但罗斯福一开始也没有因为儿子在瓜岛上而全力支持瓜岛。瓜岛危在旦夕之时,也没有安排专门把他从瓜岛接回来。美国政治人物的子弟重军功,千方百计钻营,在战争期间参军,但之后他们必须接受战火的考验,肯尼迪、老布什等在太平洋战争中都出生入死过,也因此能够说出“不要问你的国家能够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够为你的国家做什么”这类的豪言壮语。
% [0 P6 k5 i. r* d( p珍珠港事件后,哈尔西在美国朝野声望甚隆,原因是他那疯牛般的风格。在那种情况下,美国不需要老成谋国般的慎重,而是需要能够鼓舞民众士气的复仇行动,对于从罗斯福到金和尼米兹来说,这种行动是不计代价的,因为民心所向,而民心决定政治家的前程。& \6 l; O; ?0 c& P( L
海军诸将以稳健为主,珍珠港事件导致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如果再有什么闪失的话,太平洋舰队就没有一战之力了,所以培伊等人对军舰的安危看得很重,后来霍姆利、弗莱彻等人也是这样思路。
+ U1 b0 z+ h# w: h$ y这也是美国海军的传统,因为美国海军一直处于战时扩军战后裁军的打摆子状况,军舰非常珍贵。美西战争时,陆军和海军在古巴就为此吵了起来,陆军希望海军支援,轰炸敌人在海岸的炮台。海军说航道上有水雷,太危险。
, i% l& u' d6 ]; x: |- y1 p T/ _/ ~1 w6 }# u9 ^' C" j
陆军就奇怪了:咱国家一贯重视人命,军舰这东西跟我们的武器装备一样,不在乎呀?
+ z4 r, a# O2 [% Z* S0 c# `, f8 K
! M- }/ O1 ]2 k# n6 X0 B2 B海军哭笑不得:陆军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手头就这么几艘军舰,从马尼拉到旧金山都指望着它们,丢一艘少一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造出新的来。
. c; t2 \, T4 p c; ?
u1 k( G; @1 o2 R' g7 X, t珍珠港事件后,大多数海军将领也是这么想的。美国海军的主力一多半成了沉到底,本来就不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对手,现在连自保都难,如果再损失军舰,西岸都未必保得住,所以战战兢兢地为国家保护着可怜的军舰,不敢冒险。
8 i* Q0 o" V2 b9 M! N. m6 q1 d$ i P& [" Z
但是华盛顿不能求稳呀,让日本人干了这一下,全国人民不干,海军必须做出个样子来,在这种情况下,哈尔西这样的猛将甚至莽将就成了英雄,上上下下都靠着他了。1 H' ~; [/ f' R6 x
: u- A$ r" A m+ C# U. W# t
此外,此一时彼一时。这会的情况和美西战争不一样。美西战争突然爆发,美国没有准备,新的军舰来不及,二战之前美国早有准备,只要再有一年,军舰就开始按蝗虫的目标努力了。在这一年中,损失些军舰没什么。; s% y5 T; o& V# X& o! b4 O
) U, ^+ w4 _$ o. K1 g: L
另外,两场战争的目的也不同。美西战争是两国间的区域性战争。太平洋战争打得则是太平洋控制权,争的是个先手,美国不怕打持久战,但能尽快结束战争的机会也不会放过。7 n, X/ ?% K( X: a
3 n Y6 j; O9 y* ~1 O0 W/ N& ^. n哈尔西的性格就是那样,只要能够胜利,多少牺牲在所不惜,其实金和尼米兹都是这样的人,斯普鲁恩斯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等他指挥舰队的时候,美国海军的军舰多到都发愁的程度,他想牺牲也没有机会。
! S4 e# e% D2 f, l+ ?$ M8 Q/ n' U _4 p& K2 z* U. U* m# j# Z
尼米兹到珍珠港,以哈尔西为前敌主将,弗莱彻诸人也服气。不成想哈将军运气不成,一开始打了几场游击战,好不容易有珊瑚海的机会了,他又去轰炸东京了,没赶上。要去中途岛了,他老先生皮肤病严重得不能见太阳了,只好让弗莱彻连续上阵。
8 S* p) s+ N5 ^7 F2 t- |* {% K' t8 K6 r/ I" s4 I( B, G9 G5 A/ h
弗莱彻其实就是个跟班的角色,如果上头有哈尔西,他会表现得很好的,没想到命运让他成了指挥官,连他自己都不乐意,更不要说金了。* f- J- [# r7 N
! g# R: o# |* L. q/ q弗莱彻之下就更没有将才了,斯普鲁恩斯还太嫩,等瓜岛战役时,便轮到霍姆利了。霍姆利不成,金和尼米兹能指望的只有哈尔西了,哈尔西真要是病好不了,恐怕尼米兹就得亲自出马了。
- K9 `' o( t7 i; l1 F
/ y7 I% Z9 G$ q7 M6 D当瓜岛战役的指挥官,对哈尔西来说是一场考验,因为在此之前哈尔西只是一个编队指挥官,他在瓜岛的角色实际上是战役指挥官。平心而论,哈尔西并不十分合适,但金和尼米兹手头没有别人了,斯普鲁恩斯更合适一点,可是那时他资历和声望都太浅,哈尔西是众望所归。; d- C9 X/ m) f7 V6 n
: t$ _& T( i5 d% [+ _6 C/ Q哈尔西成名于瓜岛,原因在于美国赢了这场战役,哈尔西的出色之处在于他敢拼,而日本方面其实开始就不应该卷入,既然卷入了就应该全力以赴。哈尔西能成为五星上将,在于他和其他几位一样,能够一眼看出战役的关键。: Y! J: @+ N" Y& i
哈尔西到瓜岛后召开作战会议,海军、陆军、海军陆战队的高级将领都到会。
. p( H% d; m8 O: i. e- P4 a会议一开始,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将领们先给哈尔西个下马威:“海军在哪里?”- P2 u$ Z; ~* V2 K2 \" x) U
这是在学全美老百姓对瓜岛战役的调侃。( R$ W) \4 D& Y% k7 l; 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