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梦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桂林抗日保卫战:桂林的地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611 天

    [LV.Master]无

    21#
    发表于 2012-8-30 01:24:22 | 只看该作者
    海天 发表于 2012-8-30 00:52
    % g* L; A$ x. ]% J/ K! f民国范儿的始作俑者不是陈丹青吗?
    * Y# a# u# M0 g7 g! x
    哦,说是这个。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9-4 00:56:29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8-19 11:49 , ~' f, n5 l" c$ d/ k; a6 r
    三.桂柳会战前第11军的人数
    . H* h" i2 D& x; z* B& ~& m( }2 v8 m. E& e
    对于在桂柳战役当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日军第11军究竟有多少人,一直有各种模糊 ...

    7 q- w8 B/ @, B, D! R* o"参加桂柳会战的第11军6个师团当中,第3和第13师团....两个师团均为常设甲种师团。.....按照日军编制,每个甲种师团理论上应该配备两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满编时人数应该在2.4-2.8万之间。但是在根据桂柳战役中出现的建制来看,两个师团都只有3个联队"6 @% B" @$ V! V6 L2 m6 M; t

    , m! `) q1 p$ X8 y甲种师团的四联队编制战时有一定的缺陷,当然更因为随着战争进程,日军兵力不足,所以其编制在四零至四二年间陆续已加以改变,
    ; Z; u4 L3 y5 e" y! S6 ~落实到这里涉及的两个师团,均在四二年下半年就改编成三联队制的师团了;其中原属第三师团的第十八联队在四二年七月调出到第二十九师团;而原属第十三师团的第五十八联队在四二年十二月调出到马来半岛,次年三月编入第三十一师团' F6 V+ y2 K* p%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0:11:46 | 只看该作者
    海天 发表于 2012-8-29 23:25 : y. D$ @7 l; O5 J* m5 ~
    啊,梦秋给陈丹青当过翻译?讲点他的坏事来听听?

    ) H+ C3 b& @6 u0 _/ g$ c嘿嘿,您可真够八卦。我其实总共也就见过陈丹青两面。第一面是一个座谈会,三年前了。在座的有一大半都是鬼子,我就给临时抓来当翻译。他一看现场,就说了说西藏blabla的东西,当然那个内容基本上都是公知口径。他在纽约呆了18年,英语基本听得懂,就是不太会说。第二面刚好发生在上个星期,在某著名自由派网站的基地有个公知大会,他过来之后发现讨论的话题是俄罗斯研究,跟艺术没有关系,就选择最后一个发言。总体上而言,我还是佩服此人的,说话很清晰,语速不快,带着点黑色幽默,肚子里有货,思维也不想您跟我提过的那个野夫一样混乱。他的批评比较到位,而且我没见到他使用很尖锐的,甚至是非理性的词语。
    8 I/ w8 A* @; D2 N% z9 ^
    / H; _; P% T  Q" y0 u5 r( v要知道那个公知大会,几乎每个人都在弹冠相庆,说什么“革命已经在发生”,到了可以讨论“民主的新中国”的时候了。从主持人到野夫,各个兴奋得脖子都红了。听一下陈丹青的发言,觉得比别人的要说得婉转而且清醒一些。* T) Y! x$ \( p- \+ }$ {
    , B, I  L& {5 V
    好了,汇报完毕,嘿嘿。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0:17:36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9-4 00:56
    # l% f- ?2 R& N; j$ s"参加桂柳会战的第11军6个师团当中,第3和第13师团....两个师团均为常设甲种师团。.....按照日军编制,每 ...
    / A& q% ]2 |! {  a/ ]% U' F+ U# [6 V
    关于这个日军编制问题,说起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了解得太少,历史纵深还是不够,已经有一些朋友指出来问题。也谢谢您在这里指出问题。我先把河里豹子头网友的指正贴在这里,以便与您的内容参照一下:3 Z% l& i- ~. _) o

    + q, Y7 H8 t# M5 d5 Y# e.第13师团1937年重建时并非常设师团,而是第2师团的特设师团,地位与101师团,106师团,116师团等类似,不要被它的小番号给骗了,呵呵。而到了湘桂作战时大概就已经没有常设,特设之分了。
    + x! ^# A/ k; H0 r9 w' P4 F' W  }. j/ h0 m2 E
    2.湘桂作战时,日军已经没有两旅团四联队制的师团了,在1941,1942年左右所有四联队制师团都抽出一个联队组织新的师团,所以此时的联队制师团一律都是3个联队。日军在联队一级兵力的差异,除了直属队和联队属炮兵部队有不同外,主要差异在有的所属步兵大队编4个步兵中队,而有些只编3个。/ g7 d* U: V+ L1 l. t8 L9 |' e
    + F# P- o' ~3 B  ]: I# q
    3.第58师团之类所谓的丙种师团,一般下辖2旅团,每个旅团编有4个独立步兵大队,而不是两个。9 m+ K  b7 p: ]# F! b

    $ [1 e8 n' ~1 `1 h: i2 f- K特设师团和常设师团在步兵部队编制上并没有太大不同(在兵种部队上,特设师团编制小一点,装备差一些),都是两旅团4联队制的,差别主要在兵员素质上。特设师团大队长以下军官基本都是预备役,士兵全部是预备役或后备役,而常设师团主要是年轻力壮的现役兵。岗村对101,106这两个特设师团是“深恶痛绝”,但相对而言,13师团在特设师团里的表现就要好得多。其最亮眼的表现就是在宜昌独自抵挡了陈诚将近一个战区的兵力,所以当王牌主力第6师团调走后,除了老大第3师团和帮忙的第27师团外,整个华中地区就属他资格老了,难怪岗村拿它当主力用,但不管怎么样,它的出身是不怎么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9-7 23:47:50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9-6 21:11
      }$ t9 S+ j6 ?& v# z) U* R# |. x4 w. _嘿嘿,您可真够八卦。我其实总共也就见过陈丹青两面。第一面是一个座谈会,三年前了。在座的有一大半都是 ...
    4 I- O1 z0 h, y; c; o  G
    哦?我还提过野夫?自己都忘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19 17:01 , Processed in 0.06268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