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器展望] 第二次空间竞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06:39: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5-25 16:58 编辑 1 C$ @! W" Z* V2 |

( |$ r( o+ {- g2 [3 N  o/ n2 }$ P第一次空间竞赛在美苏之间,以“阿波罗登月”结束,美国胜利。第二次空间竞赛在中美之间,这一次不为面子,为里子,竞赛围绕着星链,现在要进入高潮了。9 Y" V! {+ f" l( C
" M. F. m) y! M0 }# M

* \( {$ N( h$ W( f1 L- R海南文昌的新发射设施) @1 k% V- i7 e: D# P" ^4 F
; ?! [1 G# N/ G7 q8 \6 l0 _  q

# ~- z! @% r4 P3 `长征8的发射
, Q! ^1 O0 A/ c- L
  y0 t  K! ~% }1 A+ a% a7 N  ]马斯克的星链在乌克兰战争里大出风头,为乌克兰提供了低成本便携式卫星通信,极大帮助了传统通信系统受到俄军强力压制的乌军。星链由于全球到达,具有高速数据通信能力,有可能成为6G标准的一部分。中国在5G时代领先,美国决心要在6G时代抓回领导权。美国在5G时代的落后说明了一个问题:没有存在就不可能有领导权。现在,高速数据通信发展到了空间时代,中国如果不在太空布满小卫星,就谈不上空间数据通信的领导权。这是“中国星链”的最大动力。7 c9 ~3 L$ [; z$ L. c1 N

- J' \2 ]$ Y9 `; N另一方面,星链卫星“霸占”低轨道,横冲直撞,无所不在,甚至对中国空间站造成威胁。从空间安全角度出发,中国需要部署空间测控系统,掌握星链的动向,并提供可用的反制措施。把星链卫星打下来是不现实的。星链已有3500多颗卫星在轨,计划最后达到近3万颗,打是打不过来的。但截获和干扰是可能的。和GPS卫星一样,地面干扰靠旁瓣,效果不好。视线内干扰最好,这就要靠太空中中国自己的“反星链”了。
( ?6 A0 J9 G9 q# Z+ X& V& s  s% k6 ~' p# F8 n4 I1 p" U
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南华早报》引用中国《宇航学报》上宋征宇的文章报导,中国正在海南文昌建设新的长征8火箭制造和发射设施,采用脉动装配线,每年可组装和发射50枚长征8,每枚可携带20多枚星链级卫星。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年1000枚“中国星链”卫星的速度,与SpaceX的速度差不多。
/ o) |3 p. F( `- F. P5 m9 E1 Y- ?
+ Z; [4 T* c0 U8 I宋征宇是长征8的总设计师。这是他的百度介绍:
! m, H2 p/ R0 Y, J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B%E5%BE%81%E5%AE%87/8385183& z- R9 y, x2 g

' t. X7 u6 ~9 O. G2 |5 q7 j! n这将使得中国卫星发射能力差不多翻番。相比之下,SpaceX在2022年发射了61次,不过很多是用可重复使用的猎鹰9发射的。长征8是低成本,但不是重复使用的。据报道,中国现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约3000美元/公斤载荷,和SpaceX相近。长征8可显著降低。
  c% M! A1 T6 Y4 |4 l+ e) j2 Q
3 y, N1 @: L' F0 f) q另一个不同的是,“中国星链”采用7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SSO),也就是说,同一颗卫星每天在相同的时候经过地球表面同一个地方。星链是高度550公里的低高度地球轨道(LEO),轨迹相对“错乱”,靠数量众多才能可靠覆盖。“中国星链”计划发射13000颗卫星。较高的轨道意味着更大覆盖面积,需要的卫星数量较少,运载火箭推力要求增大(同理,反卫星导弹的推力要求也更大),信号功率要求比星链高,但依然较低。
9 B1 _! S% \& g9 }$ N8 g- {% B
( e: N; @* d; l+ O3 H8 H, f在军事上,更高的SSO卫星可容易地锁定与较低轨道LEO星链通信的地面发射站,也能有效地施加干扰。在乌克兰,星链发射站是“背包可携带”,机动灵活,用常规方法难以锁定。但“骑在”星链卫星的头顶上,就一目了然了。然后该干嘛干嘛。当然,锁定发射站是被动的,干了都没人知道;干扰就是战时行动了,否则会带来很大的国际政治问题。
% v6 s* k' g: {8 f- T
8 a9 I3 N6 v" U) [' X, d现在用SSO的卫星不多,主要是一些地球观察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通过固定的地点,容易比较地面的变化,对观察农作物、冰川、森林、地表温度等特别有用。部份“中国星链”卫星将兼职各种地球观测,而不只是通信。
3 M8 ]5 H$ [  Z3 ]$ K" U/ P+ m2 n5 t5 e, @. \
据报道,中国现有在轨约4000颗各种卫星,长征8上马后,数量将急速增加。) d$ Z9 ?2 k5 {* x: i

0 r. T9 l4 X( K0 K  I3 o5 v中国现有运载火箭要么太大,要么太小,不适合发射星链级卫星。长征8虽然不可重复使用,但采用了新的低成本制造技术,极大降低了成本。比如说,脉动装配线像流水线一样,运载火箭可在装配的每一个阶段中,移动到相应工位,各种工装和材料“一拥而上”,完成本阶段的装配任务,然后移动到下一个工位。这样容许多个工位对不同装配阶段的火箭同时工作,大大提高效率。3 m( D" [, J/ G- v
0 k* P: g, ]2 {6 y% m
传统火箭装配是固定工位,不同工装和材料不断开入撤出,逐步完成装配任务,然后最后一次性运出去,效率较低,只适合小规模的“作坊制造”。SpaceX已经采用脉动制造了。中美的战斗机制造也采用脉动制造。0 C5 B4 N% a7 Q+ j
  M) y: d* }. T2 h. f' H$ t% ]
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则提供了量大质优的基本组件,这是供应链优势。先进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比如传统的三余度惯导降低到双余度惯导,可靠性用先进数字技术补偿。7 h, q8 i! X3 _1 U8 A( y# t- D. `
' k! w/ @) ^' F# U
长征8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取消模态试验的火箭,节约了时间和试验开支。实际火箭不是理想的刚性体,瘦长箭体的振动和弹性需要精确管理,确保不会因为共振在发射和飞行中解体。传统上,每一枚火箭组装完毕后,要进行模态试验,对实际振动特性和弹性模态精确摸底。长征8是第一个在设计中就取消全尺寸模态试验的的火箭,设计人员用数字仿真就可以精确复现不同载荷和发射条件下(包括取消助推级、载荷段整流罩修型)的振动和弹性模态,并调整相应火箭参数,确保发射和飞行安全。
. Q, s4 _: P. {- l6 K0 U
0 B; P) P9 G2 h% W运载火箭发射一方面是大工业作业,另一方面依然像裁缝铺子,还是对每一件作品量身修裁的。先进的数字化使得设计和发射准备时间缩短了12个月。
: q& o9 ]0 R5 P8 X  W9 z; ]% D; r7 e$ q8 r  C
火箭制导也采用全新方法。传统的两级火箭是在一级抛掉后,第二级立刻点火,继续上升,最后用载荷级的姿控火箭控制入轨。长征8不然。在一级抛掉后,在惯性和重力作用下,在亚轨道高度“滑翔”到目标位置,再点燃第二级火箭。3 t' @$ c4 c$ h7 a, c
1 I, o) a. X; S
大气层内起滑是中国高超滑翔弹的绝技。在助推火箭关机后,导弹靠惯性和重力的作用,最终自然低头。在改为水平姿态的时候,再次启动发动机,水平推进,直到最终进入滑翔状态。这比高抛弹道然后俯冲改平要节约能量,降低弹道,增加探测难度,提高起滑可靠性,但对精确姿控的要求非常高。长征8很可能是共享了相似的技术,提高了入轨精确性,也能更加有力地补偿不完美发射时的轨迹偏离。
4 L/ U1 P, N" z4 ^& ]6 u" b* T
( S2 v! ^8 J$ E6 T' ^海南文昌正在加紧施工,发射台以10天一层的速度加班加点,主体结构已经提前20天完工,预计2024年6月进行第一次发射。9 V* w$ r8 n) M: Q# C% G) n! T% F7 p- c

& V/ h# s6 m& _3 j3 Q0 o中国对美国的追赶真是上追九天,下追黄泉啊,一点缝隙都不留,全场紧逼呢。在外交上,美国追着中国满世界跑;在科技上,中国追着美国满宇宙跑。妥妥的G2。

评分

参与人数 11爱元 +86 学识 +2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10
水风 + 8
方恨少 + 12
老票 + 16 + 2
老树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2-25 23:22
  • 签到天数: 1182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23-5-26 09:38:23 | 只看该作者
    SSO 和 LEO 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不同维度的划分方法,实际上大部分 SSO 是 LEO 大类里面的一个变种。但我没有看明白中国星联采用 sso 的好处,毕竟 sso 是不适合通信卫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23-5-26 10:16:1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使用SSO轨道卫星有军事上的好处,但是要维持几千颗卫星的长期服务还得依靠民用/商用通信等业务。700公里比550公里的轨道高度,电磁波的路径损耗要高1倍,同时每个卫星覆盖面积更大,这意味着同一卫星覆盖小区里的单用户数据速率更低(因为更多用户分享同样多的信道频谱资源)且通信耗电量高一倍,在性价比上完全竞争不过星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11:27:39 | 只看该作者
    雷达 发表于 2023-5-25 19:385 |) l* _' ~" l: y4 Q4 p  z
    SSO 和 LEO 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不同维度的划分方法,实际上大部分 SSO 是 LEO 大类里面的一个变种。但我没 ...
    ( o' n) N* b" m7 v; [2 G0 `
    是的,SSO和LEO不是对立的。
    % f: b& i# p2 D3 M2 ?2 J6 o8 [6 \% Q/ D* p- Y
    为什么中国星链用SSO,我也不是太清楚,但SSO这点高度差不至于影响作为通信卫星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11:29:27 | 只看该作者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3-5-25 20:16
    ' `5 u% w0 g1 Y; `虽然使用SSO轨道卫星有军事上的好处,但是要维持几千颗卫星的长期服务还得依靠民用/商用通信等业务。 ...
    ( [9 ~/ H0 |8 S6 o" k
    是有这些问题。我也说不好。想起来中国在确定这个轨道高度的时候是有考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23-5-27 09:28:34 | 只看该作者
    雷达 发表于 2023-5-26 09:38
    5 k6 Z' ~- [9 K* L1 d, b( hSSO 和 LEO 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不同维度的划分方法,实际上大部分 SSO 是 LEO 大类里面的一个变种。但我没 ...

    - h+ Y) A3 P: \& k: T: s但如果以SSO为基点,操控高空无人垃圾回收航天器进行运行的话,那么就不是问题了。我们也不需要1万那么多,几百就足够覆盖某些热点地区,几千就可以保证我国上面干干净净的,再加一些,可以帮助北美国家清理垃圾。如果固体回收有成本压力的话,那么激光热处理技术可以了解一下。
    * c* C2 }4 q) _9 g4 w" ]
    % s: j, u6 T( D0 _$ j8 S; I反正我觉得这东西当基站的话,玩法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10 08:57 , Processed in 0.03885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