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儒家《大学》修身系列讲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09: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修身讲座1:根于古典,立足现代



在正式讲述《大学》的具体内容之前,先谈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大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古人和现代人对《大学》的各种注解、研究甚至批判,也包括人们以《大学》为理论指导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生命实践。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学》,不是仅仅指《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而是涉及到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和实践,而这些认识和实践又打上了时代背景和个体生命的印记。

例如,我们随便翻开一本以《大学》为题材的书籍,就会发现对《大学》的注解基本源自三家:东汉郑玄、南宋朱熹和明代王阳明,而与之相应的是两汉经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我们与其说是在看与曾子有关的《大学》,还不如说是在看郑玄、朱熹、王阳明心中的《大学》,或者说是在看经学、理学、心学视角下的《大学》。

因此,现代人学习和研究《大学》,不宜强调对《大学》的所谓正统理解,而应该兼容并蓄,从中找到对现代有用的东西,并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从而丰富《大学》这个知识体系,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努力。

第二,学习《大学》可以从修身入手。《大学》的内容丰富,它涉及到修身、教育、伦理、经济、治国等方面,因此学习《大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而修身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修身的角度研究《大学》,有助于理解历史上各家对《大学》的解读,也适应了现代人想提高心身修养水平的需要。

《大学》修身有三重门可入:文字门、行事门和心意门,对应的方法分别为文法、行法和心法。过文字门既需要参看各种有代表性的注解,又要从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大学》的核心内容。过行事门和心意门是使《大学》修身的原理落实到行为中,内化到大脑里。

《大学》修身的三重门和三种法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融通,使《大学》修身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文法是依据,行法是重心,心法是精髓。没有文法,行法和心法就缺乏立足之地;没有行法,文法和心法就成为文字游戏和空想;没有心法,文法和行法就会僵化为条条框框,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命活动。这个讲座主要讲述《大学》的文法,并从中带出行法和心法,以便对《大学》修身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三,用整体观来看待《大学》。整体观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运用事物整体特性的学问,它包含了古典整体观和现代整体观两部分。整体观根植于中华古典文化,它体现在道、儒、释、医、武等经典著作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整体观认为,整体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整体可以互相转化。其中人的意识活动是一个整体,人的心身也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又是一个整体,它们分属不同的层次,但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而转化的关键在人的意识活动,也就是古人说的心意。

《大学》是中华古典整体观的一个典范,它给出了转变整体层次的一个模型,即通过诚意和正心,使人进入意识整体,进而上升为心身整体,再扩展为人天(这个“天”指社会)整体。这就是整体观对《大学》核心内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解读。

最后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从修身的角度来解读《大学》,还是从整体观的立场来解读《大学》,都不能改变《大学》是儒家经典这一属性,也否定不了前人对《大学》的研究和实践。这些解读只能算是丰富《大学》知识体系的一种尝试,也是对目前国学热的一种补充。(老平 2012-3-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0:35:06 | 只看该作者
《大学》修身讲座2:大学之道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什么是“大学之道”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从文字的解释来理解,另一个方面是从文章的内容来理解。

一.从文字看“大学之道”

从文字来看,“大学之道” 一语包含了两个名词,一个是“大学”,一个是“道”。

1.“大学”的含义

关于“大学”,南宋大儒朱熹认为,“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他在《大学章句序》里说: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到了十五岁入大学,学习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
2.“道”的含义

关于“道”,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给出的原意是:“道,所行道也。”意思是说能够通行的就叫“道”。“道”的另一层含义来自道家,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认为,“道”是宇宙最根本的物质,它无形无相,能够化生万物,并赋予万物基本的属性。综合上述两种说法,“道”涵盖了有形和无形两层含义,有形是指具体的方法和途径,无形是指抽象的原则和规律。

因此,从文字的角度来看,“大学之道” 可以理解为:使人从小学进入“大人之学”的方法和原则。

二.从内容看“大学之道”

从内容来看,《大学》指出“大学之道”有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要实现这三项内容需要用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被后世儒家称之为三纲八目。

三纲是指三个纲领,八目是指八条细目。八目是三纲的细化,也是实现三纲的途径,它们的关系是:纲举则目张,或者目张则纲举。因此,谈“大学之道”的内容可以从三纲和八目两个层面来谈。

1.三纲层面

先说三纲层面。所谓“明明德”,大意是要明了自己的德性,《大学》称之为“自明”,即对内而言的。所谓“亲民”,意在爱护民众。后世儒家又把它解为“新民”,“新民” 则重在使民众弃旧图新。但不管是“亲民”还是“新民”,都是对外而言的。所谓“止于至善”,大意是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通过三纲层面,可以看出“大学之道”是一条从内向外,使人到达完善境界之道。

2.八目层面

再说八目层面,八目的出现是有一个先后次序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结果。由于《大学》对 “格物”和“致知”没有给出相关的论述,因此后人对其含义各执一词。如果先撇开“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不难发现八目包括了三步两阶段。

三步是指知步、修步、行步。其中“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两阶段是指内圣和外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圣阶段,内圣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阶段,外王是安人。

通过八目层面,可以把“大学之道”看成是一条通过知、修、行三步来完成的内圣外王之道,即孔子在《论语•宪问》里说的“修己以安人”之道。

三. 综述

综上所述,“大学之道”有以下几个要点:1. “大学”是一门使 “小人”变为“大人”的学问。2.“大学之道”的最终目标是使自身和社会到达完善的境地,即“止于至善”。3.“大学之道”是一条先修内后达外的内圣外王之道。4.“大学之道”提示了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通过个人和群体的努力,可以加强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老平 2012-3-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9:35:54 | 只看该作者


《大学》修身讲座3:从心意的角度看“明明德”

前面谈到,“大学之道”是一条内圣外王之道。接下来要谈的是这条“大学之道”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是站在儒家修身的立场来阐述的。

首先要谈的是《大学》三纲之一:“明明德”。

前面说了,“明明德”是三纲的第一纲,属于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圣阶段,对应着八目的前五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因此要想理解“明明德”,需要理解前五目。

从儒家修身的角度来看,八目的前五目分属两部分,其中“格物”、“致知”属于知的部分,“诚意”、“正心”、“修身”属于修的部分。是先知而后修,对象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叫“明德”,而知和修的过程就叫“明明德”。

由于《大学》对 “格物”和“致知”没有给出明确的论述,因此我们从“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来谈“明德”和“明明德”。

什么是“诚意”呢?《大学》写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诚意指不自我欺骗,就像厌恶腐臭和喜好美色那样自然地做到表里一致,这就是自我充实。要做到“诚意”,就需要“慎独”,即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自己的所思所为。

显然,《大学》的“诚意”是指意识活动真实,使意识活动与事实相对应,用的方法是“慎独”。

什么是“正心”呢?《大学》是把“正心”和“修身”联系起来说的:“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段话包含了几个内容:1.“修身”的方法在于“正心”。2.人有了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以后心就不正了。反过来说,人没有情绪的时候心是正的。3.一旦心与身分离,眼、耳、舌等身的功能就会失去效用。

因此可以推出:心是身的主宰,“正心”的关键是去除情绪,因此“修身”的关键也在于去除情绪并使心身相合。由于在儒家修炼体系内,使意识不外放,情绪不发动的状态叫着“执中”,因此“正心”是“执中”的方法,也是“修身”的方法之一。

什么是“修身”呢?《大学》谈“修身”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个是从“正心”的角度,一个是“齐家”的角度。《大学》写道:“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人不可以“齐家”是因为身不修,而身不修的原因是有所“辟”,即有所偏,不公正。为什么在处理家族事务时不能做到公正不偏呢?因为内心有了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而这一系列东西都与人的性格和价值判断有关。因此从“齐家”的角度来看,“修身”在于去除内心的偏执。这在儒家修炼体系内叫作“去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与人的意识活动有关,其中“诚意”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而言的,让人做到真心实意;“正心”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状态而言的,让人做到平心静意;“修身”是针对意识活动的参照标准而言的,让人做到无固无我。所以从“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来看,“明德”是指人的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明明德”是指了解并达到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

从这个立场来看历史上各家对“明明德”一词的注解,会发现南宋朱熹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老平 2012-3-26)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4:48 , Processed in 0.04015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