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教沙龙] 水乡城镇的改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21#
    发表于 2011-6-5 10:27:06 | 只看该作者

    让开让开,妖道来砸砖头了

    本帖最后由 水风 于 2011-6-5 10:34 编辑
    9 `; G3 y$ N! e$ A6 _5 F
    2 g3 @5 `+ J0 ?+ V* T回复 晨枫 的帖子
    4 z4 R# h9 D6 t6 k, A$ Z* E2 `
    8 P+ J0 u" J& |2 X# J) Y终于想明白了,呵呵,这不是借口。这是借口之一,借口之二就是最近实在是忙了一点。以上是闲话,以下是正文。
    ! y- |: e- `% M/ V9 ^/ b; K% w2 s5 N1 v, h4 B, \& n8 `2 D% G
    城市改建,最重要的一点,依我看来,是如何划分功能区的问题。水乡城镇的形成,都是属于自发行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没人进行任何的规划,大家只是凑合着来。或许一个米店的旁边就是铁匠铺有些不安全,但这有其历史的成因和典故。同样,建筑也是五花八门,同后世的火柴盒建筑完全不同。自发形成的城镇,除非有极特别的原因,根本不存在什么功能区的问题。不会出现所谓的高尚社区,和文化社区,也不会有商业社区和行政社区。+ E0 I5 f# T  [0 }+ J5 p0 S- Z

    " M! `& z+ g. c& |0 G但这些具有特定功用的社区的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人口数目在形成特定功用的社区过程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和信息传递的需求则是第二个重要因素。这也就是说说,只要人口增长到了,大家的需求到了,即使我们任其自我发展,这些社区也是会逐步的自发产生出来的。换句话说,水乡城镇会自发的进行改造,而逐步摆脱掉一开始的这种自发的,也就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迷人的,特色。而如果要想对水乡城镇的原始面貌保留下来,只有依靠外来因素的干涉。' ^+ m( c, G1 Y- h

    1 E, U1 W9 `" b8 ]而这个外来因素,必须具有足够的综合效益,以补偿保持原来风貌所带来的种种不便。而这个外来因素,可以是经济因素,比如说是作为当地支柱产业的旅游。或者是人文因素,比如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A, S4 k. D1 b- v7 b- H& O9 H) w  g2 J! n% i/ f
    有了这么一个前提,让我们再来看一下晨枫所提出的问题。就会发现,晨老大过于注重细节了,而忽视了这种城镇改造的原因所在和大势所趋。可以说,晨老大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却用纯技术流的答案来把整个问题给拐跑了。
    & I$ x; H- w( e* i) {6 _( q) P* J! k$ }2 O& W& n' F; r/ p
    ——————————我是邪恶的分界线(一)——————————————————————; q' c7 g1 s" r4 m. N- w
    那么水乡城镇的改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呢?" u8 A8 [  B1 V9 I
    / P8 n% K& G: H3 X4 K! y0 p
    是人口。
    " e  L! C) I1 B" B8 H- U. C  F- T) f, G& u  Q
    水乡城镇的风貌保持,一方面,在于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必须稳定在一个范围呢。超过这个范围,城镇目前现有的基础设施,就入不敷出。另一方面,水乡城镇的风貌的一个根本特色,在于低人口密度下的那种悠闲生活和邻里间的熟稔。这是大城市生活所缺少的,也是水乡城镇最吸引人的特色之一。第三方面,则是维持住一个必要的人口基数,同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口结构,才是能够维持住水乡生活方式的前提之一。
    ; k8 [+ M4 H" V+ J, r. c: n2 R
    & ^& l/ ?2 j* k4 d) H9 Z8 `  M第一点,基础设施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建改建,改进水电交通物流等来改善,理论上可以被完美的解决。但是第二三点,则必须要求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数目,这在于今天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 W# g2 K$ L/ Y( k3 {) v% t0 W1 I

    ! }7 }. Z+ `) D$ U8 d而如果第二三点的问题不被解决掉的话,那么维持住一个水乡城镇的原貌,只不过是留住了一个空壳子而已。就好像是搭建的一个舞台,请来很多演员在里面表演,但真实的生活是不可能被这样演出来的。水乡城镇的风貌,也是不可能被这样的方式来保留下来的。
    4 R. j5 \( y$ D3 n9 J: \) V8 k& z/ ?  L$ X
    ————————————我是邪恶的分解线(2)——————————————————————' A' ~% c+ f+ S+ a2 M+ g& D+ w: v
    实际上,晨枫大大涉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认为目前还远没有被解决,甚至连理解都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就是城市的功能分区的问题。4 ]3 x' E* L0 @+ x

    * D$ l: E1 Y2 i, A/ G' I呼唤铁牛啊
    ' b* ~* ]5 K& Q! [1 O, f' r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2:3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水风 的帖子# o; j- N! \6 z  G- z# T

    1 }6 K8 u. |; x: G2 b5 _9 a哈哈,好久没有打到妖道了,总算机会来啦。且慢,先准备一板砖,看后面还有什么妖言,一起打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1-6-5 17:4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韦红雪 于 2011-6-5 17:48 编辑 ! p" x6 n# C. ?6 I- \6 V
    水风 发表于 2011-6-5 10:27
    1 s3 Y% l8 z" y$ x, Q1 E$ N回复 晨枫 的帖子/ U. M. e, m* \% C5 i5 t2 B

    : z9 X% w7 }4 U* i8 _+ H  V终于想明白了,呵呵,这不是借口。这是借口之一,借口之二就是最近实在是忙了一点。以上 ...

    7 R& t' a3 i! a! _3 [" I- w- c5 [
    * K0 u4 e) b9 V5 k+ X3 [# Z! ~/ |强调功能分区是2战后一段时期欧美城市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并对我国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现在发现,过于强调功能分区给现代城市带来了很大问题,尤其是对于人口密度大的城市,这是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基本共识。主要的问题有:高峰期交通拥堵,高能耗,热岛效应持续恶化,基础设施利用不合理,等等。有兴趣可以看看进几年出版的城市规划方面的书。. l# O/ o+ e7 w! c% U

    6 ^) D2 K. L: i1 _7 U  Q8 s9 F2 d, l对于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目前城市规划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规划理念是所谓‘自给自足’的规划理念。强调的是适当分区(主要针对工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自给自足型社区结构。近几年这方面的论文很多,有兴趣网上搜搜就可以找到很多。( D+ Z7 u. e7 o9 A6 F) h
    % r; x! C; D8 b
    另外,中国传统城镇建设是有规划、分区的,而且各朝各代执行都很严格,甚至很多乡村都有规划,随意搭建是个别时期的个别现象。. _9 r  a$ b' M% k+ P.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21: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韦红雪 的帖子
    7 V: E" ]9 O! q  u
    # u3 H. D, w+ F# r- d嗨,你怎么把我的板砖抢先用掉啦?说笑。确实,“区域自足”是现在城市规划的新趋势。功能分区上19世纪的概念,现在证明低效,造成大量的城市病。多少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一到晚上就成了死城?新的巨型建筑群落常常是居住、办公、商业、小企业综合体,尽力在步行甚至不出大楼的范围内提供起居工作购物娱乐的绝大多数需要,只有在需要换换口味的时候才出门。这有点像回归老城镇的氛围。旧金山的Treasure Island改造更进一步,岛上人家的汽车全集中停放在一个地方,不能进自己家门,只能出岛使用。岛上像一个小社区,不仅居住、办公、商企、娱乐俱全,还有自己的风力/太阳能发电、水处理、垂直农场,达到很高的生态自足程度。这样的做法成本很高,现在还没发普及,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底下改造成车库、道路、商业、办公,也是尽量保存地面上老城的人文风貌,同时提供现代的生活、工作条件。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6 10:12 , Processed in 0.03365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