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雍正王朝

相关日志

分享 《雍正王朝》
热度 14 苏双 2013-12-8 14:04
《雍正王朝》是我认为最好的一部电视剧,经常向我的哥们学生推荐,按发生事件记录如下: 1、黄河发水 2、国库亏空 3、刑部冤案 4、热河狩猎 5、推举太子 6、百官行述 7、大将军王 8、传位雍正 9、山西亏空 10、科场舞弊 11、新科取士 12、用兵西北 13、治理河南 14、李卫当官 15、伏年羹尧 16、清流发难 17、八旗逼宫 18、弘时结局
50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慈禧全传
热度 12 苏双 2012-12-18 12:55
宫廷电视剧:雍正王朝大大优于大明王朝 1566 ,大明王朝 1566 是部好电视剧,但剧本过于追求合理性、过于在乎人们作一件事情的动机性、为了强调太监头子的善良着墨太多,反而显得假了。可以说得上是欲显吕芳之长厚而似伪 , 状嘉靖之多智而失常。《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本要优秀得多,比二月河的小说也好很多;就演员来说,两边都很强,但雍正王朝有焦晃,这位老爷子顶半壁河山,实在是出类拔萃。 宫廷小说:最好的是《慈禧全传》,高阳有大才。而且《慈禧全传》很实,里面太监坏,就是真坏,比如安德海,他是真嚣张,而不是有远虑,这是太监的常态,大明王朝 1566 里的太监居然如忠厚长者,这个实在不靠谱。太监聪明吗,也聪明,但这种聪明很合理,比如伺候同治的小李子,在诛安德海一案中,奉命去传恭王之时,先 细想一想,自己先得把脚步站稳,安德海就因为自恃恩宠,行事不按规矩,才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前车之鉴,即在眼前,岂可视而不见?   因此,他急匆匆找到了张文亮,哈着腰低声说道: " 张大叔,我跟你老透个信,小安子快玩儿完了!刚才万岁爷叫我上去吩咐,马上找六爷进宫,事情是万岁爷当面交代我,你老很可以装糊涂。万一出了事,我也认了,是我一个人倒霉,决没有什么牵扯。不过,万岁爷是你老一手抱大的,今儿这件事,万岁爷蓄心多年了,你老瞧着办吧! "   张文亮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心中大惊,紧闭着嘴,想了半天,咬一咬牙说: " 好吧!小子,你算是个脚色。我只好跟着走!你快去,越快越好,这里我来维持。 "   所谓 " 维持 " ,就是接应。有了张文亮这句话,小李可以放心,笑嘻嘻地请了个安,出宫而去。   未出神武门,他又变了主意。一个人先到明善家,再到恭王府,纡道费时,所以抓了个靠得住的人,叫他到明善家通知,说有旨意,赶快进宫在隆宗门外等候,然后他自己找了一匹马直奔大翔凤胡同鉴园去见恭王。   小李也知道,恭王对太监一向是不假词色的,求见未必就能见得着,因此他早就盘算好了,到鉴园门口一下马,就向王府护卫说明,来传密旨,得要亲见恭王。” 九转丹成之际,能想这么多,够狡猾,太监也不是容易当的。 另外就是能吏之能,真的是能写的跃然纸上,就在同一案中,说署理东昌知府程绳武要抓安德海,于是去找找驻扎东昌府的总兵王心安,开口就是 : " 治平大哥,宫保下令,不能不办,办也不难,但只要有句闲话落在外面,我这趟差使就算办砸了。 "    " 你凡事都有个说法。 " 王心安笑道, " 你说你的,我听着。 "    " 第一、安德海到底是不是奉了懿旨,实在难说得很。宫保清刚勤敏,圣眷正隆,我做属下的,无论如何不能替他闯祸,这件案子一出奏,面子上是一定好看的,但西太后心里是怎么个想法,不能不顾虑。 "    " 这话说得透彻。 " 王心安问: " 你总还有第二吧? "    " 不但有第二,还有第三。 " 程绳武说, " 第二是我爱惜你的威名,不想请你派兵抓太监。 "    " 承情之至。 " 王心安又拱手、又摇手, " 出队抓太监,真正是胜之不武,一传出去,刘省三他们还不当做笑话讲? "   程绳武不愿动用王心安的军队,又怕王心安心里不舒服,一番招呼打过,反教王心安见情,这就是能吏之能。这时便接着又说: " 不能仰仗麾下,于是就有第三,安德海的镖手不少,要抓他未必肯就范,两下动手,必有死伤。传了出去,人家说一声:程某人连个太监都治不了!这个面子我丢不起。 "    " 你与众不同,人家不算丢面子的事,在你就算丢面子了。那么,你现在是怎么个打算呢? "    " 我的打算是宁愿智取,不必力敌。我自己带小队跟了下去,见机行事。今天来跟治平大哥商量的是,好不好借我几支短枪? "    " 那还用得着 ' 商量 ' 二字?你要多少,派人来说一声,我还能不给吗? "   其实,程绳武有自己的亲兵小队,一共二十多人,每人一支火力其强的 " 后膛七响 " 。他特意跟王心安借枪是有意套亲近,当时写了张借枪八支的字据,面交王心安。 再如写大员的持重,写丁宝桢审出宫中珠宝外带,他这个位置,又不光是办事,还要考虑更为深远,所以“ 得知珠宝是窃自宫中。丁宝桢大起戒心,他只要杀安德海,不愿兴起大狱,现在牵出一件宫中的大窃案,可能是几十年的积弊,如果认真究办,株连必广,而未见得会有结果,于公,非大臣持重处事之道,于私,只会惹来麻烦,徒然挨骂。因此,丁宝桢决定把这陈、李二人的这一段口供,连同从安德海身上搜出来的那两张纸片,一起销毁。 ” 强烈推荐这本书和这两部电视剧,书有书的好,电视有电视的好。
652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1 08:06 , Processed in 0.02325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