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慎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大学》讲读8:诚意慎独
热度 7 老平 2013-12-3 19:04
《大学》讲读8:诚意慎独
(没有监考的考场) 这一讲的内容对应着《大学》的诚意部分,可以分为两节来讲解:君子慎独和心广体胖。 一 . 君子慎独 【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大意】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那样 ( 厌恶自欺 ) ,要像喜好漂亮的美色那样 ( 喜好真诚 ) ,这就叫自我满足。因此君子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小人独处的时候干坏事,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见了君子就躲躲藏藏,掩盖坏的吹嘘好的。 【关键】 1.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前一个“恶”是厌恶,后一个“恶”是恶臭,而“臭”通“嗅”,是气味的意思。它是用来描述“毋自欺”的程度,要发自内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形成条件反射。 2. “自谦”。“谦”通慊,是满足的意思,因此“自谦”是自我满足的意思。“自谦”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修身的结果,可以产生一种自我愉悦、幸福的感觉。就如《孟子·尽心下》所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 3. “慎其独”。后世简称“慎独”,“慎独”是儒家特有的修身方法,它要求表里如一,不欺暗室。通过修“慎独”使人的意识活动真实不虚。“慎独”有三个层次:行为“慎独”、言语“慎独”、心意“慎独”。 二 . 心广体胖 【原文】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意】其实人家看你,就像能看透你的肺肝一样,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是说内在的东西必然会在外面有所反映。因此君子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曾子说:“大家都在看着你,大家都在指着你,多严厉啊!”财富可以修饰房屋,德行可以润泽自身,心胸宽广可以使身体安适舒泰,所以君子必须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关键】 1. “诚于中,形于外”。“诚”是真实存在,“形”是显露形迹。“中”对“外”,是内在的意思。《黄帝内经·灵枢》有相似的表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大学》的说法是立足于心理,《内经》的说法是立足于病理。 2.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体胖”不指肥胖,而是身体安适舒泰,“胖”读盘音。这几句话可以理解为修诚以后的效果,修诚不仅能润身,而且能润屋。即不仅心身和谐,而且事业有成。 四 . 杨震慎独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 杨震( 59 一 124 ),字伯起,弘农华阴(河南陕西一带)人,东汉经学家。杨震教过书,教书的时候学生很多,教出了不少人才,被人称为“关西夫子”。五十岁时被推荐当官,先后在地方和朝廷当官,官至太尉。他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为官清廉,办事公正,赢得世人的称赞。 杨震五十二岁的时候,从荆州赴东莱郡(今山东省掖县)当太守,途中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当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 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夜里怀揣十斤金子前去拜见。杨震见状就对这位门生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王密回答:“没关系,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认真地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说得王密拿着金子羞愧离去。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就不再接受别人的私下拜会。杨震为官公正清廉,他的子孙也是粗茶淡饭,安步当车。老朋友中有的年长者提醒杨震应该为子孙置办一些产业,杨震不以为然:“让后代被人称作清官的子孙,这个馈赠不是很优厚吗?”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知”典故,后人把“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改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当成是保守秘密的承诺或心理安慰,但它的历史出处却是警醒人们“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提醒君子要清廉自恃,诚意慎独。 五 . 小结 《大学》修身首重诚意。诚意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而言的,让人做到真心实意。诚意外可以致富,内可以养身。诚意的方法是慎独。 慎独有原则和方法之分,原则 有三个 :变外向为内向,变散乱为专注,变众多为单一。方法有 两个, 一个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另一个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老平 2013-12-3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2821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古人故事2:杨震四知
热度 7 老平 2012-9-14 09:33
古人故事2:杨震四知
杨震( 59 一 124 ),字伯起,弘农华阴(河南陕西一带)人,东汉经学家。杨震教过书,教书的时候学生很多,教出了不少人才,被人称为“关西夫子”。五十岁时被推荐当官,先后在地方和朝廷当官,官至太尉。他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为官清廉,办事公正,赢得世人的称赞。 杨震五十二岁的时候,从荆州赴东莱郡(今山东省掖县)当太守,途中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当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 所谓举茂才,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种形式,把有才干的人推举给朝廷,经过考核再授予官职。杨震本人是由大将军邓骘推举为茂才而当官的,而王密则是由杨震所举荐。 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夜里怀揣十斤金子前去拜见。杨震见状就对这位门生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王密回答:“没关系,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认真地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说得王密拿着金子羞愧离去。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就不再接受别人的私下拜会。杨震为官公正清廉,他的子孙也是粗茶淡饭,安步当车。老朋友中有的年长者提醒杨震应该为子孙置办一些产业,杨震不以为然地说:“让后代被人称作清官的子孙,这个馈赠不是很优厚吗?”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知”典故,后人把它改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当成是保守秘密的承诺或心理安慰,但它的历史出处却是警醒人们“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提醒君子要清廉自恃,诚意慎独。(老平 2011-8-1 初稿, 2012-9-14 修改) 附:《后汉书•杨震传》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883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20:51 , Processed in 0.01900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