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痴呆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施一公“诺奖级”成果研究的是啥?为攻克老年痴呆症找到“钥匙” ...
热度 1 twqltwql 2016-6-3 17:07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08_24_331731.shtml 昨天(23日)上午,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介绍施一公研究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被同行称为“RNA剪接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施一公也自信表示“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总和”。有国外同行评价称:“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发布会上,施一公对即将升任清华副校长一事作出回应。他说,无论做副校长还是别的什么,教学和科研都绝对不能丢掉,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施一公(资料图) 成果:为攻克老年痴呆症找到了“钥匙” 8月18日施一公的研究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发文,为理解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并开发特效药提供了重要基础。 8月21日著名的《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施一公教授研究组的两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这两篇论文宣布,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和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核糖核酸)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从而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在分子机理的研究上大幅度向前推进,为研究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开发高效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 8月23日施一公研究组对这一重大成果举行发布会。施一公介绍,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分第一步转录、第二步剪接和第三步翻译组成。 目前,第一步与第三步中的关键催化机器RNA聚合酶与核糖体的结构解析已分别被授予2006年和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基因表达第二步中的关键分子机器剪接体的原子结构解析因其复杂性难度巨大,20年来全世界许多一流实验室都在攻坚,却无突破。 施一公介绍研究组关于RNA剪接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 “描述这一过程的规律被称为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核心重要性。”施一公说,人类约35%的遗传紊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单个基因可变剪接引起的,此次的最新成果解析了剪接体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阐述了RNA执行剪接的工作机理,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生命、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总和。我此前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科学》、《自然》和《细胞》上发表的文章总共接近50篇,但我觉得这次的意义特别重大!”施一公表示,目前他们完成的是几个主要剪接体的共同部分,下一步希望能够看清楚它们之间的不同,继续向这一充满挑战的课题攀登。 释疑:施一公的研究组到底在研究啥?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但是DNA不直接制造蛋白质。通俗地讲,就是DNA要写一封信给核糖体,告诉它怎么制造蛋白质,这封信的名字就叫做“初始信使RNA”,剪接体拿到之后,一通修改,成了“信使RNA”,拿着这个交给了核糖体,核糖体就按照这封修改过的信制造蛋白质。施一公的研究成果就是研究出了剪接体的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比如,剪接体怎么分辨外显子和内含子?又是怎么进行的剪接? 简单讲就是剪接体是怎么修改的信。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打了个比方:“人民大会堂是大理石建的,信使RNA告诉你怎么建,我是拉石头的,剪接体进行剪切。剪切好了,人民大会堂建好了;没切好,成了遗传病。” 2009年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评价说:“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其结构等待被解析的超大复合体。施一公教授的这一成果至关重要,为理解剪接体结果和工作机制带来巨大突破。” 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结构生物学诞生地,目前全球最领先的生物学实验室,曾出过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一直是施一公团队学习和追赶的对象。当剪接体相关成果论文寄出后,得到内部消息的一位LMB博士后研究人员专门致电施一公的学生,对他们率先得到剪接体结构解析表示惊叹。 “65”后施一公和3位“85”后学生们分析剪接体结构。 热议:这么牛的成果,能拿诺贝尔奖吗? 很多网友关注“这个成果能否得诺贝尔奖”的问题,对此,作为施一公的好友,高福院士说,未知招来他们兴趣,他们去探索,探索又招来新的未知,“关键不是什么奖,重要是把科学的问题回答清楚”。 曾经,人类对基因剪接体的认识精度只能达到29个埃米。施一公研究组得到的结果不仅逐步将分辨率由11埃提高到5.9埃,再提高到3.6埃,且其解析对象是真正的剪接体,并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上看到了剪接体的细节。业内权威人士称此成果为“诺奖级成果”。 细节:带着三个“85后”,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 施一公和闫创业、杭婧、万蕊雪讨论试验数据。 施一公介绍,他的研究组成员很年轻,自己是“65后”,再加三个“85后”:两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闫创业博士,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杭静、万蕊雪。三个人中,年龄最大的闫创业今年30岁,而杭静和万蕊雪今年分别是26岁和25岁。“这三位学生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缺一不可。”施一公说,每一项备受瞩目的原创科研成果背后都渗透着整个研究组的努力。 对剪接体的研究,从着手到完成,施一公研究组仅用了5年时间,他们每天平均工作12~16个小时。“沉得住气,胆大心细,还要有实力,我从不相信运气。”施一公说。 清华学子关于施一公教授的印象,不仅是学术上的鼓励,有报道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位学生说,经常能看到施老师和学生一起长跑,时不时会有学生跟他打招呼。施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良好的运动习惯,并且十分亲近学生。” 2014级新生入学第一堂体育课上,施一公教授用自己对长跑的坚持,为学生诠释“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清华体育传统。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施一公期待学生们能担负起社会责任,他表示:“生命就是体验,既然体验只有一次,何不做到极致?”
个人分类: 黑科技|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老年痴呆症之二
热度 19 就爱抬杠 2012-7-21 20:42
据说治老年痴呆的办法就是按程序来,最灵的药就是小本子,当然现在是手机了。 话说我经常去大学的游泳池游泳,那当然不好和高档点的比,啥都得自己带。 偏巧我又同时在那么一个稍高档的地方游,除了自己身上穿的,啥都不用带。 带与不带之间,就容易出错,好几次去了都没法游泳。 后来就是按程序来,把场景在脑子里过一遍,像前天一样。 脑子里想着,换上泳衣,穿上拖鞋,戴上泳镜泳帽,下水,出水后沐浴露、洗发露...... 同时手往包里放东西,很好,都check了。 现实中也确实一样顺利,直到洗完澡打算换衣服。 咦,浴巾呢? ——还好是夏天,这要是冬天该怎么办啊。
个人分类: 杂谈|636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老年痴呆症患者
热度 24 就爱抬杠 2012-7-5 21:54
北京下大雨,带小朋友回家。 车上没有伞,我只好把车停得近些,先冲回家开门拿伞。 拿好伞,把小朋友先送回家,再出来把在超市买的东西拎回去。 东西都拿好了,按习惯拍拍口袋,看看钱包,钥匙包,手机都在不在。钱包在,手机在,咦,钥匙包呢? 难道在车上,还是丢到超市了? 打着伞我就开始想,一直想到“车上没有伞,我只好把车停得近些,冲回家 开门 拿伞”。 真是老年痴呆了。
个人分类: 杂谈|711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 10:35 , Processed in 0.02270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