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打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道士打坐
热度 4 老平 2012-6-17 16:09
道士打坐
(任法融道长在国际道德经论坛闭幕式上) 道士打坐,不知道坐了多长时间,道士入静了。 恍兮惚兮之间,道士回到了远古,看见古人身材高大却衣不遮体,动作敏捷却如同猩猩。趋前一看,发现古人也用工具,但工具硕大粗笨;古人也吃猪肉,但猪肉连皮带血。 古人看见有一个穿衣戴帽的人,就笑着围拢过来,有的抚摸衣服,有的递上猪肉,气氛友好和谐。然而道士却感到一阵阵地反胃,他想伸手拨开人群离去,却发现那些人沉重如山。道士一用力,人清醒了,明白自己是在房间里。 道士长吁了一口气,重新收拾心神,继续打坐。不知道又坐了多长时间,道士入虚了。 惚兮恍兮之间,道士来到了虚空,他发现虚空什么也没有,没有上下,没有左右,也没有前后;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也没有现在。道士纳闷:既然是什么也没有,为什么还会被我知道呢?念头一动,道士又回复了平时的感觉,发现自己坐在蒲团上。 道士一边回味一边想:返璞归真,如果是返回到远古,那就是回到人类衣不遮体、饮血茹毛的蒙昧时代,那肯定不对。归根复命,如果是指人的意识回复到虚无的道,而虚无一旦被人的意识所返还,就不是原来的虚无了,那它是什么呢? 道士的身上开始出汗,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人是不能返还的,道生生不已,修道就是修这个生生不已。修道不是在封闭的圆圈里往回退,而是要上升一个螺旋。想到这里,道士感觉精神一震,天地开朗。于是霍然起身,迈步走出了房间。(老平 2010-11-25) 附《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个人分类: 修身养生|9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蒋维乔与冈田式静坐法
热度 12 老平 2012-6-8 11:06
蒋维乔与冈田式静坐法
(蒋维乔在《因是子静坐法》一书上的照片)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教育家、养生家、佛学家。蒋维乔年幼时体弱多病,后修习静坐,持之有恒而使身体健康。他根据自己的练功体会撰写了《因是子静坐法》一书,该书于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后一纸风行。由于该书通俗易懂,开创了以科学解释传统功法的先河,因此很受读书人的喜爱,当时的知识界兴起了一股静坐养生的热潮。蒋维乔为什么会写《因是子静坐法》 这本书呢? 蒋维乔在1917年《因是子静坐法》再版的序言中写道:“静坐法,即古之所谓内功也。古者养生之术,本有外功内功二者。医术之药饵针砭,治于已病;养生之外功内功,治于未病者也。自后世失其传,习外功者多椎鲁而无学;而内功又专为方士所用,附会阴阳五行坎离铅汞诸说,其术遂涉于神秘,为搢绅先生所不道。”他认为静坐是一种中国古代就有的内功,是可以用来预防疾病的。只是后来隐于方士之中,附上种种神秘说辞,而不为士大夫所重视。 蒋维乔认为世上的事物本无神秘可言,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人的知识有限,又不肯去研究。如果能够下功夫研究,就会发现其中的道理所在。他举自己研习静坐为例:“余自幼多病,屡濒于死,弱冠以前,即研究是术。庚子之岁,乃实行之。以迄于今,未尝间断。盖十八年矣。不特痼疾竟瘳,而精神日益健康。”他说自己自幼多病,有好几次快要死掉了。他是在二十岁以前开始研究静坐的,到了庚子之年就是1900年,那年他二十七岁,便开始练习静坐。连续坚持了十八年以后,结果把病治好了。蒋维乔幼年患有肺结核咯血,医生认定他命难长久,但事实上蒋维乔活了八十五岁。 (《因是子静坐法》,1934年商务印书馆刊本) 有了这个亲身经历以后,蒋维乔就想揭掉静坐的神秘面纱,用科学的理论来阐述静坐使人健康的道理。这时候他知道日本有两个人已经这样做了,他们是冈田虎二郎和藤田灵斋,这两个人都出书倡导静坐法,每个人都有徒众数万,并声称是自己创立了静坐法。蒋维乔看了两人的书以后不禁长叹:“是吾国固有之术也。冈田藤田之书,平实说理,不为神秘之谈耳。惟其说能本乎科哲诸学,乃异于吾国古书所云。” 蒋维乔发现日本人说的就是中国原有的东西,只是用了西方的科学和哲学等名词来解释,没有了神秘感而已。 于是蒋维乔忍不住数落起中国人的劣根性。他说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弊端,即凡一切学术,以及百工技艺,一旦心有所得,就视为秘法而不肯公开,自古至今有很多卓绝的技艺因此而失传。反观日本人,得到中国的一样东西,就共同研究,结果远胜于中国甚至返销回中国。蒋维乔接着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中国的外功,另一个是中国的内功。 所谓外功,蒋维乔说中国的外功“粗者为八段锦,精者为拳艺”,由于不肯公开研究,结果使“习者无学,学者又莫之能习”,总之就是水平有限,难以创新发展。结果到了明代出了个陈元赟,陈元赟东渡把中国的武艺传到了日本,日本人群起而研习,久而久之就成了柔道,但中国的拳艺却始终没有大的发展。蒋维乔写书的时候不会预见日本柔道早已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中国武术还在门外徘徊,更不会预见当今不少中国青年以成为柔道高手而自豪,否则他的感慨会更多一些。 所谓内功,蒋维乔说“其粗者为可却病,精者乃可成道。”因而中国人更是秘而不宣,不肯公开研究,“卒至流为怪诞,趋入异端。”反观日本人,得到中国的内功以后就加以研究,创为静坐法,“自大学讲师学生军人老幼男妇,多起而效法之。”而中国人还是故作神秘,令人感叹不已。 (《冈田式静坐法》,1933年商务印书馆刊本) 有感于此,蒋维乔做了两件事,一是撰写了《因是子静坐法》,二是翻译出版了冈田虎次郎的《冈田式静坐法》。这两本书对后来的中国气功产生了影响,其中《因是子静坐法》多次再版,主要内容被198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气功精选》所收录。(老平 2010-10-22)
个人分类: 修身养生|1869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8 19:22 , Processed in 0.0182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