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球迷

相关日志

分享 那些贴在我床头滴帅锅们——千字文债
热度 27 小糊 2012-6-15 11:45
其实作为一个资深女球迷,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应该这么写——《那些看我入睡滴帅锅们》,这样的话捧场的人就更多了(liao)。 话说当年的小糊还是真的“小”糊的时候,是个假小子:短头发、T恤衫(那时候的T恤还不叫这个,叫短袖汗衫)、短裤、白球鞋,上体育课那是从来不用特意准备滴。由于小糊的亲爸老糊是个资深球迷,所以一到有球赛的时候,神马《聪明的一休》、《猫和老鼠》之类的就没法看了,老糊会毫不犹豫滴半路换台,丝毫不管他亲闺女我滴感受,一来二去,小糊也不得不跟着老糊看懂了越位啊、撞墙配合、直接任意球、球门球啊什么的,在兴趣渐生的时候,恰恰碰到了1994年美国世界杯,下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猜得出来了—— 忧郁滴蓝眼睛如地中海一般深邃滴罗伯特巴乔啊,一头小辫随着奔跑在绿茵场上跃动,真是赏心悦目、心向往之啊,尤其是射失点球之后的巴乔,伤心欲绝,不知道让全世界多少女球迷跟着黯然落泪啊! 于是94年世界杯后,小糊爱上了蓝色的球衣,正式宣布成为意大利球迷,可怜小糊当时只认得巴乔一个队员,小糊从老糊的《新体育》还是《足球世界》杂志里搜罗了一张巴乔的海报,端端正正滴贴在床头,巴乔隔壁是迈克尔•乔丹。喜欢上巴乔以后,小糊就跟着知道了AC米兰,荷兰三剑客,萨维切维奇,保罗•马尔蒂尼…… 96年欧洲杯是另一个帅锅的故事,夺冠滴是德国,德国最帅滴是哪一锅?对鸟,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名是于尔根?)这个帅锅滴门前嗅觉真是灵敏啊,尤其是进球之后双臂展开滑行的场景,怎一个帅字了得!!!相形之下,神马比埃尔霍夫、萨默尔踢得再好也都是浮云,刚好《新体育》中缝有一张克林斯曼的海报,小糊小心翼翼的把骑马钉启开,展平,于是克林斯曼成了巴乔的邻居。 98和2000年世界杯和欧洲杯自然是法国的天下,到这会儿,小糊才真正看懂了场上的短传配合,中路组织,尤其是齐达内的马赛回旋、凌空抽射,看到小糊目瞪口呆,法国的球踢得真是好,可是齐达内长的不帅啊,有海报也不贴!哼哼 2002年世界杯小糊正好在大一,除了三五场小组赛没赶上之外,剩下的比赛全看了,大一的菜鸟小糊穿行在各个餐厅和学校电影院之间,忍受着周围男生不解的眼神,那叫一个郁闷啊,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个男生在周围窃窃私语:“看啊看啊,还有女生;”“是啊是啊,能看懂么?”小糊当时就faint了,开场哨没几分钟,小糊就乐了,不是有人进球,是刚才那几个男生在交头接耳:“咦,什么是越位啊?”“我也不懂哎!”(画外音唱: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笑看红尘人不老~~~) 2002年小糊把各个强队滴帅锅看了个遍,最终挑了贝克哈姆、劳尔、好像还有托蒂(?)的海报贴在了寝室床边,当时还稀饭谁来着?哦,对了,有一阵子还喜欢那个意大利的花花公子来着?谁晓得?猜猜看? ——维埃里,口味奇特吧,现在都忘了为啥,貌似时间很短,我又开始搜罗小贝滴海报了。 2004年欧洲杯是圣托尔多么?年代久远,记不得了…… 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真是一水儿的模特+帅锅啊,黄健翔惊世怒吼的时候我是听的广播,当时就从床上惊坐起来,合不拢嘴。可惜一个要好的初中同学在意大利凌晨夺冠之后当天溺水身亡,时年24岁,不提了,只记得那是个闷热、伤心、陷于失业包围的漫长夏天。 2008年欧洲杯我是和几个死忠荷兰球迷一起在茶饮吧看的,我这一个意大利球迷和好几个荷兰球迷在一起看小组赛,过程是可想而知的,可惜荷兰人没笑到最后,当然我也不好在人家伤口上撒盐。随着年纪的增加,小贝已经不能满足一个成长中的腐女的口味了,恰在此时,圣卡西映入了眼帘,这个帅锅8错,但是小糊已经错过鸟贴海报的年纪了,介可肿么办捏? 嘿嘿,谜底在下面揭晓—— 圣卡西当了我很久滴电脑桌面哦~~~~~~~~~~~~~~~~
79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当年的广州球迷
热度 14 老平 2012-6-4 09:43
当年的广州球迷
(广州越秀山体育场) 当年广州人喜欢看足球赛,一个主要原因是喜欢看自己广东队队员的球技,比如容志行、古广明、赵达裕等,一说起这些广东籍球员就如数家珍,再加上每年有两场省港杯足球比赛,所以在春节前后总要揭起一阵足球热潮。记得当时在我们的大杂院里头,不是每一户人家都会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但每一家庭都会有人收看省港杯比赛。 记得有一次在越秀山体育场看广东队比赛,当时一个广东队前锋在前场摆脱了对方后卫的拦截,对方后卫急了,一个飞身铲球,但广东队员灵巧,用脚把球一桃,侧身继续向前。眼看在大禁区附近就要形成1打1的局面,不料此时裁判哨声响起,判对方后卫犯规,罚直接任意球。这一下球迷不干了,全场一片嘘声,广东队队员也不服判决,迟迟不去开那个任意球。 僵持之际,不知是谁开口骂了一句:“丢裁判!”骂声一出,马上引起大家的共鸣,全场近万名观众有节凑地齐声高喊“丢裁判!丢裁判!……”。“丢”之一语是粤语骂人的常用语,平时听惯了没太大的感觉,但成千上万的人一齐高喊就感到十分震撼和搞笑。后来是广东队的一个老队员主动把球开出去了,才化解了一场僵局。 (左图:霍英东父子与广东队的容志行、何佳。 右图:第一届省港杯(1979年)在越秀山体育场进行) 另一次也是在越秀山体育场,球赛快要结束了,场上比分还是 0:0 ,这一场比赛广东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且攻势凌厉,射门频繁,但就是无法攻球入网。眼看所剩时间无多,看台上的观众心急火撩,只要球到了广东队的脚下,大家就站起身来,齐声呐喊助威,无奈皮球不是擦门楣而过就是被对方守门员没收,大家一次次地站起来大叫,又一次次地泄气坐下。 终场前一分钟,广东队队员在左边突破对方后防线,高速推进,全场观众又一次站立高呼:“传中!传中!”只见那位广东队队员在全场观众的命令下,在底线附近停球,转身,起脚,球从左边划一弧线飞到球门的右侧,说时迟那时快,一个身材高大的广东队后卫飞身向前,一个狮子摇头,把球送进网内。顿时越秀山球场一片欢腾,欢呼声和鼓掌声把裁判的哨声掩没,大家兴致未尽,又纷纷把用来垫坐的报纸扔向天空,空中飞舞着千百张报纸,那场面要比现在电视转播镜头里的旗帜飘扬壮观。 在现场看球赛和在家里看电视转播是很不一样的,在现场你不会隔三差四就想去洗手间,也不会有空就溜进厨房找东西吃喝。现场看球要的是气氛,一个真正的球迷会大声呐喊,破口大骂,欢呼雀跃,失声痛哭……一群真正的球迷可以互不相识而谈论不休,可以是邻近倾谈,也可以是隔远对话,只要你谈的是足球,就不乏响应者。 那时候的球迷似乎比现在的球迷专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是足球本身,很少把比赛联想到足球以外的事情上去,只要你球技好,大家就为你鼓掌,为你呐喊。那时候的球迷似乎也理智一些,自己拥戴的球队打赢了就兴高彩热,输球了就沉默无语,大家默默地走出球场,各奔东西,很少有起哄砸东西的过激反应。这就是以前的球迷,以前的广州球迷。 ( 老平 2006-6-14 )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571 次阅读|19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22:46 , Processed in 0.02384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