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日常生活

相关日志

分享 哲学与诗
热度 6 鹤梦白云上 2017-5-26 11:34
哲学与诗 这样的大题目有点自不量力的骇人,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雷人无妨,不害人就好。 南大的哲学家张一兵曾提出一种所谓“构境论”的思想,然后有人提出反驳,然后张一兵予以回答,这就是这篇学术文章《“思想构境论”想说明什么——答王金福》(见文末附录)。 说句老实话,这篇文章我也没看完,但是读了前面一部分我就(自认)有所了解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和他有所共鸣。 哲学术语常常是,乍一看莫名其妙,这是因为哲学家所说的事情常常高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范畴,但细细分析,却又完全可以理解,因为高于生活的东西,同时也是来源于生活,哲学,就象文学,就象诗。 就说这个“构境论”吧,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有关“建构情境”的理论。只要我们细细一想何谓建构,何谓情境(或其近义词),我们就大致对此概念有所了解了,如果再联系我们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就更加了然,甚至共鸣了。 以诗为例,我们在读一首诗时,我们在做什么?难道只是让一个又一个的字经过我们的眼睛吗?我们的大脑肯定是要起反应的。难道我们的大脑只是对一个又一个的字“孤立”地起反应吗?我们一定是把这些字联系起来的。难道我们只是象串珍珠项链一样把文字“线性”地串联起来吗?我们一定不是这样简单地去理解和赏析,我们有所“建构”,建构什么?建构一种“情境”。这何尝不是一种“构境论”? 张一兵的构境论,实际上就象是把现代和后现代的诠释学用于哲学的一种理论。关于怎样理解、鉴赏一首诗的学问也属于诠释学的一种。所谓现代诠释学可以解作“新的诠释学”,以区别于传统,后现代诠释学可以解作“更新的诠释学”。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学也是如此。现代某某就是新的某某,后现代的某某就是更新的某某。诠释学本是源自对圣经的诠释,以此发展出一门学问,可以诠释神学,可以诠释文学,当然也可以诠释哲学。张一兵的回到系列《回到马克思》、《回到列宁》、《回到海德格尔》、《回到福柯》等,正是对哲学经典的诠释。 既然说到诠释,就产生一个问题,你的诠释是否正确?或者说,什么是好的诠释,什么是不好的歪论?这里面有没有标准,如何判定? 如果是自然科学,可以做实验。如果是数学,可以推理。可是对待诗,对待哲学,你怎么证明你理解的就是对的,就是好的?我们会问,这种理解是否歪曲了杜甫,是否误解了马克思?毕竟,无论诗,还是哲学,都不是轻易就能说透,更不是一眼可以看穿的。 就解诗而言,一般来说有这样一个标准,你所解说的是否是作者的原意?符合作者的原意就好就对,否则就不好不对。可惜这个标准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难以验证,我们无法把死了的作者叫醒,否则作者倒是可以作为裁判。这个标准还有一系列问题:首先作者能不能说清楚自己的原意,即使他自己还能全部记得;作者写作前的胸意和付之文字的作品是否就是完全一致的,简单地说,就是他写出来的是否完全就是他要说的,好像应该是这样,但这可真的未必;还有,作者是否就只欢迎读者读出他自己的所谓“原意”,假如一个作者被叫醒来评判,他是更欣赏符合他原意的解读,还是会更欣赏他所意料不到的解读?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另两类诠释标准,一种是基于文本的诠释,一种是基于读者的诠释,以区别于第一种基于作者的诠释。 基于文本的诠释,着重分析文本本身,文本自身能提供什么解释,我们就怎么解释,至于这是否就是作者的原意,并不十分重要,如此,我们就可以分析其修辞、其结构、其形式,等等等等,基于文本的诠释,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读”。读书,有泛读,有精读,细读是比精读更精细的阅读,去穿透每一个字,去建立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所谓“新批评”就是这一类诠释方法。 基于读者的诠释,则立足于读者自身,通俗地说,问这样的问题:读到这首诗,作为一个读者,我,感觉怎样?而我,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所经历的人生,所接受的教育,所读过的书,性格气质禀赋等等等等都有所差异,我,怎么可能和作者作诗时的心境完全匹配起来呢?这就产生所谓“读者反应论”,“接受美学”等诠释理论。 对于我们现代人,一般而言,都觉得“客观”是个好词,“主观”不是个好事。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唯心主义是愚昧的反动的。比如,对于文学,很多人隐隐在潜意识中有这样的感觉:诗,要美,那么何谓美,虽难以说清,但总归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美景,诗,就是要准确、深入、全面的去刻画这种客观存在的美;还有人会这样想,美,除了美景,还有美的文字,一个美的字,一个美的词,如果我们把一个个美丽的文字缀连成一个作品,特别是符合美的形式(格律),那么我们就抓住了美,有人还进一步,说你得有美的思想,好的立意,于是这些美丽的文字,缀连成美丽的形式,赋予那种积极向上的,爱国的,教人向善的,或者鞭挞丑恶的,诸如此类一些“公认为合理以致成为客观真理”的观念,糅合而成。总之,这些美学观的一个核心在于“客观”,唯独缺缺的就是那么一个“主观”和“主体”,你看不出作者个人或者读者个人主体的真正的主观感受。从这种观念出发,人们评屈原,就会定死他精神上“爱国”,文字和想象“瑰丽”,评杜甫,会说他“关心民生疾苦”,佩服他律诗做得好。其实这都是“客观”化的审美观,个人的灵魂缺位。 反之,我们的文化积淀中也有“意境”、“境界”、“兴趣”、“神韵”、“风骨”等美学范畴,这些,其实都是指向一种“主观”化的美学价值。不是说文字本身刻画了什么美,而是文字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主观感受,或者我们读者从中能读出怎样的主观体验,这些都是主体性的,个体性的,有些是情感上的,有些是精神上的,有些是哲理上的。 文学,文学的诠释学,其中的主观性是个一个客观存在,不是说我们认为主观好不好就有或没有,主观,是一直客观存在的。 不只文学如此,对哲学的诠释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个主义在中国是一个什么情形,如果把马克思叫醒来看看,他会如何作想?他会不会说,这个,还有那个,其实不是我的原意,或者会说,我根本就没有那个意思。我们的一些理论家或者实践家在诠释马克思的时候是否带入了自己的“主观”?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完全符合马克思就一定好,有自己的主观就一定不好。毕竟,没有不来自客观体验的主观伸张。况且,不是还有一个“中国特色”嘛。这里的要点在于,即便是哲学领域,也存在诠释的问题,也存在主观性。但是主观性和主观主义又是不同的,主观主义是一种程度很重的观念,不在讨论之列。中国革命的理论实践,也许用张一兵的术语,实际上对马列的一种“构境”(这是我的说法,不是张的),到底在什么程度上符合马列的本意,都很难说清,正如马列的本意是什么难以说清一样。 不只文学、哲学,经济学中的主观也是很多很多的。某著名经济学家,前两年提出我们gdp完全可以保持8%长达二十年,实际上这两年gdp增长,中央政府不断下调目标,往后甚至在目标和实际当中还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因此,二十年8%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主观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经济运行的实际操控者就是“客观”的,他们提出7%,或者6.5%,乃至6%也都未必是客观的,也还是带有他们自己的主观性。有没有一个最科学的、最客观的、最符合现阶段发展现实的gdp指标呢?也许有,也许没有,有的话,也未必是8%、7%、6.5%,说不定5%更好。每一个人都带有他的立场,他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政府有政府的考虑,领导人有领导人的立场,经济学家有经济学家的心思,这本来很正常,异常的是,很多主观性论断都是被说成“客观的和科学的”,这才是怪事。因此,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管是gdp的制定,还是具体产业政策的制定,都其实是一种“构境”。不能否认其中的现实的和趋势上的要求,但是政策都是人定的,你定,我定,他定,大家未必就是出手一致,只不过,恰好现在是他定。 张一兵的回到系列,不管回到马、列、还是海、福,都带有一种新的理念,他对经典的诠释能够不宣称他所说的就是客观的,符合作者原意的,这反而是一种更高层的实事求是。这世界带有太多的独断、各种宣称、种种把个人的意志主张膨胀为教条,强制他人服从,以上帝、天理、人民、或者科学的名义,其实只不过是他自己的那点小九九。 读到张一兵的这个构境论,狭义地说,姑且称之为建构情境,其实我是很能共鸣的,因为我曾对若干古典诗词有过种种品鉴和诠释,其本质,就是这样的一种“构境”,大致和作者的原意有些相关,但并不能保证,也有些对文本的细读,还有些作为读者个人的感想,作者、文本、读者三方兼有顾及,但从未宣称这是客观、科学的。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到王维《终南山》、到柳宗元《渔翁》、到韦应物诸诗、到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一直如此好奇地“构境”着。哲学,其实并非那样深奥,高于生活不假,但还是来源于生活。 张一兵现任南大党委书记。我记得我在南大读书时,那时自然也有一个党委书记H某。有一天,学校来了一位国家领导人L某,L在H等人陪同下步出图书馆时,我恰巧从旁边路过,顿时周围聚集了不少学生。L某又白又胖,不说话,只拱拱手,有些学生激动了,不记得喊了些什么,无非是某某你好之类。不过和H某比起来,学生拿点小激动算不得什么。记得当时H那张脸涨得通红,激动得无以伦比得手足不知所措得嘴角泛起了白沫,也就是说打足了鸡血,权力有时候真的是一种烈性春药。而今,一个重点大学的党委书记换成了一个学者,不论所谓“构境论”到底有多少可取之处,也不管他长长的专著书单有多少价值,总之,这该 是 (或者说希望 是 )一个真正的学者。这该是(或者说希望是)一个进步。 “思想构境论”想说明什么--答王金福 比如说,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大多数思考情境中我都无意识地假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无误的,而在《回到列宁》一书中,我则以为自己今天所理解的列宁的哲学逻辑并不等于真实存在的列宁的思想,而只是我立足于自己重构思考空间的基础上,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所建构产生的一种特定的主观认知结果。这种认识是不是正确,实际上并不是由我自己认定它是正确的而成为正确的,而是在和其他人的理解相比较的参数中,由人们去判定它是否拥有一种和列宁原来的语境相接近或相似的状态。王金福不能理解的地方,是在后现代文本语境中,恰恰是承认认知结果的有限性和主观性,才会反证一种历史性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这种新的客观性与真理性正是当代哲学和科学认识论的积极反思的结果。 说远一点,当康德给予主体认知设定有限前提时,当海德格尔从存在论上承认个人主体不过是一定时间中的有死者时,当波普尔将科学真理的标准从证实转换为证伪时,科学认识论是在从牛顿式的绝对客观真理退回到有限的主观认知论,可是,谁的认知更接近客观现实呢?
92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瑜伽在西方(二)—— 硫酸铜、氧化还原反应
热度 1 gordon 2017-5-4 11:23
  新生在他们刚开始学化学时,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铁和硫酸铜反应实验 不是以原子和离子为基础,而是以物质为基础 :“铜被氧化成氧化铜并且铁钉溶解;铁被氧化,硫酸铜溶液浓度降低;铁被硫酸铜氧化;得失电子”。另一方面,学生争论物质的铁和硫酸铜,而不是原子或离子的,这一定义的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力,许多学习者寻求通过氧转移解释这些反应:“氧从硫酸铜中转移”。   本文讨论的误解问题根据两个众所周知的氧化还原定义,试图通过分析和比较这些错误的答案并提出了化学教育的途径,对于误解的存在确保一些预防和挑战。   在课堂开始时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好的意见:对于燃烧过程他们的陈述是:“燃料会完全消失;有些东西进入空气中;蜡烛燃烧完全;煤燃烧,发出光并且留下灰烬”。研究气体及其属性的孩子说到“气体没有重量;当热空气上升时水蒸发,使空气改变;对于做饭和加热来说是气体是必要的;气体可能会爆炸”。通过良好的观察,孩子没有教师,就无法抓住科学理念;他们将舍弃教师的科学理念,仍然使用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的前概念。教师必须知道那些前概念,做好有关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质量比的实验,应该标注出各种气体的密度来帮助孩子们转变观念,实现“概念转变”。   由于没有年轻人知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传递燃烧过程的历史解释方法也不知道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概念,想要教好这些问题就要成功抓住那些科学思想。实证调查显示,然而,可以找到“自制的误解”或“学校的误解”。在分析和知识这样的想法后,应该可以设计教学方式和行为方式,成功的防止已知的误解并且传达科学概念。一些误解应参考。   氧化还原和氧转移。在许多学校的氧化还原课程,有氧燃烧作为指导课程的第一思想。   即使在高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存在误区,只是伴随着科学术语:“与铜的硫酸盐溶液结合;硫酸铜;铜原子吸引电子;铁钉能吸收离子溶液”。这些言论表明,学生想要使用科学术语。   问题1:   将铁钉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一分钟后,观察到一个有铜涂层的铁钉,解释这个现象。   总共有34%的学生使用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和电子转移的术语,14%学生使用的术语不通顺。大多数学生使用常见的反应方程来说明反应,但通常有错误。正确答案大都如出一辙:“铜比铁更不活泼,因为铜牢牢停留在铁钉上,这意味着,硫酸铜溶液中的Cu2+离子浓度降低,形成了铜的氧化还原反应”。   60%以上的反应都存在有缺陷。在许多情况下,一方面学生不能加以区分,铜和硫酸铜,另一方面,没有物质和颗粒:“铜离子从带有铁钉的溶液中析出”。高一年级的一些学生认为金属涂层防锈:“有铜颜色的物质是铁生锈;腐蚀铁钉使之生锈;通过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是铁钉生锈”。其他人认为,没有发生反应产生的现象是磁相互作用的结果:“铁钉吸引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铜从溶液中析出是铁钉的磁性”。   “从硫酸铜溶液中,染色、沉淀、粘贴元素铜,铜原子、铜离子、铜的电子”涉及到许多答案:“铜颗粒沉积在铁钉表面上;饱和硫酸铜溶液结合铁钉上的电子;铜离子沉淀,铁钉的涂层就形成了”。数据分析表明,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每天都是是通过使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描述现象观点。   在学校学生的误区,因为它们不能区分离子和原子:“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为铜;铜从溶液和铁钉的反应中析出;铁和硫酸铜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铁转移到CuSO4,析出铜”。   对于一些学生似乎还并不明确,铜元素的存在对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他们的脑海中铜已经出现构成元素:“铜将硫酸铜溶液化合,析出铜沉淀在铁钉表面”。缺少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想法;那些学生分不清离子原子铜、硫酸铜溶液以及铁。   这第二个任务是确定如何用自己的概念教授学生理解金属氧化还原。特别是,我们想知道现在学生是否知道简单的氧的定义和电子转移理论,在何种情况下何种程度下他们能辨别物质、原子、离子、分子。   问题2:   一块薄铜片装入一个小信封内折叠起来,用大火加热:外面的纸变成黑色,打开信封里面的铜没有变化。   A.发生燃烧反应   B.黑色是烟尘导致的   C.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铜原子颜色发生改变   解释你的答案:   实验表明 是最有吸引力的选择,有59%的人选择,只有21%的人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 和 的比例为18%和4%。大多数的选择 ,很大程度上结合了 和 ,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实际的实验——显然,许多学生不知道“大火”,这意味着什么。选择 的解释如下:“火焰/通过燃烧/火形成烟灰,铜的氧化形成了外在的保护膜,形成的烟是氧化铜颗粒”。   基于历史的氧化还原概念。因为这是在所有的指南和教科书规定,一个必须考虑的指令,接触氧化还原概念延伸尽可能少的方法。学生能理解历史改编的理论已经落伍后,扩展更换新的理论。在他们自己的课程,他们可以接受的“氧转移”扩展到电子转移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在开始教授本科目没有“氧化还原’’一词,用的是它的引申意义。由于氧化(金属+金属氧化物)和(还原氧化银+氧气)最初被单独定义,氧化还原观点显得可有可无;为铁还原氧化铜反应这样标注就足够了:铁被氧化为氧化铁,氧化铜被还原为铜。然而,如果反映只是这样一句话,不能进入“0原子、0分子、02-离子改变生成物”的困难。选择一个模型图显示重组“粒子”,例如在碳还原氧化铜反应,你可以解释一下“组合碳粒子、氧粒子和释放的铜粒子”。   氧化还原概念扩展。如果成功的教学对于物质论据是可行的,最小的颗粒和化学符号彼此不同。Johnstone创建了“化学三角”,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解释:“我们三个层次的思想:宏观和有形,亚微观的原子和分子,使用符号和数学表示。他愚蠢的介绍心理学上学习着的三个层次。在这里导致了许多误区。 见多识广的化学家能保持这三大平衡,但学习者不行” 。特别是Gabel指出,教师要从宏观层面直接到表现层面,学生没有机会了解这个概念:“了解化学的主要障碍不是三个层次代表物的存在。是化学导论主要发展最抽象的层次一符号级上”。   如果决定要知道错误想法应包括在课堂上教学最大化的成功了。在讨论非正常燃烧的概念,他们讲氧气烧瓶中放入几块碳,称量重量并保持封闭平衡。然后他们尽可能强加热烧瓶,碳片开始燃烧,摇晃烧瓶碳片消失。冷却烧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石灰水进行试验并且质量守恒。碳与氧反应所示的模型图纸和方程式。这些实验,他们试图在学生的认知结构达成一个“概念转变”。他们回到已知概念和与学生认识到的碳氧反应新的概念模型进行比较:“碳反应完全,碳和烧瓶重量比反应前小”。   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解化学的中心一他们必须了解最深。用氧化还原的想法,年轻人能解释很多日常生活现象:燃烧现象,铁和其他金属腐蚀生锈,高炉炼铁,电解铝,电池、蓄电池电能的生产。   这里进行两个步骤。在第一步中的燃烧过程的教学开始的氧化和还原的概念对氧传递的水平是可能的,物质的氧化或还原。实验表明,该反应可以描述方程式和模型图(见图4),但不是在公式。你也可以想想“氧化还原”一是在这一背景下略。   第二步,在先进的讲座,应该教授扩展的氧化还原想法。“氧化还原”说明了电子转移,描述了颗粒:金属原子被氧化成离子,其它离子被还原为原子。氧化还原条件应显示电子转移数,模型或模型图,可以可视化的烧杯的化学过程。与序列的宏?亚微米?符号氧化还原反应,不仅可以教好,也可以理解酸碱反应和复杂的反应!别忘了把误解为讲座:学生知道这些讨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
11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波兰官方宣布耶稣加冕为波兰国王 —— 这把刀保佑我们这么久了,也许以后也会保佑我们 ...
gordon 2016-12-3 18:57
原标题:波兰官方宣布耶稣加冕为波兰国王 【编译/观察者网王骁】11月19日,在波兰克拉科夫神恩大教堂内,在波兰总统的见证下,神父们宣布耶稣为波兰国王。 美国Vice新闻网站评价说,这是波兰保守派政府向人民灌输“过时的道德观念”的最新举措。 据世界宗教新闻网1日报道,波兰官方正式宣布耶稣基督为波兰国王。宣布仪式在位于波兰克拉科夫的神恩大教堂内举行。波兰宗教界和政界要员纷纷出席。波兰总统杜达(Andrzei Duda)也出席了仪式。 根据波兰主教会议所表示,宣布耶稣为波兰国王的时间恰好与天主教会的千禧年结束和波兰基督教会成立1050年周年纪念。 宣布耶稣为波兰国王的想法源自20世纪上半叶,波兰护士罗莎莉娅·泽尔科娃所接受的一系列神启。泽尔科娃宣称,耶稣显灵并向她传话,要求波兰将其加冕为王。此举可以帮助波兰避免战争。此事40年后,波兰的宗教与政治领袖终于达成共识,决定将耶稣加冕为波兰国王。 出席仪式包括波兰人民代表承诺,他们将接受耶稣作为他们的主和救主。主持仪式的主教们祈祷新国王为波兰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指导,如在工作,学习中等等 引领波兰人民。他们还希望新国王可以还保证他们的信仰矢志不渝,人们将崇拜并效忠于他。随后宣布国家的世俗和宗教事务,加上对波兰人民的主权全部交给国王 耶稣。 波兰主教会议说, 这仪式不是要提升耶稣的权力,而是提醒人们他对整个宇宙享有主权和王权 。 **************************************************************** 这把刀保佑我们这么久了,也许以后也会保佑我们吧 不要以为你的智慧能超越时间 以前这么做,既然没问题,那就肯定有它的理由 不要小看人民大众的智慧 , 他们是有智慧的,有着世俗智慧 的 **************************************************************** 失乐园 你本来就不应该吃智慧果的 灾难等等都从 潘多拉魔盒中跑了出来,只有希望还留在盒底
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日常生活的一些解释
gordon 2015-7-18 12:50
陈平在 《七十回首清苦科研路》里说, 1958年我参加大跃进的时候是14岁。我从小体弱多病,因为母亲生我时日本飞机轰炸时没有饭吃。我妈听说我要去下乡是死定了。在家里我妈给我吃 饭,碗都是拿酒精消毒的,越消毒抵抗力就越差,所以人家感冒吃药我就得住院,我先后休学两年,初小也不记得是怎么上的。但是大跃进的时候,我是团支部书 记,得带头去乡下劳动,食堂饭碗拿上来苍蝇盖满一层饭碗,硬着头皮吃下苍蝇叮过的饭,却再也不生病了。 毛泽东搞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很多人非常抵触。 但是我对毛泽东的许多教育思想非常佩服。我父亲是西医,母亲是从海外回来的,我们家教育是非常西化的,但在毛泽东思想的熏陶下彻底脱胎换骨,先苦后甜。我 身体最好的时候就是下乡四清最贫困的时候,吃玉米渣饼、大葱蘸酱,由于体力劳动,体重达到120斤。到后来胃出血多次全是在美国不正常的生活环境造成的, 体重不断下降。最后还是回归中医养生,打太极,练气功,才得以有今天的精力。毛泽东主张中西医结合就是高明。 ********************************************************************* 这些都是事实,也是中国的一些社会常态。 一些社会学常识,中国人均收入低,中国人勤劳,所以一些中国人以胖为美,以不干活为美。 这跟受不受西方教育没什么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可能是当时比较有钱的家庭,才有可能出国受教育。 中国的读书人呢,大多象 宁采臣,不注重 体育锻炼,往往过于文气,象 “豆芽菜” 。 不煅炼呢,免疫力差,经常感冒。(一些常识) 另一些常识 军事化管理呢,不用操那么多心,而且作息有规律,身体好,这也是常识。 胃病,是在社会上奔波,生活不规律呗。 养生、太极、气功啊,重在 “养” ,也就是生活节奏慢,生活有规律嘛 有时候精神烦躁,打打太极挺好。 但也不一定,太静了不一定睡的着,有点杂音,例如小鸟叫,流水潺潺,反而更容易安静下来。
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载】同治回乱的原因
热度 29 duanjian 2015-5-16 15:20
写过《三门峡后传》的网友maojica现在正在写《百年沧桑话东干》,其中有一段分析了回汉冲突的原因,写的不错,鉴古可以知今。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c1f540102vk0h.html 为弄清楚“同治回乱”的真相,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政治和学术空气还相对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西北大学历史系马长寿先生曾经专门对此进行过基础性研究。在长达七个月的时间里,马先生和他的弟子走访了陕西、甘肃、宁夏的十多个县,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多次社会调查,又经过一年多的整理,完成《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一书的文稿(以下简称《调查记录》),原汁原味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口述回忆、文字资料和田野调查报告,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随后政治风向骤变,这份书稿因而被搁置起来,一放就是三十多年。时光冉冉,沧海桑田,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书中的受访对象连同作者本人均已作古,其中记述的历史遗迹大多数也再难寻踪迹,《调查记录》才得以重见天日。直到今天,《调查记录》仍是我们了解那场历史大灾难的第一手资料。 从《调查记录》反映的情况看,由于前文所述的种种经济的、文化的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到了清中叶的嘉道时期,中土回、汉两族的成见已形成了相当深的积怨,按当时一位八十四岁的汉族贫农张玉秀的说法,就是“零零碎碎的事积得久了”。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渗透在两大族群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已呈山雨欲来之势,具体表现归纳起来,大致就是以下两类: 首先,以族群为单位,相互恶性争夺土地、水、市场等自然和社会资源,也就是生存和发展的最核心利益。 任何社会都存在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良性的竞争有助于社会整体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本无可厚非。但以族群为单位,以宗教或宗法的名义不择手段地争抢资源,只会造成社会的割裂。举个例子:前文说过,回民在商业流通领域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为了争抢市场,临潼雨金镇集市的汉人不准回民来本镇赶集。回民便另辟新集,很快将汉人集市比了下去;汉人为了繁荣自己的市场,便设法把所有的粮行都集中到雨金镇,并从临潼县府买回设立粮行的“权帖”(经营许可证),强行将回民集市的粮食买卖权抢走;又派出汉人无赖在回民集市杀猪。又例如,当时渭南孝义镇东北门外通往华州道路的“地税”(过路费)是由蒲城商人承担的,为了打压回民商人,汉族商人缴纳之后,便禁止回民商人通行,回商无法,只能在田埂上行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更厉害,也是更要命的,是回、汉族群双方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宗教/礼教观念的相互冲突。 一方面,汉人对回民的冲突,典型地体现对回民猪禁忌文化的轻视上。很多回、汉受访对象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由于回民忌猪,而汉人无此禁忌,便常有汉人以此侮辱回民,如用猪肉触碰回民的衣衿,或在回民开设的集市杀猪。后来光绪年间,渭南县长尹长龄捉到一个刀客(土匪),见是回民,便在其头上套了个猪尿脬。刀客说:我不怕杀,只怕此法;尹说:此法不是我发明的,这是同治年间渭南整治回回的办法。可见此类现象相当普遍。 反过来,回民对汉人的冲突,则典型地体现在回民对汉人礼教观念,特别是男女问题的轻视上。例如社戏是汉人传统娱乐活动,吸引不少回民观看,由于宗教禁忌,回民女性是不会在这一类场合抛头露面的,看戏的回民都是男子。常有回民男子趁机聚众呼哨,调戏捉弄女演员或女观众,以为平常事,汉人则视为大不敬,往往引发冲突;社戏结束后,又常有回民以宗教习俗为由,拒绝分摊演出费用,进一步加剧双方矛盾,最后演变成汉人拒绝回民看戏,甚至看见有回民看戏就哄走甚至殴打。这一现象回、汉两族的回忆也是一致的,可做相互验证,故所言当不虚。 这些鸡零狗碎的矛盾,看似微不足道,但针对的是双方最敏感的核心利益和核心价值观问题,双方都无法退让,所以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冲突。关中地区,特别是西安以东渭河沿岸的几个州县,由于回民人口数量庞大,回、汉又都有习武传统,因此械斗之风最盛,偶有冲突便上演全武行。开始还只是拳脚棍棒,到了咸丰朝中后期,已经发展成数千人的大混战,甚至动用火器,今天你做初一,明天我做十五,杀人,报复,反报复,反反报复,仇恨越积越深。起初,回汉乡绅还能做做和事老,出面协调一下(还记得羊头会怎么协调的吗),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到后来,不要说让乡绅们出面维稳,他们自己都一个个卷进冲突里来了,事到如此,中土特有的民间协调机制基本上失去了效果,只能走法律途径打官司。 与清廷能够在新疆和甘、青地区比较公正地处理涉民涉教问题不同,在中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资源争夺战和价值观大碰撞中,官府表现出了明显的偏袒,回民输多赢少,可谓四处碰壁,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官府“左汉右回”。当时有个叫张集馨的人曾做过一段时间的陕西地方官,他在回忆录里说过一句大实话:“向来地方官偏袒汉民,凡争讼斗殴,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表面上看,原因倒也很简单:中土是官本位社会,所谓朝里有人好办事,而汉人官吏无论是总人数还是占比,均大大高于回民,这注定了回民不可能像汉人那样与官府建立足够的人脉,官府不能像新疆和甘、青“回部”那样,与各民族、各教派保持相对超然的关系,所以在中土,只要公权力一介入,回民几乎没有赢的机会。 于是问题来了:当官好处多多,但回、汉对待科举入仕的态度却有很大区别。有两个例子尤其典型: 首先,回民久居中土,清代一贯将他们与汉人一视同仁,按理说,回民举子的比例应该和汉人差不多,但事实并非如此。有学者做过统计,有清一代,文、武进士总计共约3.6万人,刨掉1900名八旗进士(说白了就是照顾对象),还有约3.4万人;这些人当中,能够确定身份的回族文、武进士只有244 名,仅占总数的0.7%,如果再刨掉武进士,回民群体读书考取功名的人数简直可以少到忽略不计的程度。前文说过,仅陕西一省,清代巅峰时期便有约200万回民,占了全省总人口的1/3,但清代陕西回族进士仅有43人,仅占同期陕西进士总人数1043人的0.04%。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更为蹊跷的是,有日本学者对《清史稿》、《清史列传》等清代主要传记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整个清代,明确记载身份为穆斯林的官员士绅,只有哈国兴和萨龙光两个人,其它的穆斯林官员士绅,都在有意无意地隐瞒自己的穆斯林身份。例如“刺马案”的主角,两江总督马新贻: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曾提到马新贻是穆斯林,一些民间野史也指马家“世为天方教”,但无论在他的传记、墓志铭、还是在他家乡的县志中,均没有关于他出身穆斯林的记载。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于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这条路,穆斯林族群的态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与汉人一样,他们同样知道科举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选择,同样对这条路充满了憧憬;另一方面他们又知道,在伊斯兰一元忠诚、一神崇拜的模式下,一旦考取了功名,进入了体制内,就必然面临“皇帝和真主谁说了算”的两难选择。穆斯林传统势力自视“杂居三教之间,濡染流俗,同化是俱,兢兢保守,惟恐不及”,不愿意遵从皇权;而大多数入仕的回族学子,在现实面前只能、也必须选择忠于皇权。 关于教权和皇权的纠结,我们再举一个具体案例。清代民间有“凡以回籍服官者,存擢至三品,即须出教。以例得蒙赏吃肉,不能辞也”的传言,虽然传言本身荒诞不值一驳,细细考究起原委却很有趣。原来满族久居苦寒之地,对高热食品需求大,因此嗜食肥猪肉,而且是生肥猪肉:朝鲜使臣曾经记载说,满族人将生冷肥猪肉,甚至冷猪油作为款待贵客的招牌菜,以“极肥猪肉或脂润切大片,一小盘虚装架起,间插青葱三数茎,名曰肉盘子,非大宴不设”。满清入关后,这道叫“肉盘子”的大餐也带进了关内,出现在皇家宴席的菜单里。赴宴的汉族高官虽然吃不惯,但捏着鼻子还是能勉强下咽的,往往偷偷藏一小包盐于袖中,用以佐餐,囫囵了事;真正苦的是那些回族高官——吃吧,有违宗教传统;不吃,惹恼了皇帝老儿不是闹着玩的,现世报可比得罪真主来得快多了。所以绝大多数回族官员选择了“吃”,保守势力因此将他们视作另类,将他们蔑称为“官到五品就反教”。所以选择走入仕出将通道的穆斯林,要么被贴上标签摈弃在穆斯林族群之外,要么选择隐藏自己的穆斯林身份,与满、汉官员融为一体。这样一来,选择科举入仕的穆斯林就更少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明代穆斯林就没有这样的纠结?这是因为明、清两代穆斯林群体在宗教意识最大的不同,便在于明代穆斯林群体并不认为“忠君”和“忠主”是什么矛盾,而清代中叶以后,穆斯林族群“认主归一”意识得到了明显强化,这决定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只能在皇帝和真主两者之中选择后者,——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皇权的庇护,放弃整个族群的上升通道,放弃为自己争取到更多、更有利的社会资源和政治地位的机会,从而将整个族群置于中土社会非主流的位置,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穆斯林群体中不乏优秀个体,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却显得如此被动。 顺便说一句, “皇帝和真主”的两难选择,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换了一个马甲,成为了“政权和教权”的两难选择。当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瓦解,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不再是宗教,而是金钱以及经济利益关系,这样一来,宗教教权就必然地失去了之前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让位于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中土穆斯林群体中的少数社会精英,在鸦片战争以后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前文提到过,上世纪初,穆斯林知识分子创办的刊物《醒回篇》中曾自我剖析说,穆斯林群体中曾经出现过“争教不争国”的思潮,也就是教法重于国法,宗教重于国家的思潮。这番评论,可以说相当典型地反映了上世纪穆斯林群体面对“教”与“国”时的那种彷徨与迷失。 在中土,“教”与“国”的迷失还体现在另一个领域:十九世纪末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特别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国家政权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土百姓救亡意识空前高涨,自强运动成为主流时,穆斯林族群仍有一些人持“国家事,管他娘,打打麻将”的酱油党思潮,与中土社会风起云涌的强国运动显得格格不入,导致了不少批评。抗日名将吉鸿昌是一位旗帜鲜明的爱国主义者,为抗日抛头颅洒热血,曾挂着写有“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自豪地行走在美国的街头。1933年,吉鸿昌收复多伦之后,召集当地穆斯林到清真寺开会,说:“回民有一个优点,就是团结;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保教不保国’,不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只顾着自己。” 这恰可以与回族内部“争教不争国”的自醒相互呼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十九世纪开始,另一个更为可怕的幽灵出现在伊斯兰世界的上空,这个幽灵的名字叫世俗主义。 关于世俗主义可以写一大本书,这里单说它的由来及特点: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神权从至高无上的地位上跌落,原本寄附在教廷、教会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摆脱了宗教控制,再经过基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金钱关系为纽带的重新解构,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世俗主义。用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话说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追求财富已经失去了宗教和伦理意义,相反正在日益与纯粹世俗的情感结为一体,从而实际上往往使它具有娱乐竞赛的特征”,——一言以蔽之,世俗主义是神学的掘墓人。 正因为世俗主义对神学具有如此可怕的破坏力,宗教界自然视世俗化为洪水猛兽。早在伽利略、布鲁诺时代,神权与科学主义就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在随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中,宗教一步步败下阵来,如同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一样,随着近现代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腾飞,人类自我意识的上升,基督教被机器大生产所击败,最终如同《圣经》中的名言“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所说的那样,今天的基督教世界里,宗教已经回到了现代社会中它该所处的位置上。 于工业革命诞生在基督教世界(按马克斯•韦伯的话说,就是基督教新教是资本主义的孵化器,这个是大话题,此处不赘),所以基督教世界率先实现了宗教和世俗关系的重新定义;但是在世界的其它地区,特别是同样一元忠诚、一神崇拜的伊斯兰世界,经济基础的转变比较迟缓,上层建筑的转变自然也相对滞后,因此世俗与宗教仍然是一个让广大穆斯林纠结的的两难选择。直到今天,这个纠结仍然在不少地区存在,由例如在新疆的某些地区,穆斯林家长不愿意让小孩进公办学校上学读书,理由之一就是进学堂读书会影响小孩念经做“五功”,所以宁可将子女送去非法的地下讲经点。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个问题已经不进行于伊斯兰世界,而且扩散到了许多世俗化国家,此处不赘。 偏偏中土儒家文明又是世界主要文明当中最为世俗化的一个。儒学是入世的思想,是高度世俗化的哲学,只关心当下的现实生活,也就是世俗的功名利禄,不关心,甚至忽视宗教中所关注的彼岸世界(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正因为儒家思想与宗教没有交集,才使得几千年来,中土很少出现宗教纷争或者宗教战争(还记得苏四十三吗?)。所以从总体而言,中土的社会氛围对宗教是很不感冒的,也就不理解、不接受宗教挂帅的思想和行为,这样一来,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的碰撞就难以避免。 所以,一言以蔽之,回、汉两大族群的矛盾,表面上是由于争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而引发的,例如“地畔相争”、采矿权争夺、市场争夺,等等,实际上则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也就是文明的冲突。这是前文提到的汉人内部的土客械斗与回汉冲突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回、汉冲突的残酷性与难以调和性。 * * * * * 那么,教权与政权,宗教与世俗的冲突,能不能找到相互协调的道路呢?从历史经验看,教权让位于政权,宗教退出世俗舞台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是不存在相互妥协的空间的,只有壮士断腕一条道路可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被列强瓜分,面临亡国的危险。与中国一样,当时的土耳其涌现出许多救亡思潮,例如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泛都兰主义,等等,这些救亡运动与中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颇有些相似,希望在不改变伊斯兰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开展自救,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直到以凯末尔为代表的一群土耳其军官认识到,基督教世界之所以能够以炫目的工业文明征服世界,自身也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深入发展而愈发世俗化,与其宗教改革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掌握政权后,凯末尔便开展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运动,先后废除了素丹和哈里发制,宣布伊斯兰教不再为土耳其国教,废除伊斯兰教法对土耳其司法体系的干预,建立现代司法制度,重新修订土耳其历史教科书,强化民族主义色彩,淡化阿拉伯、伊斯兰色彩,甚至废弃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记录土耳其语,等等。凯末尔主义使土耳其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土耳其从此摆脱了封建落后,走向现代化。今天,除了中东的几个油霸,的土耳其堪称伊斯兰世界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当然凯末尔主义也不是没有缺点,一个很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当初矫枉过正,太过全盘西化,摒弃了伊斯兰文明当中一些合理的、优秀的成分。所以近些年,土耳其国内也出现了一股回归思潮,这大可以看做是对凯末尔主义的一种合理改良。 当然,仍然有不少人在孜孜探寻在伊斯兰框架内实现现代化。这里最典型的就是伊朗。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国王统治后,宗教领袖霍梅尼喊出“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口号,试图在东方(共产主义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之间,找到属于伊斯兰的第三条道路,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恢复伊斯兰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建立非君主制的立宪政府,但宪政的确立并非通过人民,而是《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应当说,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近40年,这条道路总体保证了伊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由于伊朗与国际社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而外部压力也是促使伊朗国内稳定的一个因素,所以一旦“解严”之后,伊朗的第三条道路究竟能否走通,最终还要待日后国际形势缓和,伊朗回归正常国际舞台以后才能见分晓,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所以,中土伊斯兰文明和儒家世俗文明,就这样无可选择地走到了历史的三岔口。
4182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吴清源的盖棺论定
热度 33 财迷心窍 2014-12-2 17:22
看报道吴先生过世了,但网上已经吵成一团,在知乎写了段,扩充下也放到这边 1、说吴清源大节有亏说的是他参加侵华日军慰问团的事,和吴的国籍选择无关。这和现在的标准是一样的,比如某个明星个人移民日本没啥可批评的,但无论是否 移民那个文艺明星敢去参拜靖国神社?在日军侵华期间,作为知名人士参与侵华日军慰问团是一种政治表态,这比现在参拜靖国神社的性质更加恶劣。 2、 就吴本人而言,我相信他参加侵华日军慰问团本身并没有特别的用意,甚至会认为是为了中日友好也未可知。作为中国棋院院长的王汝南曾评价此事,认为是政治上 的不成熟——这算是官方的态度了。和一切在专业上的天才类似,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很单纯的,他曾经非常虔诚于某邪教组织(破家舍业跟着教主四处流浪好几 年),基本是在整个日本棋界一起努力下才最终脱离。 3、就在专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而言,盖棺论定评价他时还是要看他的专业成就。你会在乎达芬奇的政治观点吗?你会关心牛顿的宗教信仰吗?你会厌恶莫扎特的私生活吗?在围棋界,吴先生的地位差不多和以上几位在其领域的地位类似。所以在这样的日子还是让我们只谈围棋吧。 4、从专业上看,无外乎两个尺度,横向看和纵向看。横向看,吴先生已经把同代所有棋手打到了半先,完全的碾轧姿态,让天下先。在其全盛时期不是所谓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天下第一,而是根本就找不到同级别的对手。可以想象一下任何一个竞技领域有没有同样的人物。 这段文字可以加个故事,吴先生最后一次十番棋对手是高川格。高川格个人围棋最高成就是本因坊赛的九连霸(确是是很优秀的成绩,那时候比赛少,不像现在世界冠军其实也不值钱)。而作为本因坊冠军的奖励就是能和吴先生下一次三番棋,这个就叫本因坊对吴清源三番棋。因为高川格的九连霸,所以这个三番棋基本就是吴清源和高川格一直再下。等大家都觉得高川格已经被培养出来能有资格作为吴清源的挑战者的时候,吴先生最后一次十番棋又是不出意料的把高川格打降格了。 纵向看,围棋技术基本可以以吴先生为界,前时代和后时代。所以毫无疑问,吴先生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棋手之一——需要考虑仅仅是“之一”两个字是不是可以去掉。在专业棋手眼中,大约有一半人认为可以去掉。 这个问题当年日本《读卖新闻》曾经问过当时六位超一流棋手(特别说明一下,这里的超一流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是指当时统治棋坛一个时代的6位顶级高手),赵、林、武宫、加藤认为是吴先生,没有之一。小林、大竹认为是之一,还有道策和秀策。
85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居里夫人遇渣记(四)
热度 25 龙血树 2014-11-4 01:14
居里夫人遇渣记(四)
--------------------------------------------------------------------------------------------------------------------------------------------------------------------------------------------------------------------------------------------------------------------------------------------------------- ... 在疗养期间,居里夫人使用母名住院,并且不许女儿们称呼她为居里夫人。在此时此刻,大概对于亡夫的怀念和愧疚占据了她的感情。居里先生对于玛丽一往情深。当年皮埃尔最初求婚时,玛丽非常犹豫,因为玛丽当时还梦想回波兰为祖国做贡献。而皮埃尔则毫不犹豫地表示,他愿意陪同玛丽定居波兰,虽然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科研,成为普通的法语教师。丑闻过后,估计皮埃尔的种种深情,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志同道合的点滴都涌上心头。居里夫人因此强烈愧疚也是自然,越是高尚的人越不能够容忍自己的过错,也看不开社会的丑陋。在这种情况下,钻入牛角尖,陷入严重抑郁是可以理解的。居里夫人对亡夫的怀念是有事实为据的:身体恢复健康之后,居里夫人立刻投入很多精力建立镭研究院以纪念亡夫,同时,她也以皮埃尔居里为所在道路命名。 不少文章认为居里夫人对于渣渣的恋爱是基于情欲而起。情欲没有错,但是也许居里夫人不一定是这个原因。各类评传判断情欲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人当盛年,二是基于她的情书。为什么说不一定呢?首先,情书是已经有了情才写,热恋中的热情话语恐怕不能当做日常感受。大家日常生活中也有足够智慧不把情话当真,情字上头,理智靠后。情书中的表达不能当做可靠的日常状况看待。更重要的因素是,单亲的工作母亲的生活极为辛苦,居里夫人独自抚育两个孩子,小的只有二岁,进行着繁忙的使她荣获第二次炸药奖的研究,同时还代替亡夫管理一群未必服气的男教授。这样一天各种事务下来,恐怕是倒头就睡的。况且辐射对身体是有害的,她未必能够在高强度日常之后再有足够精力,去经常产生强烈情欲。 虽然不一定有足够精力产生不可纾解情欲,但是,恐怕在极度疲惫和辛苦的时刻,她是需要一些心灵支持和慰藉的,而渣渣做为居里先生的学生,对师母有所照顾是自然的。那么很可能居里夫人因为其提供的支持而日久生情。而渣渣呢,原本就随时都可以发情,何况是居里夫人这样的女子? 照顾寡居师母值得赞赏,但是家有妻子而照顾到师母床上,照顾到床上而又不机密,出事后更是逃之夭夭。再往后居里夫人崩溃,而他继续风流生涯,确实无愧于渣渣称号。 更为有趣的八卦是,渣渣据说曾找曝光的记者去决斗,不是为了居里夫人的荣誉,而是因为那位记者称他为莽夫和怂货。决斗不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却可以为男人立牌坊吧。不过,决斗现场,两者都真实怂货了,各自把枪丢在地下,记者说,绝不能杀死一位伟大的头脑,而渣渣说,他绝不做暗杀者。各自一句冠冕堂皇的话,就结束决斗,握手言和了。真乃欲成大业不拘小节也。
个人分类: 八卦科技|160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如何选择安全好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给我的启示
热度 4 gordon 2013-10-9 19:56
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总是比较难的,又是从零开始,摸索着跌跌撞撞前进。 我不知道这是第几次了,反正我是够笨的,输了一次又一次,而且每次摔跤的方式都不同,呵呵,苦笑 作为一个土鳖,由于不自信,我本来想把 英国皇家学会那些爵士们 作为 榜样来给自己打气的,后来想算了,好多年前的人了,能帮助你什么。 偶然发现一本书《设计生活 —— 如何选择安全好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讲 “设计心理学” 的,比较深入浅出。 是 “ 利用认知心理学的发现为人们去除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 ,我想我也可以这样。 ×××××××××××××××××××××××××××××××××××××××××××××××××××××××××××××× 我们为什么要容忍使用一些日常用品引起的挫折——不知如何使用;设计不良的用品使用起来非常困难和头痛,它们不但没有给予使用者指引,有时甚至提供错误的指引,因此迷惑了使用者,妨碍了他们正常解释和了解的过程。很不幸地,世界上充斥着一些设计不良、难以了解、以及导致人为错误的用品,让使用者颇感挫折。 ×××××××××××××××××××××××××××××××××××××××××××××××××××××××××××××× 中国人的励志比较偏重鼓励人立下宏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终成富贵。较少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其实这个才更现实,也更有可操作性。
41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精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热度 35 雪个 2012-3-25 12:04
很多人以为,精油就是熏个香、涂个脸什么的,听起来很玄,其实没什么用。我要说的是,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精油很奇妙,谁用谁知道。。。 前几天邻居给我打电话,为家里进蚂蚁而烦恼。我说这个很简单,我给你用精油配一瓶喷雾剂,保证杀死蚂蚁而且还环保。邻居后来欣喜若狂地告诉我,这以后再也不用为蚂蚁发愁了。我说你要是跟我一样事先在家里放上有精油的棉球,蚂蚁根本就不会进屋,拒敌于门外才是王道。 好了,例子其实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是直接给配方,省事又实用。 1、小时候要是身上破了个口子,总是涂一涂红药水。现在没红药水了,怎么办呢?如果伤口脏,可以在50毫升水里加5滴薰衣草来清洗伤口。如果伤口不脏,直接将薰衣草涂在伤处即可。 2、担心地毯里有细菌,小孩子坐地上不干净?茶树精油比市场上一般的杀菌消毒剂强很多,是清洁的好帮手。在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把几滴茶树精油滴到几毫升苹果醋里,再放到有水的喷壶里,喷到地毯上,注意要打开窗户或者空调把地毯吹干。可使用的精油有:茶树、百里香、尤加利。 3、烫伤的地方,可以用薰衣草直接涂。也可以在芦荟胶里滴上几滴茶树,在烫伤的地方每两三个小时涂抹一次。 4、用茶树或者尤加利精油,两升水里加入一滴,喷洒在植物叶子上,可驱赶害虫。 5、茶树是霉菌和念珠菌的死敌,所以,夏天的时候,姐妹们每天洗完澡在内裤内侧滴一滴茶树精油,就不用担心炎症和异味了。 6、直接由指甲间缝滴入茶树,对灰指甲很有疗效。 7、运动鞋发霉?有臭味?可以把茶树稀释到水里,然后喷到鞋子里。 8、出门的时候不放心旅馆的床单?在上面喷点薰衣草或者茶树水。 9、家里的衣服尤其是毛衣等等担心长虫子?现在在国外禁止使用樟脑丸,不要紧,有精油就可以。把尤加利和薄荷滴到棉球上,放到抽屉角落里就行。注意,精油会挥发,隔段时间就要重新滴一次。如果嫌这个配方不好闻,那就用雪松和薰衣草。 10、上述棉花球可以放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驱虫、驱蚂蚁。如果已经有蚂蚁,就用尤加利和薄荷兑水放进喷水壶里,杀死它们没问题。要是特别针对蟑螂,可用等量的薰衣草、柠檬和薄荷。 11、洗衣服尤其是床单毛巾的时候滴几滴尤加利或者茶树,就不用担心螨虫感染。
个人分类: 养生|94 次阅读|36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21:48 , Processed in 0.0436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