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董邦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三异笔谈 之 董邦达
热度 7 席琳 2013-12-18 08:53
2013-12-17 当今的艺术品拍卖中,以乾隆时期号称三董同源的宫廷大画家董邦达 (1699-1769) 的画是最值钱的了。而且这董邦达,所处时代好,官做得很大,儿子董诰( 1740-1818 )也很有出息,子承父业,画作又深受清室皇帝的喜爱。自古士为知己者死,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历代知识分子中,无可企及的几位大家之一。 《清史稿》列传第九十二有董邦达传,寥寥不过数百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一脉相承,而且是和其他数人共享一卷:董邦达,字孚存,浙江富阳人。雍正元年,选拔贡生。以尚书励廷仪荐,命在户部七品小京官上行走。十一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乾隆三年,充陕西乡试考官,疏言官卷数少,以民卷补中,报闻。授右中允,再迁侍读学士。十二年,命直南书房,擢内阁学士,以母忧归。逾年,召诣京师,命视梁诗正例,入直食俸。十五年,补原官,迁侍郎,历户、工、吏诸部。二十七年,迁左都御史,擢工部尚书。二十九年,调礼部。三十一年,调还工部。三十二年,仍调还礼部。三十四年,以老病乞解任,上谕曰:邦达年逾七十,衰病乞休,自合引年之例。惟邦达移家京师,不能即还里。礼部事不繁,给假安心调治,不必解任。寻卒。赐祭葬,谥文恪。邦达工山水,苍逸古厚。论者谓三董相承,为画家正轨,目源、其昌与邦达也。子诰,自有传。 同时代许仲元的《三异笔记》中,有《董大宗伯邦达》一文,则要有趣的多,也算是补正史不足的了: 董大宗伯邦达,少綦贫,父某亦诸生,性迂介,工篆隸,作室匾及楹联,剥灰堆钿皆精。 时张茹英员外方修西谿山庄,招往奏技,仆辈憎之,背呼董漆匠,与余外祖暨黄君松石独相得。 雍正癸卯,得天司寇以侍讲到八闽试,董君与二人商曰:余子幸充拔萃,将应朝考,无以行,侍讲肯挈之乎?得天至,即言之,一见大赏识曰:三山一榜中,无此材也! 未几将北上,得天谓外祖曰:董君寒士,昨以二十金襄车价,亟持还之。北土苦寒,视其衣甚凉薄,即以备御冬可也。翌日来谢,则凉薄依然,诘之,曰:家本无资,此二十金亦贷之戚友者,寒士宜寒,骨颇耐霜雪,不愿以子故,增父累也。司寇闻,即以己衣两袭赠之,同寓皆赆以表里,得衣盈箧。 至都朝考入选,以户部小京官用,又三年联捷选庶常。其父就养入都,附粮艘行至天津,暴疾遽殁,东山仓卒徒跣三百里,扶榇归,至台庄阻浅,颇为旗丁白眼,议迁柩古庙中,孑身先归,另筹雇舟来迓。 方相度间,忽遇枫溪人程香篁,亦以守牐散步,字呼曰:董孚臣,何事至此?闻君骤贵,乃憔悴如许?董即稽颡月河旁,备告近状,程曰:吾方入都坐监,挟二百金,计此间去,八十金可达,今君有急,即以百二十金为赙。且助之料理乃别。 服阕起复,遍告同人,为香篁说项,虽麦舟之谊不啻也。又数年,香篁竟以东山本房中式,司寇谑之,谓移孝作廉,以秦关贱售矣。后司寇身后,以亲家蒋中丞籍没,其狱中寄妇诗卷存女处,卷中不日不月句,纯庙疑其怨望,入宫方沉吟,惟中官郑侍,郑素在内廷掌载籍,急检毛诗进曰:句似出此。上取阅,乃释然。 时余考九香府君寓伯庚农部所,闻信,举室劻勷,府君令闭前后门,勿许一人出,惟检得天著作,稍似嫌忌者即焚之,言毋贻害他人,即最上妙品不敢惜。 过午,忽传董宗伯来,农部曰:吾生矣!仓惶间出接,见即述上恩旨,令往西苑崩角,复荷不必革职之谕,农部呈请先臣手泽颇伙,且饶藏书古绘,求赏贡十年,俞之,于是帐颜袖幅,一梅数竹,皆以充贡,而得天司寇之真迹尽矣。苦后人不振,孙鑑接驾苏州,高宗召入行在,命题特试,誊写甚劣,谕令习字,三年再试。后归,字仍不习,试亦不再也。 而宗伯子蔗林相国,犹承父志,眷眷恩门,数十年通好勿替。余幼年犹见宗伯赠外祖一小立幅,烟云缭绕,有逸气,真朝披一品、夜抱九仙者,张宗苍瞠乎后矣。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董邦达的印章
热度 8 席琳 2012-3-4 21:33
2012-3-2 今天有一做古玩的美国朋友,叫Jim,专门从他的收藏中送一枚十分巨大的石头印章来,印面五厘米见方,高20厘米。印文为阴刻繁写异体字“自天之印”,古朴端庄。边款为楷书体的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的诗句“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戊午夏”(1738年,乾隆三年)字样,一笔一划,都刻得十分到位。印纽是一个大麒麟,即鬼子们称之为福狗儿的,身上又背了两个小麒麟。 可惜的是印体被摔成了三节,后被修复粘连在一起。不过和我以前有的一对乾隆己未年(1739年,乾隆四年)款的石头印章相比,个头和材质,倒也差不太多,风格吗,也算是各有千秋。 后面这两枚印章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第一枚印文阳刻“忠信笃道”,边款为行书体王昌龄的《卢溪别人》诗句的前两句:”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和 “东山居士书”。另一枚是阴刻印文”司琴松曲”,边款为《卢溪别人》后两句“行得(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和”乾隆己未三月”字样。 王昌龄,大家都知道,唐代大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可东山居士,何许人也? 清朝画家董邦达(1699 - 1769年),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富阳县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虔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列。 在西泠印社最近拍卖的下面这张董邦达所做的画中,就有一枚东山居士钤印。 那么杜审言又是谁呢? 三国时灭了吴国的西晋名将杜预的后代,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爷爷。 杜审言(645 - 708年),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迁居洛州巩县(今属河南)。咸亨初进士及第,授隰城尉,迁洛阳丞,因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拜著作佐郎, 迁膳部员外郎。中宗复辟,以其交通张易之,流放峰州。不久召还,为国子监主簿,后为修文馆直学士,病逝。早年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其诗格律严谨,清新雄健,是五律的鼻祖,以此傲视同辈诗人,所以杜甫自夸“吾祖诗冠古”。 子孙绵延数百年,人杰辈出,除了孔二家,大概就数这老杜家了。
个人分类: 拉拉杂杂|1998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7-5 22:38 , Processed in 0.02018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