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唐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对李晓鹏《武周革命: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治国方略及其效果》一文的观点 ... ... ... ... ...
热度 20 smileREGENT 2019-1-11 14:38
这篇本来该回复在坛友duanjian日志里的, 是关于坛友 duanjian您那篇日志里讲唐史的部分。最后写下来有点多, 且有歪楼嫌疑(毕竟是就一小块单独讨论哈),于是另成了一篇日志。 是我个人关于该作者观点的一些看法(咳咳,其实借鉴了不少黄永年先生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同各位坛友商榷,有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感谢 从网上找来作者详述武周那部分的文章《武周革命: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治国方略及其效果》 https://www.shaibaonet.com/tangushuojin/4851.html 文章中,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是:武周革命本质是“科举革命”,是官员选拔标准的革命。 作者对其观点的论述是:新兴的科举精英集团需要突破门阀贵族的压制,武则天同这些科举精英集团结盟,从而完成了武周代唐的行动。 作者用以佐证自己观点的论据主要有以下几个: 1.褚遂良不是关陇贵族,王皇后则是传统门阀士族等等。(我的理解,这条是用以驳斥"关陇山东之争”的) 2.武则天的用人原则与经济地位无关,主要是通过根据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并举狄仁杰、姚崇、宋璟为例 ( 这条是用来驳斥“士族庶族之争”的。) 3.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后,其实是凭借隋唐科举制度后的中下层精英分子进入官僚体系形成的政治势力;武则天与李治一起,通过增加殿试、新设武举等措施来削弱门阀士族和关陇军事贵族;武则天成为太后以后,屠杀门阀世家和关陇贵族,并屠杀分封至各地的李氏皇族殆尽最后当上皇帝。 个人觉得,作者这几条论据的问题都不小,有的是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观点,有的是选择性总结史料。 下面依次说明: 第一条驳斥“关陇山东之争”,学界多年来对“关陇山东之争”的质疑早已纷纷。今人也早已扬弃了这一学说,黄永年先生提出,所谓关陇贵族山东士族之分其实早在隋唐统一之初便业已消散。概因这种分争肇自宇文泰,其时宇文泰势力仅限于关陇之地,山东士族自不肯为其所用,隋唐统一之后,这种沟壑已渐渐消失矣。在武德、贞观朝历次大的政治事件中,这种政治势力的划分已经逐渐式微了。 第二条的问题也类似,由东汉末年九品中正制发源的士庶之分,其实早已于宋齐之时消失殆尽,这一点也在唐长孺先生那里有充分的论述。 补丁:此处的士庶之分,改为“门阀世家”可能更为恰当,换句话说,宋齐之后,想在隋唐搞“王与马,共天下”已经不可能了。 因此这两点是确说明不了武周的政治行动的,但原因绝不是作者在第三条里所提出的这些。 首先,作者认为武氏是凭借科举制度形成的新政治势力成为皇后的,但实在找不出这种观点的依据何在。 武氏从昭仪而为皇后,挡在面前的是褚遂良、长孙无忌等顾命老臣是确乎无疑的,但原因绝不是作者所谓的“士庶之争”。案高宗废王立武之缘由,乃因王皇后、柳奭等外戚和长孙、褚等大臣在太子李忠的拥立上已结为同盟,高宗为人身安全计乃不得不为。此外,在立武为后这件事情上,真正的主使是高宗。武氏此时并无独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自不须论,从事情发展上,主使者是高宗也是很明了的。高宗武氏等人首先采取的策略是贬黜弱小的褚遂良,并指派许敬宗、李义府对付长孙无忌。此二人一个是秦府十八学士,一个是由马周刘洎举荐,实为高宗作太子时的老人和心腹,哪里有什么科举形成中下层精英政治势力?所谓的“农民起义的代表人物”李世勣支持高宗废王立武,实属无稽之谈,李世勣之时乃是自恃身份不愿下场,充其量只能是中立而已。 武氏作了皇后之后,因高宗身体差,本身又极富有政治才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势力并得与高宗分庭抗礼,高宗自是不堪忍受此种局面。然而,麟德元年,以上官仪和庶人忠的被杀为标志,武后终于在这场战斗中获胜。但武氏所凭依的也不是什么科举制度选拔上来的中下层政治精英,而是依靠宫廷内的政变、宦官王伏胜、以及倒向了武后的许敬宗而已。 武后自立二圣之格局,至登大宝。高宗病情愈“重”,已经不能视朝,朝中更无可以与武后势力相匹敌之人,人人都只能凭依于武氏,有敢于反抗者更早已不是武氏的对手。作者前所述的武后同盟军李世勣,“起义军的代表”,其孙徐敬业却率先打出了对付武则天的反旗,也被武后一手剿灭。这也说明作者所谓的,科举出身的下层政治精英、武后、农民起义军代表之间的同盟根本是无稽之谈,如此种种,鲜血淋漓,不过还是野心家们的纵横捭阖罢了。 据上所言,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武周革命本质是“科举革命”,是官员选拔标准的革命。”是否值得采信,个人觉得值得一疑。
个人分类: 摘抄|1066 次阅读|1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 18:32 , Processed in 0.01755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