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防空兵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朝鲜战争,步枪以日式为主
热度 2 gordon 2016-6-5 05:23
朝鲜战争,步枪以日式为主。( 美制M1917步枪 ) 日式的步枪很不错的,好不好。 在美械和日械 这种问题上纠结什么呢 。 日军的步枪很牛逼的,它要比 国械 好的多。 中正式 由于其弹药与日式武器和美式武器不能通用,数量并不多 *************************************************************************************** 美制M1917步枪 P-14 步枪精度很好,然而在大兵团战斗中,英军士兵更喜欢 使用 SMLE 步枪。 SMLE 步枪吸取了布尔战争的经验教训,火力迅速、装填便捷、可靠性高,而 P-14 在容弹量、射速方面都比不上 SMLE , 英军士兵认为 更适宜在僵持的战线上打冷枪,而不是在 埑壕战中冲锋陷阵 。所以尽管 P-14 步枪的装备数量巨大,但当一战结束后,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和步枪时,英军撤装了所有的 P-14 步枪,只保留了 SMLE 步枪。撤下来的 P-14 有许多被送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另外有近 70 万支 P-14 入库封存。 ******************************************************************************************** 摘自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武器弹药的供应与消耗》 在中央军委的统一组织下,总后勤部、东北、中 南和边防军为加强部队的装备,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想尽了一切办法,尽了最大的努力,使部队的装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一步。即便如此,东北边防军仍然无法 统一武器制式,只能在现有条件下以连、营为单位将同型号武器装备调剂,尽量集中使用。 据第13兵团估计,边防军与美军相比,就火力 而言,团以下部队除了没有坦克之外,其他火力与同建制美军部队差距不是太大。但师以上部队的火力则有悬殊差距。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有效的反坦克和防空兵器, 已经确定列编的师属战防炮营和军属高炮营,均因缺乏武器而没有正式组建,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工业落后、经济困难,无法满足部队对装备的要求。 注:高炮、反坦克炮是一个难点。在二战中也是难点。 ******************************************************************************************** 从当时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编制装备来看,38军、39军、40军的武器配备远远超出了国内其他部队。其中又以39军为最强,号称美械装备。 根据1950年9月的部队战斗实力统计,39 军共装备38式步枪7320支,79步枪1512支,美制春田式步枪2408支,美制冲锋枪3058支,捷克式轻机枪790挺,美制M1918式轻机枪 168挺,英制布伦式轻机枪117挺,美制M1917式重机枪155挺,日制92式重机枪7挺,60毫米迫击炮260门,81毫米迫击炮82门,82毫米 迫击炮15门,120毫米迫击炮12门,美制107毫米化学迫击炮12门,国产6管102毫米火箭炮9门,92式步兵炮36门,41式山炮12门,94式 山炮12门,美制75山炮12门。 由此可见,39军虽然被称为美械装备,但实际 上仍然大量装备了各种杂械,尤其是步枪仍以日械为主。所谓美械,只不过是较多地装备了一些美式冲锋枪、轻重机枪和60毫米迫击炮而已。39军的装备水平是 平均每连步枪120支,冲锋枪36支,轻机枪9挺,60毫米迫击炮3门;每营重机枪6挺,81、82毫米迫击炮3门;每团92式步兵炮4门,重迫击炮3 门;军属炮兵营辖3个山炮营(每营12门),1个火箭炮连。 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之一,50军由于准 备时间仓促,来不及补充调整,部队的装备水平很差。据战前统计,50军共装备38式步枪1565支,79步枪6111支,英制恩菲尔德步枪458支,美式 卡宾枪716支,美式冲锋枪1575支,捷克式轻机枪821挺,英制布伦式轻机枪120挺,马克沁重机枪125挺,92式重机枪3挺,60毫米迫击炮 230门,81毫米迫击炮4门,82毫米迫击炮52门,美制60毫米火箭筒4具,美制57毫米无后座力炮4门,92式步兵炮14门,美制75山炮16门, 日式37毫米战防炮7门,美制37毫米战防炮36门。 和39军相比,50军装备的步枪以国械为主,冲锋枪数量明显减少,近战火力不足。营以下火力与39军相差不大,但炮兵的数量、质量差距明显。 注: 50军就不行,冲锋枪少,火力不足。 ************************************************************************************** 轻机枪以捷克式为主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共损失: 轻机枪4325挺(其中歪把子3挺,苏制德普式1711挺,美制M1918式321挺,日制96式7挺, 英制布伦式55挺,加拿大制7.92布伦760挺,捷克式1407挺 ,比利时拉启利式44挺,杂式轻机枪17挺); 注:这个布伦式就是 捷克式。 只不过是 英国、加拿大造的而已。 日式机枪不要考虑,日式机枪好烂的。 损耗最多的就3种: 苏制德普式、美制M1918式、捷克式 (勃朗宁 1918 也是好枪;转盘机枪也不错) ************************************************************************************** 我国于1951年初从苏联进口的36个师的步兵轻武器中,步枪型号是莫辛纳干M1930型。与M1891型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枪管短了(从803毫米 缩短到729毫米),采用了简化工艺的圆形机匣等。这批莫辛纳干式步枪生产较早,历经二战考验,多为战场回收品,附件都不全,很多都使用过度。朝鲜冬季气 候寒冷,经常把这些枪的枪拴冻住, 许多志愿军战士被迫用脚蹬,部队反应强烈,给这批莫辛纳干式步枪起名为脚蹬枪 ,认为还不如国产中正式。 ************************************************************************************** 苏联即使在后期,对德国的炮兵优势也主要在75-76这个级别,在100以上的级别,苏联的优势不大。德国人始终以105-150为野战炮兵主力 注:我现在想了想,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美国的炮兵跟德军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 “同时弹着”,所谓的 VT 引信 苏联刚打过二战,苏联顾问在哪儿呢 空军、坦克、步兵、没招儿。 那是个山地,野战炮兵也不是压制炮兵。(几乎想不出办法) 75 和 105 也就是差了一代。(那是个山地,重装备也不一定比 75 火炮占优势) ************************************************************************************** “同时弹着” ,就是甲午战争中日军用的榴散弹 「多点火炮,几发炮弹,突然打在同一个点上」。这种以「单一点」当作目标的方式大幅简化了火力管制程序,只要事先把地图上各个目标编成一个一个代号,在需要火力时只要简单发出目标 代号就好。这种射击方式不进行「试射」,而每一门收到命令的火炮锁发射的第一发炮弹就是「效力射」──虽然这样的做法会让每门火炮射击的准确度下降,但这 样正好避免了当所有火炮对准单一坐标射击时落弹过于集中的问题;因 为 每门火炮射击时的误差,正好可以在目标坐标周遭行程一整片弹幕 。所有的炮兵都知道,第 一群炮弹的威力最大,这样的作法──第一次齐射就是「效力射」──通常都可以逮到没有心理准备的敌人,可达到最大效益,同时也可以在使用最小弹药量的情况 下达到最佳效果。 ************************************************************************************** 很多事情都跟条件限制有关 每个国家对于普法战争的经 验有着不同的结论,大部分的炮兵们都在教训中学到了必须尊重步兵步枪的威力,因此 反对将炮兵将火炮推到敌人步枪的射程范围内 。 德军对于炮兵人员的死伤比较 不那么计较,反而把让步兵孤独地放在火线下去承受敌人步枪子弹这件事情看得比较严重 。 注:德国敢这么做,是因为它的人员培训便宜。体育老师教的。法国就不行,高工高师毕业的,培养成本太高了。 德国这种培养模式,炮兵和步兵有什么差别吗? ************************************************************************************** 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就是炸汽车,炸铁路线。 实在不行,就跟二战一样,炸 德国工业区。 局部战争,几乎没招儿
1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02:03 , Processed in 0.01858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