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作战部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日军的山地作战(转)
gordon 2016-5-1 07:40
日军正规作战部队,战斗力确实是很强的,国民党军队没有 10 倍以上兵力,很难围而歼灭之。八路军、新四军战斗力虽然比国民党军队强得多,但由于装备不良,所以作战投入的兵力比例也很高。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打的关家垴之战,日军冈崎大队也不过 600 余人,而我军以三八五旅主力,加上决死纵队一个旅,至少也该是敌军兵力的 10 倍以上了,此役击毙日军 400 余,而我军的伤亡明显大于敌军。 对于关家垴战斗,有人评论说作战拖延时间过长。仔细对比着看了四支队《战史》,发现你们当时与日军作战,多数都是在 2 个小时左右时间内解决问题。我要说的对付日军“高效作战” 的第四“招”:力求短时间结束战斗。当年我们与日军作战,一般都必须在三个小时内解决问题, 超过这个时限之后,不是打成双方的胶着战,使我军弹药供给困 难,无力续战,就是敌援军很快到来而改变战场形势,也使我军无法再战 。这里再说一件有点意思的往事。抗战初期,中央从延安给我们四支队派了一些干部,包括 程启文、张体学、赵启民、成钧、杜国平等等,他们与日军作战比我们早一些,所以部队就请他们介绍对日军作战经验。客观公正地讲,当时这些同志确实谈了不少 对我们很有用的经验教训,但是,可能是出于“鼓劲打气”的善良愿望吧,有的同志说起话来就有点言过其实, 比如说有人就这样告诉我们:“日本官兵都穿大皮 靴,跑不动山路,我们一上山,他们就没有办法了。”那时候,我们这批年纪二十岁上下的毛头小伙子也都比较幼稚,听了这话还就当了真 。例如在某次作战时,我 们就根据这一“经验”,特地选择了背靠山地的地形。当时我军的干部战士,多是经历过三年游击战争的老同志(四支队多数干部战士是红二十八军出身),山地作 战经验丰富,心想这样该可以作战进退有据了吧。结果,当战斗进行到我军快要达成作战目标时,敌人的援兵就赶到了,因为有延安来的那些同志的“经验”,所以 我们当时也不慌张,开始主动撤离战场,沉着、迅速地向山地转移。然而,当敌援兵对我实施追击时,我们才发现, 日军官兵虽然都确实穿着皮靴,但跑起山路来, 一点也不比我们慢,结果造成了我军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后来我们才知道,山地作战能力,是日军训练的基本科目之一。日本兵穿皮鞋是为了防止腿脚受伤,但由于 他们经常穿皮鞋训练,所以着皮鞋爬山一点也不笨。回到营地后,对给我们上课的其他同志不好多说什么,我们就地对过去比较熟悉的张体学发脾气了,说:“你这 个‘小葫芦’(张与我一起在廖荣坤的“老红二十八军”当勤务兵时,绰号叫“小葫芦”)啊,说日本人爬山不行,简直是胡说八道,真把我们害苦了!”弄得张满 脸尴尬。由此事,我们对日军作战的机动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和与日军作战的一个最大不 同,就是每战都可以有很丰厚的缴获,这对于改善我军装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日军作战极度顽强,不仅作战规模比较小,而且在其被歼前,火器往往破坏得很 厉害,所以每战缴获很少。这也就使得我们后来不得不发展自己的兵工厂。这就形成了抗战时期一个特点:武器装备改善不能大量地靠缴获,还需要建立自己的兵工 系统。说起来,我军的兵工系统,主要还是抗战期间为解决缴获不足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八路军抗战八年:活捉汉奸 44 万 只俘获日军 1000 余。 由于是全皮制作,为增强坚固耐用,和提高附着力,一般会在靴底增加26到39颗数目不等的铁钉,这个就要参照制造厂家的不同而定了.战争的不同时期,靴子的材料有所不同,初期是用上等牛皮制作,中期用马皮,后期有用猪皮和鲨鱼皮的,钉子也逐渐在后期战争资源匮乏后消失. 图片这双皮鞋是马皮的 ******************************************************************************** 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它的底部通常用 32~38颗钢制防滑钉 和马蹄铁后掌,走起路来“踢踏踢踏”响,所以我们管它叫“日寇的铁蹄”。由于昭五军靴做工考究,成 本高,装备部队时除第一双由部队配发,以后士兵自行购买, 当时售价是2元20钱 ,属于比较昂贵的军中品。 当时一个伍长的月工资是6元20钱,而普通士兵如 一等兵,二等兵月薪水也就5元多,买两双标准配备的鞋就没啦 。除了昭五军靴外,士兵平时还穿一种胶鞋,那就是大脚趾分开式样的“忍者鞋”日语叫Tabi. 1943年后日军开始大量装备橡胶底的昭五军鞋,相对价格便宜些,当时日本国内的商店里早期精致的昭五式外流军品是非常受欢迎的 日军的特有的足袋分趾胶鞋 位于中英街执勤的中国军人穿了一双醒目的力士鞋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民军队本身是没有胶鞋的。其主要因素在于与胶鞋息息相关的橡胶工业是当时的人民军队并不具备的, 长时间以来主要靠草鞋和布鞋 来度过这些荣光岁月。在战斗中有时候也会缴获到日军特有的分趾胶鞋——足袋 来装备自己使用,虽然可能会很不习惯这种将大拇趾与其余四趾分开的日本分趾式设计,但与简陋的草鞋或布鞋相比它起码要耐穿的许多。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部队也装备了自己生产的胶鞋,但数量也不是很多。除了这两种军用制品以外在 民间流行的“力士鞋” 在内战期间也被国共双方使用过。早年国内的胶鞋工业曾具有一定的规模,可惜在抗战期间被大面积破坏导致质量和产量大面积下滑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才上有所恢复,但即便如此军用胶鞋依然不是装备的主流,绝大多数的官兵脚上穿的仍然以布鞋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胶鞋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军用胶鞋也正式开始逐渐纳入制式化轨道并且同时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战争。此时解放军的胶鞋样式在这个时候被固定了下来,分为高腰和低腰两种,外形上很明显参考了当年所流行的力士胶鞋。但这种始祖级军用胶鞋的正式名称至今依然有所争论,最早的时候在官方文献记载中的正式名称的确为“布面胶鞋”,但自从下发到部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军内外都称呼其为解放鞋,也许大家很自然的认为解放军穿的胶鞋当然就叫解放鞋了,最后久而久之竟然连官方文献后来也跟着改口叫解放鞋了,可想其影响力之大,甚至今所有的军用胶鞋都被人为的扩大到解放鞋的范畴之内了。 此时的 解放鞋虽然已经普及到了每一名官兵的脚上但依然不能算作廉价品 ,当年每名官兵几乎每年只能换发一双解放鞋,而且还可能会因为库存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换发,所以解放鞋与当时的军用挎包、水壶一样成为那个特殊时期的抢手货,在民间也颇受欢迎。 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解放鞋也经历了各种考验,并开始在外形和细节上悄悄的发生了变化。早期的解放鞋鞋面颜色均为土黄色,并配黑色或褐色橡胶鞋头贴面和包边。大约到了70年代以后鞋面开始逐渐演变为草绿色,并且随着橡胶工艺的提升橡胶鞋头贴面和包边也跟着变成了草绿色,并且加强了胶面的厚度和附着能力。此时在这基础上同时还演变出了舰艇用的防油胶鞋与防刺版解放鞋,前者主要用于舰艇上的重油污环境使用,后者的出现则主要受到当年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所装备的丛林防刺作战靴影响而设计的,当然两者所面对的主要敌人都是越南人锋利的竹签。主要区别在于美军的靴底用的是防刺钢板,“解放鞋”则用的是一种特制的纤维板,在与普通的解放鞋相比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加厚了鞋底,于此同时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在穿着上也稍微舒服了一些 一直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国内开始向市场经济的调整,一些老牌军工厂出现了一批以“强人”、“皇家”、“神行太保”、“巡洋舰”等品牌面向民用市场为主的现代军靴类产品在当年非常火爆。虽然并不能称之为制式但当时确实有不少部队自行采购了相当数量的产品用于演习或实战场合,也算是象征性的装备上了真正意义的作战靴。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为与驻港部队所配套的97式作战靴终于作为第一款大规模配发制式产品列装了每一名驻港部队的官兵。虽然也是出于政治和形象方面的因素,但毕竟也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除此之外一些内陆部队也有少量配发。在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制约导致了作战靴的采购和列入制式化异常缓慢,其结果与50年前刚建国那会一样改善的并不多, 大部分官兵的脚上依然是以各种胶鞋为主 ,作战靴仅仅只有少部分官兵才可享受到的待遇, 并且还要格外爱惜使用,因为其换发周期长达4年,也就说这4年内一旦磨损较为严重就几乎没得换只能自己修修补补了 ,这也导致很多配有作战靴的部队一般只在较为正式的演习或实战行动场合使用,平日依然以穿胶鞋为主。 现在若从全方位的功能角度上来说随着部队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其担负的使命和任务也日趋复杂多变,作战靴已经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军用胶鞋了。虽然胶鞋有着轻便和价格便宜的优势,但其并不适合多环境下的使用。从外军的使用角度来看,美国、法国、越南和朝鲜等国均有装备或装备过胶鞋的历史。其中越南和朝鲜因为经济上的因素制约着短时间内还无法大量换发作战靴,美国和法国都曾于上个世纪中期配发过高筒的帆布胶鞋用于热带丛林环境下的作战。这种高筒帆布鞋面的胶鞋基本构造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解放鞋类似,只是其鞋腰非常之高,接近一般作战靴的水准,甚至称其为帆布胶靴都不为过。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除了拥有一般胶鞋的轻便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在热带丛林中可以更好的把裤腿扎进鞋筒里从而避免各种蚊虫的叮咬,起到保护小腿的作用。 反观中国的各种胶鞋虽然也有高腰版本但其高度很有限,而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种所谓的高腰版本胶鞋在国内主要供寒冷的地区和季节用来防寒而不是用来保护小腿。 大部分官兵都穿的是露着脚踝的低腰版本胶鞋,在训练和战斗中关于脚踝受伤的报道则不计其数。 在中越边境冲突的作战中似乎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很多官兵开始使用了 高腰解放鞋并搭配布条绑腿的这种方法从而保护脚踝和小腿 ,虽然看起来很复古但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没有具备足够高的鞋腰的解放胶鞋来满足这些需求。虽然这看起来不算是个太大的问题,毕竟在原高腰胶鞋的基础上稍微加高下鞋腰并不会提高多少成本,况且当时国内对外军贸出口时已经生产过这种类似西方国家的“胶靴”,但国内的部队最终无缘此类胶鞋,时至今日生产的各种胶鞋还是按照传统的路线以低腰为主,鞋就是鞋,靴就是靴,绝不结合在一起。 我国军民,特别汉族,习惯穿鞋,不习惯穿靴。 困扰广大官兵双脚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个民族传统习惯问题,就好比苏军/俄军至今底依对各种长筒马靴情有独钟是一个道理。 也许这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不同造成了民族穿衣习惯不同所最终导致的问题结果吧。
2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普鲁士的后勤
gordon 2016-2-3 09:39
在法国人战败后,欧洲兴起了一股学习拿破仑后勤保障方式的潮流,而且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学派。以法国军官罗吉纳为代表的倒拿派对俄国战争历史性的失败记忆忧新,所以强烈抨击拿破仑就地征粮,不重视补给线的做法。他们吹捧补给线理论,坚持在进军途中必须建立一个挨一个的补给基地,军队绝不能离开补给线行动。以克劳塞维茨为代表的挺拿派观点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在长距离的军队运动中,就地征粮比起依靠仓库供应有巨大的优越性。争论的结果是挺拿派占了上风。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就地征集的表现令人失望。在富裕地区行动的奥地利人觉得就地征集效率低下,在荒芜地区行动的俄国人发现无粮可征。 同样,选择了倒拿派补给线理论的德国人在普奥战争也遭到当头棒喝。按照理论,在国内普军依靠屋主供养,出国则依靠强大的补给线从后方运送补给。结果实战中, 补给车队在行军中被作战部队挤出了道路 ,补给线完全瘫痪。军队到了目的地发现粮草没有跟上,只好祭起挺拿派的法宝——就地征集。(由于当地只有肉食面包奇缺,结果普军遭遇了营养不良。)总的来说,倒拿们学习拿破仑后的表现不比拿破仑本人更好。 虽然 后方补给线理论又一次可耻的失败了,但是严谨的德国人坚信理论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执行,于是他们要求军队分散运动,严格限制每条道路行军的最大人数 。拿破仑分散行军是因为要扩展征集范围,毛奇分散行军则是因为要保证补给车辆的运动(“战略的决窍在于分散行军,联合作战”)。最终,德国人的固执感动了上帝,他们得到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铁路。 最早预见到铁路的军事潜力的人是经济学家李斯特,他在19世纪30年代指出,周密设计的铁路网使军队能从一个地点迅速地转移到数百英里之外的另一个地点,这样就能 依靠速度增加数量 ,军队能够集中兵力将不同位置的敌人各个击破。俄国人最先实验了铁路军用,1846年他们在2天之内将一个军(和所有装备马匹)运到了200英里以外,比传统方式快了十几倍。随后奥地利人和法国人不断地刷新这一纪录。 与一般人所知的相反, 铁路可能用于军事目的的观念,起初在普鲁士军队中受到了完全的反对,他们认为良好的交通线只能帮助敌人侵略本国 。根据商业的利益修筑新铁路线的计划,被指责为将严重威胁国内要塞的安全(虽然大家都已经习惯绕开它打仗了)。争论一直持续到1840年才结束——所有支持建设铁路的德奸终于都被爱国志士打压下去了。普军真正开始重视铁路是在1848—1849年革命中, 普军沿公路运动很不安全,而革命军反复利用铁路运动,于是德国人只好改弦更张,学习如何运用铁路 。但是德国在使用铁路的初期表现很差劲,远远差于法国,因为他们有几十个不同的公司管理国内铁路线,相互之间缺乏协作。为此德意志铁路联盟进行了不懈的改革,花了将近20年才完成。 1866年战争是对德军铁路水平的一个考验,在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后,德国人作出了很多改进,军队运动和展开的速度都令人满意。不过对奥作战中还是发生了意外,为了尽可能快的运送军队,德国使用了通向边界的所有5条铁路,由于铁路网设计过于分散而且运力不足,部队被迫展开在一条长达200英里的弧线上。后世所谓毛奇的“外线战略”即因此意外而产生。如果说部队运输的表现还不算过失,那补给运输就完全是丑态百出了。普军漫无节制地把大量的补给品送往前方,而丝毫不考虑铁路终点站的装载能力,结果各条铁路完全堵塞,补给大部分烂在了车站上,很少送到军队手里。而当战事进入奥地利国境后,脱离了铁路的普军又回到了50年前的后勤模式——行军完全靠脚,吃饭完全靠抢,现代化完全是扯。 遗憾的是,德国人的胜利误导了世人,人们几乎一致认为是铁路给了毛奇以压倒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之后的普法战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事实上,那时德国的铁路在经营模式、车辆数、线路数、运输量、装卸能力等方面均差于法国。因为法国的铁路从规划时就考虑到了战争需要,而政治上分裂的德国则缺乏这方面的考虑。 除了客观条件,德国人的麻烦还来自于理论界,他们关于铁路作战的理论基本都是错误的。从李斯特开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铁路将导致防御方的优势(即有趣的内线理论),而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证明,当时铁路的结构显然更利于外线的作战行动。毛奇同意李斯特的看法,所以他打算在对法战争中坚持防御作战,充分发挥德国铁路的优势。当然,随后发生的事情将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4 普法战争 1870—1871年德国对法国的作战行动,常被认为在战争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军队有“一条从前方部队向其后方基地延伸的现代化交通线”,而且还有一个“组织严密的”后勤补给机构。据说一旦部队离开后方后勤供应的支援,必然立刻遭遇失败。最重要的是,这是铁路第一次在欧洲战场上发挥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是军队现代化的起点。 如我们所怀疑的,这些看法其实毫无根据。它们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人们所接受,显然是因为当事人和利益相关群体把他们自己的解释强加于历史。“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我们习惯于毫不怀疑地接受胜方指挥官的意见,尽管一切反面的证据并没有遭到刻意隐瞒,但多数历史学家还是轻信了德国人有意的误导。如果我们把当时的战况细节都罗列出来,很容易就能发现真相。 事实上,铁路仅在军队展开阶段起了关键作用,随后就失效了。考虑到弥补动员的进度(法国的常备军动员很快)和铁路系统可怜的容量(很多细节都说明了德国人的弱智,比如 法国军队是随身携带干粮在车上就餐的,德国人则很古典地停车下车列队集合做饭就餐 ),毛奇再次选择让军队在极其宽大的正面上展开,以尽可能多的利用铁路线。运输中,作战部队优先,然后是运输部队和补给部队,但运送作战部队已经使铁路超过了负荷,车站装卸能力不足,补给品统统堵在了线上。饥饿的军官们去找毛奇,得到的回答是“不要给铁路当局添麻烦”。于是德军只好依靠就地采购和屋主供养过活。而当军队击败法军的攻势进入法国时,铁路已经完全瘫痪了。 普军的野战后勤情况是令人绝望的。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全军平均每天只有6列补给列车开往法国,但仍然形成交通拥挤,后方补给完全成为空谈。运输部队的大车在开战时就已脱离作战部队(为了快速调动部队,德国人让作战部队和运输部队分离运输),运输工具不足,效率低下,武装不够,其他如野战移动面包房和屠宰场的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后勤组织同样未能开展工作。野战部队指挥官对于后勤部队也漠不关心,在大多数场合下都选择自行解决给养问题,可怜的后勤部队往往一连几个星期得不到命令,只能自行追踪己方部队的行踪。 这一切困难未能阻止普军继续深入法国内地,依靠古老的就地征集作业,普法之战发展成为有史以来最壮观的战局之一。9月,法国皇帝兵败色当,10月,围攻梅斯成功,各路大军冲向巴黎。这时,铁路系统才得到恢复,后勤补给线一点点建立起来。而这之前,为了清理运输线,德国人不得不将大量的补给品扔到后方的沿线车站,任其烂掉。 在战前,德军曾认真计划过很多应急方案,但是这些设想实行起来完全是另一回事。毛奇下令加强铁道兵部队的实力,可惜对劳动量估计错误,全德国一共只有5个分队不到1000人,维修实力可想而知,有的地方一段铁路的修理时间就要长达数月。通过集中人力,普军将铁路迅速修至雷米利,但后方的情况毫无改善。第一集团军将缴获的法国机车发回后方运送补给,结果却使车站更加拥挤。法国游击队对铁路线的破坏给普军带来极大麻烦,毛奇却拒绝安排更多部队保护铁路线和铁道兵部队,最后德国人采用了一种恶劣的方式——火车上必须押解法国人质同行。 1870年碰到的每一种问题,都是1866年曾经发生过的。 运输技术落后,铁路到马车的转运效率很低,物资都堵在了车站 ;组织不当,缺乏保卫、维修、装卸的人手,后勤承包商无视命令超量运输(只要发车就算履行了合同);普军无力攻克沿线的法军要塞,因此线路难以延伸。这些问题德国人并非没有考虑到,很多细节说明毛奇在战前已经预见到了后勤的困难(所以才会建成绕过梅斯的铁路),但是他的结论是:即使后勤上的一切计划都无法施行,德国依然能够赢得战争。 普军之所以能在战争中保证补给,真正的原因是当时欧洲的客观条件满足掠夺式补给的需要 。法国属于欧洲最富裕的农业国之一,1870年的欧洲比1800要富裕得多,战争又是在一个有利的季节展开,因此在运动战中,庞大的德军部队才能够象拿破仑那样靠就地征集获得给养。另外, 普军在1870年从未将兵力集中于一点使用,而是将兵力布置在宽大的正面上推进,这才保证了掠夺的可能性。 相反,在围攻巴黎期间,虽然附近地区很富裕,铁路线又近在眼前,普军仍然不得不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停止部队的军事活动,由他们去自己解决给养问题。弹药方面,此时消耗量仍然很小,部队自己携带即可,围攻巴黎时才通过铁路和大车把弹药送到前线,不过一两次而已。事实上参谋部事前对步兵弹药和炮兵弹药消耗量的估计是错误的, 只是因为消耗量很小,这些失误并没有发生什么不良影响 。从这点看来,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把普法战争视为一次现代化的战争。 探讨德国人的心态是个有趣的话题。对比他们的言和行,我们会发现,德国人并不真的相信他们对外吹嘘的那些理论。多数时候,他们宁可放弃后勤的考虑,冲快一点,冲远一点,冒着补给中断的危险争取胜利。这种危险的倾向经过1个世纪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第三帝国的悲剧。 ************************************************************************************** 注:呵呵,王八仗 普军之所以能在战争中保证补给,真正的原因是当时欧洲的客观条件满足掠夺式补给的需要 。 参谋部事前对步兵弹药和炮兵弹药消耗量的估计是错误的, 只是因为消耗量很小,这些失误并没有发生什么不良影响 。
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01:37 , Processed in 0.02419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