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衍生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道理其实很简单(转)
热度 1 gordon 2015-7-8 23:14
注:道理其实很简单,有买有卖才是市场。(它做了好多不该做的事) 一个危机的起源通常是一个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故事,譬如金融上古时代的英国南海泡沫就是起源于航海大发现的真实背景而讲的美妙故事,还譬如真实的改革和自我陶醉的改革牛。 危机的第一推动力则通常来自于官方和半官方的利益集团,资本盛宴貌似是穷人翻身的机会但几乎无一例外最后都是给政府贡献税收和让贫富差距继续拉大。 危机的发酵则必须要用杠杆,酝酿于02-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初始于普通房贷,继而放松信用限制无节制放贷,进而用一系列衍生品放大规模加杠杆,当加杠杆成为习以为常的动作后,参与者便陶醉于超常的回报和超高的流动性(如A股每日成交量过万亿) 误以为这些流动性会在下跌时依然存在可以轻松出逃。 危机的爆发,通常只是个小事件但足以让部分市场参与者审视所持有的资产并打算套现,然而在没有新钱接盘时,此资产的流动性宣告停滞( 流动性特指金融资产的可变现能力 )。 08年某外资大行交易头目打电话要求另一家银行增加保证金时,对方说我们这个CDO的公允价值是99块,该交易员破口大骂去tmd的公允价值我给你开个双边65/75两边各10亿美元。所谓的价值在市场面前不堪一击,尤其是以停牌当鸵鸟的股票难道还值停牌前的价格?最后当次贷危机结束时那个CDO的真实价值连2块钱都不到。 危机的诱因及之后的明显特征:流动性缺失。 当多数金融资产无法变现时,会严重影响参与者的正常经济活动,想卖股买房也不行了,想卖股还贷也不行了。于是危机开始蔓延了。 危机的推进,流动性危机变成信用危机。金融系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各个参与者不再相信对方的信用度随着资产重估不断追缴保证金。而流动性缺失恶化缴纳保证金的难度和降低保证品的价值,最后某机构轰然倒下带来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08:51 , Processed in 0.01807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