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资本运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ZT隐形富豪车峰的三个“贵人”:两位大鳄与一位少女
热度 20 坚持到底 2015-6-17 05:48
在香港四季酒店常住的大陆富豪,如果没有参加过车峰或其代理人组织的饭局的话,那至少说明他还没怎么摸着这里的门路——尤其是“超级掮客”苏达仁已于2013年被带走调查的情况下。 2015年6月2日以后,车峰的饭局也戛然停息。 知情人士称,长期居住在香港的他,于当日在北京的一个饭局上,被突然出现的调查人员带走。第二日,其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数字王国(00547.HK)股价大泄,让更多人知道了车峰这个名字,也暴露了他的“资本帝国”一角。(详见6月5日报道《数字王国股价暴涨后腰斩 隐形股东车峰被曝遭查》) 没有人能详细地计算出这位现年45岁的“资本大鳄”究竟具体握有多少财富——一位曾为其做过资本运作的人士称,车峰的财富或可与各种富豪榜的前列企业家相PK。 梳理公开资料可以发现,车峰手里掌控着至少30多家公司,包括在北京的10家公司。这些公司里除了本世纪初,他短暂涉足的房地产以及互联网行业外,大多都是无实际业务的投资公司,并且不少注册在海外,专门用以资本运作。通过这些投资公司,他持有着数字王国、MI能源控股(01555.HK)、高阳科技(00818.HK)以及大庆乳业(01007.HK)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股份,并曾持有和出售大陆的两家金融巨擘——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和海通证券(600837.SH;06837.HK)的大量股权。 过去十五年的时间里,车峰的财富增长速度超过了亚洲富豪榜上的很多人。车峰出生在安徽的一个中产家庭,初中毕业的他,经商的起点不过是上海滩的一家服装店面,本世纪初甚至还曾遭遇生意失败。何以在最近的十余年里,迅速成为如今的“资本大鳄”? 多位与其有过接触的人士均称,在车峰“成长”过程中,两位比他更为大众熟知的“资本大鳄”起到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一位少女时代即与他相恋的女子,亦在无形中给予了车峰不小的力量。 这是一个从未上过富豪榜的富豪的故事,另一种中国富豪的故事。 起于上海的事业和爱情 早年与车峰熟识的人士透露,1995年之前的车峰,只是上海泱泱小生意人之一。1970年出身的他,当时拥有的所有财产就是一家街边店面,主要做服装贸易,身家还不及当下淘宝店的老板。出身军人家庭的车峰,不知何故,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从500多公里外的合肥奔赴上海,开始淘金梦。 身高180cm的车峰,外形俊朗。尽管只是做服装生意,车峰身边经常会有几个跟班“小弟”,俨然一副“小大哥”模样。不久,车峰吸引了一位年约17岁的少女的目光,这位少女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关于他们如何相恋的细节不得而知。上述早年与车峰熟识的人士回忆称,郎才女貌的适龄人在一起恋爱也属正常,而那个恋爱中的女孩“是她父亲的独生女”,她的父亲,是位金融机构监管官员。 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早期的车峰对未来充满抱负。上述人士回忆称,当年车峰对一切都表示了极大热情,又积极好学。尽管仅有初中学历,比同龄人早入社会的车峰有着与年龄不匹配的成熟。很多事情,他都能够自圆其说。但在批评者眼中,过早成熟的车峰对身边人以及合作伙伴都报以极大的防备心理。 长期以来,上海都是冒险家乐园,车峰在上海的日子,正值浦东开发的高潮,一切都变得可能起来。与未来妻子认识的那一年,车峰就转身进入房地产行业。当时正值中国政府推进房地产改革政策,房地产开始市场化,一批先知先觉者开始涉足地产行业。此时,车峰人生中一个“贵人”出现了。 车峰进入地产行业的领路人,为当时上海明申集团实际控制人郑建明——现今依旧是香港资本市场“大鳄”,担任着亚太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早在2010年“国美之争”时,作为持股4个亿的神秘大股东,郑建明成为黄光裕、陈晓双方的拉票对象,他对黄光裕的支持也最终导致了陈晓出局。2014年,郑建明控制的顺风光电出资30亿元,收购破产的光伏巨头无锡尚德;2015年3月,他又领衔一个财团,完成了价值33亿美元的对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旗下LED业务的收购,始终活跃在资本市场上。 1995年秋天,郑建明控制的上海明申集团出资75%,与国有企业上海色织一厂成立了上海天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天健地产”)——这是上海近西康路的澳门公寓的项目公司。车峰被郑建明方委派至天健地产出任法人和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车峰在项目竣工前夕辞去了所有职务。该项目的物业管理给了法人为张晓燕的上海沃和物业管理公司——张晓燕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多次出现在车峰控股核心公司的高管名单中。 在此期间,车峰曾短暂介入海南地产领域。2006年,作为中国平安的监事,上市公司披露的资料显示其曾担任了海南海皖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南恒业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等职务。熟悉车峰的人士透露,当时的车峰并没有资金和资源进入地产领域,依旧依附于郑建明。 公开报道显示,1993年之前,和冯仑、潘石屹(微博)等内陆拥有敏锐商业嗅觉的生意人一样,郑建明已经着手规划海南地产运作了——这也是其早期的资本运作故事。1995年,郑回归上海滩做地产项目,其中就包括由车峰打理的澳门公寓项目。两年后,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郑建明南下冲入香港楼市,赚了不少,由此在资本界名声大震。 作为车峰朋友圈最早的“资本大鳄”,郑建明成了车峰在资本运作方面的启蒙老师。未能联系上郑建明就其与车峰的交叉经历置评。 互联网创业无果而终 上个世纪末,正值全球互联网泡沫高峰。在郑建明的地产公司历练几年后,车峰决定自立门户,北上创业,深耕互联网行业。当时国内张朝阳等互联网明星刚刚崭露头角,车峰也想要抓住这次机会——用一位与车峰相识近二十年的知情人士的话来说,年轻时候的车峰总是激情满满。 事实上,这也非他首次为了事业入京。早在两年前,在追随郑建明的时候,他曾以法人和总经理的身份,北上管理北京市丰事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咨询,于2001年被吊销,其大股东为郑建明实际控股的海南恒业房地产有限公司——车峰也曾在该公司任职副总经理。 新世纪的第四天,车峰终于在北京做上老板了:他注册成立了北京沃和赛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沃和赛腾”),出任法人和董事长,其“发小”周福林任董事——他的名字在未来的15年里,同样多次出现在车峰实际控制的核心公司高管名单上。 公开资料显示,沃和赛腾主要与卫生部合作,经营“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双卫网”) ——用于全国卫技人员远程医疗培训,这一培训项目由英的亚伦有限责任公司、东联控股(后并入中青实业,港股交易代码01182.HK)、北京赛腾远程卫星科技网络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 这一创业在三年后以失败告终。车峰创业期的合作伙伴透露,车峰“把原始资金烧完后就撤了”。车的公司当时规模近三百人,都在位于北京东三环附近的黄光裕旗下鹏润大厦20层办公。另一位知情人士称,车峰当时烧完了大股东1亿多资金后,项目迟迟未上线。2003年“非典”前,公司快要解散时,车峰连租金都交不起,还找了老朋友帮忙垫付。 东联控股2002年的财报也证实了这一点。该财报提及,“囿于管理层对业务的不熟悉”,决定撤出投资,尽管已经在该项目上亏损了1.5亿元人民币。 在成立沃和赛腾之前的一年,车峰已经和卫生部谈妥合作事宜,笃定北上,成立了北京沃和生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沃和生康”),主营生物制品及仪器的技术开发和培训,股东为深圳沃和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沃和”)和周福林。 车峰在京颇受挫折的创业生涯中,也并非一无所获。其在创业期间,注册的一系列以“沃和”为名的公司,已经搭建了日后用于资本运作的“沃和系”、“鼎和系”雏形。 转身资本运作速成“大鳄”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2002年,一位影响了车峰此后财富积累的神秘合作伙伴出现了——彼时世纪中天实际控制人刘志远。刘志远也是一位“资本大鳄”。 公开报道显示,1957年出生(亦有1956年生一说)的河北人刘志远,作为上市公司贵州世纪中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纪中天”,后更名为中天城投,深交所交易代码000540)实际控制人,以业绩作假和坐庄的手法,在1999年5月10日至2003年4月16日4年间,将世纪中天的股价从最初9.08元拉升到每股65.07元,区间涨幅高达716.6%,而最高时甚至达到了887.3%,被称为中国证券史上的奇迹。 与此同时,刘志远也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大量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的股份,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其关联公司中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投创业”),这一公司持有了两家中国金融业巨擘的大量股份。 同时熟悉车峰和刘志远的知情人透露,2002年秋天,当时仍为刘志远持有的中投创业从平安保险原股东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手中购买了6600万股平安保险股权,总计3.4亿元。除此之外,中投创业的工商资料显示,2002年对外投资中,有一笔获取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亿股增发股份的投资记录。 工商资料显示,2002年底,中投创业的法人已经变更为车峰的“大管家”之一周福林,随后车峰另一心腹周健以及张晓群等也加入了该公司核心管理层。第二年,中投创业改名为鼎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鼎和创业”)。与车峰有过生意往来的人士表示,鼎和创业的实际控制人为车峰。 车峰刚刚接盘刘志远的中投创业时,公司有巨大债务即将到期。对于尚无资本积累的车峰,能够快速解决债务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公司持有的相关股份进行抵押贷款。 2005年,已经正式迎娶了相恋10年的妻子的车峰,沿袭两位“导师”郑建明、刘志远的传统,开始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 环渤海集团的知情人士称,车峰当时找到环渤海集团董事长郑介甫和时任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微博),希望借用环渤海集团来代持海通证券股份,由此作为抵押,从民生银行贷款。环渤海集团是一家大型民企,当时资产超过100亿。相对于一般民营企业来说,环渤海资产和资信都很好,更便于贷款。 据知情人透露,董文标在饭局上立马答应了车峰融资6.5亿元的需求,很快便将资金打到环渤海集团账户上。上述环渤海集团知情人士称,“到账当天便被车峰转走了”。 值得注意的是,车峰的岳父曾在环渤海集团注册所在地工作;而董文标早前在另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工作时,为车峰岳父的下属,亦曾担任过海通证券的董事长。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车峰的岳父在此次代持、抵押贷款中发挥了作用。未能联系到董文标、车峰、郑介甫置评。 关于车峰忽然接手中投创业的原因,一位与车峰以及刘志远皆有交集的人士透露,他们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合作,中投创业一事上,他们就此转让曾有过协议,但具体细节未知。 刘志远将中投创业转手给车峰的两个月前,刘的主要靠山之一、贵州原省委书记刘方仁于2002年10月在北京被中纪委“双规”。知情人士分析称,不排除刘志远当时为了转移资产,而将持有海通证券、平安保险股份的中投创业转至合作伙伴车峰。次年3月,刘志远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并于2005年10月因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决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刘志远自由后不久,海通证券开始寻求借壳都市股份,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07年7月,车峰找到郑介甫,要求将环渤海集团代持的5亿股海通证券增发股份,转移给车峰控制的鼎和创业(前身为中投创业)。半个月后,海通证券成功在上海证券所借壳上市,股价一度达到124元。海通证券2007年年报显示,前十大股东中,车峰实际控制的鼎和创业持有1.73亿股,持股占比4.22%,当时市值超过百亿。 在解禁期后,鼎和创业逐步减持海通证券。公开报道显示,车峰从海通证券的投资中获益近30多亿。不久,车峰即将环渤海集团向民生银行借贷的6.5亿贷款还清。参与此交易的知情人士回忆称,车峰仅还了本金而已,相当于民生银行免息借给车峰用了两年多。 与此同时,鼎和创业持有的平安保险已于2006年上市。公开报道显示,车峰在2008年相继抛售平安股票,全年获得的投资收益达65亿元,全年缴纳的税收实际上超过了16亿元——巨额的缴税还一度惊动了企业所在地相关部门。 巨额财富常常诱发冲突。在套现的过程中,因为利益分配上的分歧,刘志远也与车峰闹翻了。知情人士透露,在中间人的协调后,2008年左右,车峰与刘志远相互做了妥协,重新进行了利益分配。两人后来还曾于2011年,一起入股了中汇医药(后更名为铁岭新城,深交所交易代码000809)。 对于双方在中国平安、海通证券股权上的合作与纠纷,暂未能联系到刘志远和车峰置评。 此时的车峰,因为尝到了资本运作的甜头,再无心互联网创业的梦想,开始专心从事资本运作。除了中国平安、海通证券,此前的报道曾披露,车峰还通过一系列BVI(英属维京群岛)公司,在港股投资了一系列上市公司,获利不菲。在其投资港股期间,2007年,曾一度有消息称“港股直通车”将在天津试点,促成了港股一轮上涨行情。 车峰此后甚至还涉及了博彩业。一位对澳门赌场业熟悉的企业家称,车峰先后拿出了200亿元,在澳门投资了从事赌场贵宾厅中介人服务(俗称“叠码仔”)的恒升集团。据恒升集团网站资料,该公司于2011年7月成立,截至2013年8月,恒升在澳门拥有12个贵宾赌厅,共90张赌台,每月转码量约500亿元,以此计算,年转码量高达6000亿元。该公司在2014年一度传出消息,称正寻求在港股借壳上市。 为了更好地进行资本运作,车峰引入了更专业的投资团队,但却希望钱来得更“简单粗暴”。接近车峰的人士透露,2010年,车峰从澳大利亚最大投行麦格理挖了一个精英团队来做投资项目。作为常规的投行军,来到大陆后,该团队却无法完成车峰下达的指标。来自此团队的人士表示,车峰希望团队用更为简单粗暴的方式获取财富,而不是正规的投行操作模式。最后,该团队因无法认同车峰的投资理念,选择集体出走。 尽管车峰拥有巨大的财富,但其在各种富豪榜中始终保持隐身状态。与之相对比的是,其代理人之一周健,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上2007、2008年连续两年入榜。 没能回来的四季酒店“大哥” 完成原始积累后,车峰入籍香港,常年居住于此。一位与车峰熟识的企业家透露,车峰拥有香港中半山的“富汇豪庭”一处豪宅,以及半山地理根德里12号“誉皇居”的顶楼豪宅,并在后者配有4名保姆。 此外,为了便于工作和社交,车峰还常居住在香港四季酒店。上述人士称,车在行政楼租了几个套间,还把自己的独立间衣橱做了相应的改造,便于放下他那些价格不菲的衬衣西装。 2014年11月的报道《滞留香港四季酒店的大陆富豪们》,披露了以“捞人”著称的“超级掮客”苏达仁,常帮助滞港大陆富豪们传递信息,平息调查,以此收取费用的内情。报道还称,在苏达仁被调查之后,“某一线港台女星新生儿的父亲”成为了四季酒店新的“红人”。此人是香港融汇资本有限公司CEO纪晓波,实际上,纪晓波只是车的“马仔”,车峰投资的恒升集团,亦由他打理。他也比车峰更为高调,时常在四季酒店组织饭局。 上述熟识车峰的企业家透露,2010年春天,车峰在四季酒店的套房里对着屋子里人谈起自己的生意经,言语态度都颇为“自傲”,他说自己看好的项目就会有办法“弄过来”。大意就是,他能够做到很多别人办不到的事情。 和苏达仁一样,车峰在香港的活动也涉及“捞人”——若是有人在大陆涉案了,车峰会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把涉案人员解救,且还能帮忙“消案”。当然,这个代价并不低,远高出苏达仁的收费。 上述企业家透露,2010年时,内蒙某企业家的公司因与当地公安部门不融洽,一位副总被刑拘。当时公安已准备对该企业家“采取行动”,后者随即逃往香港。和大多数富豪一样,这名企业家也对车峰有所耳闻,经中间人介绍,他与车峰相识,并准备了3000万元的“费用”。但车峰拒绝了,即使这名企业家主动将价码提高至1个亿。 车峰的条件并不是钱,而是觊觎该企业家旗下公司的15%股份,继而包装上市套现——这和该名企业家最初打算只与车峰做“一锤子买卖”的计划有很大不同。这一细节,也体现出车峰对于资本运作的“痴迷”。 这名企业家最后未答应车峰的条件。当时内蒙这家公司资产已过百亿资产,15%股份价值已经远超1亿元。除此之外,该企业家向上述知情人表示,自己也了解车峰的强势,有着庞杂的背景及关系网,若是车峰果真入股,自己迟早会失去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财富带给人更多权力的诱惑。车峰不时也会组织四季酒店的常客们回大陆看项目,而地方政府也都非常买账。2010年时,车峰曾经带着一堆人乘坐私人飞机至杭州进行考察,称要投资当地某家发电厂。一行人落地杭州机场后,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等领导班子到机场列阵欢迎。 然而,这样的礼遇,或许车峰再也享受不到了。过去的五天里,坏消息在四季酒店像瘟疫般蔓延开来:“常驻大哥”车峰,已经于6月2日在北京被相关部门带走了。有消息称,车峰被查是因涉及原国家安全部副部长马建及北京政泉控股实际控制人郭文贵一案,车峰与郭文贵曾先后投资过数字王国。 熟悉环渤海集团的知情人士透露,因为资金紧张,郭文贵曾在了解车峰在海通证券与环渤海集团的代持及资本运作细节后,以此威胁而获得后者提供的6亿现金。随后,郭通过虚假合同将盘古大观某栋楼以及一套“空中四合院”作为对价转给车峰。但车峰一直没能真正获得房产实际控制权。 无法清楚风口浪尖上的车峰,为何会选择在6月份回到北京。早在两年前,车峰还曾在四季酒店自信满满地劝告苏达仁不要赴京“捞人”,否则将一去不回。 他准确地预测了苏达仁的命运,却没有意料到自己的殊途同归。
10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ZT定增的饕餮盛宴:各路资本抢筹 比IPO规模多4000亿
坚持到底 2014-11-4 13:54
“积极股东主义”西风东渐,2014年的定增市场,“野蛮生长”。今年以来定向增发的募资金额比IPO足足多了4000多亿元。   定向增发,早已不是昔日简单的再融资,而是上升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一大手法。传统行业通过定增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新兴行业则依靠定增并购,快速做大。   对参与其中的各类资本而言,定增具备的不仅仅是“高折价”的魅力,更意味着“一夜暴富”的机会。   面对定增市场数千亿的融资规模,资本大鳄、公募基金、私募大佬、知名PE、外资以及牛散悉数登场,甚至大股东“自家人”也频频“抢筹”。   2013年初至今,市场上共有超过3500家机构参与定增,一批深谙市场规则的资本玩家,早已将其产业化……   这场盛宴中,公募基金是最为活跃的一个阵营,据统计,今年65家参与定增的基金公司,前三个季度整体浮盈金额高达468亿。   火爆的定增背后,也逐步显现出一丝“虚火”。资本抢筹“僧多粥少”,增发公司的基本面开始被忽视,业绩“变脸”也频频出现。去年以来,并购重组大热,电影、游戏等公司纷纷借壳上市,溢价高达数十倍,而这类企业往往业绩稳定性较差,最终能否完成当初定下的业绩承诺,依旧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饕餮盛宴   每天都要见上好几波有意投资定增市场的客户,这样异常忙碌的日子,对于财通基金副总经理王家俊而言,早已稀松平常。   这些客户中,有做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一级市场的PE、券商和保险机构,还有上市公司、财务公司,甚至还有退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   一份来自财通基金内部关于定增市场的深度解析报告显示:2013年初至今,各类资金悉数登场,市场上共有超过3500家机构参与定增。   各类并购重组风起云涌,把定增市场这把“火”,烧得更旺了。过去几年间,上市公司定增数量与规模,均急速飙升。   据上证报数据统计,2013年,定增的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共计278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增方案,募集资金规模达3598.35亿元,进入2014年,这一数据再度被刷新,募资规模早已超越2013年全年。   截至10月23日,A股上市公司中,今年以来共有302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募资总额超4500亿元。   而同期仅有95家公司进行了IPO,募资额为441.83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定向增发的募资金额比IPO足足多了4000多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A股市场投资风格的转变,定增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几年前,主板市场还是定增的绝对“主战场”,而到了今年,中小板已经基本占据了定增市场的半壁江山。   据财通基金统计,2007-2014年发布定向增发意向的2171个项目,中小板块在定向增发项目总量中的比重在过去8年间,逐年上升,分别为5.3%、8.0%、21.6%、22%、25.3%、29%、39%、48.1%。   这意味着,近两年中小板块参与定向增发的活跃度明显增加,中小板块已基本占据定增市场半壁江山。   其中,TMT 、电子、专用设备、医药等行业积极进行定增,这与二级市场的“热度”保持了高度一致。    疯狂获利   定增市场,创造了不少财富奇迹……   有好事者和专业者做了一个模型,针对国内A股定向增发市场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指数基金。测试起点为2006年6月1日,初始净值为1元/份。   该基金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进行投资,即所有的定向增发股份均是该基金的成分股,且在每只定向增发股票发行时正好有一笔匹配资金申购该基金;而基金认购到的定向增发股票在锁定期满后第一天全部卖出,卖出资金正好全部用于该日的基金赎回。   该基金的历史表现从2006年6月1日的1元净值增长至2013年9月18日的16.81元/份,年复合收益率46.9%,甚至超越了最牛的公募基金同期年复合收益率为34.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复合收益率仅7.8%。   当然,上述模型有些理想化。不过,今年以来定增浮盈集体飙升,其收益率之高令人“咋舌”。   据上证报数据统计,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的所有上市公司定增平均浮盈达到了3750.27亿元,平均浮盈收益率达到了67%。   其中,华泽钴镍的浮盈收益率高达372.01%,上海莱士、视觉中国、信威集团以及鑫富药业浮盈收益率均超过了300%,分别为355.54%、348.86%、329.88%和306.30%。上述定增项目,基本上为壳资源重组。   回看2007年-2013年的7年间的数据,定增的平均收益率也高达54%,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达到61.65%。过去7年间,除了2007年大牛市没有获取超额收益外,其余6年间均取得了超额收益,在结构性的行情中,超额收益更为显著。   从各路资金参与规模来看,基金成为当仁不让的定增“主力军”。据统计,参与定增的65家基金公司,前9个月整体浮盈金额就高达468亿。   一位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表示,定向增发向来是基金吸纳大量筹码“点石成金”的法宝。相较其他机构,基金公司兼具平台资源、资金规模两大“天然优势”。   有着“定增王”之称的财通基金,今年以来成功中标64个定增项目,浮盈规模更是超过了50亿元。一位长期关注定增市场的基金分析师透露,从参与规模来看,财通基金已经成为全市场最大机构买家。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财通基金累计参与的定增金额已经超过了225亿元,总浮盈规模达90亿元,浮动收益率45%。无论是其成功中标的定增项目数量、定增参与规模还是浮盈水平,均位列全行业第一。   定增缘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收益率?据悉,定向增发的收益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折价率、市场波动收益即β、个股成长性收益即α。在多数机构眼中,2000点附近是参与定增的好时机,可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β收益,定增盈利概率较大。   而从寻找α的角度来看,业内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定增的本质是融资,但融到钱到底拿来做什么,才是关键。”今年的定增市场活跃度远远高于前几年,很大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市值管理,而多数市值管理的手法,都需要与定增“结盟”。   “α是定增的主要收益来源。”一位私募人士坦言,在寻找定增项目时,非常重视上市公司在增发完成之后,对于股价和市值管理的意愿。   据了解,根据定增目的,可将项目大致分为资本运作类和项目融资类,所谓资本运作类,其中包括公司间资产置换、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壳资源重组、配套融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实际控制人资产注入等,而项目融资类则包括项目融资与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事实上,作为预期盈利实现速度更快的资本运作类定增收益率,显著超越其他类型定增项目。   从2007-2014年的数据来看,资本运作类平均定增收益率为80%,而项目融资类仅为25%。“资本运作类一般来说预期盈利实现速度更快;项目融资类由于建设期问题,预期盈利实现速度整体会滞后于资本运作类。”    资本“脸谱”   几千亿的融资规模,高额的回报率,火热的定增市场开始吸引各路资金的大量关注,而一批深谙市场规则的资本运作玩家,早已将其产业化。   一位掌管定增产品的私募人士坦言,一级市场上,为了实现强化控制力、变相股权激励、收购资产以及重组等目的,大股东、管理层会积极推动定增。为了促使定增顺利实施,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会采用先减持套现后定增、签订保底协议、回购条款或是对赌协议等方式。   此外,PE、私募等机构积极认购定增,绑定上市公司进行后续并购业务,如硅谷天堂在这方面做得风生水起。而券商则提供约定式回购、股权托管、大宗交易等服务。   在资金端,信托、私募、基金专户往往成为重要募资渠道、神秘资金通道,而掮客们也发现了这项生意的“多赢”特性,在其中牵线搭桥获取不菲收益。   以往在定向增发中参与甚微的大股东,如今思维大变,抢当“主角”。据统计,今年公布定增预案的6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大股东或者是关联方参与定增,占比甚至超过了4成。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强化控制力是“自己人”抢筹的一大因素,此外,高管参与定增也是一种变相的激励。值得注意的是,高管多以资管计划的形式,成为认购对象。   事实上,对于有大股东参与的定增,外部资金也更为感兴趣。   “如果是大股东全额认购,其认购价格必然就是该股长期的价格底部。”一位私募人士坦言,定增价格是核心问题,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大股东会把定增价格定在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一般而言,有大股东参与的定增,其折价率也更高。而认购的方式也很关键,现金认购最佳,假如以股权或资产做对价,则更需要关注质地。   在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眼中,如果有资本大鳄参与定增,则赚钱效应会更加凸显,如“明天系”、“涌金系”、“鹏欣系”、“中植系”等。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去年以来,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资金非常追捧的定增类型。“引入知名PE进行并购等,帮助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或者引入新的大股东完成借壳重组,这类故事往往都很有吸引力。”   去年末,一家上市公司引入知名PE进行战略合作后,一位基金经理开始重仓买入该股,他的逻辑是,公司的经营将会有极大的改善,良好的预期下,他将该股的估值直接一举提升了50%。    隐忧渐现   定增市场越发的火热,但其中的隐忧,也开始逐步显现……   业内一位长期跟踪定增的券商分析师表示,上市公司在进行重组或资产收购时,均会对标的资产作出盈利预测,并由交易对手方对收购完成后几年的业绩进行兜底承诺。而现实的情况是,部分收购资产却存在实际盈利预测难以完成的情况。   最新的案例是,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经营业绩徘徊不前,广陆数测在去年10月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通过定增并购资产进军数字电视运营领域。广陆数测定增方案显示,公司拟收购的中辉乾坤承诺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877.8万元、2258.4万元、2660万元。   但遗憾的是,并购标的却突然变脸,受此影响,广陆数测将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测值大幅向下进行修正,原因是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辉乾坤及中辉华尚经营业绩未达到预计收入。据悉,该公司三季度实际亏损为24.96万元。   事实上,此前也曾出现过多家上市公司在收购资产后,实际盈利预测难以完成的情况。粗略统计,未能实现业绩承诺的公司多集中在新能源、建材、资源类行业,重组之时,这些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也引发股东方的大胆承诺,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及产业环境的变化,业绩出现“变脸”。   如大连重工由于之前定增资产未达到业绩承诺,中小投资者在7月28日按照每10股送8.2184股享有获赠股份。   与大连重工的积极兑现承诺相比,金利科技的“维权之路”可谓坎坷。金利科技在2011年底以总价3.7亿购买宇瀚光电100%股权,交易对手便是康铨,收购增值率约416%。康铨此前承诺,宇瀚光电2011年至2014年业绩若未达到,康铨优先以认购的股份进行补偿,不足时进行现金补偿。而现实的情况是,康铨将其持有的529万股质押给东海证券,未质押股份只有530万股,小于2013年度应补偿的665.9万股。虽然金利科技多次催促,但康铨不配合办理股份质押的解质手续,导致公司回购注销无法及时按法定程序继续实施,只能起诉到法院。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评估资产价值完全取决于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如果定增之后几年自身盈利难以达标,需要依赖于业绩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表明,当初资产的估值是有较大的问题的,此前定增描绘的美丽图画短时间也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按照业绩补偿的每股收益率以及市场平均市盈率去对相关定增股票进行估值会留下较大的隐患,短期的业绩补偿不能代替公司发展的竞争力。   在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看来,定向增发进行资产并购或者资产重组是A股一直延续的题材,由于其获利丰厚,每年都有无数投资者押注于此,从而逐渐形成了炒小,炒差的氛围。但去年以来,并购重组大热,电影、游戏等公司纷纷借壳上市,溢价高达数十倍,由于这类企业的业绩稳定性更差,能否完成超高的业绩承诺,更值得警惕。   另一类常见的“定增陷阱”在于,过度关注高折价率,常常会出现股价大幅上涨后以“半山腰价”进行定增,但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风险收益并不对等,过高的涨幅往往有所透支。   此外,多数机构在宣传定增产品业绩时,往往拿定增浮盈“说事儿”,超高的浮盈收益率又继续引发资金热捧。但从理论上来讲,未解禁股票并不能流通,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仅仅只有参考意义,从实际上来讲,被锁定的股票解禁时候,会对股价产生一定冲击,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股价降低。   据统计,从过去6年间的数据来看,在折价率低于20%的情况下,解禁正收益率基本降低到50%左右甚至以下。这意味着,定增并非稳赚不赔,定增项目本质上还是股票多头,在股市走弱尤其在熊市中,这种高风险性就暴露无遗。 2014-10-27 11:24 | 作者:吴晓婧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个人分类: 牛散|1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6 11:22 , Processed in 0.02447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