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项目经理

相关日志

分享 专有名词 “奥地利军队”
gordon 2016-4-24 14:19
“ 项目一定要有项目经理和一套管理机构,好像奥地利军队一样。” 为什么要“像奥地利军队”一样?仅仅说“像军队一样”不行吗?估计这 里是有典故,但译者没处理,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 Austrian Army,通常指的是拿破仑时代的奥地利军队。相比其他国家的军队,奥地利军队组织严密、战斗力极强。这样一来原文就不难理解了,“好像奥地利军队 一样”是作者所做的形象比喻,用来加强效果。如果多走一步,翻译为“好像拿破仑时期组织严密、战斗力强悍的奥地利军队一样”,理解起来就要容易多了。 ********************************************************************************* 恩格斯对这个事情有一定的解释: “如果没有撞针步枪,那么两个普鲁士军团能否实现会合,就值得怀疑了;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如此优势的火力,那么就无法获得这一极大而迅速的胜利,因为奥地利军队习惯上比大多数欧洲军队更为坚定。” ——— 摘自 恩格斯,“Notes on the War in Germany,NO.V” ********************************************************************************* 我大清的步兵很可能比奥地利还要差 《日清战争实录选译》里记载了一次 柳树林的战斗,清军火炮好,但是日军第二发 炮弹 ,清军步兵就开始动摇了。( 炮击命中特别准确 ) ********************************************************************************* 实际上呢,根据恩格斯对土耳其军队的记载,后发国家一般都是先搞炮兵,因为相对简单一点。 炮兵人少嘛,选优就能选出来 。 德国人训练土耳其军队,就是如此。 ********************************************************************************* 从一般规律和 李鸿章的做法 ,可以判断, 清军就是土耳其军队水平 。 这也解释了 聂士成伏击大岛混成旅团,结果被大岛的步兵冲击,丢失了两门炮的原因。 注:清军还抵不上奥地利军队,只是说 清王朝和 奥匈帝国比较像 而已 。 毕竟还是有差别的 冯子材的看法可能更准确一点 ,实在不行,用 “抬杆” 算了。 ********************************************************************************* 实际上呢,在甲午战争中, 清军的炮兵表现也不怎么样,反而是日军的炮兵 给人印象深刻 。 清军就是连发枪,好一点。 毕竟清军打败过法国人呢 基本上,就是法国殖民地军队水平,就那种情况。 很可能是作为 鸦片战争以来 “冲击—回应” 模式的反应。 注:殖民地军队是对付一些土著,洋枪洋炮就ok 了。 日本人给中国人上了一课。 从某种角度说, 学习日本是必须的,落后不在装备上 。 对付日本,像 依克唐阿的游击战才是正经 。 类似于布尔战争、美国独立战争那种游击战 。 当时外交的情况,日军注重声誉,完全可以搞游击战。 像依克唐阿的马载步兵。 李鸿章这帮人 很像 拿破仑三世,又很轻佻,典型的就是 “长崎水兵事件” 国家像奥地利,军队像 法国殖民地军队,这么一个混合体 身兼法奥两家之短 。
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9 14:49 , Processed in 0.02107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