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中国建造

相关日志

分享 王贻芳院士9月5日刊文反驳杨振宁的七条原因。
热度 28 grass 2016-9-6 07:33
div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9月5日刊文称,中国今天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并一一反驳杨振宁的七条原因。/divdivbr/divdiv  杨振宁反对理由一是造大加速器是无底洞,并以美国SSC为例。王贻芳则表示,美国SSC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当时的政府赤字且与国际空间站争夺经费、美国的两党政治斗争、德克萨斯与其它地区的区域竞争,还有管理不善、预算错误、造价飙升、国际合作不够等。预算超支并非SSC失败主要原因,而是政治因素。王贻芳院士9月5日刊文称,中国今天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并一一反驳杨振宁的七条原因。/divdivbr/divdiv  美国SCC半途下马,导致该国高能物理研究失去了发现希格斯粒子的机会,失去了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机遇,失去了国际领导地位,到现在还没有翻身。这个决定对美国的大科学研究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并使一代美国人失去了梦想的勇气。/divdivbr/divdiv  而中国的政治与美国完全不同,对大工程建设实际上有其优越性,偶然性较小。今天的中国已经干了很多美国人不干、或干不了的事,未来这样的事还会有。/divdivbr/divdiv  那么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到底要多少钱?王贻芳表示,中国规划的对撞机分两步走:第一步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建设阶段,约在2022-2030年间,工程造价(不包括土地、“七通一平”等)约400亿人民币(1元约合0.1497美元)。/divdivbr/divdiv  如果这第一步成功,CEPC有新物理的迹象,且高场磁铁所需新型超导材料技术成熟,其价格降到合理水平(比如~20元/千伏安米),就可以走第二步四分之三质子对撞机(SPPC)阶段,工程造价在1,000亿人民币以内,时间是在2040-2050年左右。/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王贻芳强调中国需要建设大型对撞机(图源:Reuters/VCG)/divdivbr/divdiv  这里如果减去国际贡献约30%,中国政府应该出资大约300亿人民币(每年30亿)和700亿人民币(每年70亿),但不包括未来的通货膨胀。/divdivbr/divdiv  中国大型工程成功的案例很多,高能所建所40年以来,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散裂中子源、ADS注入器等超过亿元的大型加速器及探测器工程中,均按工期、指标完成,实际造价与预算相比,连5%都没有超。中国有成熟的估价、建造、管理经验。还有就是,不成熟(包括造价)不会启动,所以怎么会是无底洞呢 ?/divdiv  杨振宁反对理由之二是对撞机不是燃眉之急,目前不宜考虑。王贻芳表示,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考虑当下和长远,不可偏废。清末的中国,人民富庶,GDP世界第一,虽然有能力购买枪炮,但不掌握科学,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还是被动挨打,民生也无从谈起。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开建大型对撞机,是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领先国际的一个难得的机遇。而这个机遇期的时间窗口只有10年,失去这个机会,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divdivbr/divdiv  杨振宁反对理由之三是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经费。王贻芳表示,中国的基础研究经费目前占研发经费的比重大约是5%,国际上发达国家一般是15%。所以从数字看,基础研究经费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大约每年1,000亿人民币以上),不存在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的情况。/divdivbr/divdiv  杨振宁反对理由之四是“超对称粒子”和“量子引力化”尚未被发现。王贻芳表示现在就预言对撞机会发现或不会发现猜想中的粒子,有点过于武断了,这也不是国际高能物理学界的主流意见。/divdivbr/divdiv  杨振宁反对理由之五是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并没有实在好处。王贻芳表示第一阶段300亿人民币的投入(2022年起,每年30亿),至少使中国可以在以下技术方面实现国产化,并领先国际:高性能超导高频腔(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加速器)、高效率、大功率微波功率源(也可应用于雷达、广播、通讯、加速器等)、大型低温制冷机(也可应用于科研设施、火箭发动机、医疗设备等)、高速、抗辐照硅探测器、电子线路与芯片等。/divdivbr/divdiv  同时中国还可以在精密机械、微波、真空、自动控制、数据获取与处理,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等技术方面领先国际,可以培养上千名顶尖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引进上千名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形成一个国际化的科学中心。/divdivbr/divdiv  杨振宁反对理由之六是高能所三十年来的成就不高。王贻芳表示,中国的科学家2012年在国际上独立地首次提出CEPC-SPPC的设想,得到国际上的积极响应与支持。至于中国人得诺贝尔奖,他觉得无法预料,也不是国家对基础科学投入的目的,更不是个人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他们追求的是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掌握。/divdivbr/divdiv  杨振宁反对理由之七是高能物理的前途不在大型加速器。王贻芳表示“新加速原理”确实是一个加速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也许将来(几十年内)能用于高能物理固定靶实验,或某些对束流品质要求不高的应用领域。在高能对撞机方面,无论是束流品质还是能量利用效率,都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在此期间,高能物理不能停止发展,等待这个新技术成熟。至于“几何理论”,或是“弦理论”,更是虚无缥缈,与实验有太多的距离,不是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div
2323 次阅读|4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21:38 , Processed in 0.02053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