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零部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某人要改行了!
热度 72 graceusa 2015-11-24 03:30
周五下班到家,看到门口有一个大盒子。不用猜,一定是某人又网购了。 我自己极少网上购物,偶尔为之,皆是妹妹们在网上看好了什么,让我在这边买。 打开盒子一看,居然是台缝纫机! 他前些日子买了一条裤子,偏长,我建议拿到洗衣店改短,他坚持要买个缝纫机自己搞定。 为了一条80刀的裤子花100多刀买个缝纫机,在我看来有些滑稽,他老人家却认为顺理成章。就像夏季的时候换纱门,我觉得买个现成的换了便可,他不认同,又买窗纱又买滑轮再买其它零部件,花出去的银子远远超出预算自不必说,还且一阵忙活!好像不这样折腾一番就不足以证明他动手能力强似的。 年轻的辰光,遇到此类状况我会试图说服他放弃“不合理”的想法;到了这把年纪,老早想通了,他喜欢怎么折腾都随便他,何必为了这样的小事搞得不开心,让他觉得不爽呢? 昨天,为了让我意识到缝纫机物有所值,他除了改了一条自己的裤子以外还非要给我做点什么。被他烦不过,我找出来两条偏长的裤子, 一条是铁锈红的,家里没有这个颜色的线,他立马开车出去买。回来不止一团线,五颜六色的买了一堆!俨然一派要开缝纫铺子的架势,我一看收据,又是80多刀。 能改的裤子都改完了。 凭良心讲,他做得蛮漂亮的。边码得很好看,特意选了我喜欢的花式,线走得也很直。 对于机械、电子之类的东西,他的悟性高出我N个数量级。手巧心细也是我不及的。 也许,正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才会想到买缝纫机吧。但愿,他不会因为我闲话多以后买裤子的时候都故意选偏长的!
199 次阅读|56 个评论
分享 要努力啊!我国船舶行业七成核心零部件和关键配套设备靠进口 ...
热度 15 silentdarkness 2014-8-19 00:03
  船舶市场回暖,带动了配套市场向好。市场看好,但不能掩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深层次问题,对此仍需认真思考,加以谋划。    七成配套需要进口   目前,我国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的现代造船模式已初步形成,具备了建造除豪华邮轮以外所有船型船舶的能力。海工装备产品基本覆盖了从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种类,船舶配套产品门类齐全,锚链、螺旋桨、船用泵等产品品牌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中国船舶企业成功生产的我国首制1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30万吨超大型油轮、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7.55万吨冰区加强型巴拿马散货船,以及全球首艘按共同结构规范标准制造的15.6万吨苏伊士型原油轮,都在全球市场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   造船大省江苏最近统计,该省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共有465家,其中船用配套企业225家,初步建立起了研发、设计、造船、修船、配套、拆船等门类齐全的船舶产业体系。尽管船舶产业规模在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核心技术储备少,设计研发能力弱,70%的核心零部件和关键配套设备需要进口,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江苏如此,全国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一直以来,“造壳”被认为是中国造船业的一个真实写照。如何迎难而上,赢得突破?   加快技术创新是核心要义。在江苏,船舶行业已建立3家国家级工程中心、3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集研发、试验评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造船企业还与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全方位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联合攻关。    瞄准行业空白加强研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船舶配套产业要实现突围,首先要选择一些有比较优势、当前市场前景好的领域切入。江苏苏南重工集团依托产业优势,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专业生产大功率小规格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的厂家,今年上半年的曲轴接单总额已近100套,是去年全年生产总量的5倍,产品价格也在去年基础上平均提升了5%-10%左右。整个集团的船用锻件及船用柴油机曲轴订单已接至2017年,与国内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苏南重工董事长马建兴介绍,企业每次的转型都围绕行业短板展开,向船用装备领域拓展,就是看准市场需求,看准了填补国内空白、替代甚至超过进口产品。   2006年,苏南重工引进1250吨和2500吨级锻造油压机两条生产线,使集团具备了25吨以下船用锻件的生产能力。   2007年,投入5亿元成立苏州恒鼎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生产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半组合式曲轴。   之后数年,付出逐渐得到回报。全球首根6RT—Flex35型船用柴油机曲轴,由苏南重工研制生产,成为我国目前自主生产的首根大功率小规格低速柴油机半组合式曲轴,填补了我国在船用曲轴生产领域中的多项空白。产品转型,带动了企业转型,产品竞争力随之直线提升。    加快开发节能环保技术   日前在中国船舶工业2014年度船舶配套产品洽谈会上,中国船协副会长杨乾坤指出,造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要从长远着眼,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新一代节能环保船舶物资配套的技术储备工作。   他指出,我国船舶配套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产品大多以低端为主,与日本和韩国同行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在研发能力、关键技术水平方面差距明显,整个产业的集中度也比较低。同时,航运业结构性运力过剩的矛盾仍很突出,造船企业正在深入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工作,这对船舶配套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国际海事组织和航运业对船舶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世界重要造船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开发出质量更优、能效更高、安全环保的船舶,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新一轮造船业复苏将是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船型的开发为前提。船配企业要利用当前造船业调整的时机,抓紧做好为新一代节能环保船舶物资配套的技术储备工作,为我国造船业实现由大到强的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699 次阅读|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5 05:25 , Processed in 0.0195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