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无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香港无线培训班(转)
gordon 2016-3-1 10:41
关于邓伟雄   香港第一代电视人,他是剧作家,填词人,收藏家。他是TVB的开创者之一,曾先后担任TVB的编剧、创作主任、制作副总监。《狂潮》、《七十三》、《飞鹰》等大量TVB热播剧都由他一手制作;《万水千山总是情》、《铁血丹心》、《江湖行》等脍炙人口的歌词也 都出自他手。出版著作《大话西游》、《艺苑闲话》、《齐白石画传》、《香港艺术家对话录》、《如是我见》等。   如今这个时常出入于香港大学校园、奔波于全国各地美术馆,用著书讲学填充生活的邓伟雄是个不折不扣的学者。提起他的名字,在华人的电视圈里可谓 无人不晓。作为香港第一代专业电视人,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和他的同事一同书写了香港电视业的传奇。他还醉心于艺术和写作,数十年来笔耕不辍的他 著作颇丰。   为了人才开“无线训练班”   新报:有人评价你“写下了TVB的黄金岁月”。   邓伟雄:只能说是开创时代,我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刚开始运营了几个月的TVB工作,上世纪90年代才退出。   新报: 你是香港最早的电视人,难道之前的香港没有电视节目吗?   邓伟雄:有,叫“丽的”电视台,是英国人管理的,是“有线”电视,就是靠“电线”来传讯号, 我们开始做的就是“无线”了。当时,电视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   新报:在“陌生”的领域中创业很艰难吗?   邓伟雄:当时中国人的报纸、杂志已经做得很成熟,但是做电视节目大家没有经验, TVB刚开始运营的时候,有几个人都是从国外回来的。我和同事都 被派出去学习,我曾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学习过。发现国外的电视传媒已经很发达了,他们的大学里有传媒专业,而我们最缺的就是专业人才。   新报:于是你们创立了后来被称作明星摇篮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邓伟雄:我当时最深的体会就是人才最重要,一 个新的电视台要发展,无论幕前幕后都要有自己的人才,于是我们开始做培训班 ,一个班大约有30个 人,但当时报考的有三五千人,周润发来得比较早,但不是第一届,梁朝伟和刘德华他们要更晚一点。不仅培训演员,还有导演班、编剧班。   新报:培训出这么多天王天后,你是如何选才的?   邓伟雄: 我们通过摄像机镜头看演员 ,这是一种“职业病”。 看的是“能不能红”,不是“漂不漂亮” 。很多人选上香港小姐或者亚洲小姐,却不适合做演员。漂不漂亮和能不能红不是一回事。   新报: 有没有你们预期很好却没成名的演员?   邓伟雄: 几乎没有意外。 用周润发举个例子,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他将来会很红,光看外形就知道了,外形好的人很多,但是在摄像机里也能让人觉得与众不同,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了。周润发可以说生下来就是明星。   新报:你填写的歌词曾唱红大江南北,为何后来不写了,你怎么看如今的流行歌曲?   邓伟雄:我写着玩儿的,能红是意外,呵呵。我现在不写了,因为我不会用电脑,一个3岁的孩子都比我用得好,我担心网络的语言会对我现在的语言风 格有影响,所以我不用,而写流行歌词离网络生活远,必然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有人跟我说流行歌曲的歌词退步了,我不这么认为,只能说说这话的人已经落伍了。 不过我将来也会学习电脑,当我放弃了现在的写作之后我就会学,我相信会比别人学得好。    能换稿费的文章我都写   新报:除了选才、写歌词,你还写剧本。听说你当年可以一年写300个剧本?   邓伟雄:我很确信我是全世界最高产的编剧。现在一个高产编剧一年写十几个剧本就很了不起了。 我当年可以做到一年写300个剧本,当时整个TVB的剧本都是我写的。除了剧本我还写其他的文章,能换稿费的我都写。   新报:你是开启香港与内地电视台合作的先行者,还记得最早合作的是什么节目吗?   邓伟雄:改革开放之前就跟内地的电视传媒合作了,最早的是我们TVB跟广州电视台合拍的《羊城贺岁万家欢》,节目形式相当于现在的春节晚会,是 我具体来操作的。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制作了一个叫《大江南北》的节目,介绍各地的风光民俗,当时我才30多岁,在TVB做创作总监。   新报:可以说当时把全国都跑遍了,你写了这么多武侠电视剧,本人更喜欢大漠还是江南呢?   邓伟雄:是的,北京、敦煌、内蒙古、新疆都走遍了,可惜的是西藏和海南没有去。我认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电视不是我的事业   新报:你说电视不是你的事业?   邓伟雄: 电视只是我的专业,因为它很赚钱,我十几岁开始写电视稿子,是因为看到这个行业是新兴行业,比较容易赚钱,如果不用专业的态度做,永远干不好 。演员要认真地学习,制作人也要认真地学。   新报:那你的事业是什么?   邓伟雄:就是我现在从事的艺术研究,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着迷,书画艺术和印章我都喜欢,我个人的兴趣就是做艺术,艺术是我的事业。   新报:那你觉得电视跟艺术无关吗?   邓伟雄:电视说到底是很商业的艺术,不是纯粹的艺术。就像电影有两种,一种是艺术电影,只在小剧场里给少数人看,一种是要进院线的商业大片,当 然,好的商业电影也有艺术成分,很多人找我拍艺术片,我只能说:“在可能的情况下我才会给你拍。”我主要拍商业片,因为在香港,没有钱电视台就要倒闭,没 有广告我就得被炒鱿鱼。   新报:除了艺术和写作还有其他爱好吗?   邓伟雄:我喜欢看电视剧,我一个晚上可以看40个小时的电视剧,因为我用16倍速度和32倍的速度快进观看,像审片子一样。   记者手记   以邓伟雄写的歌词很难想象出他的样子,在网上也找不到邓伟雄的过多资料,他是一位电视台幕后工作者,但也是一个真正的荧屏魔术师,在TVB辉煌的30年背后,他是那个真正的幕后推手。   脑海中还在闪现着那些影响我们几代人的TVB武侠剧片段,邓伟雄就出现了,形容威严的长者,身上背着的一个半旧的白色布袋子,上面的印花有些 脏。他说这个布袋购自上海美术馆,上面的这些印章图案都是他喜欢的著名印章。从艺术开始交谈,从虬髯客说到《蜀山传》,再聊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书法。邓伟 雄是一个真正的高人,是一个拍戏时几天不睡的电视人,也是一个一年写300个剧本的高产编剧,他现在感兴趣的是“如今军大衣卖多少钱”,因为他早年来北方 拍戏的时候总是买两件,一件铺地上,一件盖身上,情态就像扫地神僧在问误入藏经阁的客人外面铸剑的生铁涨价了没有。   在他眼中,曾经的辉煌都不是自己的事业,上世纪90年代离开电视圈开始从事艺术研究的他如今志得意满。他训练演员的经历,以及那些曾经的人和故事也都如他写下的电视传说,早就归隐于江湖岸边的梅庄了。 (回振岩) ***************************************************************************** 访 问.撰文﹕刘德欣 一个写下香港电视黄金二十年的编剧、填出《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作词人、艺评家、金石收藏家,身兼香港大学饶宗颐艺术馆的负责人,对於赫赫成就,他淡然处之:「这只是我的专业。」 从大二开始在无线电视做兼职,邓伟雄一做便做了二十一年。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七、八十年代,正值香港电视业的黄金日子,邓伟雄亦成就了电视剧的黄金时期。那时每遇上当红剧集的大结局,街上就人迹稀疏,饭店提早打烊。他与一手建立的创作队伍,缔造了港人的集体回忆。 「那时我写稿最快是在茶楼,我喜欢那里嘈吵,人们走来走去,可以观察人生百态。我大部分的处境喜剧,如早期的《七十三》都是在茶楼中完成的。《双星报喜》则要走遍大街小巷,发掘题材。」 七十年代中,他又改编了一系列的古装武侠剧,无线的《书剑恩仇录》、《射 雕英雄传》、《楚留香》等等,脍炙人口,红遍港台。能成就这些绚丽的传奇,没有运气可言,唯有真材实料。「世上不会有人像我看过这麼多武侠小说。 因职业需 要,我看过全中国所有的武侠小说 ,从最早期的还珠楼主所写的,到通俗的市井小说,我全部看过。」 离开无线後,他辗转在不同媒体工作,目前他仍从事电视节目顾问工作,但他已把更多时间投放在艺术工作上。零三年起,他替岳父饶宗颐教授打理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并出版、编辑艺术著作达数十本,研究近代中国艺术家如丁衍庸、杨善深、饶宗颐、齐白石等的书画作品。 ***************************************************************************** 邓伟雄——被人遗忘的香港填词人 伟雄先生的作品不多,我个人认为有如下3个原因:   原因1:邓生的作品没有创出太多自己的风格,填词手法同卢国沾/黄沾等人的填词有相近之处,所填的作品很多是影视作品歌曲(这与他本身亦身为编剧人有关),大多作品都限于侠歌范围;   原因2: 邓生在填词界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作品大多在1979-1986年间创作 ,随后即淡出圈内;   原因3:邓生的作品多选用本港的曲子,外来曲极少。并且在创作上合作伙伴不多。例如:与顾嘉辉一人的合作就占据了邓之作品总量的七八成甚以上。(梅艳芳的一张专辑中,邓生与黎小田几乎包揽了合作了全部作品)与其他音乐人合作的作品少之又少。   但无论如何,邓伟雄先生的作品还是于彼时代留下了深深的价值,所以亦极具统计意义所在 。 ***************************************************************************** 不要以为电视剧,看的时候好看,拍的时候也得出力啊。 注: 这个人讲专业,讲爱好,讲的很好。认知障碍会带来你的生活困境,知道吗? 没有下苦,就是出不来头。 自我实现预言 ,也叫自证 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你认为自己不行,你就肯定不行。 注:这种方法的真正问题在于, 你的边界在哪儿,你不知道。 这个边界得确认出来。不要当糊涂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有机会成本,你要考个证,你要考 “初级还是中级” ,“中级还是高级” 。
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无线重播《大时代》
热度 23 常挨揍 2015-4-14 11:16
无线今日突然宣布为配合股市热潮,将于下周一午夜时段重播23年前由郑少秋、刘青云、郭蔼明主演的经典港剧《大时代》。无线高层表示不担心“丁蟹效应”。 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指的是从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
86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心情郁闷,DIY个无线机械键盘吧!
热度 46 维京老海盗 2014-6-30 16:24
心情郁闷,DIY个无线机械键盘吧!
话说,前两天本贼专用屌丝机械键盘——DS SUN88被泡了一杯茶报销之后,科研工作陷入了低潮,DELL的薄膜键盘还是不给力啊!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另一个闲置已久的键盘——罗技K230无线优联键盘。当时看中K230就是因为够小巧,够省电,而且优联技术可以一个接收器连接6个设备,大大节约了USB口。可惜用了一阵,发现优联的设备性能上是没问题,但是人机工程的设计实在太蛋疼了,手感不是一般的差,于是咬牙购入这块屌丝机械键盘。既然这块键盘是主控烧掉了,那我就不客气了,螺丝刀,电烙铁,吸锡器,全都上阵去吧! 这个键盘外壳很好取,取掉之后就是这个样子。 接下来是我的山寨DREMEL multi-tools上阵,一阵磨和钻,在原来的PCB版上开出电池的空间和无线主控电路板的空间。拆掉K230,把键盘的薄膜开关矩阵拿出来,把它转化成与无线主控模块的线对应的关系。 这个就是K230的电路板,我已经焊好了排线,方便连接到键盘的PCB上。(请主动忽略本贼飘逸的腿毛和销魂的人字拖) 接下来就是飞线了,按照K230的连线来飞就是了,难度不大,关键是要细心。 飞线要选择带绝缘外层的细线,不然到时候有你哭的。有专门飞线用的漆包线,外面的绝缘层用电烙铁多烫两下就掉了,很方便,推荐。 最后装上外壳,就是这个样子了
3933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4 02:26 , Processed in 0.02562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