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技术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技术

相关日志

分享 你们家有七星瓢虫吗?
热度 36 sylvia 2015-1-18 01:03
几个月前,女儿告诉我:“妈妈,客厅天花板上有很多Ladybugs.” 果然,整整齐齐地一溜排开,估计有二三十个。为什么呢?秋天了,要进来过冬?可是那么多怎么进来的呢?怎么赶它们出去? 那会儿正是咱爱坛轰轰烈烈比试打苍蝇技术的时候,77同学的吸尘法立马被我优选。女儿很担心:“妈妈,不要伤害它们。” 我信誓旦旦:“没问题,吸完后就把它们放掉。” 吸尘棍沿着天花轻轻移动过去,瓢虫们无声无息地进了吸尘袋。我们立马开门,撕开吸尘袋,可怜的虫们没有象预计那样张着翅膀往天空飞,除了4,5个出来了,其余的估计都没经受住考验。 二楼走道天花上也有七星瓢虫,女儿不允许我吸了,LD只好乖乖地爬上去,一个个请下来。估计他的手掌 很温暖,一个个还不愿意飞走。最后只好大手往空中一挥:走! 大部队请走之后,天也渐渐冷了,偶尔发现这儿那儿的有几个零星的,觉得让它们呆着吧。有次在学校实验室也发现了 瓢虫,觉得这就是普遍现象吧,不再关心此事了。 不知道是上次有不少躲起来了还是幸存的在温暖的室内呆着又思淫欲了,这几天数量有增加的嫌疑。沙发上,桌上,甚至要和我同床,还进了女儿的水杯。 忍乎?赶乎?你们家有七星瓢虫吗?
194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良好的摄影技术有益于家庭和谐
热度 19 齐的隆冬强 2015-1-17 12:49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妹纸跟她妈妈出去旅游去了,旅行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特别有意思,就是在一个景点照相的时候,照完整理照片的时候,她妈妈发现妹纸把她照的很难看,就在那里吐槽,说,你这相照的真烂,我哪里有那么丑,妹纸也没客气,直接就说,什么照的好不好的,你就长那样儿,怎么照都没用,于是,母女俩的冲突爆发了。以下省略1000字,我的总结,就是良好的摄影技术有益于家庭和谐。
783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牛奶面粉面疙瘩面膜
热度 17 笑口常开 2015-1-6 02:28
看网上介绍用牛奶洗面做面膜能美白除斑,再对镜照了照我那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分何秒扎根在颧骨处的黑斑,不由的心念一动,自制一个牛奶面粉面膜贴贴也许能除我心头大患。 我操起厨具卷起袖子弄出面粉倒上牛奶,一通搅拌。。。等手腕子都累了,看着成稀面糊状了,估摸着火候到了,就找了把刷子,按照油漆工的样子把自制牛奶面膜刷上了脸! 额。。。初学者,技术欠佳,牛奶面粉面膜弄成了牛奶面粉疙瘩,粘的满脸满头发都是,这个狼狈!!!得,黑斑没去成,折腾出了除头发上面疙瘩的巨活,好累! 女人们呐,拿这张脸该怎么办才好?
1233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ZT 大国重器:北二机床突破内燃机关键技术
热度 1 jerf71 2014-12-10 23:53
喜闻乐见,喜大普奔。 2014年中国机械工业最高奖:北二机床突破内燃机关键技术 近日,北京第二机床厂(北二机床)研发的曲轴磨削装备荣获2014 年度国家机械工业最高科技大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曲轴是活塞式内燃机的关键部件,曲轴的旋转是整个机械系统的动力源。上述成果意味着,我国成为继英、德、日本之后,第四个掌握随动式磨削技术及装备的国家,北二机床也成为目前国际上惟一能够提供曲轴磨削抛光完整精加工装备的机床制造商。 北二机床 生产的B2-K1018 “双砂轮架随动式数控曲轴磨床” 据中国工业报报道,北二机床研发的“曲轴柔性、精密、高效磨削加工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荣获 2014 年度国家机械工业最高科技大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这不仅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第一次而且也是北京市企业第一次获此殊荣。 北二机床除了突破关键技术,还与清华大学等相关高校企业 , 开展了项目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机床结构分析及优化、加工状态监控与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研究工作,最终使磨削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偏心夹具式曲轴磨床提高了 4 倍。 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 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 曲轴轴颈的圆度误差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配合精度、旋转精度、摩擦、振动和噪声,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曲轴的制造精度、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曲轴工作原理 曲轴实物图 据该项目负责人北二机床总经理王波介绍:“ 项目组七年磨一剑 ,针对曲轴精密、高效的磨削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开发出了曲轴精加工敏捷生产线成套装备,并形成了从曲轴随动式(切点跟踪)磨削的相关理论、方法、工艺、功能部件、整机制造到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实现了曲轴非圆磨削成套装备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大突破。” 该项目通过采用基于非圆磨削原理的双砂轮架随动式(切点跟踪)磨削技术、六轴同步插补联动磨削技术,实现一次装夹双砂轮同步磨削曲轴连杆颈和主轴颈,将传统的曲轴磨削 7 道工序优化为 4 道或 5 道工序;成功研发出具有敏捷柔性特征的曲轴磨削生产线总体布局技术、随动式(切点跟踪)磨削技术、智能化无编程专家系统、连杆颈相位数字化自动测量识别技术、曲轴随动同步切磨纵磨技术、曲轴品种的智能识别与敏捷换型技术、超精密抛光、机床几何误差及磨削圆度与尺寸误差补偿、微进给传动与高响应驱动等关键技术。同时北二机床与清华大学等相关高校企业,还共同开展了项目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机床结构分析及优化、动静态精度测试、可靠性提升、生产线加工过程与工艺参数优化、加工状态监控与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研究工作。项目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3 项。 该成套装备能够满足汽车、船舶等各类内燃机曲轴加工要求,对于推动我国内燃机等相关领域技术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艺装备支撑。 项目成果鉴定意见为: “该成果综合技术达到同类技术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随动式(切点跟踪)磨削机床达到同类产品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曲轴非圆磨削成套装备技术研发和应用重大突破”。 项目开发的以“数控随动式(切点跟踪)曲轴磨床”为核心的“曲轴柔性、精密、高效磨削加工成套装备”,该整套装备包括:双砂轮架数控随动式(切点跟踪)曲轴磨床、数控曲轴止推面磨床、数控曲轴轴端磨床(法兰端磨削)、数控曲轴轴端磨床(皮带轮端磨削)、数控曲轴抛光机等产品。北二机床同时也具备了提供全自动上下料、自动加工、自动物流、自动检测、 MES 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智能化曲轴生产线的成线集成配套能力。 项目创建的技术体系还可以推广到汽车凸轮轴、机器人偏心轴等领域的非圆精密高效磨削加工。 在此技术基础上,北二机床又成功开发出了数控凸轮轴磨床、带有非圆磨削功能的数控柔性复合磨床和面向工业机器人 RV 减速器的数控偏心轴磨床。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船舶、内燃机车、军工、工业机器人、空调冰箱压缩机等不同行业。 曲轴磨削成套装备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英、德、日本之后,第四个掌握随动式磨削技术及装备的国家, 北二机床也成为目前国际上惟一能够提供曲轴磨削抛光完整精加工装备的机床制造商。减缓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制约,节省了设备投资,确保我国汽车、船舶、军工、工业机器人等行业磨削成套装备不受制于人,为国家经济安全做出了贡献, 其技术幅射作用必将带动机床、汽车、船舶、军工、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4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转篇关于基因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的文
热度 16 老芒 2014-11-24 07:37
基因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的陷阱与机遇 作者:罗新 理论上,在我们回溯至第20代祖先时,应用线粒体DNA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辨认出一位女性祖先,Y染色体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出一位男性祖先。然而,与他们两人同时代,我们共有一百多万个祖先,这上百万人的族群、地区和语言分布,一定是天差地远的,我们怎么能仅凭其中一两个祖先的地区或族群特征,就宣称自己的祖先属于什么人类群体呢? 匈奴研究界在2010年秋天忽然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波澜。 这一年美国体质人类学协会的官方刊物《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第142卷第3期上,发表了以韩国中央大学医学院KijeongKim教授领衔共22位作者署名的古人骨基因检测报告,题目是《在蒙古东北两千年前的匈奴贵族墓地发现一个西部欧亚男性》。这一研究是对蒙古肯特省巴彦阿达尔嘎县的DuurligNars匈奴墓地所找到的3例人骨进行基因提取和检测分析。韩国国家博物馆与蒙古科学院合作,从2002年开始就在肯特省及相邻数省开展调查,主旨是研究古代游牧文化,2006-2007年对Duurlig Nars墓地进行了发掘,在所发掘的三座大中型墓葬中,除了出土汉式青铜帐钩、马车、铜镜、玉器和金银器具以外,在三号墓还出土了3具人头骨,韩国中央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们就是对这3具头骨进行了DNA提取和分析。 根据这份引起了极大争议的研究报告,3例头骨检测的结果为两男一女,其中一男一女的线粒体DNA都是D4,而且男性的Y染色体为C3,文章认为这些基因类型常见于北亚蒙古人种,因此这两人无疑都属于蒙古人种。检测对象的另一个男性,才是该报告的真正热点,因为报告宣称他不是蒙古人种,而属于印欧语的高加索人种。这个结论的依据是在该男性DNA中找到Y染色体R1a1和线粒体U2e1,报告称Y染色体R1a1和线粒体U2e1是常见于印欧人群的基因类型,而且分析显示该男性DNA的常染色体与印度高种姓人群最为相似,因此得出结论他不是东亚人,而属于高加索人种。为了说明基因提取过程没有遭到污染,报告指出所有接触性工作都是亚洲人操作的。报告还把古印欧语 (Proto-Indo-European)人口迁徙扩散的研究、古代骑马游牧文化传播的研究,与高加索人种基因的传播结合起来,论证Y染色体R1a1和线粒体U2e1的确是印欧人的基因特征。报告宣称,这是第一次采取到匈奴时代印欧人的父系R1a1和母系U2e1的DNA,可能来自印度高种姓(即所谓古雅利安人)或外贝加尔地区的斯基泰人。报告最后还有一句针对匈奴历史的结论:“这个西部欧亚人出现在匈奴帝国显示了匈奴人的种族宽容(theracial tolerance)。” Kim团队此一研究的新颖之处是在匈奴人中确认了印欧人的存在。不过,在此之前法国学者Christine Keyser-Tracqui所领导的小组已经连续发表他们对蒙古北部Egyin河谷出土的匈奴时期人骨DNA的分析,比如2003年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发表的《蒙古Egyin河谷两千年前墓地的细胞核和线粒体DNA分析》,在此基础上,该小组试图描画蒙古高原及中亚古代人口迁徙的路线图,比如2006年在《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上发表《蒙古国的人口起源:古今DNA的结构分析》,2009年又在《人类遗传学》上发表《古DNA对南西伯利亚库尔干(kurgan)文化人群历史的新启示》。他们以自己采集的古今DNA样本为起点,参考各类基因库数据,建立起新的分析框架,比如说,兼顾父系Y染色体和母系线粒体的双重数据,不仅在方法上比过去有所推进,而且确定了一些数据标准。正是这些数据标准,成为Kim团队区分蒙古人和印欧人的基础。而且不止于数据,更重要的是数据的历史应用。比较一下Kim团队所使用的关于历史上人群分类的概念,几乎都见于Christine Keyser-Tracqui小组的论文,比如古印欧语向东扩张、库尔干文化的扩张与迁徙、斯基泰与游牧文化、蒙古人种、塔里木干尸,等等,可以说继承或共享了近代欧洲东方学中的那种印欧中心主义的历史学关怀。 DNA史学应用的坏典型 匈奴社会里出现了一个欧洲人,这个检测结果的历史解释必定会引发众说纷纭,不过有意思的是,即使对于这个检测的技术过程,也有专家提出了严厉的指责。现居美国的前苏联生物医学领域的顶级科学家AnatolyA.Klyosov写了一篇毫不客气的批评文章,对Kim团队的基本数据和论证逻辑进行了细致的检验,发现了检测数据和文献依据方面的许多漏洞,比如把R1a1说成是“库尔干文化”人群的基因特征,就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因为更多地区更多文化类型的人群都具备这种基因,而且现有数据显示,与其说R1a1起源于欧洲,不如说更可能的是起源于东亚。因此,出土于DuurligNars匈奴墓地的这个人,并不能说是“西部欧亚的男性”,而只是一个带有Y染色体R1a1基因类型的男性,他既可能来自欧亚草原的东部地区,也可能来自南西伯利亚,或其他地方。 Klyosov批评说,以R1a1基因类型的存在来支持“库尔干文化扩张与迁徙假说”没有科学依据,不仅跳越了年代学的严格规范,也把文化的传播与血缘的扩散混为一谈。更不要说“古印欧语”只是一个语言学分类,而语言的传播与扩散从来就不会与人口变迁具有同样的速率和模式。描述古基因所代表的人群,在语言学、族群、地域、经济生产方式、文化传统和所谓的人种分类等多种标准间随意使用标签,基本上自动删除了技术论证本来可能存在的学术意义。这个批评很有代表性,现在研究者们偶尔提到Kim团队这篇文章时,无不大摇其头,视为DNA史学应用的坏典型。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的Patrick Geary教授的话来说,这样的基因技术应用就是“生产糟糕的历史”。 尽管批评和警告从来就紧紧伴随着基因技术在历史领域的应用,但媒体和社会却欢迎任何和基因相关的“解密历史”的故事。Kim团队的研究报告出来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虽然很快就被一些研究者当作笑谈,但媒体和社会的追捧却热闹一时。而且,该报告所代表的研究方法与旨趣,在世界范围内的同行中也不缺乏同情者和追随者。以中国为例,《边疆考古研究》第13辑(科学出版社,2013年)上,有一篇《蒙古国胡拉哈山谷M21号匈奴墓主的线粒体DNA分析》,读起来就会感到如出一辙。比如,该文第四部分“讨论”一开始就说:“关于匈奴的人种问题一直是考古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蒙古说和突厥说一直存在争论。”这和前面所提到的混用印欧语和高加索“人种”是一致的,似乎不了解蒙古说、突厥说的争议只是对匈奴统治集团的语言属性的争议,与所谓“人种”绝无干涉。该文的结论,认为所探讨的DNA属于所谓蒙古人种,但还是说:“匈奴人的主体还是蒙古人种,少量的欧罗巴人在2000前已经到达了东北亚地区。”大概是考虑到并且要尊重前面所说Kim团队研究的结果。 新的科学技术常常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利用基因技术回答传统历史学不能回答的问题,是过去20年间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轰动一时的纪录片《人类之旅:基因的奥德赛》的制作人Spencer Wells说:“人类所写的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其实就在我们血管里流淌着。”如果这句话还不够激情洋溢,我们再引一段因为用线粒体DNA论证人类源自非洲而闻名的BryanSykes的话,他在畅销书《夏娃的七个女儿》一开篇就说:“我们终于可以解码过去的信息了,人类的DNA不像古代羊皮纸那样会褪色,也不像久已死去的战士的剑那样会在土里锈蚀。风雨不会使它朽烂,烈焰与地震亦不能使它衰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比史前还古老的深度人类史的研究变得可能,非洲起源说的巨大成功就是一个典范。 “他们只是把他们认为我想听的告诉了我。” 应用DNA技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以及对人类个体的分别研究,从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比较简单,问题出在对人类进行分群的研究。“人以群分”,自古而然。即使是家族这种理论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的人群单元,也与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亲缘结构绝不相等。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个体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一直往上推,数量巨大的男男女女,都是对该个体的DNA做出了同等贡献的祖先。从任何一个个体回溯对其生命构造做出了平等贡献的祖先,由2、4、8、16、32、64……越来越多,到第20代时,就该是1,048,576个人。想想看,理论上我们在唐宋时代的祖先数量,一定比那个时代的人口总数要多得多。当然这种计算忽略了我们任何一代祖先之间必定存在的高度重叠,但个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祖先必定是越往上越多的,画成图表就是一个向上无限开放的倒金字塔。可是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以家族为单位的历史叙述,却都是从单一的祖先开始,繁衍越来越多的子孙,画成图表则是一个向下无限开放的正金字塔。 这种矛盾的本质在于,与普遍接受的认识正相反,家族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血缘组织,而是一个文化构造,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是社会权力关系的反映。随便翻看一下中国的传统家谱或族谱,祖先中女性的普遍缺席,每一代权势男性的中心地位,以及单一而遥远的男性祖先的攀附,都多少反映了所谓家族的本质属性。且不说任何一个家族的任何一代都可能存在非血缘成员,即使未曾发生血缘错讹,传统家族结构也绝不是以容纳全部血亲为目标的。家族是一种社会制度,只有经过了这个制度过滤、筛选和选择的血亲成员才可能进入家族。可是,利用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来追溯,在任何一代祖先中就只能辨认出两个祖先。理论上,在我们回溯至第20代祖先时,应用线粒体DNA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辨认出一位女性祖先,Y染色体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出一位男性祖先。然而,与他们两人同时代,我们共有一百多万个祖先,这上百万人的族群、地区和语言分布,一定是天差地远的,我们怎么能仅凭其中一两个祖先的地区或族群特征,就宣称自己的祖先属于什么人类群体呢? 哈佛大学著名的黑人教授盖茨(HenryLouis Gates)主持过十多种广受欢迎的电视系列专题节目,其中好几种都专注于“寻根”,借助于口传资料、文献档案、教堂记录以及DNA检测,探寻美国黑人的祖先。其中影响特大的一种就是《非裔美国人的人生》。在2007年10月7日的该节目中,一位来自纽约的黑人妇女VyHiggensen被当场告知DNA测试结果,首先她被告知DNA测试帮她找到了现在美国人中一些她不知道的亲戚,其中一位男性是密苏里州的白人牧场主。接下来的寻根环节,一个DNA测试公司宣布Higgensen的祖先是塞拉利昂的Mende人,另一家公司则宣称她的祖先在象牙海岸的Wobe部落里,而第三家测试公司则说她的祖先来自塞内加尔的Mendenka人。她在节目现场明显表现出不安和困扰,她本来以为会有一个确定无疑的具体结论,而现在似乎演变成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游戏。 更有意思的是盖茨教授本人的经历,这个经历使得本来狂热迷信DNA寻祖的他开始怀疑并批评这一新兴服务业。《纽约时报》2007年11月25日发表RonNixon的文章《DNA测试找到的多是枝杈而非树根》,讲到盖茨教授自己的故事。据盖茨说,他在2000年请一家DNA测试公司帮他寻根,被告知他的母系祖先极可能来自埃及,也许源自努比亚族群。五年后他请另一家公司测试,得到的结论却是他的母系祖先不是努比亚人,甚至也不是非洲人,而极可能是一个欧洲人。这让他大为震惊,赶紧调查为什么五年前是另一个结论,原来前一个公司并没有把基因测试的多个匹配结果都告诉他,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与欧洲人匹配。盖茨教授说:“他们只是把他们认为我想听的告诉了我。” 事实上,绝大多数公司都不会事先说明这种DNA测试的技术局限与伦理风险,比如可作比对的样本数据库一定是有限的,以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数据解释的空间,有时候可能过于巨大。正如前面所说过的,目前DNA测试应用于个体追寻祖先的主要手段是父系的Y染色体和母系的线粒体DNA,即使数据库中的样本匹配是可靠的,那也只是在个体的数量巨大的祖先中找到了其中的一两个,如何可以用这一两个样本的地理、族群和语言属性,就排除其他成千上万、对个体生命构成同等重要的祖先们呢?正如盖茨教授所说:“这一切都说明,你不能拿着测试的结果之一就信以为真地说你是这你是那,有时候测试结果会改变,会有另一群人成为你的堂亲或表亲。” 主观认同,还是客观标准 家族尚且如此,超越了家族的族群、国家或地区,那些以文化、政治、语言或历史传统形成的人类群体,其边界又如何可能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群边界相等同呢?古代并没有现代“民族”这样的概念与社会实体,只不过有大致上近似于现代“族群”这样的观念和社会存在。但即使是这样的社会集团,其本质仍是非血缘的,把这样的集团维系在一起的,并不是血亲纽带,而是文化、政治和历史传统,而且所有这样的人群,都处在持续变动的历史过程中。最值得现代研究者警醒的,就是古代族群结构的流动性和族群边界的开放性。即使那些在地理上极为偏僻而与外界联系稀少的族群(研究者倾向于在这样长期孤立闭锁的人群中采集样本以确定人群间生物学差异的标准),也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着一定的流动性。所有那些以英雄祖先滋蔓生发出来的民族历史,其形式虽然只是不同时期各人群不断修订的群体传说,但其实质则是各人群围绕文化与政治权力所进行的缘饰与解说,以及这类缘饰与解说的层层堆积。 所有古老的缘饰与解说所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把当下人群描述为一个血缘性的集团,用生物学意义上的血亲联系掩饰内在的政治联系。近代以来的民族观念,以及“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正是这一历史传统的延伸。把不同民族和不同族群看作在生物学意义上彼此有清晰区别的人群,这种学说的极端演化就是种族主义。而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种族主义学说影响到政治实践中,最极端的就表现为种族灭绝。以德国纳粹为代表所犯下的滔天罪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沉痛的教训之一。对种族主义的反思,应该从基本的概念、观念和方法入手。 不错,“人以群分”,但分群的标准是什么?族群、民族的分类,究竟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社会过程,还是本来就具有生物学的科学依据?当我们宣称自己的族群归属时,我们的依据究竟是一种主观认同,还是可以用科学数据表达出来的客观生物学标准?匈牙利考古学家CsanádBálint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关于人群分类,20世纪有两个影响很大的学派:一个是英美学派,强调主观认同;一个是德苏学派,强调客观标准,包括物质文化与生物学特征。如果他说的这两个学派的分野的确是存在的,那么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大概是属于德苏学派那个传统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研究者中,强调族群分类有客观依据的并不少,而且当有人用DNA来研究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时,竟然难以听到批评的声音。 在CsanádBálint的家乡匈牙利,种族主义思维远远没有肃清,甚至相反,还颇有市场。匈牙利2010年国会议员秋季选举之前,极右翼政党(匈牙利国会的第三大政党)的一个候选人请一家名为NagyGen的医学诊疗公司为他做DNA测试,以证明他没有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血统,而是一个纯种的马扎尔人。这份测试报告宣称,在该候选人基因组的18个点上的检测表明,他的祖先中没有犹太人,也没有吉普赛人。该报告发表在该政党的选举网站上,说明种族主义、纳粹主义还颇有市场。这种做法,立即引起国际上的强烈谴责。欧洲人类遗传学学会的会长JoergSchmidtke斥责说:“这是对基因测试价值的恶劣扭曲,何况这种测试什么也证明不了,对一个基因组如此稀少的位置所做的测试根本不可能排除一个人的祖先构成。”这家提供DNA测试并帮助论证纯正血统的NagyGen公司,不久即面临匈牙利司法部门的刑事调查。 “种族”或“人种”这个概念不具有任何科学性 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是极端的例子背后潜藏着基本的和普遍的逻辑。1972年哈佛大学教授RichardLewontin在《演化生物学》上发表了后来被视为经典的文章《人类多样性的分布》,讨论人类基因多样性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给传统那种以“种族(race)”标签把人类划分为不同集团和亚集团的分类法以致命打击。人类基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个体之间,比较而言,地域与族群间的差异反倒无关紧要,而且在种族与种族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根本不可能描画出有科学依据的分界线。2000年6月,在白宫庆祝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的聚会上,来自遗传学研究所和国家健康研究所的两个学者宣布,种族概念没有遗传学依据。近年有关基因与族群、基因与种族关系的研究显示,现代人类基因多样性的现状,是人类在约10万年前走出非洲之后很久,晚至五六万年前才加快速度形成的,是人类基因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历经长久的反复交换的结果,这一过程就是 “网状进化”(reticulate evolution)。而所谓种族,则是晚得多的“社会-文化建构”(socio- cultural construct)。从历史学的视角,可以说这种“社会-文化建构”的本质是政治性的。 2011年德克萨斯AM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种族?揭穿一个科学神话》,作者是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两个资深学者,一个是体质人类学家IanTattersall,一个是遗传学家RobDeSalle。在这本书里,两位科学家把人类体质多样性放在更宽广的自然多样性的大背景上观察,指出在五六万年以前,我们今天肉眼所容易观察到或倾向于用来当做种族或族群分类标准的那些人类体质多样性还是几乎不存在的,是在上一个冰川期内相对孤立的人群各自逐渐发展出了新的多样性,从进化或演化的角度看,这只是人类历史的短短一瞬而已。随着冰期结束,人类各人群之间忽然急剧加速了个体接触与基因交换,人类演化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景很不明朗的瞬间。在这个意义上说,主张人类存在种族差异是没有什么科学基础的,“种族”或“人种”这个概念不具有任何科学性,理所当然是应予废弃的。 同一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专题论文集《种族与遗传革命:科学、神话与文化》(两个主编分别是Sheldon Krimsky和Kathleen Sloan)。这本书的主旨就是讨论何以在种族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神话早已被解构的今天,DNA技术却被用来为19世纪的种族分类背书,事实上推出了新版本的种族思维,这与我们社会现实中的种族、族群不平等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作者们对医疗实践和司法判案中应用DNA技术,以及DNA数据采集过程中明显的族群差异,如少数族裔偏多而白人偏少,都作了深入的探讨。当获自个体的DNA数据被应用于涵盖群体,而这个群体又以族群或种族作为划分标准时,DNA技术的滥用就是基于陈旧却被翻新的种族思维。 以医疗中的种族思维为例。2005年6月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FDA)批准了特别用于黑人心脏衰竭的药品BiDil,据说这个药品的推出是基于对1050个黑人患者的研究试验。由于这是美国联邦政府第一次批准基于族群分类、针对特定族群患者的医药,立即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和讨论。美国人类学学会官网很快发布了一些学者的批评,称这种做法无异于把“种族”当作人类遗传多样性的代理人给予“重新登记”。随后展开的对这一药品开发史的调查显示,BiDil只是把此前已经用了许多年的治疗心脏衰竭的两种药品混合起来,而此前的这两种药是针对一切族群患者的,而且BiDil的实验对象只有黑人,并没有其他族裔的患者参与以形成比较参数。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BiDil对黑人患者有特殊的疗效,事实上对一些白人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科学美国人》在2007年8月号刊出Jonathan Kahn的文章《药瓶里的种族》,对这一争议做了总结性的调查和评论,文章揭示,制药商利用了公众潜意识中的种族思维以及社会所呼唤的“个性化诊治”的技术发展趋势,推出了这种基于种族和族群分类的药品。 在前举两书出版之后,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生物学史家JanSapp教授在《美国科学家》2012年第2期上发表的书评,即以 《种族终结》(RaceFinished)为题。不过,即使大众甚至许多专业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传统的“种族”、“人种”乃至“民族”并不是一种有生物学科学依据的人群分类,他们仍然难以避免地倾向于,或下意识地偏向于认为族群(ethnic grouping)有一定的亲缘性,也就是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联系。 因肤色、语言、宗教和历史传统而发生的复杂社会分层,DNA数据无法有效分别 徐文堪先生在《上海书评》上回应我那篇《我们不是黄种人》时,举出因写作多部畅销书而蜚声世界的贾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的话,说如果从瑞典、尼日利亚、日本三国各找来一个人,没有人会搞错他们的国籍,因为只要看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他们分别是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徐先生似乎认为,这个例子说明人群间的生物学差异是一个不能否认、值得研究的事实。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人群差异,通常不会有类似瑞典、尼日利亚与日本这样巨大的空间间隔,而是日本与中国、蒙古与突厥、维吾尔与哈萨克、华北与华南、湖南与四川等等这个规模空间差的比较样本。如果有过一个较为原始的人类多样性分布时期的话,那么理论上这种多样性在空间上会呈均匀过渡模式,历史上出现问题的不是相距遥远的两个空间点之间的多样性差异,而在近距离的两点之间。 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正视:中国人与日本人,越南人与泰国人,汉族与土家族,白族与傣族,布依族与水族,突厥与鲜卑,粟特与回鹘,等等,这些以各种方式被划分出来的人群之间的差异,究竟是仅限于政治、文化和历史意义上的,还是在遗传学意义上同样有或多或少的依据?以为基因数据可用以判断种族或族群归属,正是基于传统且过时的认识,即相信人类曾经分为彼此区别、各自孤立或独立的人群集团,这些集团相对封闭地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各自独立演化。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家已经一再阐明,对于人类社会因肤色、语言、宗教和历史传统而发生的复杂社会分层,DNA数据是无法有效加以分别的。 和“民族”(nation)一样,“族群”(ethnicgrouping)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建(conscious creation)。我在很多地方都说过,出现在历史视野里的所谓“民族”(越来越多的学者宁可称之为“族群”),其本质都是一种政治体(polity),而不是文献中所描述的、或它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是一种源于共同祖先的社会体。把这种人群凝聚起来作为一种力量呈现于历史场景中的,就是政治关系、政治利益和政治过程。这种人群从来就不会以亲缘关系作为自己的组织纽带,其组织结构的高度流动性注定了成员的多元化,边界模糊正是其活力所在。这样的所谓“民族”,只能以政治和文化来定义,如果试图以生物学定义来描述其足以区别于相邻人群的特性,那注定是水中捞月。那种以基因差异来判定古人“族属”的做法,还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企图以生物学的基因差异为这些复杂的历史构建物划分边界,或者反过来,以某种不可靠的分类标准来推测古代人群的地域分布及其移动,无论如何也是南辕北辙的。 DNA史学运用的一个典范 说了这么多貌似对基因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相当消极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把DNA数据分析排斥在历史学的学科之外呢?当然不是的。任何技术手段都有其局限性,也都有其特定优长,关键是如何应用。如何应用,说到底是一个历史学思维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把DNA应用到历史研究中来的多数案例,在我看来都是为陈旧过时的史学思维寻求新技术的再包装。但也有一些真正有创造力的学者,尝试以DNA技术应用于一些过去完全不可能操作的历史课题,这种摸索的成效到底如何固然有待观察,但其课题设计之新颖鲜亮,研究思路之踏实明确,加上值得期待的理论前景,有可能给DNA的史学应用树立新的典范。试举一例于下。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Patrick Geary教授是欧洲中世纪史领域的重镇,多种著作都已成为标准文献(standard literature)。他目前正领导一个国际团队,应用基因技术研究4-6世纪的伦巴第人越过阿尔卑斯山自北向南的移民问题。欧洲古典后期和中世纪早期(研究者称这一时期为LateAntiquity)所谓蛮族入侵或蛮族迁徙,历来是欧洲史的重要题目。根据中世纪中期的文献记载,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的伦巴第人迁到中欧数个世纪之后,于6世纪后半叶从多瑙河以南的潘诺尼亚(Pannonia)地区南迁进入意大利半岛,建立伦巴第王国。传统历史叙述非常强调伦巴第人南迁过程中保持自身历史传统、不与当地人群混合的一面,也就是说,依照至迟确立于19世纪的历史论述,伦巴第人的大规模南迁改变了意大利北部这个时期的社会与文化面貌,人口替代与政治统治的变迁是同时发生的。 Patrick Geary教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是不是正如同19世纪的浪漫想象那样真的发生了自斯堪的纳维亚至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大规模族群人口迁徙?还是如近年研究者所主张的那样,只不过是帝国行政和财政体系下所招募的小规模的异质文化人群,受帝国雇佣而定居在帝国缘边区域?或者,这些人群究竟是彼此差异明显、有清晰族群边界的古老蛮族部落呢,还是帝国的乡巴佬或地方性“蛮人”,只不过有时在族群标签下联合起来打家劫舍甚至称王称帝?——依据传统史料,包括数世纪之后写定的文学性的历史记录,零碎散乱的行政文书,以及有关墓葬与聚落的不大清晰的考古材料,并不能让学者们达成一个共识。这正是DNA技术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 在Patrick Geary教授看来,过去用基因研究历史的努力受困于两个基本短板:第一,绝大多数探路者都是用取自活人的DNA样本来追溯其祖先,这也许适用于非常古老的迁徙案例(如人类走出非洲),但却不适用于研究如中世纪这样较晚近的迁徙案例,因为这样的研究高度依赖于一种假定,即在所希望研究的迁徙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该人群必须保持极端稳定的结构(不受外来人口的干扰);第二,如果研究者要从中世纪墓葬中获得DNA,古代人体组织可供提取的基因数据相当稀少,基本上只是非基因重组体的、源自母系的线粒体DNA,在人体基因组中所占的份额十分微小,仅仅基于这一数据就匆匆做出重大历史结论,自然是靠不住的,正如英国遗传学家MarkThomas所讽刺的那样,无异于只读了一本500页书的其中一页就要总结全书的内容。那些仅仅依靠线粒体DNA数据就获得历史结论的,必定忽略或隐藏了祖先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换一个说法,那种只寻觅线粒体和Y染色体数据就讨论历史的做法,犹如早期考古那种寻宝式的野蛮发掘。 “绝不尝试分辨古代基因样本中哪些才是真正的伦巴第人” 然而近年分子生物学的DNA测序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新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技术,可以成功地从古代人骨提取大规模DNA数据,从而使得全面的研究成为可能。依靠这样规模的基因数据,就可以比较不同时空的不同人群之间的亲缘关系。Patrick Geary教授把这一技术应用于中世纪早期“蛮族迁徙”问题的研究,组建了包括遗传学家、考古学家、体质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团队,试图揭开6世纪后半期伦巴第人自潘诺尼亚地区(大致包含今奥地利东部、匈牙利和捷克)南徙进入意大利这一传统历史命题的真相,方法就是比较那个时期潘诺尼亚地区和意大利北部被认为是伦巴第人墓地所出的数百具人骨DNA,通过分析基因组五千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位置,来重建所研究地区的人口史。 按照Patrick Geary教授的构想,从意大利和匈牙利提取的人骨样本会送到位于佛罗伦萨和米兰的实验室里,进行严格规范的基因提取与测序,然后,基于基因测序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建立起6世纪后期潘诺尼亚和意大利北部两个地区的人口模型,最终依靠这个模型来看看:第一,那些传统认为都属于伦巴第人的两地墓葬之间,其墓主人之间是否有一定的亲缘关联;第二,在潘诺尼亚和意大利北部各自的所谓伦巴第人墓地里,那些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根据出土物已经确认为属于“伦巴第物质文化”的墓葬,墓主人之间是否有较为亲近的基因关联,以及,不同墓地不同时期而且物质文化有明显差异的墓主人之间,是否有较为遥远的基因关联。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知道文化面貌一致或接近的人群之内,是否基因的亲缘性也比较高,或相反,是否文化差异其实遮盖了基因的亲缘性。也就是说,这个研究项目不仅要比较移民出发地和目的地两个地区人群之间是否有关系,而且还要比较这两个地区各自的人群之间与人群之内,对考古学所建立的人口模型与基因数据所建立的人口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这个研究项目的设计人,对于传统的“蛮族迁徙”说,是有深深怀疑的。当然这种怀疑早已成为近三十多年来一部分中世纪史专家的共识,但难以获得坚定的史学论证。持这一怀疑立场的学者认为,蛮族入侵与蛮族迁徙,都是较晚形成的历史论述。入侵与迁徙,都是对持续很久的多个政治与社会过程的简单化总结。也许并不存在短时期内的大规模人口移动,而文化变迁其实是政治过程的产物,无论是在意大利还是在潘诺尼亚。这个项目,就是用新的历史学思维,应用新的技术手段,解决历史学的新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这样获得的史学认知才会具有学术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PatrickGeary教授所强调的该项目绝对不做的事情。他说:“我们不会做的事情是,绝不尝试分辨古代基因样本中哪些才是真正的伦巴第人,也绝不查验他们是否今日伦巴第地区居民真正的祖先。”看看今日全球性的DNA寻祖和历史研究案例,讨论谁是纯正的什么人,分辨谁该属于哪个人群,几乎占有压倒性的比重。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PatrickGeary教授所领导的研究,是一个宝贵的示范。 基因技术应用于历史学研究,当然是历史学的一个机遇,不过也是一个挑战,决定高下的归根结底还是研究者历史学思维的水平。选择做什么,和选择不做什么,几乎是同等重要的。DNA的双螺旋曲线的确可以奏出美妙的音乐,不过你首先得知道你能够听到什么,以及你希望听到什么。
61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今日期货
tonyxu 2014-11-18 06:42
外盘昨夜涨1.9%。 内盘9月份合约现价2902,目前形态仍然是上升趋势,今日应该是阳线。故持仓不变。 现持仓8手m1509,持仓比例过重,待走势好转时适当减仓至5手即可。 重点要学习的几项内容: 技术形态的判断;仓位即风险的控制;制定计划及遵守操作纪律。
个人分类: 投资|0 个评论
分享 ZT -- 中国攻破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核心技术
热度 38 jerf71 2014-11-4 15:24
中国攻破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核心技术 试验卫星明年发射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3日透露,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北斗卫星全球系统建设的技术攻关,以取得重要突破,明年将发射试验卫星,对一些技术进行必要的在轨验证,确保固化全球卫星系统。 据冉承其介绍,我国北斗导航工程自2012年完成16颗星的区域组网、正式启动区域服务以来,系统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服务连续稳定,实际性能全面满足设计指标,部分指标优于设计要求。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资料图) 自2009年起,我国着手启动了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技术攻关。 目前,集全行业之力已攻破了核心技术,下一步将抓紧开展技术的地面验证和在轨验证。今后将发射多颗试验卫星,对一些技术进行必要的在轨验证,这些技术的地面验证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明年年底之后,我国将推动全球系统的组网建设。未来的北斗系统可靠性更高,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到2倍。 冉承其表示,在系统建设的同时,我国北斗应用的常态化工作也持续稳定推进。科技部主导实施制定了《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也正在实施“卫星及应用产业的发展”专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开展了相应的示范应用,在交通运输、气象、公安、民政、农业、国土、林业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湖南、贵州、陕西、湖北等地区均已开展北斗示范应用。 目前,我国还启动了北斗地区系统建设,将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全国一张网,提供大众以及行业的北斗应用服务,满足政府、行业和大众对于原有高精度应用的需求。同时,积极开展了北斗进入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运组织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的标准框架工作。据介绍, 北斗有望于今年底前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支持的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距大众消费仅一步 横亘在北斗导航和大众消费市场间的冰山即将消融。记者从昨天由上海市科委、经信委共同推动的“2014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获悉, 应用于手机的北斗芯片有望于明年初上市,并将在国产手机中优先推广使用,届时将改变目前由GPS垄断大众电子消费领域定位服务的市场格局。 40纳米是“融冰”关键 北斗导航系统志在产业化。去年年底,上海首批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校车已经上路,此前已有8万多艘中国渔船也成为其忠实用户,但这些领域比起手机用户的数量,难望项背。 北斗难以进入手机的原因是芯片。目前市场大多用的是高通、MTK等公司提供的40纳米一体化芯片, 但最小的北斗芯片也有55纳米。 这只有一根头发丝1/4000的长度,却成为将北斗隔绝于大众手机消费市场之外的冰山——15纳米的差距,不仅让手机排线变得局促,更让耗电量激增,用GPS芯片的手机可正常使用8小时,而用北斗芯片的手机1小时就会关机。 早在2010年,上海市科委就对北斗产业化做了布局,其中“必须突破核心器件”一条直指北斗芯片。据上海市科委高新处项目负责人介绍, 40纳米的北斗芯片明年初有望问世,届时北斗导航系统将借助手机走进千家万户。 产业发展进入高增长期 一旦打破壁垒进入手机市场,北斗导航系统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介绍,截至今年9月,我国移动通信用户达12.7亿,去年我国国内手机产品达14.6亿部,占全球总量81%。目前移动手机的位置服务市场99%被GPS占据,今后北斗将分到一大杯羹。 用户或许很难区分自己在查询位置信息时究竟在用谁的服务,这一选择就在芯片中“明争暗斗”。据业内人士介绍,北斗芯片也集成了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功能, 但对北斗信号做了加强,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会优先选用北斗卫星导航服务。“这将带领北斗服务进入另一个电信级别的服务市场。” 闵宜仁说。 定位可精确到门牌号码 “选择谁的手机芯片是个市场行为,谁的功耗低、定位准确,谁就能胜出。”科委高新处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GPS经过多年布局发展,在市场成熟度、接受度和价格方面一枝独秀,但众多专业人士、厂家看好北斗后来居上。北斗的一大“杀手锏”是特有的“短播报”功能,它能在没有移动、电信服务商的地区,通过卫星传出短消息。据悉许多中国渔船安装了此功能后极大增强了安全保障;其二是北斗能通过建设一批地面基站, 增强定位精度到小于1米,相当于其定位功能可精确到门牌号码,或在高架上导航能分辨出应该开左、中、右哪根车道。 到2020年,北斗将完成35颗卫星覆盖,届时北斗在全球定位服务领域的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其服务水平将不低于GPS。
1548 次阅读|69 个评论
分享 能把车开成这样,看热闹的也看醉了。
热度 20 大道至简 2014-10-24 17:22
能把车开成这样,看热闹的也看醉了。
发生在冰岛的一次离奇的驾驶事故,司机的技术与思路,完全超越人类所能想象的极限……还有这次不是女司机哦....
9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崛起之谜 —— 中国人的钱更少(转)
热度 3 gordon 2014-10-18 11:22
注:其实你想过没有, 我们这些年根本就没有碰上过技术瓶颈 ,呵呵。 做事啊,做一个成一个,这就很厉害。 不是光勤劳,就能行的。中国很多移民到国外,以超市、加油站、餐馆 等等为生。小老板嘛 为什么仅仅勤劳,中国就能够崛起呢,这是因为没有遇见技术瓶颈。 即使 跑冒滴漏 再多,仅这一条,就值得。 “ 跑冒滴漏 ” 就当作成本好了。 注:马汉在讲海权论的时候,讲过 荷兰和英国的差别。 荷兰那种松散的民主制度,非常差劲。 很多是在国外投资 超市 ,加油站,餐馆,中国的钱出去投资这些和中国产业经济一点关联没有,对中国增长一点作用没有。 ××××××××××××××××××××××××××××××××××××××××××××××××××××××××××××××××××× 中国人更勤奋是因为中国人更穷,所以,周转要加快。 中国人为什么更穷呢? 讲 “ 和氏璧 ” 的时候,已经解释过了。 ××××××××××××××××××××××××××××××××××××××××××××××××××××××××××××××××××× 为什么只有中国经济总量可以超美(转) 上月因私赴美,期间恰逢阿里巴巴美国上市以及中国GDP规模超越美国的消息。旅美期间,耳闻目睹,感触颇深。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实际上就是中国GDP超美的最佳注脚。 中 国经济整体上超越美国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人对财富的追逐、对物质的渴望和享受无与伦比。旅美期间,我在美国亚马逊、沃尔玛、梅西 百货等网上购物平台上都下过订单买过东西,深刻体验到了美国电商与中国电商在效率上的差距。首先,美国电商周末是不送货的,周末下的订单一般都要等到工作 日才处理;其次,从下单到送货一般都要一个礼拜左右时间,其中沃尔玛上的一个订单居然等了将近20天才到货!在中国,不要说一个礼拜送货,就是隔日送货很 多人都难以忍受,结果是许多电商提供了当天下单当天送货的服务。周末不送货,在中国网购者看来更是匪夷所思。如果某个电商宣称周末不送货,估计第二天就得 关门。所以亚马逊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其中国公司的效率也不遑多让中国的同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为什么效率上却有如此差距? 答案在于人。美国人更愿意把周末拿来休息而不是赚钱,因此如果要想快递员周末上班送货,电商得付出更大的成本;中国的快递员为了能挣更多的钱,节假日上班 送货也在所不惜。其次,中国的消费者对物质的渴望要比美国更强烈,人们下了单,就希望尽量快地拥有它,这方面的忍耐度比美国人低很多。上月也正好是 iphone6在美国首发上市的时间,受国内朋友委托,也逛了苹果店,发现人头颤动的满是华人面孔,还有消息说日本的苹果店中国人还因排队大打出手。这一 切都是中国人“物欲横流”的证明。如果美国消费者也有如此强烈的物质渴望,对送货的时间容忍度和中国人一样低,我相信美国的电商会满足美国消费者的这种需 求的,他们的送货效率也会大大提升。有需求才有供给嘛!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自然是一个勤劳奋发的社会,因为为了更多的物质享受,你得付出更多的劳动。 经济就是这样发展的。 可以说,阿里巴巴的成功,马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阿里巴巴马云本身有多强,而是因为它们在 中国。阿里巴巴作为市值仅次于谷歌的互联网公司,无论是身前的谷歌,还是身后的亚马逊、facebook等,都是全球性公司,只有阿里巴巴业务绝大部分在 中国,中国之外,阿里巴巴难以取得成功,或者说阿里巴巴的模式在国外难以复制。这充分说明阿里巴巴的成功与中国、中国人息息相关。 中 国的经济奇迹是过去30多年世界的一个奇观,为此有许多种解释,其中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说法就是“北京共识”。这是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 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率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中国已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发展模式,他称之为“北京共识”,以区别于西方主流 的关于经济发展的“华盛顿共识”。 但是正如阿里巴巴的成功难以在海外复制一样,中国的经济奇迹也只在中国上演,“北京共 识”并没有海外案例可循。所谓共识,至少得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如果只是在一时一地管用,那么这样的共识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着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认为 中国经济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人,而不是什么外在的模式。茅于轼写道: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都是由单个经济单位的竞争力所累加构成。正是由 于中国有着比许多国家国民更勤劳的民众,也就是说有着更勤劳、更进取的工人、农民、商人、工程师、企业家等,加上又拥有了较开放的经济环境,产生了较为合 适的经济组织,中国就因此有了比其他地方更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有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这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是中国的产品和劳务总可以大量出 口的原因,更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本质上的因素。马克斯·韦伯在其着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赞扬了资本主义最初形成时期人们的辛勤奋斗和节俭的精 神,并将这种精神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中国人身上却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夸张地说,当今中国人最勤奋和节俭,最重要的是,中国人还最渴望获得 财富——实际上,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像中国人这样,很多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发财致富。如果将勤劳和节俭奉为资本主义精神的话,那么中国就 是全球最大最新的资本主义。 实际上,中国经济总量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雄踞世界首位,只不过过去一百多年才短暂地衰落下来,如今重回世界第一的位置,这也从侧面说明人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有什么样的族群,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 勤 劳节俭之外,人口的密度很重要。城市区别于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口的聚集,城市人口的密度远胜农村。人们为什么要从偏远的地方集聚在一起呢?因为集聚 才有商机,才有市场。有些生意,人少了还就没法做。还是拿阿里巴巴来说事。为什么美国电商的效率远不能和中国相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人住的相对分 散,城市人口的集聚度没有中国高。以我所短暂居住的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顿为例,全市人口只有不到200万,整个大都会区人口也只有500来万,在人口规模 上与我所在的1200多万的广州没法比。但是在夜班的飞机上看下去,休斯顿是无边无际的一片灯火通明之景象,比广州的夜景壮观多了,就是北京上海也有所不 如。这说明,休斯顿人口虽然比广州少,但是住的要比广州分散。广州虽然人多,但是大部分是挤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人口的集聚对于电商来说是好消息,人口集 中居住节省了大量的送货时间和成本,极大地提高了送货效率。美国要覆盖一万人的送货区域,一个快递员可能要跑断腿,而对于中国快递员来说仅仅是一个小区而 已。这就是中国电商相较于美国同行们的优势——一个美国同行无法模仿的优势。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兼之地理条件的限制,宜 居的地方比美国少很多,人口的密度要远大于美国。在这密集的集聚环境里,会诞生多少类似于阿里巴巴这样世界级的生意和企业,是谁都无法预料的。人多的地方 才有机会才有生意,这是乞丐都明白的道理。乞丐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很少见到乞丐就是证明。而且在城市里,乞丐也不是随处乞讨的,只有繁华的闹市区人家才肯 去呢! 当然,人口密集对于商业经济而言固然是大好事,但是负面影响自然是有的。譬如大多数人可能住不上大房子,空气没有那么好等等,但是在经济利益面前,是没有多少人在意的,或者说在意的人已经呆在乡下不来城市了,因为大房子、好空气,乡下人早就具备了。 未 来,中国只要不犯大错,沿着当前的道路稳定地走下去,十几亿人迸发出的财富激情和能量,在GDP上足已和第二名拉开足够的差距。唯一有可能破坏这一趋势的 就是当前仍在实行的计划生育制度。但是考虑到二胎已基本放开,计划生育制度的全面废除应该也为时不远了。
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也许最该重视的两个技术方向
热度 12 樱木花道 2014-10-7 16:41
1 无人智能系统技术 2 高超声速临近空间技术 ~ 当然下面还有无数的小系统可以研究 思考。
693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技术的进步 多亏了 这些编辑
热度 1 gordon 2014-10-2 15:37
对文字从业者的不满,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是,需要明白,这些人员并不是科学工作者。 他们有着自己的工作。 他们更看重的是传播,或者说是赚钱。 大多数传媒,对科学实际上一窍不通。 但是我们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很多事情都得商量着办,加强沟通,并且给予彼此充分的宽容。 实际上就是一些 通用的技术期刊,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是不看的,太浅或者浮于表面 例如 science ,nature 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看专业的期刊,对细节的 “ 把控和斟酌 ” 更透彻一些。 ××××××××××××××××××××××××××××××××××××××××××××××××××××××××× 当你抬起头向外看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没想到中国技术实力这么强悍
热度 4 gordon 2014-9-25 15:56
Google中国研发中心: 技术面试题难度所有office数一数二,通过率还全球前两位 ********************************************************************** 不可思议,中国IT 技术不是很差吗 英特尔90亿人民币(15亿美元)入股清华紫光集团,获20%股份。言下之意,清华紫光市值450亿人民币????? ********************************************************************** 好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693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和俄罗斯,基本已经退出了竞争世界科技桂冠的道路
热度 29 天狼星 2014-9-16 14:30
看到网上一篇博文,其中提到:“ 80年代领先世界的日本科技,在最近20年的科技竞赛中一败涂地,几乎所有的大型国家级的科技项目,都因为方向错误等各种原因胎死腹中,连出来和世人见个面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少数几个幸运赌对了的方向,比如液晶电视,也因为各种原因,拱手让出世界领先地位,几乎所有的日本科技企业都亏损。在如此巨额的亏损状态下,各科技企业保命是头等大事,研发新技术,竞争世界领先,对日本科技来说,成为一个遥远的话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8cf410102v812.html 真是一针见血啊,看到sony松下东芝夏普这些80年代超牛的日企,这些年来就是不断的卖卖卖,不停的断尾求生,任何“不赚钱”的事业都在不停的被放弃。数数我知道的:东芝发明的flash内存,价格上拼不过韩国,拱手让出市场宝座;sony的随声听,磁带机后赌MD,结果被apple等打得一塌糊涂,放弃;手机,自有品牌和操作系统只能在日本国内市场称王称霸。
87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为电影而生》周星驰电影震撼混剪—— 在中国大陆技术并不重要,挣钱才重要 ... ... ...
gordon 2014-9-16 13:23
在中国大陆技术并不重要,挣钱才重要 这是因为计划经济的原因 因为一般项目会占用专项资金,你规划自己的生活也是如此,忙忙碌碌也不知道钱花哪儿了。该干的事没干。 分税制的目的就是一般项目不要占用专项资金, 在技术上,因为国家有重大专项,所以,不用你操那么大心。 它留给你的钱就是生活的钱,你要再搞研发,这生活就没办法过了。明白吗 不要以技术为导向,以挣钱为导向的活的都很滋润。 注:我说的都是个人走的弯路,别 “思维定势” ,转不过来。 让大男人干大事吧,象我这种 “小男人” 就干点小事好了 我以前说过,罗马战胜希腊是因为什么?一位父亲。 生活是很艰难的,that‘s all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E1ODM5NDgw/v.swf
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发展路径的技术依赖
gordon 2014-9-11 21:48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中国发展路径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它完成了以钢铁大规模生产,价格降低,从而大规模应用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后发国家,总有些难处,不可能完全模仿先发国家的路径,照着历史再走一次。 但中国确实这么走了。 有几个原因,传统东亚这一块,主要是 日俄美,三国的销售市场。当然还有德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就是德国和美国,其实还有一个国家苏联。 在艾森豪威尔以前,美国是不用计划经济的。 再加上二战后的日本,就这四个国家。英法排不上号,其实法国一战后发展也行,暂时不考虑它。 ×××××××××××××××××××××××××××××××××××××××××××××××××××××××××××××××××××××××× 80年代接受了日本技术引进,还不是产业转移。日本没有说不干这个,是美国强迫日元升值的。 德国是产业转移,卖给沙钢的工厂。德国是不干这个了。 日本干重工晚,它并不是产业转移,而是干不成了。 这里面苏联起的作用非常大,欧美的东西虽然先进,但是技术引进它不稳定,受政治因素影响。、 苏联等于给了一个 完备集,先不说效率啊。 就是你没碰上难处,好不好吧,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然后你再攻关,再改进。 相当于预研了。 计划经济那东西在市场条件下没有竞争力,但是相当于预研了。呵呵 所以这条路完全走通了。 电子半导体这一块也很有意思,台湾解决了半导体的技术障碍,开放源代码软件解决了软件问题。 打压俄罗斯,又压低了油价,这十年等于说是白送的。 多有条件都具备了,你都不知道,这怪异的。
0 个评论
分享 经验:手环用up 24
热度 2 gordon 2014-7-27 08:59
研究用的睡眠监测腕表逐渐衍生出日用的睡眠手环,其技术核心是依据运动推算睡眠状态的算法。 咕咚2,它的微博微信分享做的很好,客 服应答也很快,可惜算法完全不准,失去了最核心的意义。 up24,手感没有咕咚2舒适,但算法还基本靠谱,基本能区分看书和睡眠状态的不 同。 注:现在我都怀疑雷军那个 79 块的小米手环能使吗? 咕咚都不行。
3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2000年以前的技术经验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热度 1 gordon 2014-6-28 11:51
基本上,2000年以前的技术经验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1996年的台海危机,加速了中国引进俄制驱逐舰的进程。时任俄国家武器装备出口总局局长卡图京少将回忆,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代表团密集访俄,“夜以继日的谈判与陪同参观,让总局的许多同事患上了腰椎病”。次年8月,俄罗斯媒体率先传出消息,称中俄签署了价值8亿美元的军舰采购合同,中方决定购进两艘“现代”级舰及相关武器系统(包括舰载直升机),工程编号为“956E”,其中字母“E”代表“出口”。   俄方上演“借花献佛”   战舰采购合同签署后,能否按期完工并交付成为中方最关心的因素。为此,俄国家武器装备出口总局盯上了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厂在建的“叶卡捷琳堡”号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驱逐舰,打算“借花献佛”,节省两年以上的时间。彼时,囊中羞涩的俄海军拖欠北方造船厂高额货款,已无可能接收这两艘崭新的主力舰。经过俄政府内部折冲,1997年11月21日,北方造船厂与俄国家武器装备出口总局签订合同,将上述两舰转售中国。   由于资金到账及时,两舰的施工进展迅速。1999年7月19日,齐装整备的“叶卡捷琳堡”号离开圣彼得堡,进入波罗的海试航。同年12月25日,该舰降下俄海军旗,更名为“杭州”号,并于次年1月启程前往中国,加入东海舰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则于2000年7月开始航行试验,12月交付,更名为“福州”号,同样加入东海舰队。 ×××××××××××××××××××××××××××××××××××××××××××××××× 90年代有一系列事件呢,它搞不出来。 1996年的台海危机、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1999 南斯拉夫炸馆 这个也有感觉,市面上的图书资料啊,也是2000前后,互联网普及,才丰富起来的。 以前没有啥好资料。 注:以前我都说过 N 回了,它的英语教学时间都需要很长,它的各科学习时间都非常长。你一个人有多少个十年。 等你学完都老了 ,还有啥创造力啊 不注重教育法,费老师时间了,省学生时间了。 学生达到老师的水平,花费的时间比老师短,这样才有进步呢。 要是学生学习一样东西,花和老师一样的时间,要你干嘛呀 注:现在有的地方,以前需要几年学习的知识,几个月就能学会。当然没学透啊,但你入门了,在工作中慢慢练吧。 这才叫教学
13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倒车也是个技术活
热度 32 猫元帅 2014-6-26 16:25
倒车也是个技术活
515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停车是个技术活
热度 28 船长阿道克 2014-6-26 09:16
531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世界杯之体育风尚和职业精神
热度 15 天柏 2014-6-17 09:17
美国首战前两届苦手加纳,身体不如人强壮,体能不如人充沛,技术就更不用提了,球没传几下就丢。这场胜利除了运气之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精神武器。他们的精神武器不是靠打鸡血,而是体育风尚和职业精神。 不管对手多野蛮,我只管做自己该做的事。邓普西鼻子被踢爆的那一下,对手肯定是故意的,记得C罗就曾有类似的倒踢腿动作被罚下。他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报复的倾向,没有热血上涌,也没有像演技派的明星们一样满地打滚,丝毫没有骄娇二气。反观加纳,焦躁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多少次禁区外的远射不着边际,多少次传中无功而返。明明可以靠技术上的优势多靠短传来渗透到禁区,就像他们那个漂亮的进球一样,却总忍不住要霸王硬上弓而功亏一篑。哪怕在这个极端功利的世界里,风尚和精神也还是有用的。
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8 06:26 , Processed in 0.05777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