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隋炀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隋炀帝问题” —— 杨广父子与李渊父子
热度 1 gordon 2017-3-1 05:31
炀,这个谥号,早先并不是说 杨广的 而是杨广当年给 陈后主的谥号 后来,因为杨广用的比较多,成为 杨广的专属名词了 *************************************************************************** 杨广其人早年并没有那么不堪,估计跟李世民差不多。 这种贵族子弟受的教育,基本类似。而且李世民是杨广的女婿,看人的眼光大致不差的 *************************************************************************** 隋代是一个极为宏大的王朝,隋文帝杨坚 积攒万贯家私,人又很节俭。 在南北朝哪个时代,基本上 柱国将军都是 胡人,但杨坚是一个汉人 杨坚其实很弱势,独孤皇后很强悍 所以,杨坚混的很不好 *************************************************************************** 杨广后来因为某些事情,崩溃了 *************************************************************************** 李渊父子就好的多 李渊不是一个特别有本事的人 *************************************************************************** 唐代的军事革新 隋代是甲骑具装,唐代吸收了隋末大起义的特点,转为胸甲骑兵了 因为起义军比较穷,置办不起全套铠甲,有一个胸甲,就ok 了 从而获得了某种机动性 *************************************************************************** 没有能力,这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很重要 *************************************************************************** “七十二战,战无不胜;忽闻楚歌,一败涂地” 哎
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隋炀帝 大战 秦始皇
热度 1 gordon 2014-8-23 02:53
老外很推崇隋朝,但是中国人却不待见这个朝代。 中国人文化水平低,对事物规律理解能力差。所以,它有文化禁忌 ,就是只要是胜的,都说好、好、好,只要是败的,就决口不提。 现在说一下这个隋代啊,其实比唐代都强盛,至少不比唐代弱。 它的军事啊是甲骑具装,在古代铠甲是很贵的,更不要说整个一支大军都衣铠。唐就不行了,仿草原民族那种军队,胸甲骑兵。它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农民起义,没钱置甲,一个是草原民族的作战方法。后来,在安史之乱中,就是 “匪来如犁,官来如剃”。唐军跟土匪差不多。 要保证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在财政支出上非常艰难。所以 隋文帝杨坚啊,非常节省,府库非常充足,隋代非常富裕。 “土财主”嘛,也造就了 节省、节俭、压抑的性格,不张扬。 还有隋代的步兵也非常强悍,在平地就可以跟游牧民族的骑兵相抗。曾经有一次,被骑兵围住了,且战且退,走了好长的路,最后退到城里了。这是非常了不得的。 杨坚其实也很背,独孤皇后对他管的很严,所以,当皇帝还不如不当,只能充当一个“工作狂“ 。 注:秦步兵就不行了,秦步兵不穿铠甲。游牧民族奔驰如飞,箭矢如雨,秦方阵根本就扛不住。这也是它为什么要修长城的原因。 隋步兵是重装步兵。轻步兵是对抗不了骑兵的。 很多人不知道隋步兵的厉害,方阵靠的是集体的力量,打不烂,拖不垮, 进退有据,这是非常厉害的。 ×××××××××××××××××××××××××××××××××××××××××××××××××××××××××××××××××××××××× 炀帝这个称呼啊,本来是隋朝称 南朝陈后主的,奢侈糜烂。 最后杨广也成这样了。 我个人估计是心理疲劳,没有什么 业余活动 导致的。 隋代都是聪明人,没有傻人,只是不想干了。没劲,干哪干嘛 ×××××××××××××××××××××××××××××××××××××××××××××××××××××××××××××××××××××××× 再说说炀帝这个萧皇后 这个人很多人不知道她的来历,这个人来头可大了。 萧岿,字仁远。爷爷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英年早逝的昭明太子——萧统。可惜,传 到他这一辈时,梁朝已经散了。萧岿依旧打着“梁”的旗号称王,把荆州、襄阳当作根据地,史称西梁(又称后梁)。同时,萧岿还是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喜欢读 书,愿意编书,他一口气写成了《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等14部作品。拿到现在,这也算高产作家了。文人治国,往往手软,何况群雄并起的时 代,玩的就是弱肉强食。小小的西梁只得找一座“硬靠山”,于是萧岿经常率领装满贵重礼品的车队,奔波在荆襄与长安之间的土路上。 长安的局势也有变化,公元581年,年幼的周静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外公杨坚。新登基的大 隋皇帝,还挺待见萧岿,他坦率地表示,希望次子杨广能迎娶一位西梁公主。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撞不着的好事啊!两家结亲,一喜;自身安全,又一喜。喜鹊当头 叫,萧家的公主兴冲冲地走上了政治婚姻的“T型台”。《隋书》里称赞她:“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 杨坚选的那会错,那时候杨坚正值壮年,又不是老糊涂。 注:我说《孝经》谁写的,原来是 萧岿 这个王八蛋, 南北朝就是这样,推崇刻苦坚韧 ,有什么“割肉饲鹰” 之类的,擅长自虐。 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 ,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他们一家的,隋代一家,都强调这个坚韧精神。至少口头上是这么说,我觉得李隆基小时候也是受的这种教育,南北朝过来的,一直影响到宋。 宋的“灭人欲” 。 ×××××××××××××××××××××××××××××××××××××××××××××××××××××××××××××××××××××××× 《资治通鉴.隋纪》记载了杨广、杨勇哥儿俩“斗法”的过程。杨勇不像在争宠,倒像是故意和父母斗气儿:爹娘腻味什么,他就干什么。本来好好的太子当着,折腾了几个回合,手头上的政治资本就输得一干二净。 杨勇“多内宠”,老婆刚刚病死,他就迫不及待地跟小老婆鬼混——独孤皇后最恨这种无情无义的行径。此外,杨勇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整个儿一个花花公子,哪有东宫储君的堂堂威仪!把大隋朝的未来交到这种人手上,谁能服气?谁能放心? 杨广恰恰是另外一副姿态,他像个技艺超群的演员,“弥自矫饰,唯与萧妃居处,后庭有子皆不 育,后由是数称广贤……上与后尝幸其第,广悉屏匿美姬于别室,唯留老丑者,衣以缦彩,给事左右;屏帐改用缣素;故绝乐器之弦,不令拂去尘埃。上见之,以为 不好声色。还宫,以语侍臣,意甚喜”。 有比较,才有差别,这就是最有力的竞争。杨勇未必是荒淫无耻之徒,然而他不听规劝,自毁形 象,最终落下个“进淫声,秽视听”的臭名。杨广则蓄意收敛,老老实实地守着一个老婆,甚至拿丑女人、破幔帐装点门面。 其实,杨广原本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儿, 但他家的乐器竟然落满了灰尘。这需要多大的毅力来长年累月压抑自己的性情、阉割生活的乐趣呀! 在待人接物方面,兄弟俩的悬殊就更大了。杨勇非常牛气,一副 “我是太子我怕谁”的嘴脸;杨广却极为和气,没有不拜的庙,没有不烧的香,即使奴婢侍从也从不得罪。 能叫上上下下都竖大拇指,还不厉害吗?凡夫俗子,谁能做得到?杨广和萧妃酷似一对受气包儿, “矫情饰行,以钓虚名”。两口子小心翼翼地应酬鸡毛蒜皮,战战兢兢地迎合里里外外。肯下本儿,才可能有回报,两口子笑容可掬地引导着舆论、点头哈腰地塑造 了声望。如果说杨广富有奸雄之才,那么,萧妃忠诚的陪伴则纯属女性的隐忍和耐力。谁能断定,今天装孙子,明天就一定能变成爷爷?或许,要这样屈辱地混一辈 子,做一条永远也不能翻身的夹尾巴狗。寻常女人,哪个能丢开虚荣,甚至抛弃对未来的幻想,跟一个戏子式的男人往前奔呢?萧妃就能!与杨广不同,萧妃随和的 表情绝非装出来的,而是本性的流露。她小时候与人为善,逆来顺受,习惯了。说来也是“糟糠之妻”,难怪后来杨广从不颠覆萧氏的皇后地位。 有萧妃默契的配合、温柔的抚慰,杨广彻底赢了。隋开皇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00年,31岁的杨广如愿以偿地做上了东宫太子。他喜形于色地告诉萧妃:等着吧,好日子说话就来!萧妃莞尔一笑,却不知新太子的许诺,究竟在什么地方。她犹如一片落红,随着命运的河流沉浮、漂泊…… 注:这俩人,“ 装孙子 ” 王,我操 ×××××××××××××××××××××××××××××××××××××××××××××××××××××××××××××××××××××××× 仁寿四年,亦即604年,杨坚卧病仁寿宫,居然诡异地死了。当天晚上,杨广就火急火燎地逼父亲的小老婆——宣华夫人跟自己睡觉。大隋朝的新皇帝,性压抑太 久了,一旦当家做主,欲望的火山便势不可挡,喷涌而出。萧妃痛苦地摇头:好端端的仁德君子,怎么一下子变成了“禽兽”? 《隋书.后妃列传》写道:“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感情危机恰恰潜伏在这种客客 气气的情态之下:两口子不再交心,甚至连吵架的兴趣都没了。说话看脸色,言语找尺寸。尽管睡一张床,也不过是在勉强维持。萧皇后顶着华美的冠冕,默认了这 种情态。皇帝纵情淫乐,好大喜功,把隋文帝攒下的家底挥霍得一干二净;官府横征暴敛,民间盗贼风起;远征高丽的军队和挖掘运河的民工,天天都在哀号、死 亡……隋朝恢弘的大厦,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土崩瓦解。 萧皇后惶恐地注视着朝野风云,实在插不上手。憋不住了,就拐弯抹角地劝两句吧。她提笔写就一篇长长的《述志赋》,文章低声细语,把好话都说绝了:“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 很不幸,皇帝盐水不进。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头钻进了江都行宫里。既然天下失控了,索性 “大撒把”,不理国事,不问祸福,只顾毁灭性地享乐。据说,宫外火光四起,他也懒得答理,近臣说什么他信什么。他竟然告诉萧皇后:“贵贱苦乐,更迭为 之。”这简直是哲学家的口吻,他变成了一个醉生梦死的老混蛋。为什么呢?还不是逃避现实,自己骗自己吗? 注: 这哥们也逗,你会信因果循环嘛,我估计你从来就没有信过命运。现在不过是为自己心理疲劳找个理由罢了。 扬州明月,照着忧心忡忡的萧皇后。她知道,夫妻亲情再也唤不回皇帝这只断线的风筝了。杨广曾顾影自怜,跟皇后吹牛说:“好头颈,谁当斫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萧皇后不得不丢开最后一丝幻想,陪伴及时行乐的皇帝“趟浑水”。 《北史.后妃传》记载了萧皇后内心的痛苦,有人禀告,宫外马上要造反了,请示皇后怎么办。萧氏摆了摆手,惋叹道:“ 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去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忧烦耳 。”翻译成俗话,就是混过一天算一天。 ×××××××××××××××××××××××××××××××××××××××××××××××××××××××××××××××××××××××× 文姬归汉 公元630年,年届花甲的萧氏,含泪回到长安。此时,突厥大败,义成公主死了,颉利可汗遭擒。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获隋皇后萧氏及炀 帝之孙正道,送至京师。”萧氏归来,李世民给足了面子。一来,两家“亲上亲”,杨广是李世民的亲表叔,李世民还娶了杨广的女儿大杨妃,从哪儿论,萧氏也算 长辈;其二, 李世民的智囊萧瑀,是萧氏的亲弟弟 ,给臣子一个天大的面子,有什么不好呢?《北史》里说:“(萧氏)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 坊间文人,更愿就此说风凉话,很多笔记都收录了相似的典故:李世民破格举行了一场盛宴,为萧氏接风。以贞观时代的标准,那种规格,连皇帝都觉得有些铺张。李世民笑呵呵地问萧氏:“您以为眼前的排场比隋宫如何呢?” 萧氏不动声色地答道:“陛下乃开基立业之君,怎可与亡国之君相比!” 注:看来李世民作为隋炀帝的女婿,还是很在意隋朝的,可见隋朝的强盛。 “(贞观二十二年)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 都,与炀帝合葬。”《资治通鉴.唐纪》如是说。
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隋炀帝与中产阶级人生观
热度 2 gordon 2013-12-14 01:40
隋炀帝这个人很悲剧,家庭生活条件不好,他老爸 隋文帝太节俭了。 实际上也是因为重甲骑兵太费钱了,这个“甲骑具装”啊,真是。不过这也是在魏晋南北朝起家的本钱。 说老实话,勤俭节约我就做不到。 老外对隋代比较推崇,这也许是跟他们很像的缘故吧。 我出生在一个过分勤俭节约的家庭,希望在我这一代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中产阶级也很节省的,不过还行,可以缝缝补补省点钱,或者自己吹个口琴、唱个歌 省下一点娱乐费用。 很多人都鄙视中产阶级人生观,崇拜英雄,理解;不过俺也要发一发声,为中产阶级正正名。 注:当然 在西方国家文化里,大力神 赫拉克勒斯 也备受推崇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M0NTY0MTQw/v.swf
2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天地一声响,隋炀帝面世
热度 35 老芒 2013-4-14 16:41
可怜的杨广,连个帝王陵的规模都没给,直接埋在了扬州,也算是死在其所了。 扬州发现隋炀帝杨广真正陵寝http://news.sina.com.cn/c/2013-04-14/061826820357.shtml
1206 次阅读|1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05:31 , Processed in 0.02745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