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鹿港小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北京北京》、《鹿港小镇》
热度 9 qyangroo 2016-11-4 19:57
昨天听汪峰的《北京北京》,突然想起多年前听过罗大佑的《鹿港小镇》,这两首歌其实在主题上是呼应的。 《北京》描述了外乡人在异乡城市里打拼的艰辛和无悔,这样的故事同时也发生在上海、南京、杭州、沈阳、乌鲁木齐等无数大大小小的城市里,甚至异国他乡。罗大佑以一贯的敏锐和犀利,在《鹿港小镇》里表述了怀旧与批判,剪不断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而故乡也已面目全非。当年还有另一首苏芮唱的《一样的月光》,主题也有共通之处。 当年大陆流行《鹿港小镇》时,更多地是对港台流行文化的跟风,人们跟着电吉他修斯底里的吼叫,对歌曲的情怀其实并没有切身感受。国门大开,人心骚动,向往着变化,向往着彼岸的繁华富饶,迫不及待想要离开去远方追梦。 三十多年过去了,回首被城市化的时代浪潮推动的喧嚣躁动,汗水和着泪水,得到伴随失去,多少人在城市的高楼大厦和霓虹灯下,想起了自己的鹿港小镇。 我认为一首《北京北京》足以奠定今天汪峰在大陆音乐界的江湖地位。而当年的音乐教父罗大佑,则代表了港台流行音乐和影视的黄金时代,群星荟萃,人才辈出,可惜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徒留背影。
个人分类: 杂谈|105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给独角兽:《鹿港小镇》
热度 2 gordon 2013-3-12 04:41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A3Njc5NzYw/v.swf 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成本是很高的。当年洛克菲勒先生为了保持自己清教徒的生活方式,把自己房子周围的地全部买了下来,当然这些地没什么用,最后都捐给了教会作为公益用途,但是有使用方面的限制。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每个人的代价都是很高的。 石康说,我一生奋斗,就是避免跟人家说 “我求你”这句话。 让我用小说《白马啸西风》的结尾作为这个段子的结尾。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3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03:53 , Processed in 0.02107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