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政治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政治家翻脸果然比翻书快。
热度 42 fcboliver 2016-9-26 02:34
默克尔代表的基民盟,本月在几个州的地方选举上遭受重击。引发原因很可能是德国选民对目前的难民政策不满。结果本周默婆马上在斯洛伐克举行的欧盟安全会议上,指责反难最积极的几个东欧国家。说由于他们的疏忽,居然在今年放进了3万个非法难民。而对去年由自己纵容放入德国的百万难民却一字不提。
108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政治家
热度 7 苏双 2014-3-2 16:50
1950年代中后期,法国为了打印支战争,将“马歇尔计划”给他们的战后经济重建援助全赔了进去,前后花了十六亿法郎,结果打了败仗。 法国内阁倒台,新总理顺应民意决定通过和平谈判结束战争。越共方面,奠边府大捷带来士气高涨,希望立即统一越南,而且游击队已经渗透南越一方, 几乎是稳操胜券 。 于是,1954年6月30日 ,周恩来在与法国新总理会晤后,去广西柳州去看北越领袖胡志明。劝说他暂时忍耐国家分裂的局面 ,越南的统一“时机与条件均不成熟”。胡志明听到自己最信得过的中国也如此说,十分痛苦和勉强的表态:“我可以再等几年,才收回我的另一半国土,但统一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会的,”周恩来承诺:“到时候, 中国将是你最信得过的朋友。” 随后,越南一直希望通过一次大规模战役,就像奠边府之战一样,毕其功于一役,迫使美国退出越南, 越南的这种战略思想得到毛主席的大力赞同。 于是,1968年1月31日,越共发动“春节攻势”,此 战越共军 阵亡约32000人, 被俘5800人, 30%的基层干部在“春节攻势”中伤亡, 还有很多人被俘、退出或叛变 ,而美军和西贡政府军只损失了3000多人。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6年,越共统一南方。 其实中国倒也不必过于痛恨越南忘恩负义,当年新中国的工业体系还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建立起来的,周恩来去莫斯科要东西那也是狮子大开口,甚至连原子弹样 品赫鲁晓夫都答应给了。结果中苏反目后中国也是把赫鲁晓夫骂得狗血淋头,连带苏联的辛苦援助也不提了。国际关系中需要的时候是互相利用,不需要的时候一拍两散。
6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普京是个政治家
热度 25 2013-12-6 10:37
对格鲁吉亚、斯诺顿等的处理足以显示普京敢做敢为。最近说的两句话更显其智慧。一句是说中国以后还会对(包含海参威在内的)领土有更多的诉求,现在的协议只是适合俄中双方的需要。这句话很有意思,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还有就是在美俄紧张的当前,普京说俄国和美国是合作者,俄国永远不会和强大的美国开战。这话虽然是示好的姿态,但由他口说出一点也不给人以软弱的联想。乌克兰或许真的会再投入俄国的怀抱。
899 次阅读|40 个评论
分享 政治人物的诚信
热度 32 席琳 2013-9-25 12:26
2013-9-24 中美是两个价值取向完全不同的国度,以至于在中国非常推崇的东西,在美国变得一钱不值,而在美国非常推崇的东西,到了中国,也会变得非常的好笑。例如在中国社会,自从老人家开始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就有事没事都提倡要讲政治,又红又专,说政治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在美国官场虽然也常说政治正确,可是没有官员会公开标榜自己喜欢Politics,因为凡事一旦和Politics沾上了边,就意味着过称的中间有了猫腻和交易,就意味着官员的诚信度有了问题。被视为东方传统社会少女贞洁布一样重要的 美国 官员诚信,在中国官场被认为是愚不可及,贵如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和克林顿,也都因为诚信的问题,轻则被国会弹劾,重则卷铺盖走人。而在中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满嘴跑火车,出尔反尔,能伸能屈,三上三下, 既厚且黑 , 则是一个出色政治家乃至于头面人物所必备的心理素质。 最近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就遇上了类似的麻烦事,因为和一位联合国官员的一句闲扯,被记者们纠缠的没玩没了:奥巴马说他戒烟是因为惧内(Obama: I quit smoking because of Michelle)。不过总统惧内,也不是什么坏事儿,反而会为奥巴马在政治上加分。坏就坏在,奥巴马接下来的一句无心之失:我戒烟都戒六年了(I haven't had a cigarette in 6 years ... that's because I'm scared of my wife)。 记者们说,我们对他这个六年的说法表示怀疑,因为在四年前(2009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还说他仍然为不能完全把烟瘾戒掉的事而苦恼不已,烦得狠呢(At a 2009 news conference, Obama said: I've said before that as a former smoker I constantly struggle with it. Have I fallen off the wagon sometimes? Yes. Am I a daily smoker, a constant smoker? No.)。 这还不算,老记们还从中国法庭日前成功地公开审判薄熙来案件中得到了启发,引用第一夫人米歇尔不久前(2012年)的证词,对奥巴马当众撒谎一事不依不饶,穷追猛打。因为米歇尔说,奥巴马是因为他的两个女儿才戒的烟,根本和他 自己 在联合国闲扯中所标榜的 什么所谓的怕老婆的一派胡言,风马牛不相及(In an 2012 interview with iVillage,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said her husband had been motivated by their daughters to successfully quit for good. I know that his ability to ultimately kick the habit was because of the girls, because they're at the age now where you can't hide, Michelle Obama said. I think that he didn't want to look his girls in the eye and tell them that they shouldn't do something that he was still doing.)。 另外记者们还进一步指控说,根据米歇尔的检举,奥巴马迟至2011年,还在抽最后一支烟,所以他说六年来一根烟都没有抽,实在也是自欺欺人吹牛皮,蔑视联合国,滑天下之大稽 ( The President might have been exaggerating a bit: according to a comment by the First Lady, the President likely had his last cigarette in 2011. )。 这事儿严重吗?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好在目前不是总统选举的时候,奥巴马也压根就没打算象 俄罗斯的 普京那样,干完两届,还想方设法赖在 总统 的位子上,不下来。
个人分类: 拉拉杂杂|1135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斯多葛,政治家的隐忍之术 —— 在科学诞生之前
热度 1 gordon 2013-3-5 16:14
在科学诞生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中国人知道的稍微少一点,在伽利略和笛卡尔 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蒙田、马基雅维利,斯多葛学派政治家的文字,仍被当今的政治家所引用。 “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但是中国人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呵呵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闲了再写吧。 利普修斯( Lipsius)把斯多葛派的追求内心宁静的修身准则改造成政治上的“忍耐术”。 ×××××××××××××××××××××××××××××××××××××××××××××××××××××××××× 注:这一块知识我是从恩格斯那里学来的,后来才知道源于 莫里斯军事改革。   早在15世纪末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如何建立一支卓有成效的、能够充当国家政策可靠工具的军队这一问题,而且古典文明热的复兴不久便分明地影响到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对罗马军事方法的研习尤其成了改革者们的灵感源泉。在一长串重新发现了希腊罗马军事体制的优良、主张复兴这一体制的论著中,马基雅维利的《用兵之道》只是最为著名的一部。这些“新古典主义者”虽然常常被视为脱离实际的门外汉而受到鄙视,但其中实际上也包括某些像拉扎勒斯·冯·施文迪和胡格诺教徒拉·努上尉之类身经百战的军人。尽管这些人在武器装备和战术方面的建议往往证明不切实际,而且许多由古典时代启发的改革甚为短命或很快变得面目全非,但马基雅维利等人文主义者提出的核心思想是正确的,那就是军队需要纪律约束,社会负有军事责任。 从佛罗伦萨开始,这些著作家中间有许多人提出,本国人组成的部队比雇佣军更具优势,也更为可靠。 然而,统治者在武装其臣民方面畏首畏尾,并且(这或许更重要)相信只有经验丰富的雇佣军才能够驾驭复杂的现代武器和战术。确实,无论在西欧还是在中欧,非职业化的民兵部队确实大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类人员集合起来太费时间,打起仗来笨拙迟钝,主要在守卫他们自己居住的城镇的战斗中有用,但不适于从事复杂而持久的作战。    即使如此,马基雅维利对于一种建立在等级制指挥体制基础上的纪律的注重,对于职能分派以及依靠不断的操练和培训取得军事才能的强调(所有这些都蕴涵在他对罗马军团制度的提倡之中)显著地影响了荷兰八十年战争期间骠勇善战且纪律严明的武装力量的建立。荷兰的寡头统治集团准备授权其将领——奥伦治-拿骚家族的亲王们组建一支新式军队。同那个时代其他国家受过专门教育的军人一样,这些王室成员熟悉古人的军事著作,但他们也认识到要使滑膛枪和长枪发挥尽可能大的威力,就必须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管理,同时还须采取新的作战指挥方式和进行更多的训练。 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火力和机动性,步兵已不能继续以大型密集编队的方式部署了,而是愈益被分编成一个个较小的单位。这就要求官兵发挥较大程度的个人主动性和战术技能,与此同时服从整体的作战方案。纯粹机械地模仿罗马的战术模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起一种新的军事风尚 ,它既有别于封建骑士鲁莽的匹夫之勇,又不同于雇佣军旨在获取钱财的自私冲动。正是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奥伦治王室的改革者们造就出了一类新型的职业军人和作战将领,他们集军事专长和独特的社会及精神价值于一身。    促成这一改革的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尤斯图斯·利普修斯。此人是一位新斯多葛派哲学家、博学者和语文学家,1571~1591年在莱登大学任教,对于拿骚的莫利斯有直接影响。利普修斯是马基雅维利的赞颂者,甚至将其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齐名看待。他在自己的讲授和著作中,强调服从命令、忠于上级和报效祖国。他于1589年出版的《政治学·第六卷》(Politicorum libri six)一书(他给了有时师从他的莫利斯一本)被誉为荷兰改革的思想基础。利普修斯论辩说,战争并非不加控制的暴力行为,而是能干和合法的权威为国家利益而对武力的有序应用。他理想中的军官不是以追求个人荣耀为动机,而是既懂得指挥又懂得服从命令,将自己视为首先是一名为社会服务的职业军人。这种军官沉着冷静,不会以寻常的暴力行为来玷污自己的身份,因而不仅会成为部下的楷模,也会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把自己的部队铸造成威武善战、纪律严明的劲旅。利普修斯认为,这些品质正是罗马的公民士兵能够打败占有数量优势、但纪律较差的敌军的主要原因。
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14:33 , Processed in 0.02528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