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舌尖作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舌尖作品《060_思乡糍》诗文赏析
热度 25 齐若散 2013-1-19 00:27
新鲜出炉的舌尖作品 《060_思乡糍》 (点击进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风格,看似简单的一道美食附上一首特制的诗就好像一道家常菜被装饰了一个专门的雕刻,身价立即显得不同了。 作者递交作业时给这道美食取的名字是“乡下糍粑”,连带同时递交的其它作业都是乡土气息浓郁,这样的菜名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我知道作者本人是个很文艺的人,不仅能歌善舞,像吟诗作画这些都只是小事一桩。所以我便将这道菜改名为“思乡糍”,一来“思乡”俩字反映了作者本来的关于家乡美食的思念情结,二来也通过搭配“糍”与“词”的谐音折射出一点文艺范儿,使得一道看似普通的菜名也能传递一种感人的情怀。 我通知作者说未经她同意而擅自更改了菜名,希望她以“思乡糍”写一首诗。没有什么过多的说明,兰心蕙质的她马上心领神会,不久后就递交了一首新诗,这里我不妨再从帖子里摘抄下来我们一同品尝: 《思乡糍 》 把一枚一枚的思念轻沾, 把一新一旧的流年搅拌, 用冬季最寂寥的红炉白雪 熬至涂糜缠绵 借月儿的弯弯 切成一格一扇 等窗外的新春闻风一探: 哦, 这滋味儿 真的很江南 一行一句描述了做糍粑过程中的主要动作,但特别选用的词以及美妙的搭配却又赋予了它文艺的灵魂,好似不疾不徐的慢行突然给变成了清风扶柳的婀娜多姿。 跟国内很多地方一样,作者家乡的传统也是逢年过节时才做糍粑的,除了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外,更是以此作为召唤外出游子回家团聚的纽带。所以就是将“一枚一枚的思念轻沾”,又将“一新一旧的流年搅拌”,所有时光飞逝的岁月、所有不绝如缕的思念都揉进糍粑里,等待回归的亲人品尝。 游子奔波在外,家中留守的老人常年孤独,这是很多家庭的写照,所以他们燃烧的炉火就是寂寥但充满希望的,带着主人感情的火苗会透过锅底将热量渗进糯米,同时也将期待融进糯米,形成一种附有情感的缠绵。 后半部分对糍粑成型的描写,对春风拟人的刻画,以及名词“江南”的形容词运用都很有特点,读来很有意味。 很喜欢这首诗,每一行,每一字。 奇思异想:如果图中方盘子上的字就是作者的诗文,那就太完美了。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1070 次阅读|2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7-1 04:06 , Processed in 0.01730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