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老票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从东鸡冠山到203再到望台--日俄战争笔记(三)

热度 30已有 1763 次阅读2021-7-4 13:34

老票 老票的和光同尘 6天前


书接上文,日军陈兵于东鸡冠山下,乃木希典准备一举击破最难啃的骨头。



可惜日军不仅物资不足,前期战斗准备的情报也诸多失误,对于俄军堡垒群和山地地形图的描述很多都不准确。  再加上一开始战略意图也很模糊,到底是彻底拿下旅顺城,还是解决了海军马鹿的旅顺舰队遗留作业就可以?


乃木希典认为既然陆军出马了,就要直取问题核心,于是首先集中兵力攻打旅顺要塞最坚固的东鸡冠山堡垒群。



请看上图右上角,东鸡冠山堡垒群是旅顺要塞最坚固的部分。多插一句:旅顺半岛的地理位置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从东北方向进攻旅顺半岛,半岛上的守军就没有退路;因此当年李鸿章经营旅顺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这里防守起来很困难。


沙俄的应对措施是,既然来自东北方向的陆地威胁最大,那么就在此修筑最坚固的东鸡冠山堡垒群。


乃木军率先攻击这里是不是愚将的所为呢?我个人以为不算。既然确定要啃下旅顺这块硬骨头,那就不如趁着士气高涨、物资充沛的时候先打最坚硬的核心;即使代价惨痛,只要战胜了就可以快速摧毁敌人意志,其他堡垒也许可以不攻而克。日军拖不起时间,必须实行闪电战速战速决,所以先打东鸡冠山堡垒群有斩首行动的意味。乃木这样的次序没有问题,换做别的将领,恐怕也别无选择。


要塞攻防战不是运动战,各种神机妙算一律不管用,必须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推上去。只要上面存在一个敌人,你就要继续花费高昂代价去对付它。或许也可以这么说:这是现存舰队主义的陆军堡垒版本。


先扫清外围,从6月打到8月,乃木军进展顺利,逐渐清除了旅顺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御外圈,缓缓逼近了东鸡冠山。期间乃木军还攻下来大、小孤山(上图东鸡冠山东侧),这使得旅顺港内的沙俄舰队惊慌失措,决心孤注一掷出逃,爆发了黄海海战,这件事后文会详述。



南山战役的惨痛教训,并未给日军带来什么进步和变革。面对最坚固的东鸡冠山堡垒群,乃木希典一筹莫展。






弹痕累累



上图可以勘察混凝土堡垒墙壁的厚度。



上图这位是乃木希典第三军参谋长伊地知幸介,据传是一个和混凝土一样顽固的轴人。此人是日本陆军正宗的海归,曾在德国留学期间得到德国参谋总长老毛奇的赏识;学成归国,是当时日军内部知名的炮术专家。旅顺投降,他是日方代表去水师营谈判,此后升任旅顺要塞司令官坐镇旅顺。


很多关于乃木希典的骂名,大多归咎于他对自己参谋长伊地知幸介的纵容。传言中这位参谋长不但刚愎自用非常固执,坚决不改自己的作战方案,不获认同就动不动要玩切腹。血流成河的人肉战法,也是他的手笔。在这位仁兄的策划下,东鸡冠山下的日军伤亡惨重,尸骨如山。


很多军事史料说“堑壕战”大规模使用于一次大战是不完全准确的,日俄战争期间战壕+铁丝网+机关枪就已经是俄军的招牌动作了。不同之处在于,一战时候大多阵地是平地地形,而旅顺要塞的俄军还可以居高临下。


上图这一款加特林机枪需要手摇,电影《最后的武士》里对付骑兵的大杀器。但在日俄战争时代的机枪市场上,被马克沁机枪全面击败。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同时代的加特林机枪还是依靠手摇来转盘发射。


俄军当时采用的马克沁机枪还是布弹带,输出质量不稳定还影响射速,这在一定程度削弱了火力;也有军迷评价说,当时俄军步兵火力并没有对日军形成绝对压倒优势,还是火炮和混凝土工事帮了大忙。



简单粗暴批评乃木是个只知道硬攻的愚将也未免低估了乃木,史料记载他并不是一味的蛮干;面对俄军坚固的碉堡和凶猛的火力(一分钟500发子弹的马克沁机枪号称人肉收割机,威名就此而来),日军手里只有一排5发子弹的三零式步枪和7.5厘米口径的三十一式野炮。几次冲锋失败之后,乃木开始有意识改变战法,转为“正攻法”。


就是挖壕沟,一路挖到俄军堡垒门口。打不上去,挖上去。 


同时,乃木还灵活切换作战目标,声东击西短暂攻下来过望台炮台,就是前文提到有两座俄海军舰炮的炮台。


攻下来发现,由于四周都是俄军炮台,距离标高早已测好,一声令下万炮齐轰,日军连站直了的机会都没有。  没法子,只好又撤下来。


就这样反复拉锯扯锯,各处山头得而复失,8月24日乃木希典下令第三军全体转入就地防守,第一次旅顺总攻击宣布失败。第三军总兵力5万人,此时伤亡16000人,战损率高达三分之一。



东鸡冠山堡垒群,是乃木希典的第一个伤心地。不过真正的泪点还没有到来。




打不动,要不换个主攻方向?  马鹿们又坐在一起开会,海军说其实我们也不需要陆军完整的拿下来旅顺城,只需要让我们海军的炮兵有个观测哨就可以了。

背景说明:旅顺港内面积不大,东乡平八郎的联合舰队就在港外不远处,那么直接瞄准港内射击不就可以打烂旅顺舰队了么?前文提到,旅顺港三面环山,在港外离远了看不清楚港内情形的,很难打中。离近了,港口要塞炮群让你分分钟受不了。


也有人建议过海军将旅顺港内画成格子,按照不同格子挨个射击不就行了?有这个想法的人一定家底很厚实。  


别说,东乡舰队真这么干过,确实瞎猫撞上死耗子,击伤了几条俄军战舰。俄军旅顺舰队于是改变泊位,白天出港停在海边,晚上回港安睡,就地玩起来形意拳--拳打卧牛之地。


日军还试过观测气球,可惜因为没有步话机,空中人员不但无法准确实时观测汇报,还面临很大的危险,再次失败。


现在一架无人机搞定的事情,当年让乃木希典费尽了心思。



东乡真没那么多炮弹玩天女散花,回过来继续哀求陆军马鹿,还是要靠陆地方向解决问题。

 

乃木希典灵机一动,既然要一个能看到旅顺港的高地就可以,旅顺半岛都是小山丘,满足条件的高地很多啊;于是他的视线投向了旅顺西北侧的203高地。


开战前日军陆军参谋本部的地图上标注为东鸡冠山是“临时筑城”,结果打上去发现是无比坚固的混凝土要塞;那么对203高地的标注是什么呢?甚至连“要塞”都不是。这次的情报准确么?  参谋本部的误报彻底坑苦了乃木希典。


203高地此前默默无名,只是用海拔203米标记;这次一战成名,并成为乃木希典一生最深刻的烙印。


9月初,大本营给乃木希典第三军补充1.6万兵员,日军前期进攻壕沟也挖好了,203高地攻防战正式打响。


正攻法”一出场就取得先机,日军拿下了南山坡山(海鼠山),甚至短暂冲上了203高地,先头部队已经在高地上看到了旅顺港;可惜好景不长,俄军的反扑非常生猛有力,先是周边的高地集中炮火猛轰,然后就是集团反攻。


战斗极其惨烈,日军山顶派下去求援的几十名通讯兵无一例外都死在了俄军的炮火之下,203高地得而复失。日军伤亡接近5000人,乃木希典被迫再次宣布全军进入休整。


10月下旬,乃木希典发起第二次旅顺总攻击;这次进攻乃木谨慎了很多,先是足够的炮火准备,然后才尝试步兵进攻。上一次火炮准备不够,这次就使劲打一顿再说。  这次总攻日军消耗炮弹4.5万发,创下日俄战争炮弹消耗量新纪录。结果如何呢?日军伤亡近4000人,再次退回原地。


乃木希典此时的心情,肯定很想一把揪住东乡平八郎的脖领子怒吼一声:“这就是你写不完的作业!?!?”


战斗陷入僵局,要不要再回头思考主攻方向问题呢?乃木希典的骨子里,其实还是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说白了就是一味唯上。打成这个烂摊子,肯定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大本营里也吵成一锅粥。但乃木一个人默不作声,把全部责任都扛在自己身上。


日本国内舆论大哗,民间不少人跑到乃木希典家,扔石头砸玻璃声音不绝于耳。后方大本营也曾有声音提出,要不要撤换乃木希典;明治天皇很了解的说别换了,这位一被换肯定要剖腹自杀的。其实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换谁也都一样。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这就是拿破仑赞赏不已的战争之神:火炮。


前文提到,日军的火炮口径过小,对付坚固要塞很难起到作用。  日军为了弥补口径的缺陷,极大的增加了炮弹的消耗量,结果更是不划算。  


急缺大口径火炮来解决问题。一方面,口径越大炮弹的杀伤力越强;另一方面,长射程的曲线弹道使得大口径炮弹可以从头顶方向击中堡垒顶部,直击要害。


那么日军有大口径的火炮么?  有,280毫米榴弹炮。


这是203高地上的280榴弹炮模型,实际上此炮过大过沉,并未上过203。



这才是真实的280榴弹炮



日本是海岛国家,很担心他国从海上入侵,所以在各地港口边上都安装了大口径的要塞炮来防御。  有人出主意,将本土的要塞炮拆卸下来运到旅顺,不就可解决问题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种要塞炮的基座就有8吨重(仅一枚炮弹重量就是217公斤),而且是安装在转盘上的,搬运再安装是个非常艰难的工作。


再难,也要支持旅顺,日本国内立刻行动起来,拆卸全部的280榴弹炮,分批装船运往旅顺。全国一共只有18门,路上被海参崴舰队截击运输船,损失了3门。


运到了旅顺,先安排在东鸡冠山阵地放列。乃木希典不动声色,既然重炮来了,那就等重炮解决问题。203高地的事情搁一搁,还是先炮击原来的重点东鸡冠山。


苦主海军马鹿可等不了了,再次来哭诉。  据情报,1904年10月15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经启程,因为吨位比较大的军舰走不了苏伊士运河,需要绕路好望角,预计5个月左右到达朝鲜海域。   在此之前,联合舰队需要先全歼旅顺舰队,然后回国休整,清除海鲜、备足弹药也需要至少2个月。


因此,海军马鹿很希望1904年底之前能彻底解决旅顺港。


时间很紧迫,乃木希典一咬牙,好吧那就把已经放列的280榴弹炮全部重新布置,都拉到203高地来帮海军解决一个观察哨的难题。


炮位还没完全挪好,第三次旅顺总攻击就已经正式打响。


已经进入冬季,战争实地的203高地白雪皑皑。



依然是血流成河,俄军的防守真是强悍无比。为了振奋军心鼓舞士气,乃木希典成立了3100人的“白襷(ju)队”。


日本人干活喜欢用条白带子把宽大袖子绑起来,这就是白襷。


士兵们用白条子交叉绑在背后,其实就是冲锋队、敢死队。在我看来,这样的装束除了帮助敌方更容易瞄准靶心,其他作用不大。



视死如归的白襷队出场,是203高地攻防战的主要泪点之一。资料有显示两个结果:

1、全体阵亡;

2、乃木只是小作尝试就把他们撤下来了。


第一条结论是无数文学影视剧作品的极佳素材,而我觉得第二种说法更可靠。


打到11月底,此时的旅顺已经是大雪纷飞,203高地依然是个难啃的骨头
;几次攻防易手,俄军战斗意志依然很顽强。  一线精锐伤亡惨重,乃木别无选择,后备旅团也推上去了。


12月1日,后备旅团部分日军已经通过战壕攻上了203高地西南侧一角;但是通讯兵都被炮火打死,指挥部对于前线具体情况一无所知。一名少尉副官自告奋勇冲上203高地,联系上了先头部队,刚要返回就被俄军炮弹击中当场毙命。他叫乃木保典,是乃木希典的二儿子。


其实乃木希典也有慈父之心,大儿子乃木胜典在南山战役阵亡后,他调派二儿子乃木保典到后备旅团担任副官,也算是离开一线稍远位置,不成想又一次。


乃木希典夫妇一共生育三子一女,一子一女都早夭,成人的就这两个儿子。乃木家绝后了...



203高地略呈马鞍形,东北角、西南角略高,中间凹地向西方向下去的壕沟,就是乃木保典阵亡处。具体位置就在面对这块牌子,左侧下坡;此地壕沟可以体会到正攻法的现场感,值得下去一看。



朋友总是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刻,此时乃木希典的好友兼首席补锅匠、明治第一智将儿玉源太郎赶到了现场。残酷的是,他并非来安慰丧子之痛,而是来接手指挥权的。


203高地战况过于焦灼,大本营和满洲军司令部都很不满意,于是派出儿玉来接替乃木。  儿玉还算给面子,并没有拿出上级的腔调来压人,只是说请乃木把指挥权暂时借给他。


很多人会说儿玉接替乃木的指挥后,203高地攻防战局面焕然一新;这么说未免有些不公平,改打203是乃木的主意,调用280榴弹炮也是乃木的手法。


不过说到炮兵,儿玉可比乃木理解早得多。


1877年的西南战争,西乡隆盛带了三万五千人包围了熊本城,当时镇守熊本城的就是儿玉源太郎。眼看着就守不住城了,有人想起来当年从法国买了两门炮,现学现用就开了一炮。敌兵们被一声巨响给吓坏了,四散奔逃。儿玉源太郎一战成名


儿玉接手后对280榴弹炮的射击策略做了两个调整:

1、不再按照炮兵射击-停火-步兵冲锋的交替次序,也不计较存货量和射击频率,而是24小时不间断射击,打光了完事;

2、射击时候不再顾及是不是会伤到友军,只要发现203高地上有人影活动就持续开火。


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克劳塞维茨



连友军都打,胆寒的不仅仅是敌人......


203高地就此突破。12月5日上午10点,日军占领203高地,并设立炮兵观测哨,负责观察的海军哨兵兴奋地大喊:“旅顺要塞尽收眼底!”


203高地西南侧炮兵观测哨位置实拍,远处细长条陆地就是老虎尾。



当时上去观测的一名海军大尉名叫永野修身,后来做到了日本海军军令部总长、海军元帅,参与发动偷袭珍珠港,二战后病死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监狱里。


日军有了观察哨,旅顺舰队就遭了殃。3小时后,俄军战列舰波尔塔瓦号中弹沉没,接下来3天内,俄军旅顺舰队全军覆没。


海军马鹿的遗漏作业终于做完了。


203高地游览须知:从山脚爬上山顶绝对不止地图表示的700米,四野无人视线开阔,山脚下是大片的樱花园,天气晴好的时候值得一游。



战后乃木希典收集废旧枪械弹片,铸造了这座高度为10.3米的纪念塔,将203高地改名为“尔灵山”,赋诗一首:


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子功名期克艰。
铁血覆山山形改,万人齐仰尔灵山。




203高地虽然拿下,但是旅顺战役还没有结束,最难啃的东鸡冠山堡垒群还在俄军手中。不过有了203的炮兵观测哨,再加上280榴弹炮的威力,日军的日子一下子好过了很多。 


12月15日,日军大规模炮击东鸡冠山。当时俄军旅顺城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少将,也是俄军中最强硬的主战派,被炮弹打中指挥所屋顶,塌方砸死。


虽然被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抛弃,虽然旅顺陆军总司令斯特塞尔首鼠两端,但旅顺要塞的俄军官兵上下始终保持斗志昂扬,核心人物就是这位康特拉琴科。他曾指导制作了一大批手榴弹、迫击炮、地雷、电网用在一线,给日军造成很大杀伤;同时他屡屡亲自率军发起冲锋,多次夺回日军被占据的阵地。日俄战争中,俄军高层将领多半迟钝懦弱、拖沓胆怯,只有他始终保持高昂战意。


个人认为,他是日俄战争中俄军方面最闪耀的荣光,也是沙皇帝国最后的军中辉煌。



康特拉琴科当晚进入东鸡冠山堡垒群召开作战会议,据传日军特务报告了这一消息,于是日军集中重炮对准这一位置猛轰,少将当场阵亡。


东鸡冠山指挥部旧址,若非280重炮直接命中,寻常枪炮很难伤害到这里。


赫鲁晓夫访华期间,还曾到此地纪念了康特拉琴科,图中右侧那个小型的白色石碑就是康特拉琴科纪念碑。


康特拉琴科故居位于旅顺太阳沟景区,周边很幽雅恬静,值得一去。周围还有婚纱摄影、喜宴的专门场地,吃喝玩一条龙...



主将阵亡后,虽然东鸡冠山堡垒里依然在抵抗。但俄军整体军心已散;日军挖掘壕沟到堡垒群下方,放足2300公斤炸药直接炸塌,并照方抓药处理了其他堡垒群。



日军爆破处,注意看右边堡垒被炸塌的遗迹。



12月18日,东鸡冠山北堡垒群告破。

12月28日,二龙山堡垒告破。

12月31日,松树山堡垒告破。


1905年1月1日中午,日军占领望台炮台。当天晚上,俄军旅顺要塞司令斯特塞尔写信给乃木希典,准备投降。


当消息传出的时候,阵地上前一秒还在浴血厮杀的俄军、日军官兵,纷纷放下武器走出战壕欢庆停战;大批俄军还拿出战壕里的酒邀请日军一起来痛饮,喝的不过瘾,当晚相约进了旅顺城继续喝。


1月2日,双方代表在水师营谈判,下午共同在投降书上签字,旅顺战役正式结束。俄军投降时尚有官兵32400人,546门火炮,8万发炮弹,225万发子弹,1000颗水雷...


如此强大的储备,让战胜一方的日军都感到不寒而栗。如果康特拉琴科和马卡洛夫一开始就执掌旅顺陆海军大权不受干扰,并且都没有不幸的偶然死亡,旅顺战役的走势还真的很难说。


旅顺战役中作为旗手身中八弹,三处骨折,在被送往火葬场途中苏醒的樱井忠温少尉,战后写了一本纪传体小说《肉弹》,详细记述了旅顺战役的残酷。这种誓死的精神也被誉为肉弹精神...       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是旅顺战役微观视角的真实记录。


水师营会面处旧址,手机里的照片是1905年所拍;左侧枣树位置完全一致,时隔百余年,无法确定是不是同一棵树。




1月5日,双方高官来到水师营会面并合影留念,气氛非常友好。


我手持的就是双方会面照片,背景应该就是实拍的这面墙,图正中间就是乃木希典。



旅顺战役持续了5个月,日军伤亡近6万人,完全是一场血腥的惨胜。日俄战争结束后,乃木希典赋诗曰:


皇师百万征强虏,野战功城尸做山。
愧我何颜见父老,凯歌今日几人还。


在天皇给乃木组织的凯旋祝捷大会上,乃木希典的第一句话就是:“吾乃杀乃兄乃父之乃木是也!”欢迎人群中的人们痛哭一片,思念战死的亲人。 


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病死,乃木希典与其妻一道剖腹自杀。



从军事角度总结,乃木希典不算是愚将,也不能算是个优秀的军事家。一将功成万骨枯,乃木希典最后的自杀也是一种解脱。


可那无数冤魂又该找谁倾诉呢?


在像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由仁慈而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同时,必然会取得优势。由于厌恶暴力而忽视其性质的做法毫无益处,甚至是错误的。   

                                                                              -----克劳塞维茨



人类的贪婪和暴虐,总是在战争中表现的最彻底。






走在203高地和东鸡冠山的时候,总觉得当地阴气略重。需要放一张图来镇楼,也很喜欢下面这句话。



摄于203景区出口处门口





待续...




3

膜拜

鸡蛋
22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5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3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landlord 2021-7-4 18:43
写的真棒!老票文笔一向很赞
回复 alaok 2021-7-4 21:11
有关文中的280毫米榴弹炮还看到这么个趣闻。
当时俄军也有同样口径的火炮,只是双方的火炮膛线旋转方向相反(一个向左旋,一个向右)。日本仿制的这个火炮是用于岸上要塞的海防炮,估计炮弹的引信与陆上作战也不同,作战中出了不少哑弹,据称出现了俄军将日军的哑弹换上引信后重新轰回日军的趣事。
回复 tonyxu 2021-7-4 22:10
意犹未尽!看了此文,哪天再安排去旅顺一游。
回复 老票 2021-7-5 12:17
landlord: 写的真棒!老票文笔一向很赞
多谢地主兄谬赞~  后面还有三篇哈~
回复 老票 2021-7-5 12:21
alaok: 有关文中的280毫米榴弹炮还看到这么个趣闻。
当时俄军也有同样口径的火炮,只是双方的火炮膛线旋转方向相反(一个向左旋,一个向右)。日本仿制的这个火炮是用于 ...
这个倒是查资料时候没看到过的,真实度有点可疑...

哑弹可以再度塞进去火炮发射么?  200多公斤的炮弹坠地后还能保持完整性
? 还是俄军占领日军阵地后抢夺来的哑弹?

俄军从未占领过日军的280炮阵地(在平地),只夺回过日军一度占领的俄军山地阵地。
回复 老票 2021-7-5 12:21
tonyxu: 意犹未尽!看了此文,哪天再安排去旅顺一游。
记得住在大连去吃蒸汽海鲜哈,确实味道不错,
回复 alaok 2021-7-5 21:56
老票: 这个倒是查资料时候没看到过的,真实度有点可疑...

哑弹可以再度塞进去火炮发射么?  200多公斤的炮弹坠地后还能保持完整性
? 还是俄军占领日军阵地后抢夺来的 ...
这个或许还真有其事。
有两处提到(均为日文):
http://www.nids.mod.go.jp/event/proceedings/forum/pdf/2004/forum_j2004_09.pdf (124页)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A%8C%E5%8D%81%E5%85%AB%E7%B3%8E%E7%A0%B2

估计出处都是一个地方:『砲兵沿革史  第五巻〔上〕』84頁
不是从敌方阵地上缴获,是从己方阵地上挖出来的。
哑弹现象在后续的奉天会战中也出现过,但弹体多是半损或全毁状态了
回复 老票 2021-7-5 23:16
alaok: 这个或许还真有其事。
有两处提到(均为日文):
http://www.nids.mod.go.jp/event/proceedings/forum/pdf/2004/forum_j2004_09.pdf (124页)
https://ja.wikiped ...
“ただし日本軍が用いた砲弾は元来対艦船用であり、柔らかい地面に着弾すると不発となる例が多かった。”

那就有意思了。200多公斤的炮弹集中柔软地面,居然没有变形还可以再次发射??

会不会是因为当时旅顺冬季下雪,炮弹击中俄军在山丘顶上的积雪,或者战壕边的松土。由于是用来打军舰的延时、穿甲引信,所以没有爆炸。

奉天会战绝大部分是地面战,冻土很坚硬,所以就不能重现。

确实好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4-18 12:26 , Processed in 0.03333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