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教沙龙] 中国教育的悖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8: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隧道 发表于 2023-11-27 17:34* s# h- r& O6 B
别说大学,连研究生都能用来解决就业问题。其他的问题都见怪不怪了。0 p# W" p, _. A4 o( v8 h0 B
反正你肯定想象不到。你把教育当成过 ...

) W! j% w' o: @; ^4 e6 j4 \      不用激动,每个行业都不是靠理想支撑的,每个行业的人都要养家糊口。幻想或鼓吹某个行业的人就该无私奉献讲情怀这事儿对大多数成年人没用。现实中,教育行业产生出的数字指标就是教育官僚的KPI。别指望国家顶层官僚就能高瞻远瞩,毕竟任期就这么几年,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和职业官僚的任期制就是矛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4-1-12 13: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隧道 发表于 2024-1-11 23:13- p; f, O0 R0 Y1 w+ W) p' I7 E
到不是激动,而是感觉不可思议。0 q+ ]( [. S: Z" F
除了完成kpi,一点意义都没有,远远不如当初教员的上山下乡。/ N( V: V0 g5 S+ C  _. |3 }
还不如军 ...

7 L2 @9 j4 t6 D' R: M上山下乡意义很大吗?是提升生产力了还是提高青年学生觉悟了?生产力发展不起来就搞逆城市化,让学生们浪费几年青春就为了认识到社会险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24-1-31 17: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梦之 发表于 2024-1-12 18:49$ D  f2 }5 r( {1 ^% q0 }
我爸上师范的时候,很多老师就是各种被迫害的,上山下乡,右派,地主后代之类的。笛子和二胡就是跟着一个 ...
+ ]7 ~3 c0 j4 S% ^# y) N2 d: H# i
在当时绝大多数农村没有任何工业化工具的生产条件下,农村种地考的还是传统体力劳动,下乡的高中生的纯体力农业技能还不如干惯了农活的文盲和小学生。生产力=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不变,生产资料(耕地面积)不变,光增加一堆高中生,这粮食产出根本增加不了,就是给当地农村增加了一堆需要吃饭的嘴巴,不给人农民添乱就不错了。人均才几亩地的国家,每亩地上需要增加一堆农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24-1-31 17: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24-1-23 00:22
3 |6 [  l# x& ?* _为广大农村送去了人才。我的小学老师绝大部分都是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80年代农村有一批农村高考的高潮, ...
- H$ `& f+ t' Z. P4 W& H
你也知道最终送去的人才都跑了。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口工业化城市化,而不在于增加居住在农村的高素质人口;农村最终得靠大大减少人口,增加每个人口所能占有的资源以及工业化资源对农村的反哺。人才只有跟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结合才是人才,否则啥也不是。看看菲律宾,大学生的出路是出国当保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24-2-1 09: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24-1-31 23:45
- ^6 a0 G# ]7 J+ M5 G" r3 ?6 `你不是正好在说:上山下乡知青为农村青年打开了眼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成为日后农民大进城的铺垫吗?
( }, y8 }1 K: p2 U! D5 i3 O  f5 C" @4 t/ {: w8 k! q! p
...

; S7 F8 G4 ^# ^& q0 |农民进城的动力还需要知青带来?我爸是湖北大别山路的贫穷农村孩子,他和他的中学同学们60年代坚持饿着肚子上高中的动力就是:考大学进城,“脱了草鞋换皮鞋”。那时候文革还没开始,上山下乡还没出现。别以为农民不知道怎样对自己最有利,还要靠知青来煽动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13 09:45 , Processed in 0.03181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