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打印本页]

作者: 意闲    时间: 2011-6-15 01:51
标题: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本帖最后由 意闲 于 2011-6-15 01:53 编辑
! ?. E7 M- h$ v/ p: l% |( g5 p* E  A7 V, D, q( S  Q
昨晚读了一篇余光中谈古诗的时空结构,很震撼。立刻上网补订丢失了的他的散文集。下面是关于他论翻译的一本小书。0 A& O2 t1 A' F! ^' n
9 b% o$ q+ _" H( ?) f

* z& `7 b% a" z- Z$ e# r! J# l- N7 O3 Z/ L
我本想等结束手头初译稿,再利用检校时间,同步读《余光中谈翻译》一书,但前些日子,不知怎地拿了起来,拿起来就放不下。我自己停停走走好几个月,文气时断时衔,不少当初以为确凿的译法,现在读着一塌糊涂,昨晚挑一个章节出来,果然还得大力删改。余教授提及“的的不休”、“当当不已”、“被动滥用”、“句法僵化”,不时为我敲警钟,通融流畅的中文,自然比死硬忠实原文,求字不求词、谋词不谋篇重要得多。

3 ?$ B% [2 R) ^& O
5 |+ |( j, E- [. E( J3 i& |' P1 \* |( W" x
我几乎没接触谈过翻译理论的书,唯一一本,好像是中学时候读《翻译的技巧》(钱歌川 著)。那是学英文的海绵阶段,好奇心炽,甘苦如饴,每天搬《牛津字典》与语法书,虽然并非全然“哑巴英语”,师业重心,始终在文法。至于听说,读写,是等到念大学后自己锻炼了。反复文法训练的功效,似乎只限于快速打理词句逻辑,余教授所谓“和文学花园的看门狗搞好关系”罢了,加之我气力足一些后,愈发看重原汁原味、做近距离读者(而我一向认为,哪怕读速不及中文,这也是值得提倡的读书方法),久而久之,后置定状,同位补足,句中插入,的的地地,也默化了我自己的中文,乃至我需要透过翻译,另眼检视,掂估弥补,这实在不算出乎意料。+ s7 f7 F: }8 ]

2 b/ V  ?8 u' q( d8 X* c+ M& ]/ \, k3 v5 L
于是余教授这本书,最教诲我的,倒集中在中文读写,或者说,读什么样的中文,怎么写中文,而非仅仅几个译文机巧。他的大多篇幅,皆涉及中文白话史、与之并行的西化而不消化以及如何消化。说到底,就是要保持中文的生态。“措词简洁、语法对称、句式灵活、声调铿锵” ,斩截半吊子西化而至冗肿虚缀,积极汲取中文(包括古文)生态原味。余教授自己的论文演讲,实为良态中文示范,泛览雄辩滔滔,细处肌理严明,论证对仗工整,词章健雅,音声和美,气韵环回。让我不禁想起十几岁时读他的散文时那种惊艳。
% |" |! Z' p5 o, w+ G$ t
" z3 Q! d4 J! Y% E4 P1 ^& n  X
《莲恋莲》、《听听那冷雨》、《催魂铃》、《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沙田七友记》等等篇目,我十几岁时大概颇读过几遍,至今仍记得某些平仄与整句间动情点,有一次讨论出行,说及丹佛,心上居然首先凛过雪冽的风、稠密思乡;呼啸情绪,完全可以回溯十几年,照应初读余光中时的撼慨。我对他的诗作,倒没有太深印象,这可能是我对白话诗一贯淡漠的缘故吧,那一曲被人憋嗓子挤出来的《乡愁》,第一次的确动衷,隔久了就寒潭鹤影了。我倒总记得他念苏轼、寻李白,这叫跨时空投契,心有灵犀,又或者,文化接力。
( R9 d* P( A" I9 E
7 c& o4 k" H' Q1 S2 r5 ^9 J& N/ ~0 F( v8 _1 q3 O$ d8 f. b$ A0 H/ q
或毋宁说,中文的接力。我记得曾和鬼子聊汉语特质,我说没有你们的复杂,表达时态,我们用副词、状语就够了,不必借助助动词+分词嵌套,直抒原形即可;部分名词有性别,却不像你们的那么泛滥,名动形无一不变(法德尤甚,德语根据主宾补人称,连修饰成分都不放过,真是精确到了家)。余教授在《谈翻译》里解释得更详尽,他译诗,诗句高度凝练,凸显的对比也更强烈。他指出中文诗歌的主语常常秘而不宣,像“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这种根据平仄而倒装移位的情况笔笔皆是,更勿论罕冠词、以实数泛言多寡,是以人称可以调剂,虚实无妨偷换,气氛敛散自如,招待读者,就有特殊的亲切感,三千年前无邪之歌,如今读起,依然叫人入境生情。转向英文,必得坐实,逐词理清,以致原诣损减,例如《史记》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一连串动作十字而已,明畅的英文典范可能是“...He shot an arrow at the rock and hit it with such force that the tip of the arrow embedded itself in the rock. Later, when he discovered that it was a rock...”,这就约束得多,也不复简脆声腔所携裹的风雷。《庐山面目纵横看》一文里引证了诸多优劣英译,好的尚且受制于两种文法的错位,残次品简直是读都没读通。
8 _6 |8 S) J* \) c5 e& u
% Y& w  l! D& ~3 I) |7 T英译作品,并不因其“天生严谨”,就百分百恰宜。海明威就曾诟病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英译,我自己读本雅明的英译,也并非没有一点抱怨,指代不明含义混沌的句段--我相信那不是原作精神--还是时隐时现的。而阅读的一部分时间花在究文法劈词句,要不然就是我英文太差,又或者它本来阻滞。欧系语文,互为渗透良久,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欲窥探一些我不了解的语言文学,比如意大利西班牙,很自然的捷径,即是找它们的紧邻,比如法语,而北欧、德国,在英语里沉积厚重。我无妨预设,那种起承转合的措辞难度不会非常大。在此基础上,依然误漏不断,可以推想,中西匀手时可能的难度。
8 L. m- W- F/ M+ ]9 X* i$ G  y" Y( ^/ N; `' U

- z- \+ ]# t' G+ D5 S余教授分析的中文特点,五四时期被拿来做话柄反证,推助白话文,而今天回看,这些其实也恰是中文的弹性、优势。干净简洁,音韵和环,抑扬铿锵,见字如画,如果不是这样的文字传承,真的很难想象中国何以占据高势能文化那么久,何以自诩为“中”。反向由英至中,余教授颇引了几位新文化健将译例文例,证明当时幼弱白话文尊奉西文后,病案重重。而彼时精英,实际上中文底蕴极深,所以再怎么试验,他们留下的作品也不乏锦绣文章。延及今日,后学文言成分锐减,读书人没有学习中文原貌的习惯(我是很少见谁去读中文诗章的,倒颇不乏把翻译书籍奉为圭臬的)和环境,一任中文顺承西语生态,日渐繁复拗口。余教授给了不少赘句冗词,正像董桥在《浏览这样的中英文》里抓虫,余先生成文大多在70年代,董桥的晚一些,可见此风长盛不灭。$ H7 _" x4 g9 d! J: f& f

6 n" m9 F; m( v" `$ B
% ]5 E: c5 h3 d. j# w/ s就译事而言,余教授赞同鲁迅所说“白话不足,则济之以文言”,换言之,并非复辟文言,也非推崇它,而是因时就势或文或白,检修和丰富中文的句法。不幸的是,不少人“文言文读得太少,中文底子脆薄,写起白话文来,逢到笔下周转不灵、山穷水尽之际,胸中哪有文言的词汇和句法可以乞援?倒是英文读过几年,翻译看过多本,于是西化的词汇和句法,或以‘折合’,或以‘现金’的姿态,一齐奔赴腕底来了。” 这样非中非西、弃简复烦、句式老套的夹生译文,每个读译作的读者都或有遭遇。说到底,翻译的问题,实为中文的问题。余教授教翻译数十载,改裁学生卷宗时,往往也不是英文讹读,而在中文欠佳。试看梁实秋、鲁迅、胡适、徐志摩、或是余教授赞誉的钱钟书,又或者董桥,哪位译者不同样堪称中文大家?摊开一本钱钟书,迎面拂来英法德意,可你看他的中文,是何等老辣娴圆?中西固然天堑,中国的译者也固然不乏精通西文之人,倘若匀一刻功夫,多读几句汉语,可能译文质量也会更上层楼吧。
* i1 x+ w' N. t+ g+ |+ _% i( Q2 R3 \, {
% \$ |5 E! Z) Y4 J4 y
余教授对文学批评的标杆立得更高。他指出,一个够资格的批评家,必须“精通(至少一种)外文”,惟其如此,他方才获取直接知识。“如果一个批评家要从中译去认识莎士比亚,或从日文论述去研究里尔克,那将是徒劳”。其次,“他必须精通该国的文学史,学有所专”。最后,“他必须是个相当出色的散文家”,“散文应别具一种风格,而不得仅为表达思想之工具”。这又提到中文格局了,且为重中之重。读者无法以此横准每位批评家,但劝勉也罢,自励也好,引介西文,诉诸汉语的人都应当权衡中西砝码,注重中文营养。1 Z* Q2 ~3 O4 W' b+ q

6 p- {- S* A3 ?6 \# a1 X8 _7 N, F3 ?& j5 j( E1 b+ L" n( G* U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余教授的所有观点都毫无瑕渍。比如他对比中西诗歌,谈及法文,说“因为语言本身的重音并不明显,所注重的却是每行要有一定数量的音节,例如古法文诗的“亚历山大体”......事实上法文重音不像英文一样以前飘号标注,在不做重读标识的情况下,不是没重音,而是缺省在尾音上,这是为什么法语听起来特别婉转清扬了。我不懂诗歌体例,但读法上,古今总有联系吧。再一点,是这本书的装帧,我都不晓得明明很晓白谈文艺,主题之下,为什么注了两行“法律文本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方法/操作性很强的法律文本类型模式和翻译模式”,简直离题万里,也绝配得上“西而不化”的中文了。我每次合上书,总不免发一回怔,不晓得封面设计的人想什么。
3 F) M3 X2 S4 N3 `1 t2 q# a: Q7 e0 F1 ?5 l7 b8 @
, f3 d% t6 |4 L  k
读这本论文小集,我觉得求证之余,更有中文欣赏之得。余教授在《外文系这一行》写道,“一位成功的讲师应该是一个巫师,念念有词,在神人之间沟通两个世界,春秋佳日,寂寂无风的上午,面对台下那些年轻的脸庞,娓娓施术,召来济慈羞怯低回的灵魂,附在自己的也是他们的身上。” 这所有篇目,正仿佛穿梭时间,撷摘文曲,展露中文姿态,召回人们心中流失的元神。没有什么文化纽带比文字更为苍弱,也更为磅礴了,一个诗人、学者、翻译家一生颠沛,却握紧了文字纽带,坐变古今,一身眷眷绵绵的爱。所谓“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可以肯定,在西文或汉语教育中,余教授一定反复重申过西为中用,中文生态的意义,我也能感受到这份语重心长背后的使命感。2 L/ y' r8 M$ H/ ~! l0 F1 h. A  c$ y

# ~& H6 s# \7 r2 ]" E$ W# e1 h
/ f. f. d7 i+ M$ A) f, T3 X无须立法,也不必鼓吹什么防卫、洁化,翻译也罢,不译也罢,作为中国人,读好中文,写好中文,这是最基本的。
; S# V$ y* K+ i4 k5 W- i4 I( i+ J! W8 T" h2 T

作者: 小淘    时间: 2011-6-15 10:32
回复 意闲 的帖子
6 [: Y) v% h: R0 {" m. |( E1 H; D- A' Z. `* d: r
好长啊。
作者: 非    时间: 2011-6-15 13:01
本帖最后由 非 于 2011-6-15 13:02 编辑
5 z+ }2 B/ [$ g) a% M  x9 L
( `. a; A( X/ c6 m! w写的好。长归长,但很感谢意闲分享自己的心得。余光中也是我很喜欢的,尤其是寻李白,读来酣畅淋漓,十分过瘾。很多优秀的翻译者其实本身就有着非常深厚的国文功底,如你所说,钱钟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觉得中文是根,如果不能把根扎实了,外语学的再好都会有漂浮感。可惜,我所看到的好的翻译家似乎都是解放前培养出来的。现在的好多人,现代汉语可能是学的不错,古代汉语就差太多了。( j2 k) v5 W2 @% K- G
另,前面老福所提的“文人小品”的评价,我不是太苟同。在我阅读意闲文字的过程中,我的感觉是,有些文字是明显写给读者看的,有些则是写给自己看的。那些写给自己看的文字,明显的写得比写给读者们编辑们看的要好的多。
6 j0 T, @4 K2 j; N. I7 K! i不那么冷。 呵呵。& d. H+ d9 b9 ?+ j" ]' ~' f' @+ y4 }

- c5 w% I" W$ H5 a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1-6-16 00:42
; v, n: x3 ?7 ^% K# z: f
我很喜欢余光中,最初接触到他的作品是从余光中的诗开始的,后来收藏了他的全集,发现他的散文功底也很深,深到我读起他的散文来不如读他的诗那么舒畅。余光中的中文功底非常深厚,经常用到一些不太常用的词语和典故。他用英文原文写作的作品我就没有涉猎了,但是估计要翻译到他本人同等深厚的中文程度,一定很难。意闲加油。
作者: 意闲    时间: 2011-6-16 01:10
回复 的帖子, t0 N5 ]( H% ]5 {

! y7 ~* E0 k) o' {" p& c) h现在也有很不错的中文译者,比如译Woody Allen的孙仲旭,译Paul Auster的方柏林,译Truman Carpote的潘帕,译当代法国文学的袁筱一。我不了解他们的古汉语如何了,文言以济之的程度到什么水平。另外一个差别是现在的译者大多专攻一门,熟悉几种外语的比较少。
6 M0 i- C% h# c- C9 x" M) E3 q& o; m' F- I$ d. @# o- N9 B7 y
呵呵,我写笔记其实都是给自己存档,梳爬想法而已,偶尔给人拿去用。没有特意去想针对外还是内哈:)
作者: 意闲    时间: 2011-6-16 01:13
回复 蓦然回首 的帖子
6 @4 {4 {- S7 M+ ?& s% B
0 @$ r% A1 f) ]) D0 J3 }# n& l9 L, h7 x对啊,他的中文真是好,英文也真是好。* ]8 [3 q* e6 [$ h

9 E: Z+ D$ H1 I8 r* @我看的不是他写的英文,是一些中文的论文。( C+ s3 G0 R) e- s& V
, c7 Y& Y6 W- v; a6 s# W9 m
谢谢你,不管是那种语言,我都是学生而已,瞻仰一下大师就好了。3 x" z7 ]2 r$ l5 E" a
: j  o0 m3 J& B- J0 X

作者: 独步    时间: 2011-6-16 08:37
本帖最后由 独步 于 2011-6-16 09:27 编辑
( X. {: w4 G# t6 z: K
5 w4 o9 A' Y: v  h9 L, ~- v2 z1 N回复 的帖子5 u8 X% t5 b0 R- ~9 r4 x
6 N/ V. I% N* Y. r
想起一件事儿。 梁启超想把某本书翻译成中文,好象是世界政治史还是什么,记不清了。 他大概太忙,而且可能觉得儿子梁思成跟你一样,有两把刷子,于是就叫梁思成翻。看完稿子后梁大师不满意,觉得儿子的英文是好的,中文太烂! 儿子被清华学校所误! 于是大师亲自出马,每天花半天的时间给孩子们上课!梁思成幸福啊! % z4 A3 k7 T0 f6 L
' i4 K8 D5 u' V: U' W: m8 y
过去的老翻译家,先有的深厚国文底子,可能教育在没上学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然后再来外文,两手都硬! 不仅学外文的这样,就是学物理也这样。95年杨振宁在克立楼说过,他放了假父亲杨武之就把他关家里读龙文鞭影! ; K  |) [1 p- t" _+ q0 W6 X4 {
' N2 x9 n# Q* o3 p7 b/ l6 u
外文系那帮家伙一直也读中文,功底到底是差了些,作为母语而言。认识一个我们那一届外文系的女生,杭州外语学校出来的,那英语水平是相当的好了, 好象没听她说过中学里强调国文的事儿,净学英语了! . H* B" e0 }1 ~
, W! w+ P; U# X' N  S! X
后来读研究生的时候隔壁宿舍是外文系的。那几位则相反,中文还可以,读过他们的文章。那英语发音还不如我呢。 夸张了一点儿,放在外文系是差了一些。。。。  - U+ x5 |, }2 m' V: L# B3 {5 z; o

- n& U3 ]7 c) M6 A% n6 i# }6 J难得见到两方面都好的。  水均益听说就是英语系毕业的,那口语,我的天啊!
# Z4 ^8 O& ]# G3 _, j1 H+ x话说回来,中文底子薄那是普遍的现象,不光外文的同志们!清华校长不识字,厦大书记念皇(黉)宫。顾是理科,朱可是学文的。。。
( p  O( e. e9 |- R1 T$ O. c不能怪教育制度,主要还是社会风气,什么什么无用之类。。。 0 P" Q) J  }. v. w
+ q) g7 s" U9 ~1 B
好象扯的越来越远,快到扭贼蓝了。 不爱说了,爱坛灌水!
+ J: n( W8 ~% i, ^* w8 A
作者: 意闲    时间: 2011-6-16 11:19
回复 独步 的帖子
2 D5 `9 D* h3 C6 Q; H" T' s5 G0 o! ~+ I6 u4 p2 p$ E( w& C
梁思成、杨振宁的中文都很好,前天翻董桥旧文,说起杨的英文,也是让“文科生找不到出路”的那种。
# ?4 D# E' S4 D' J; r1 S4 `" w
" i! W, |/ I; c- P. a3 {+ y中英文兼修的学人,我认识几个,从小熏染,自身注重,多有海外研修背景。/ p6 @- ?5 d; G  @0 c

0 i! Z+ p! p- Z  h我觉得汉语教育落后还有一个原因,也就是余说的五四后的断代,还好没有全盘拼音化,否则中文真的完结了。
作者: 意闲    时间: 2011-6-16 11:27
回复 的帖子1 R' |" @* v* k9 p5 m

7 S+ l" Y! Z* u& m5 ]4 g那是我的表述问题,不代表要给什么读者看。我首先就不是专门搞书评的,读什么书,读完有没有必写的冲动,都不是可以预设。如果哪家书商赠书来让我写,那是另当别论了。+ S3 Q" k$ ^, k+ {% M0 |4 g% e
3 F% }( k6 ?0 O  c! D
你可能对学院派童话有先入之见,不过这一本加上Byatt得booker奖的,都是一流文章。希望我没起反效果。
作者: 独步    时间: 2011-6-16 12:00
回复 意闲 的帖子
; p% {0 a- @4 Q8 T- o$ i  k0 C& I! u3 h
我一直在想,中文教育落后,与经世致用有些干系。五四前,学好中文是存身立命的根本。写不来文章,拿不了笔,几乎没有出路;后来的世界越来越多样,学科种类渐多,职业益广,于是越来越被忽视,甚至以学理学医等等为借口。 因为有出路,这“借口”也就越来越理直气壮! " ~; ^+ R. w% F  E! J
以前我有位师兄,学电磁理论的,在清华杨弃疾先生手下读博士,每次见老师,先得把老师吩咐写的毛笔字交上去。杨先生点评完学生的字,然后再谈学术!  % B6 J" B. }3 v' r
: s4 N" F( O4 J! N. j' {+ V
那位师兄学术能力极强!  杨先生虽然退休多年,估计还健在。 可见有些传统还是传承下来了,就看我们自己努力不努力。 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懒惰。。。
作者: 意闲    时间: 2011-6-16 15:05
回复 独步 的帖子
% M  i0 V0 j2 w$ u2 d" }$ u
7 n! O$ p6 W/ B1 j4 F/ i5 n& g  q呵呵,我家那位也是清华嫡系,不过字真的很丑。发paper倒是文理通达。
4 Z' K" ~( |: ?' a* g
& V6 G) f% i  a% g这是不一样的层次,字练心,文练思。两个都要做到不容易。学写文章其实没有别的目的,捋顺思想,再试试多一点联想。做工程的更讲究步骤主次,那位先生教学很了不起。还好现在不必出付字证,否则我一家都属于挨板子的:)
作者: 非    时间: 2011-6-16 19:05
回复 意闲 的帖子( ]3 W; R" @3 U# W3 m

8 ]9 H6 L6 Y0 ]我可能是对学院派的童话有点成见,呵呵。在我看来,童话的重要性在于它代表了各种文化中最纯正的价值观和趣味,或者说“文化性格”。经典童话永不过时,对经典童话形象的颠覆也同样让我惊艳。
# j4 @. V+ _" y我一定会去找你所推荐的那几本去看看。一流文章的说法,还是能勾起我的阅读兴趣的,毕竟,在没读过之前,不便妄断。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6-19 21:06
回复 小淘 的帖子
- Q( i, ^9 J9 f5 w- y
) S  w  r8 r, K长有长的妙处啊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1-6-22 10:27
确有心得的好文章。写好文章得多读多背典籍,自然而然会有提高。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1-6-22 20:18
这句诗我之大爱啊
作者: 卡尼修    时间: 2016-12-6 20:10
海明威如何诟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英译?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6-12-9 06:12
本帖最后由 dynthia 于 2016-12-8 16:59 编辑 " v: _9 d, H- ~8 \3 Z4 z$ K
例如《史记》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一连串动作十字而已,明畅的英文典范可能是“...He shot an arrow at the rock and hit it with such force that the tip of the arrow embedded itself in the rock. Later, when he discovered that it was a rock...”,这就约束得多,也不复简脆声腔所携裹的风雷。
4 d8 Y+ I% T) ]* |  L# E' q! }% t

! \  C% g/ q* l, ], e. ?9 h2 W, k其实西方古文字也可以做到简练的。这句话用拉丁文(附英文)可以是
' u# l, f9 X7 A& q0 |) K
/ y" t3 _1 \, t6 D1 ?! U2 L; liecit          et     penetratum                            ictu                  spiculi                   scrutatus       esse     saxum., ]6 A  H, T6 D1 z6 @" S& Y1 _
he shot    and  the thing that was penetrated  by the strike   of the arrowhead  he examined  to be   a rock.
! t1 w9 I. h( n7 u
3 g& V' \3 b/ z; o2 i一共八个词十九个音节。如果在诗歌里大约esse也可以省掉,那就是七个词十七个音节。
3 p) ?$ D# V# s( _7 K
; g2 \: \/ l$ u. `7 g6 p8 i真要再压缩一点或许可以是:5 V/ z4 P$ t4 C+ r: J) \( E' d
% x5 [1 G: P0 L3 I+ u3 Q4 I
iecit        viditque       saxum    penetratum spiculo.
  k2 s4 u- r( s8 `$ [he shot  and he saw  a rock     penetrated  by the arrowhead.
- D0 g. C3 }4 t8 ?# A0 J6 v# f
( S" `, @: O8 Q! E6 A+ M- F五个词十四个音节,不过可能损失了一些细节。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