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中印边界西线争端说起:6佛国的反击.狮子王PK公驼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07:2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1-8-13 07:28 编辑 * j3 f9 }, @" a. R" y( k

* Q, A) D/ g* r6 e4 |: I
黑汗国的君主又称公驼汗,都城建在疏勒,也就是现在的喀什(全名喀什噶尔)。 于阗国的都城当然就在于阗,也就是现在的和田。
- p' {1 O* X$ Y' J
喀什和和田都是丝路上的名城,也是天生的一对冤家。

2 D. L/ a1 x0 D" V1 R
丝绸之路的立体图

+ `9 K. e2 @! x, e1 H, Q* n& g- S7 ~/ Z& D

( o) j& {7 a* k" Y2 v& T. e+ z9 g: a& W

1 C3 d* ]3 n2 ~. e
两地之间的竞争有如分别以重庆与成都为中心的巴蜀之争。在黑汗国立伊斯兰为国教以后,竞争激烈化了。

7 E6 M6 Y# M6 Y* ~. W  L
于阗国主李圣天,有好几个称号。 在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李圣天画像中的题记是“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而于阗文《于阗王致沙州节度令公书》中有大小二印,其中小印为“大于阗汗天子制印”。

; Z1 J$ q1 x5 H1 s+ s
李圣天画像
5 [- G+ w' o0 T, M$ Z, q0 G
& t$ C; J% d( a5 ?4 r7 E, M- o

6 b+ J" m# D1 @' c7 A
不过李圣天同志最响亮的称号还是“狮子李大王”,这是沙州曹氏和于阗相互交往所用的藏文文书中对李圣天同志的称呼(由于唐军撤离西域以后,在8、9世纪吐蕃分别统治过这些地方,皆曾使用藏文,所以在吐蕃统治结束后,藏文仍然通行,尤其是沙州归义军节度使、甘州回鹘和于阗国三地之间彼此交往,不论用于阗文、回鹘文、汉文都有一定困难,至少不如使用藏文方便,所以即用藏文为媒介。)
. I6 c3 F* Y2 S# t2 ?
当黑汗国君主穆萨向于阗国发动圣战后,公驼汗就一头撞上了狮子王。
" p& Y. Z. v+ F1 y
圣战效果也跟现实世界中的公驼遭遇狮子差不多。

/ N& c6 B9 j- w# [5 t6 \2 X5 D
我在前篇提到,黑汗国圣战前期的辉煌战绩是从同为穆斯林的波斯萨曼王朝手中夺取的。尽管在962年,也就是黑汗王朝君主穆萨宣布伊斯兰教为黑汗王朝的国教的第二年,黑汗国就向于阗王国发动了圣战,其东进的成绩倒是很不咋滴。 细心的读者大概已经发现下张地图绘的是1001年的新疆情形。
8 Z8 }- d: R7 I! B" ~) D6 S4 ^
2 `! D$ f: X- k  A& M9 T2 y
, h+ _  J& x) X; M' d
也就是说基本上黑汗国40年如一日的东进努力没有任何进展。 其实发生在这段时间的历史,对黑汗国来说,是远远比被绘在地图上的形势糟糕。 与其说糟糕,还不如说惨烈。
0 o# [7 `  a- \( E$ R
黑汗国出产的《突厥大辞典》称东边的佛国大众为“凶恶的异教徒"是有原因的。
# F1 z5 i$ A; l, L7 a9 T
万恶滴帝国主义分子本世纪初在敦煌出土了于阗文《尉迟输罗致舅沙州大王曹元忠书》,其中详细记载了于阗国对黑汗国首都疏勒的洗劫。
; Q1 d3 ^" {2 x1 v
尉迟输罗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的从德太子, 他是沙州(敦煌)归义军节度使令公大王曹议金的外孙, 也就是曹元忠之外甥。他是曹议金的次女与李圣天同志的长子。因为于阗国与沙州的特殊关系,从德太子在儿童时期(935年前后)就被带到敦煌,然后长期在敦煌生活。在966年曾经奉命入宋朝贡,从事官倒事业。当他刚刚高价贩卖和田玉回国,他爸李圣天同志就见了佛祖。从德太子,李从德同志就当上了于阗狮子王。
' h6 A$ B/ Q& b( _
李圣天同志的老婆, 李从德同志的妈
9 g$ g& p3 _" f7 P& ?

. P. X* W& J2 g' R  K
6 `; q' T' ^+ [2 _/ }
在李从德同志顶替老爸上位不久,于阗国取得了对黑汗国作战的巨大胜利。
7 T9 Z7 l: w) C8 i* Y$ s' g
于阗国在970年左右,攻破了黑汗国首都疏勒。经过八年抗战,于阗军队占领了喀什,穆萨汗的“宝物、妻子、大象、良马及其他,还有他部下的财物”,都成了于阗军队的战利品。穆萨本人也在970年左右去世,是在对于阗的战争中丧生,抑或因遭受了重大打击愤而亡,就不得而知了。
1 l1 D, s/ I0 x1 U9 r: D. G
李从德从小就在中原文化中打滚,也晓得"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耳"的道理。 赶快叫小秘起草一篇《致舅沙州大王曹元忠书》给他舅舅报喜。还向大宋派遣了使者向中原人民廉价推销于阗军队在喀什充公的舶来货。舶来货中有一个特货:会跳舞的大象,直接从喀什动物园领来的。

5 x; b# z; z9 g  h9 L
将近一千年以后,万恶滴帝国主义分子在敦煌出土于阗文《尉迟输罗致舅沙州大王曹元忠书》证实了《宋史》卷四百九十《于阗传》的史文:

$ a3 r* c, Y7 h7 |" B" I- f3 h
(开宝)四年(971年),其国僧吉祥以其国王书来上,自言破疏勒国得舞象一,欲以为贡,诏许之。

& y! s6 M1 n+ e$ Q& t8 {
沙州大王曹元忠供养像
9 q$ u7 M: F( h
* \) U0 \/ I- l" H
; F4 W' w/ S8 k, _' C- Y
" N! q* c5 g8 y. N

# I. U* `0 [% D1 h4 y& w2 N/ l, [  ^! F

. ?! L! Z! Z' M% _) E1 L1 y: E. j2 @; Q在这以后嘛, 汉文和阿拉伯文献都没有直接记载。但黑汗国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知识分子。其中一名名叫艾布·福图赫·阿卜杜勒·加法尔·阿勒马伊的同志写了《喀什噶尔史》。不过原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后来14世纪初,加玛勒·哈尔希(Jamal Qarshī)童鞋在其用阿拉伯语编撰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引用的部分章节,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带有传说色彩和具有宗教咏史诗性质的故事:
: ^" p- @9 n$ ]5 ~) u6 H0 n
* J- b  v$ W* j, P
9 ~, A( q. F7 V& |$ a) c5 g4 d' G
公元971年前后在喀什噶尔继位的这位新汗,全称为奥布里·哈桑·阿里·本·木萨·阿尔斯兰汗。
5 _# c6 e+ I; j$ Y
    阿里·阿尔斯兰汗即位的当年,于阗的佛教大军就直逼喀什噶尔城下。锐气正盛的阿里在一场成功的防卫战之后,把于阗军压回喀什噶尔南70余公里的英吉沙一线。在这里于阗军组织反攻获胜,但不甘示弱的阿里再出劲旅,一举将于阗军主力驱赶到今叶城县南部山地,双方血战7天7夜谁也无法取胜,只好各自罢兵而归。此后,这两大政权之间的宗教战争消沉了好些年。

8 e2 {+ H7 w: U( h. Y# w
    不久,迅速恢复了元气的喀喇汗王朝抓紧有利时机,乘于阗佛教政权不来找麻烦的空隙,把打击的矛头又转向盘距 在中亚布哈技的萨曼王朝。公元991年,阿里·阿尔斯兰汗亲率东路军自喀什噶尔出征,而其堂兄、王朝副汗哈龙·布格拉汗(为木萨·阿尔斯兰汗弟苏来曼之子)则率北路军由八拉沙衷出发,像两把铁锹一样夹住了布哈拉城,给了萨曼王朝以致命的打击,为数年之后彻底消灭这个宿敌敲响了丧钟。
1 W( \9 o( A! l6 q
但是,正当阿里·阿尔斯兰汗在中亚打算更有作为之际,钻了空档的于阗佛军于公元998年再度兵临喀什噶尔。他们接受了以往的教训,不仅以自己强大的军队为后盾,同时策反了喀什噶尔一带潜伏的佛教势力里应外合发起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又一次占领了喀喇汗王朝的王都。阿里·阿尔斯兰汗在中亚撒马尔罕闻报后,立即火速率军东救。喀什噶尔城下一战,于阗军与暴动的喀什噶尔佛教徒被迫撤退,困守喀什噶尔城之南的艾斯克萨城堡拼死抵抗,经过长达5个月的攻守战,阿里·阿尔斯兰汗最后获胜,于阗佛军与喀什噶尔佛教首领一起突围杀回于阗。
, X9 O6 _3 M9 ]2 P) {: O$ a! ]1 C% i, H2 o; p; v$ j

% q; q2 {. Z( p2 x公元998年,于阗佛教政权发动了对喀喇汗王朝的最后一次、也是攻势最凶猛的一次进攻。当阿里·阿尔斯兰汗得知于阗军第三次兴兵而来,为了复仇,他愤然挥师南下,再次与敌军对垒于英吉沙--这是喀喇汗伊斯兰政权与于阗佛教政权的分界线。在这里,喀喇汗王朝的铁骑与越战越精的佛教大军开始接阵。第一回合,阿里的四叔侯赛因战死沙场。第二战,阿里的二叔艾山又重伤毙命。战场上,血流漂杵,阴风凄厉。悲愤万状的阿里·阿尔斯兰汗在一个惨淡的黎明向敌军发动了第三次猛攻。他亲率主力拼命搏击,在狭窄的阵地上左冲右突,要寻找敌军统帅决一死战。在最后的恶战中,喀喇汗王朝的这位最高统帅与自己的姐姐艾丽努尔公主同时战死疆场。伊斯兰士兵全军覆没。接着,于阗佛军与东山再起的喀什噶尔暴动的佛教徒们,在鼓钹钟磬声中,再一次把战胜者的大旗插在了喀什噶尔城头。喀喇汗王朝已处于危急存亡的严峻关头。/ Y& V+ Y) {$ r' g4 ]% u9 A
$ Y. ^/ f8 y/ h2 ?$ H7 [0 i6 j# l( B
& _" ?  O" l# c- T% T6 r' x! R
; [" K9 z/ B; N& _) R

( J3 }; p$ x* m* i# p  u8 O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捐资 +2 学识 +1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5 + 2 + 1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5-6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读起来神清气爽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5 19:56 , Processed in 0.0351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