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文重新整理][科普]滑雪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04: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该文的原始版本是两年多以前贴在本地华人论坛上传教的,因此包含大量本地内容。整理中移除了这些内容,添加了一些全美加/全球内容)
(前两天谈论户外活动的危险性好像吓到女孩子了。。。然后就看见舒马赫出事的新闻。。。所以我想把这个贴一贴,滑雪是绝对美好的运动,表被吓到了。。。)
(德州帮的财主们好像纷纷都科罗拉多了。。。我觉得系统性的讲一讲作为娱乐的这个运动的一些问题会有所帮助)
(内容全部来自于本人不多的见识和非常多的各种道听途说。。。因此说错了清包涵指正,如果读了这个东西而产生了什么后果除少数例外本人概不负责。)
(文章针对新手,限于高山滑雪(alpine skiing)。只讨论装备,资源和雪场,不讨论技术问题。技术上的东西对高手们我自然没什么好讲的,建议新手们去雪场上课或请教有CSIA执照(加拿大)、PSIA执照(美国)或其他相关资质的滑雪教练。装备上以双板(ski)为主,单板少说(因为我不懂。。。),不过资源和场地上面两者是共通的。而场地上不相关的越野滑雪的问题就不讨论了,登山滑雪啊或者我根本说不清楚中文是啥的backcountry ski touring之类也少说。)

(下面是正文)


一.装备

开宗明义,装备上我的研究很浅,所以这里只是大致讲一讲,具体的问题请去雪店里请教店员...
下面开始讲具体的问题.

1.雪板:Ski and Snowboard
一根典型的现代双板雪板(ski)是这样的.

这是现在常见的标准形状,所谓shaped ski,中文俗称大头板.顾名思义,就是两头款中间窄,两侧是弧线,如果放平了,会发现中间是拱起来的.这样沿着边一压雪板就会变成弧形,(理论上)易于转弯.这两条边上会各有一条金属条,称作edge,刃,可以啃住雪让你刹车或者滑出漂亮的S.

Garage Sale啊Kijiji啊Craigslist啊之类的来源常有一些很便宜的老式雪板卖,这些里头很多都是很老的直板,没有两头大中间小而供起的样子.我建议这样的板子不管多便宜都不要买,难滑,学习曲线要比大头板麻烦的多.
另外现在最流行的是所谓的rocker,大概可以翻译成摇篮板,简单的说就是两头翘,或者更多的是在大头板两头各增加一段翘起的部分(所谓rocker camber).这个东西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资深玩家滑高山粉雪用的,目前好像还没大有人推荐新手用.

买雪板的时候的几个主要的参数是分类,软硬程度,长度和三围.
从分类开始说.厂家一般把成人的雪板分成几个类别,例如全地域(all mountain),自由行(freeride),粉雪(powder),公园/自由式(park/freestyle,这两个是一回事),竞技(racing)等等几类,其区别很大程度上在于尺寸和软硬程度.
大体上,比较软的板子比较灵活,比较硬的板子比较稳定.比较短的板子比较灵活,比较长的板子比较稳定.比较宽的板子比较灵活,比较窄的板子比较稳定.所以freeride的板子倾向于较长较硬,powder板会较长而很宽(以在刚落下不久的松软的新雪里提供更大的浮力),而park板会既短且软而且两头会一样以便正着滑倒着滑都行.all mountain就很中庸了.
单板的分类讲究似乎和双板也相差不大,软硬尺寸和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大概也是这么回事.

具体倒买板子,一般来说,如果附近没有大山(也就是说你不住在温哥华,卡尔加里,西雅图,盐湖城,丹佛周边或者阿尔卑斯山区以及其他一些地方一些),对于新手,如果只打算养一付雪板,那么我建议买all mountain板,如果有很高的野心,可以考虑freeride板.三围之中腰宽(waist)比较重要,all mountain板大概普遍是六七十毫米.长度各家都有很复杂的计算理论,基于身高的,基于体重的,基于二者的,基于其他因素的等等,不过对于all mountain板,身高减去十到十五厘米是一个rule of thumb的合适的长度,胖子可以再长点...
现在的板子普遍分男女,至于男板女板有什么区别么...嗯嗯,反正现在选择非常丰富,就宁信其有吧...

新板子可以在网上买,这样可能可以便宜不少.各大品牌诸如Head, Volkl, Atomic, Rossignol, Fischer, Salomon, K2, Elan等等都有很好的入门板,哪个都不会差.
如果买二手的话,大概主要是看外观有多少各种伤痕,刃(两侧的金属条)还剩下多少(磨光了板也就玩完了)还有中间的拱起离被压平还有多远.
另外说一下,板子是需要保养的.每隔一定时间(大概是滑五到十天)要打蜡,每个雪季要修刃,有了较大的伤痕需要修补,等等.保养良好的板子才会有长的寿命.

这里提一下关于双板(ski)和单板(snowboard)的问题.这两样除了共用场地以外,工作方法完全不同,基本上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哪种比哪种更好学也没有定论,大概因人而异.基本上只要技术到了没有一种能去而另一种不能去的地方,所以玩哪一种完全是个人好恶,要是有瘾双修也未尝不可.要是有兴趣而需要决定从哪一种入门,可以各上一天入门课...
还有,除了ski和snowboard这两种流行的雪上滑行技术,其实还有很多类似或者很不一样的玩法,例如telemark,monoski之类.不过除非您有特别强烈的探索精神,否则不建议把它们作为主要的滑行技术来学习...


2.固定器:binding
顾名思义,固定器就是把你固定在板子上用的东西.

普通的高山滑雪双板固定器的特点就是正常情况下把你牢牢固定在板子上,而在受到某一个力度的冲击的时候自动让雪板和你分离以防止受伤,所以好像也有称之为脱离器的.

因为要保证固定和脱离,固定器的最重要的参数就是脱离值,也就是受到多大的冲击的时候脱离.这个值英文称为DIN,一般固定器的DIN值是可调的,因此在参数上是一个范围,例如4-12.
实际在购买中,这个参数的意义有限,因为一般对于成人来说,即使是最便宜的固定器,那个最大值也是起码在你滑雪的前几年无论如何也用不到的.当然,最大值越大的固定器理论上用料做工越好,即使设置在较低的DIN值上可能也会表现的更好.值不值多出来的价钱,我就不知道了...
关于应该用多少DIN值的问题,其实各个固定器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DIN值计算系统,而且不同的固定器尤其是不同厂家的固定器即使设置在同一个DIN值上实际上需要的脱离力度也会有出入.不过简单的讲,对于新手,成人设成4应该是没问题的,小孩子大概应该再低些.

固定器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件,就是后面伸出来的那两条腿.这两条腿称作break,中文好像叫止滑器.其作用是在你的雪板离脚的时候,让板子能停在坡上.若没有这东西,板子一旦离脚,就会一往无前的冲着坡下冲去,肯定追之不及,而且对别人也是个威胁.所以很多雪场的要求里都会说明必须要有这个东西.

固定器也可以在网上买,便宜.多数入门的all mountain板子都会有原配的滑轨安装的固定器,安装很简单.更高端的固定器往往需要根据你的鞋的大小和希望的安装位置在板子上打孔安装,自己是搞不定的,不过一般本地的雪店会有安装服务,也不很贵,肯定少过网上买便宜的钱.

另外如果买需要额外安装的固定器,需要注意宽度,否则买回来发现板子太宽安不上就悲剧了.还有说这个安装位置,一般来说固定器的安装大概是要求大脚趾跟部的关节(有一个专门的解剖学名词叫什么球来着)对准雪板的中心.新手照此安装就可以了.据说这个安装位置靠前会灵活,靠后会稳定,只要移动一厘米就可以对操纵感觉有明显的影响.当然我没试过...

单板的固定器要简单的多,基本就是一个穿脱方便的把脚绑在板子上的东西.因为单板是两只脚都在一只板子上,所以即使摔也不会因为板子导致两条腿扭曲成奇怪的形状,因此不需要脱离.当然单板固定器也有一些功能价钱上的差别,具体我就不清楚了...另外单板固定器没有止滑器,不过单板在坡上也一样会离脚追之不及,所以很多地方会要求在固定器之外用一根称作leash的绳子把板子绑在脚上.至于购买上,和双板的一样,网购可以,尺寸上有要求.

还有一些其他玩法的binding,什么AT啊Dynafit啊Telemark啊啥的,这里就不说了,总之是新手不要急着考虑就是了...

3.雪鞋:boot
这个东西当然就是用来穿的.

普通的高山滑雪双板雪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捆好了以后走路很困难的东西.但是它是整套滑雪系统里最重要的装备.如果不想一次把123这三件大件置齐,那一般的建议是先买鞋,租板.
结构上讲,鞋大概就是两部分,外壳,内胆.外壳一般是某种塑料,邦邦硬,一般有四个扣让你把脚箍紧(最近一两年好象也开始流行三个扣的样子).内胆是纺织品和填充物,让你的脚能在里面呆住并提供一定的保暖.高端的鞋会有所谓的热成形内胆,就是烤烤软了把脚放进去把里面完全撑成脚的形状.

鞋简单的参数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尺寸,一个是软硬度.雪鞋的尺寸一般会使用一种称为Mondo size的号码系统,具体和我们常用的鞋号有一套复杂的换算系统.不过具体怎么算无所谓,买的时候店员会包办.软硬度即flex index,是一个数,例如80,越大代表鞋越硬,越小代表鞋越软.一般来说,越软的鞋越舒服越便宜,越硬的鞋操纵性能越好也越贵.据说竞技用的专业鞋很多都是要人帮忙才能穿上的...
新手flex index的选择,据我所知有两派常见的理论,一派认为新手也会很快就驾驭得了比较硬的鞋,80还是90以下的鞋跟本不值得买.另一派认为第一双鞋就买便宜的,等滑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就知道该买什么鞋了.这两派观点哪派更好我不知道,我的第一双鞋是60的,两三年以后已经深感脚上的意志传递不到板子上了...

至于购买的问题,和上面两样不同,鞋不能轻易网购,一定要自己到店里去试,试出舒服的鞋.试鞋的讲究很多,去专业雪店里店员会很明白,也会给你量脚改鞋(叫boot fitting)和烤热成形内胆(热成形内胆可以自己用烤箱搞,不过风险较大).如果实在觉着网购便宜,也要试好了看准了型号再去网上找.
另外,至少前些年一些城市周边的小型雪场的出租鞋,还有一种是和上面说的那一种长得很不一样的鞋.那种鞋称作后入式雪鞋,Rear-entry ski boot.Garage Sale啊Kijiji啊Craigslist啊之类的来源也常有一些这样的鞋卖,很便宜,不过我的建议是别买,现在这样的鞋往往很软,性能上不利于提高.

单板的鞋也要简单一些,基本就是一个大靴子,系鞋带的,穿着走路也挺好,更具体的情况我不了解,不说了.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鞋,AT鞋,Telemark鞋等等,也不说了,等提高了再去研究吧.



以上这三样是滑雪装备系统里的核心,如果不想直接投入,可以先租.如果买的话,一般认为,要买不超过自己的水平太多的.到底,贵的好的装备需要相应的力量和技巧才能驾驭,相机你驾驭不了顶多也就是个浪费,雪具这玩艺你要穿着在大山上飞来着,驾驭不了真的能出事情的...什么是合适的呢,多跟雪场的教练和雪具店的店员这类的专家套词是好办法之一...

还有,说说小孩子雪具的问题.小孩子的雪具,一般会标明Junior,基本上讲,相对大人用的普遍很便宜.不过小孩子长得快,这东西年年都得换...所以在这上面投资来得合算还是租来的合算大家要自己想清楚...另外,对于特别娇小的女同志是不是可以买小孩雪具,历来有争议,所以存而不论好了...

4.雪杖: Pole
雪杖的主要用途是辅助平衡与转弯,以及平地行走.结构简单,完全没有技术含量.而且对于新人来说,完全不重要,实际上,新手是不推荐用雪杖的,因为在掌握平行滑行之前根本用不到,摔倒的时候容易伤到手指,失控的时候对人对己都危险.
当然在山里有时候不带雪杖也是不行的.所以么,建议就是买最便宜的.比较保守的说法是在可靠的品牌中买最便宜的.

关于雪杖的长度,标准的说法是把杖子倒过来,手心朝下把手放在雪轮上,让杖尖穿过手指之间,大臂贴着身体.如果这时候大臂小臂成直角,就是合适了.
另外,雪杖的拿法是把手从腕带的下方穿过去,然后握把手.

当然雪杖往上也有很多花头,啥野雪用的大雪轮,长度可调的,碳纤维的等等,那些等发烧了再研究不迟.
还有,单板不需要这东西(所以平地很痛苦)...

5.头盔:Helmet
这个的必须性比雪杖还低:完全不需要它来滑雪...至今在我所见过的雪场里terrain park以外没听说过有那里要求必须配头盔,虽然一直有立法强制使用头盔的呼声.

但是,这玩意属于平常用不到,用到了能救命的东西.所以最好还是配一个.小孩子的话应该说是必须配一个.

市场上能买到的都是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的,贵的比便宜的好在哪里反正我是说不清楚...比较麻烦的一个问题是这边市场上的头盔普遍是为白人的扁脑袋设计的,所以中国人带起来往往前后长两边挤.我当年是两年间试遍了Edmonton城里能找到的所有头盔,才找到了两个基本舒适的型号,买了其中便宜的...

6.雪镜:Goggles
这个的必须性也比较高.

他的用处主要是两个,一个挡光,一个挡风.在大山上,一来海拔高,二来往往在树线以上除了纯白反光雪啥都没有,所以晴天的时候光线非常强烈.没有挡光的东西会雪盲的,对眼睛伤害很大.当然墨镜也可以挡光,但是墨镜挡不了风.正常进步的新手很快就会达到迎面风吹得眼睛很难受的速度,所以还是有一副雪镜比较好.

这边市面上的雪镜,都会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主要是强度和受冲击时的的安全性,这些问题都可以放心.另外现在大概已经买不到单层的雪镜了,能买到的镜片都是双层,加上通风措施,能比较好的防止结露.镜片的形状有柱面和球面两种,后者看上去酷一点,成本也高一点(也就是说同样价格质量会差一点).至于戴起来有啥区别,传说球面的视野稍微好些,我自己没试出来过...

镜片有很多种,从几乎完全透明的夜用镜到几乎完全不透明的高山晴天用镜.因此还有可以换镜片的镜子.实际上人眼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不想烧得太厉害的话,一副透光率35%左右的镜子就足够对付各种条件了.这样的镜片比较流行的例如Smith玫瑰色的RC36,如果想拉风的话可以考虑像Smith的ignitor那样的镜面镜片.
另外有一类雪镜可以带在普通眼镜外面,称作OTG(over the glasses),适合于像我这样的高度近视者.当然价钱要贵些,选择要少很多...

7.服装
冬季户外运动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穿暖和.里头怎么暖和怎么搞,以不热和不影响活动为准.要求再高一点的话,外衣要挡风,最好防水.标准的滑雪服一般会有雪裙,也就是powder skirt.当然从入门到能滑用得到那东西的深雪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不重要,把除了外衣以外所有的上衣都扎进裤子里即可.倒是脚腕上的gaiter最好有,套在鞋帮外面防止鞋里进雪.手套也一样,防风防水保暖.
如果是单板,那么因为经常要坐/跪,防水性的必要性很高.另外也因此存在单板用护膝护臀这样的东西,可以考虑.

8.包
如果买了雪具,雪具包还是应该买一个的,方便也干净.
至于滑雪的时候,我的建议是不要背包.因为滑雪要不断坐缆车,稍微大点的背包就会影响乘坐.别的包更会影响活动.反正雪场里普遍都有餐馆饮水喷泉洗手间,停车场基本都在山旁边,小东西装口袋大东西放车里需要的时候再拿才是王道.
如果非要背包,也有特别为坐缆车设计得很薄的背包...

还有,在城市周边小雪场不重要的东西,防晒霜和护唇膏.前者,因为高山上的强紫外线和强雪地反光,其实晒的程度可能不弱于夏天的阳光海滩.所以皮肤敏感的人还是需要至少在暴露部分用一下的.后者,反正我每次进山,如果忘了这个东西,嘴唇就要脱一层皮,问题是一般都会忘,所以已经脱过好几层了...

装备可说的大概就这些了吧....


A.外一篇:滑雪守则

滑雪也是有规矩需要遵守的.这个规则,是所有加拿大滑雪场都要遵守和张贴的10条要求.

和开车有近似之处...(以下的翻译是转的)
  • 你要始终使自己在可控状态下。你必须会刹车,并且能够避让其他人或障碍物。
  • 在你前面的人有路权(优先权)。你必须避让你前面的人。
  • 不要在能够阻塞雪道的地方或坡上看不见的地方停滞。
  • 在你开始向下滑行或在进入汇流雪道之前,要先观察坡上情况并且避让(礼让)其他人。
  • 如果你是一个碰撞事故或滑雪事故的参与人或者目击人,你必须留在事发现场并向雪场巡查人员说明自己在事故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
  • 总是使用适当的装置设施以防止(滑雪)设备的失控滑脱。
  • 仔细观察并遵守所有的标志标识。
  • 不要进入关闭的雪道和雪域。
  • 如果你的活动能力因为酒精或毒品的原因而受到影响的时候,你是不能够使用缆车和雪场的。
  • 为了安全的登上、乘坐、离开缆车,你必须拥有足够的相关技巧、能力和知识。如果你有疑问,请向缆车值班人员咨询。
  • 了解章程,拥有安全意识,这是你的责任。


美国的规矩是如下7条,大同小异,就不翻译了.欧洲日本国内我不太清楚.
  • Always stay in control, and be able to stop or avoid other people or objects.
  • People ahead of you have the right of way. It i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avoid them.
  • You must not stop where you obstruct a trail, or are not visible from above.
  • Whenever starting downhill or merging into a trail, look uphill and yield to others.
  • Always use devices to help prevent runaway equipment.
  • Observe all posted signs and warnings. Keep off closed trails and out of closed areas.
  • Prior to using any lift, you must have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load, ride and unload safely.



二.滑雪场
我认为滑雪场可以粗略的分为两种,本地坡和大山.当然二者并非界限分明.
所谓本地坡,往往在大城市周边,落差不大,面积很小,机压雪道为主,依赖人造雪,适合入门和日常锻炼.
所谓大山,基本都在挺遥远的地方,落差巨大,可滑面积巨大,主要靠天然降雪,往往风景漂亮,真的好玩的地方.

世界上的主要成片成片良好开发的滑雪场,基本有这么几片.
1. 阿尔卑斯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几乎所有现代跟山有关的运动的发源地.数量近乎无限的雪场,几千米几千米高山仰止的落差(北美只有5个4000尺+落差的滑雪场,阿尔卑斯遍地都是),极为丰富的难度及地形选择.反正就是从法国一直到奥地利延绵一千两百公里处处都能滑雪的圣地.

2. 阿巴拉契亚/东北地区
那边人多,所以开发得比较好.不过受限于古老的山形,海拔和降雪量,可玩性根西部比要差些.有名大雪场有Killington,Stowe Mountain,Mont Tremblant等等.

3. 落基山
其实把它们都归到一起完全是图方便,里边也是一团一团的,非常多.
这条线从新墨西哥(有名的雪场有Taos)开始,到科罗拉多(这个是美国滑雪的圣地,Vail, Aspen, Brekenridge, Copper Mountain, Keystone, Snow Mass, Winter Park, Telluride, Silverton等等等等无限名山),然后是盐湖城(四周很近的一圈就有Snowbird, Alta, Deer Valley, Parkcity, Canyon等一堆名山),怀俄明的Jackson Hole, 蒙大拿(Big Sky, Whitefish),加拿大落基山(Castle Mountain, Fernie, Paranoma, Sunshine Village, Lake Louise, Kicking Horse, Marmot Basin等等),最后再加上BC内陆(Mt. Revelstoke, Big White, Silver Star, Red Mountain等等).

4. 西海岸
从BC的北美第一山Whistler-Blackcomb开始,西雅图附近的几个大山(以Crystal Mountain为代表),Lake Tahoe诸雪场(Heavenly, Alpine Meadow, Squaw Valley等)一直向南延伸到Mammoth Mountain.没那么多,但是离西海岸人口中新近.

5.日本
日本有全亚洲最好的雪,对国内来说也最近.大头一个是长野,一个是北海道.

6.新西兰
南半球的好处就是北半球夏天的时候人家下雪.类似的反季节目的地还有南美尤其是智利,不过设施肯定没有新西兰好.

总之,就是好地方主要在欧洲,其次是北美洲西部.
国内受限于降雪量和地形条件,好雪山基本不存在.黑龙江的亚布力,吉林的北大湖算是国内最好的雪场,可玩性还是跟日本差距比较大.河北张家口也有一批可玩的雪场,万龙,云顶等等.新疆听说有一两个不错的,余者不足论...

另外谈谈其他资源.
雪道图有一个很好的网站,http://skimap.org/.
各个有雪可滑的地方比较大的城市,一般都会有很认真的专业的本地雪店,买鞋打蜡之类的事情这种店往往很可靠.
范围比较大的网络美国有REI,不错的.加拿大有MEC,但是他家不卖普通高山滑雪设备.
网店比较大比较信得过的有Backcountry.com. SierraTradingPost.com还有evo.com.
欧洲我不了解.
英文论坛推荐两个,一个是Epic Ski http://www.epicski.com/ ,非常丰富的各种雪具,雪场和技术的文章.还有一个是Teton Gravity Research http://www.tetongravity.com/ ,一家专门做让你看了以后觉得这辈子白活了的电影的公司.它家的论坛上疯子就更多些了...国内论坛我比较熟知的就是两个绿野和8264.


B.外二篇:绿,蓝,黑

大家都大概知道,雪道是要分级的.分出来就是我们常说的绿道,蓝道,黑道.其实绿蓝黑的分法是北美的习惯.欧洲有不一样的习惯(绿蓝红黑以及一些其他的颜色),日本也有不一样的习惯(绿红黑),国内好像学谁的都有,学欧洲的多些.
下面,只说北美.欧洲我不知道,不过是不同的世界,甚至有人说我们在加拿大big mountain来大山去都是胡吹,只有阿尔卑斯才有真正的big mountain...

嗯,反正在北美,一般雪场会把雪道按照难度划分成绿道green circle,蓝道blue square,黑道black diamond和双黑道double (black) diamond.城市周边的小雪场一般不会有双黑道.有极少的雪场有三黑道(听说Michigan有一个雪场号称从不压雪,只有黑道,双黑和三黑).上面的图里橙色的是Terrain Park花样公园的标记,不算雪道.

至于怎么划分,实际上不存在统一标准.何况实际上没有哪两条雪道是完全一样的,同一条雪道在不同的雪况上难度也天差地远.所以在我们的周围就存在非常容易的坡,容易的山,还有难的山和特别难的山.
城市周边小雪场的坡,往往非常容易,其中的绿蓝黑也都只能当吹牛.不要根据这种小坡的经验和情况评估自己的水平而选择大山里滑的道.
即使到了大山上,山里和山里差得也很大.我就滑过比旁边另一个雪场简单黑道还难很多的蓝道...
传说从总体上看划道标准,西部的大山比东部的小山要难,加拿大的大山比美国的大山要难.过去曾经跟一个刚从东部搬过来第一次上西部山的老兄一起去Marmot Basin.那老兄号称Mont Tremblant全山制霸,于是我们把他带到Marmot Basin最顶上,下黑道一路几百米下去了,回头人家还坐在坡顶上来着...

另外,关于雪道的坡度,我们的感觉习惯于夸大坡度,往坡上一站往下一看,觉得这个这个几乎是垂直的啊...于是腿软了...其实雪场里的雪道,超过三十度的都很少.真的五十度的坡也有,不过一般不会在雪场里...
东部没有树线以上的雪场,西部不少,上了树线基本就是茫茫望去全是雪哪里都可以滑,没有严格的道的概念了.阿尔卑斯据说更夸张.
还有,城市周边的小雪场普遍是人造雪为主.造出来的雪使用一种统称snow cat的压雪机每天压平以保证雪况.山里大多是自然雪,有些道是压过的,不过一般做不到每天压.有些道不压,有些道干脆是压雪机根本开不上去.压过的雪好滑,平,而且均一性好.没压过的雪就难一些了.更麻烦的是mogul,中文标准翻译叫猫跳,很不知所谓.俗称有叫蘑菇的,有叫猫狗的,我一般称之为雪包,比较好懂...此外树林里也是可以滑的,很多雪场有专门清理过的树林,叫做glade,很有乐趣,不过要戴头盔.
还有就是刚下的厚的新雪,那就是另一种麻烦和乐趣了.这个乐趣有多大呢,我还不太清楚,不过那种厚厚的新雪叫做powder,俗称白粉,有多大的成瘾性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三.提升设备
雪场里比较特殊值得注意的东西就是提升设备了.
提升设备,统称lift,严格的说一般分三种,aerial lift,surface lift和cable railway.最后一种就是钢索绞盘拉的铁路车厢,北美我没听说过哪里有,不讨论,反正坐起来也和小火车一个样...
前两种,国内一般叫aerial lift缆车,叫surface lift拖牵.我一般图省事就都叫缆车了...
细分下去,常见的大概有以下几种提升设备.

1. Surface lift.拖牵
1.1 Magic carpet

就是一运人的传送带.非常容易乘坐,走上去,站定,到了走下来,就行了.不过慢,而且摩擦力有限不能对付那怕是稍微陡一点的坡,所以也只会被用在初学者的地方.

1.2 Rope tow

这个是挺古老的技术.比上面那个就稍微难一些了.要用手抓住绳子,让绳子把自己拉上去.对臂力要求比较高(这大概是正常滑雪里对臂力要求最高的活计)...脚下要和正常滑雪一样,所以也需要稍微有点基础.
有一个变种,叫做handle tow,是在绳子上隔一段安一个金属杆,可以档在身体后面/侧面,省很多臂力.

1.3 T-Bar

这个是一个T形的把手,上面通过绳索挂在旋转的钢缆上,下面可以把T形的上臂档在腰后或者腿后.因为T形有两个上臂,所以一次能拉两个人.当然两个人一起坐难一点,不过总体上对于双板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按照正常滑行滑雪的姿态站直了就行了.
对于单板来说,这玩艺要把T形的上臂夹在两腿之间,所以称做起来难度比较大,需要相当的水平.

1.4 Platter lift

这个和T-bar差不多,不过头上是一个圆形的板子,要夹在两腿之间挡在屁股后面.坐起来和T-bar也差不多.

2. Aerial lift 缆车
2.1 Fixed-grip chairlift 普通吊椅

所谓Fixed-grip,就是吊椅是固定在钢缆上的,因此缆车的全程速度都是一样的.因为要考虑上下的问题,所以速度就不能太快.咱屯里的缆车都是这种.
所以这种吊椅上下稍微有些难度,基本的方法是当前一个吊椅离开上椅位置的时候,走到上椅位置上等待,等下一个椅子到了屁股下面的时候坐下.一般会有工作人员在这时候摇一下吊椅,让你坐下的时候吊椅和你的相对速度稍微慢些.坐下了以后要放下安全杆.下的时候,提起安全杆,然后再进站的时候站起来做正常滑行状.进站部分的尽头一般会有一个向下的小坡,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脱离吊椅滑出去.
单板坐起来要费劲一些,因为滑行方向和坐姿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上下的时候都要扭曲一下身体...
有一个变种,叫做pulse chairlift.它是把所有的吊椅分成两组,一组在下面进站的时候另一组同时在上面进站,进站的时候减速,等两边都出了站加速.这样它的乘坐难度就和高速吊椅一样了,而速度并不比普通吊椅来得慢.

2.2 Detachable chairlift 高速吊椅

所谓Detachable,就是这样的缆车的吊椅在缆车两头的缆车站可以和钢缆分离,走一个单独的慢速槽,等出缆车站的时候再挂到钢缆上.所以上下就比普通吊椅容易多了...而速度呢,就可以比普通吊椅快很多了.所以高速吊椅往往都会被命名为什么什么express.
高速吊椅一般都是四个人的,也有六个人的,八个人的也有,没见过...
上下的技巧和普通吊椅是一样的,不过就没人摇椅子了.

2.3 Gondola 吊箱

吊箱么,就是吊着的箱子,八个人的多见,更大和更小的也很多.乘坐起来没难度,就是事先要把板子脱下来,上吊箱的时候插在箱子一侧的槽里就行了.
现代吊箱上下时和高速吊椅是一样的,会从钢缆上脱离,所以容易上下.速度也都很快,也很舒服,适合吃午饭(在大山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怎么能浪费时间吃饭呢)...

2.4 Tramway 索道

这个东西少见一些,我没坐过.概念大体是整个线路上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巨大的吊箱,能装好几十上百人,在底下装人,运上去,进站,下人,然后下山,进站,反复.坐起来大概和坐地铁差不多,自然要脱板子...

C.外三篇:更高的地方

在这些雪场之外,是什么呢?一般的说法,高山滑雪的地方包括resort, sidecountry和backcountry.
Resort就是雪场,是有缆车服务,有专业人员维护,有雪崩安全保证的地区.当然也是要钱的. Sidecountry指得是大山雪场界外但是附近的地区,一般可以通过雪场缆车系统加少量步行到达,不过没有维护也没有雪崩安全保障.而Backcountry就是其他有雪的地方了,自然是除了有山有雪可能还有树,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以北美的标准,也自然是没人,而且周围可能很大的区域都没人...
然而没有人的地方更可能有更好的风景,更好的地形,更陡的坡,还有最重要的最好的雪.

那些没人的地方怎么去呢?基本有这么几条路.
第一条是走.也就是通过特殊的装备(特殊的鞋,固定器还有粘在板底用于攀登的称谓skin的毛)进行行进与攀登,然后滑下来.这个叫做alpine touring.如果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攀登,就叫ski mountaineering.
第二条是坐车.通过snow cat把你啦到人迹罕至的山坡上,滑下去,这个叫cat ski.
第三条是飞.用直升飞机把你运到正常人不可能达到的山上,滑下去.这个叫做heli ski.

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界内滑雪的基础.如果你能滑雪了而又有兴趣,很多滑雪胜地都有向导公司,可以带你去alpine touring一下,价钱也还公道.如果有闲钱,不少地方(例如有名的阿拉斯加楚加奇山脉)颇有一些cat ski和heli ski的向导公司,可以去试试.难也未必很难,到底他们的口号是if you can ski, you can heli ski. 这事情我估计自己早晚会去搞一次,看上去太诱惑了...

再严重一些,有一种东西叫做extreme skiing.相关的传奇我就不讲了,有一部2007年的电影,叫做Steep,中文名翻译成险峰,推荐,想了解的可以下来看一看.不过那个东西真的请勿模仿...


补.谈一谈安全问题
滑雪有多安全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Top5eiIn40
看从3分14秒到4分18秒。这一段似乎是在一天或者类似的很短一段时间里拍摄的。这个地点挺有名的,在Whistler-Blackcomb,正对着某个缆车,所以围观者甚众,跳的人很多(我记得好像有谁给我许诺过啥时候我去Whistler他拍给我看来着)。不过至少我这几年没听说过这个地方摔死过人,连严重点的受伤都没听说过。。。为啥,因为雪是软的,想摔死人难着呢。。。真正的危险之处在于撞人/撞树/撞石头。

舒马赫刚刚出事的情况,就是撞石头。

看见那些石头了么。。。避开这种地形,或者非常小心的低速通过。。。不做死就不会死,怎么就不明白。。。

另外,每年冬季户外死人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雪崩。至少在北美滑雪场里都有很专业很复杂很严格的雪崩控制,没把握安全的区域是不会开放的,人又多,出这种事情的机会很少。界外就没保障了。所以,不要做死越过滑雪场设置的边界或关闭区域的标志绳。

所以如果老老实实的佩戴合格头盔与雪镜(做好防护),认真遵守滑雪的规矩(避免撞人),只滑自己基本能控制的难度的界内开放雪道(避免撞东西和雪崩),滑雪还是一个安全的户外锻炼项目。起码我觉得并不比跑步(会被车撞),自行车(还会撞车),水上运动(每年淹死好多人)之类更危险.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45 收起 理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 6 谢谢分享
不爱吱声 + 10
丁丁咚 + 2 涨姿势
容易 + 10 谢谢分享
云淡风轻 + 3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1-3 14:27:14 | 只看该作者
装备真漂亮。我们这儿今年大旱(百年一遇),没有心情去滑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30 12:4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板凳
    发表于 2014-1-3 16:12:09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滑雪,很高兴看到同好者发这样的文章。

    有一点我的看法不太一样,就是头盔。我觉得一定需要一个,无论初学者还是熟手。很多时候只要自己注意体力,不要过于冒险,自己不会摔的怎么样。反倒是不小心被别人撞一下很危险。我一般尽量避免在绿道上,一个是人多,一个是刚学的人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被撞了可是怨死了。而且被撞很容易不小心磕到头,很容易悲剧。无论自己摔还是被人撞,最好把脑袋护住。一次和朋友在Vail的后山滑backbowl,整个背坡也就几棵树,滑着大家说话,他在前面开路,老婆在后面叫了一声,他回头应了一声,当时刚下过大雪,非常powder,雪橇一下子扎进雪里,人就飞出去,一头撞在前面的树干上,幸亏带了头盔,一点事情没有。我们一致认为,这头盔虽然一百多,太值了!

    点评

    多发点滑雪的文章吧。喜欢你的文章。也喜欢这个话题。  发表于 2014-1-4 13:42
    我是说这玩艺不强制,不影响滑雪,没有也可以滑。不是建议不配。。。能配还是要配的。。。当然最重要还是好的安全习惯。  发表于 2014-1-4 03:0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8:47
  • 签到天数: 2808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4-4-1 13:18:27 | 只看该作者
    滑雪受伤的概率还是比跑步自行车高的。每年冬天,特别是寒假之后,学校里都会多好多穿石膏靴的,基本都是滑雪伤的。

    当然打篮球也会崴脚...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2-10 13: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筑基

    5#
    发表于 2014-12-30 04:01:48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入冬以来雨水多,附近几个雪场的雪都特别好。 顶上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14-12-31 08:02:08 | 只看该作者
    容易 发表于 2014-12-30 04:01
    今年入冬以来雨水多,附近几个雪场的雪都特别好。 顶上来。

    因为临时的事情,今年本来计划和两家朋友一起去的滑雪取消了

    去了的两家朋友给我们带来几段录像,挺好玩的。一家孩子打冰球,从小学开始,大约9年了吧~~今年是他第三次去滑雪,已经上黑道了~~还有一个朋友家的女儿是练体操的,今年第二次滑雪,这次上的是绿道。听说两个爸爸上的都是练习道,他们自个儿说了,老胳膊老腿的,还是小心点儿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05:56 , Processed in 0.04663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