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7-10-6 11:22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zealangel 于 2011-8-10 21:49 编辑 ( d. k2 ?! P0 R5 R9 F! l8 ~% K' {
( Z1 j7 ~/ @) y
本文首发于西西河本帮菜圈子
; o7 |) }2 Q0 N2 y. `( [$ F0 x
) T; n; X; P) L/ A8 f( W5 M首先引用一个在很多成功学书籍上出现过的故事,我也相信,这个故事出现在很多人的博客上而且不断的被传播。 f8 }1 ?9 |/ [4 D* H8 l, V& H
w+ t) i* Y' r, O( ^% L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z) C+ G1 X" q) v' c
) R3 T9 r: ?+ [% ^8 b: M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0 s' i7 |1 j+ x) E! N
9 f) K- u, q6 v/ w l4 H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0 M) N9 t* C, v! k
! Z0 y0 c' ], i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7 |; V- q8 f" s- r' r( `
2 e6 `/ Y6 F' r5 f% i7 ^2 s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 _6 a6 W b. g6 |" M N- O3 C' N
, R7 g* G& d4 E; N7 V/ g/ _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了台上。
! X3 X" G( E: t1 y: h# a8 e+ }" \/ m
老人告诉他们游戏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吊球动也没动。他接着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解释。
" X$ f; Y1 Z8 W" O+ G, h) w' R+ _2 h! W% E1 a2 ]# p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铁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敲打起来。, G; g1 ^# ^+ F" a. j
- T! H& v+ V0 l5 a% s
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6 p! j0 ^9 d5 l4 O ]: A! C* D
( ]( U1 u& @1 `& o) f6 {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敲一小锤停一下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 I4 G4 g6 m$ j2 ^
& U# u2 ~ i/ [ 大概在老人敲打了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5 |9 w0 _1 Q: ?7 b4 t9 `) F! v
& k" ]. N! {2 t; T1 M9 L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如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人生箴言:你可以不思成功,但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轻松。每个人都应耐心追逐成功,你会因此而品尝到成功的果实。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只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成功迟早会光顾你。
2 a2 f5 q3 z. |$ s8 u5 I: c( @
' Y5 J( Y7 c* U }: Z' A# e& K故事引用完了,开始我们的考证吧。
" T @, U: Z; c+ h0 b6 H第一步,对故事里的非量化数据进行量化。
# W- i" ?2 F2 N8 ?) y8 s9 O: W9 z1 w4 j
根据描述上文描述,首先,巨大的铁球,根据体育馆内运输限制,我认为巨大的铁球重量应不大于3t(运输车辆为普通叉车考虑),这里按照铁球直径1m进行计算,铁球重量为4.11t。% ]! R ^9 M" u+ z
/ k" @. _; @6 E# {! Q2 H5 V& Z. {
高大的铁架,是以球做重物形成单摆所需的,高度应至少为6m,我们在这里按10m来考虑吧。/ x. ^' `7 Y6 |) _# D
9 X- d6 J4 V p, s大锤,我这边工地上所用大锤一般是12磅以上,常用18磅,不到9公斤,这个大锤不需要2个人抬,既然是2个人抬,我认为重量应该是在20kg以上(一桶水的重量),在这里取最小值20kg。* K0 F5 G/ ^: e, ^* ^' |
% H% H3 P6 W0 R& y; w$ w老人从上衣口袋掏出的小铁锤,工地一般的手锤重量都是4磅或者6磅的,这个重量放在上衣口袋太重了,既然放在上衣口袋,而且故事也说是小铁锤我认为应该是宝石锤(就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越狱用的rockhammer)或者仪表锤,这种锤子质量应该是重0.25kg。
7 d3 _! d- Z4 E7 P/ Z+ j# ?( c* P大锤铁球撞击速度:工地上抡大锤的,都要用上腰部力量,我没见过人抡20kg的大锤,不过在抡这种重物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连地面都抬不了多高,故年轻力壮的小伙必须是用链球运动员的方式来水平旋转然后锤击。一般链球运动员这样的方法,链球出手初速度是27-30m/s,(百度结果)因我们的锤子重,所以取5m/s。4 R3 }: P; ]6 H$ ^6 k
( {4 ~; g5 [$ P, ]小锤铁球撞击速度:小锤敲击只能采用小臂带动的方法来敲击,这样小锤的撞击速度预计最高只能是1m/s,我们就取1m/s。! k8 a9 f2 \! N7 R/ j2 U0 S) ?& \
7 F0 C2 F" P$ G5 a' p, R! A小锤敲击频率:要达到1m/s的速度,小臂必须进行蓄力摆动,这样是不能维持高频的敲击的,如果维持高频敲击,则根本无法坚持40分钟,在这里我们取5秒一次
' P6 Z+ s# p- n5 N" Z- k- C。1 ?5 ~, l1 S- k/ D
铁球的摆动周期:在上面我们假设的单摆摆长为10m,其一个摆动周期为:T=2π√(L/g)=2*3.1416*√(10/10)=6.28s' l2 `! N0 r$ I; Z
2 e3 U* r/ J4 b& e数值量化完毕,开始第二部,碰撞模型选择:6 M$ F* w5 x1 W1 u5 P8 f
我们可选择完全弹性碰撞模型和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
; J2 U# v9 T G/ B% h4 |9 q1 l# X3 D4 _6 j2 y( u, S# Z: s4 e
完全弹性模型:: r2 [) Z# U+ l+ o( m6 A! D
' r; m [; Y: V2 n不考虑单摆的阻尼和风阻,每次敲击为完全弹性碰撞,碰撞中无能量损失,因小锤质量为0.25kg,铁球质量为4110kg,m1远远小于m2,根据完全弹性碰撞性质,小质量物体撞击超大质量物体情形:
2 H0 _/ e- X" n+ W1 A) f2 w" Q" M若m1<<m2,即第一个物体的质量比第二个物体的质量小得多, |9 U: i+ K3 O3 z ~) {
这时m1-m2≈-m2, 2m1/(m1+m2)≈0.则有v1'=-v1 v2'=0
2 T) m0 ^" h, w u% C& y1 l! F这种情况的结果是:小锤等速反向运动,铁球不动。5 a. p9 |" i/ Q' r# r, x2 Y; L
3 l# Z# _4 o$ j+ T0 K0 m在此模型下,老人就算敲上一辈子,铁球也动不了。。。。
( r$ x" `# d8 M4 A
# F7 m! n4 ?. M$ w有人说,完全弹性碰撞仅存在于理论中!; U# K" c4 x! R) j* @9 s
是的,但老人的小锤敲铁球更接近于完全弹性碰撞。在工地抡过大锤的我,有这个经验。锤子在接触工件后,回弹很厉害的,所以在锤子接触工件前,握锤把的手必须是放松,而不能紧握,否则会伤手,如果肘关节是紧张,就伤肘。那都是在实习的时候,抡大锤不会用腰的劲,还被工长笑话过的。
+ x7 [/ G9 D5 v5 C/ M; k* y& n7 z1 D. o; x3 z
既然完全弹性碰撞被否定了,那只有选择完全非弹性碰撞(中间的没办法计算)。. m6 r8 y" N4 j: d" c- y
大锤敲击模型计算: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J+ I- Z9 d0 p. \) C# T' I U( X
- S+ O6 i k, O& L; r& f7 {- S6 g大锤敲击一下后铁球速度v2'=m1v1/(m1+m2)=100/4130=0.0242m/s
; P+ d' n# S% U) n; T此速度单摆周期为::T=2π√(L/g)=2*3.1416*√(10/10)=6.28s! w/ l$ K- O' {0 P/ z2 `! w
在摆动最高处动能完全转化为势能,1/2mv^2=mgh,h=0.00117m,铁球半摆行程150mm,即使这个行程大家看不到,第2次锤击后半摆行程约不到300mm,这样,大家应该可以看到铁球在摇摆了。
$ U# N0 r+ g, u# z1 f6 B& Z" I G
& m2 i+ D3 H# I* `大锤敲击计算结果出来了,现在我们看小锤敲击的情况6 Q: q |0 p1 f% F# Z. ^
8 f/ v* a8 v. j2 x因为单摆摆动方向,老人必须在顺向方向时候敲击才行,如果以固定频率敲击,则顺向逆向作用动量相同,铁球肯定静止,0 i8 V# H* @ K* G% t9 k: R* I
故在老人敲击的40分钟里,老人只有20分钟的时间段进行敲击,就是在每个6.28s周期里,小锤在其中一半的时间里敲击,所以,老人不能是5s敲击一次,应该是6.28s敲击一次,不要紧,说不定老人能见缝插针的多加几次敲击,我们仍取5s一次,在40分钟里12*40=480次
8 q+ i# { ^% j
2 G% w$ N g7 N3 T, k$ J( F小锤第一下敲击后铁球速度:v2'=m1v1/(m1+m2)=0.25/4110.25=0.0000608m/s
! W3 K; \2 L* n- `0 _" ]2 B第2下敲击后铁球的速度:v2'=0.4999847941/4110.25=0.0001216m/s
7 @. }! M+ R) H+ I# u随着铁球逐渐具有速度,v2'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取线性增加* k a3 I$ G6 m, g& |% T
第480次敲击后v2'=0.25*480/4110.25=0.0291m/s6 J# t1 S: `6 K) ~. r# v0 j* X
这个速度,相当于大锤第一下敲击的速度,计算的快了0.005m/s,铁球半摆行程180ms,这个只比大铁锤敲击一次,多了30mm,就是女生中指到小指的宽度,我想如果能看到这个摆幅,也能看到大锤敲击的摆动。如果考虑到速度增加的动能损耗,预计半摆行程和大锤一下的行程还少,我高数大学没及过格,现在也都还给老师了,要不哪位帮我算下?
0 T- E% d$ F" k* Y) @, P9 R" _: m4 c
根据此线性累计,老人最后把铁球打的荡得高高的,把铁架拉的哗哗直响,我们仅认定铁球的最高线速度是1m/s,这时铁球半摆行程是1m,因为铁球的动量大,这个速度能把活动支架拉的哗哗直响,不过荡的高度。。。50毫米。。。。老人需要t=1/0.0291*40=1370分钟,接近23小时。。。在这个模型里,我们设定的这些条件,对老人可是有利的。。
9 V" A3 N- e3 w, o& S0 s0 a- s
' A; ?3 t4 J e: m3 r9 D第三,结论* K+ J: O/ [" z1 ~; N! Z8 N; V
我们在计算对老人最有利的模式,不考虑单摆的阻尼,老人完全按照单摆周期的敲击40分钟,仅相当于大锤击打一次的效果,铁球来回摆动2m的距离,老人在每次传递和第一次的动量相同的情况下,(1m/s是老人能给的铁球速度的极限,因为他挥动铁锤的速度也是1m/s,在接近1m/s时,老人给的动量基本达到可忽略的量了,而不是我们计算中的等量)需要23小时,老人不可能具有这样的体力,观众也没有这么久的时间和耐心。
4 O0 ~2 \4 j/ H& f$ B) q/ X- Y7 c
- ?0 X" ^" F" C所以,这个故事是有些人选择好了结果,然后编了一个过程给读者。
" Z+ x) G8 l" @# g, _6 T4 P9 z& R7 z5 p; a; W
成功学,励志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消费者,受众基本都是我们这样的草根,蚁族。但是我们从这样的编造的故事汇总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呢?
/ K; ]8 h1 h9 P
3 m, Y1 u# ]' ?. E$ Y6 `3 l本来要写下自己的感想的,不过总觉得那样就有点写假大空作文的感觉了。大家发表下意见吧,过程中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再回下锅,文章中心思想的升华嘛。。。容我再酝酿下。1 s0 c, v+ V8 W7 M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