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首善之区 ——荷兰游记之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30 09:37
  • 签到天数: 532 天

    [LV.9]渡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0:3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善之区这个词本来是专用于形容北京的,意思是作为首都,北京应该在道德建设方面比其他城市做得好.实际上不少北京人的表现把这个词给糟踏了.善本身就有包容的意思,我在这里借用这个词,主要是想说明作为荷兰首都的阿姆斯特丹,本身也是一个极具包容性传统的城市.

    早在十五,十六世纪,阿姆斯特丹就成为各种受宗教迫害的人们的最后流亡地.当时”移民”荷兰的人只需要向政府交8个荷兰盾,这在当时是一个船员一年的工资.”技术移民”还可以免交.尽管当时天主教在阿姆斯特丹还是不合法的,但是只要不公开地举行各种仪式,政府是不会干预的.这也就造成了今天阿姆斯特丹的一种建筑奇观,即所谓的秘密教堂(small private churches),最有名的就是Amstelkring Museum.这些小教堂都是在屋子(或仓库)里秘密建造,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当时造这些秘密房间的人所不可能想到的是,他们这些工程功德无量,在德军占领阿姆斯特丹期间救了很多犹太人的命.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荷兰是第一个宣布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国家,我的印象中还是第一个宣布安乐死合法的国家.而在阿姆斯特丹,尽管从法律上来讲拥有任何毒品都是不合法的,但只要你持有的”软毒品”在自用的合理范围内,警察是不会干涉的,甚至在街头还有公开出售这些毒品的”咖啡店”,但书中建议尽量远离这些地方,因此我也未敢进去探个究竟.

    另一类能体现阿姆斯特丹特色的地方就是众所周知的红灯区和性博物馆.红灯区就位于唐人街的旁边.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中间打通的话,前门是红灯区的房子,后门就是唐人街上的杂货铺.这一片地区在阿姆斯特丹属于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早先是货船装卸的地方,或许是大量的水手的消费需求引来了性工作者?说不清楚,但是事实如此.

    下午一点多钟,我匆匆走过这条街道.之所以说匆匆,是因为总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实际上这条街上游客众多,男女老少都有,当然也有一些单身男人懒散地靠在河边的栏杆上,看上去像是皮条客或保安.牢记书中的叮嘱,我没敢造次照相,只是打量了几眼.妓女们一般都是身着比基尼坐在窗前,没人的窗口会摆着鲜花,屋内确实亮着红灯,这也就应该是红灯区名称的由来了.

    性博物馆很能体现荷兰人的气质.当你不把性当作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而是当作一个问题来研究,或者说大点儿当作一项事业来抓的时候,红灯区或性博物馆的出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据说警方还建立了专门的Information Center,我没来得及去参观一下,依荷兰人的性格,恐怕里面连价目表都有,搞不好还评定几星几星的等级呢.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红灯区的旁边就是这里最古老的Oude Kerk(Old Church).它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当人们还在这打鱼的时候就有这个教堂了.据说教堂中的教士对红灯区设置在这一带颇不以为然,但又无可奈何.刚才提到的Amstelkring Museum也在这一带,现在是一个艺术博物馆,当然也包括一些色情艺术.

    沿着运河继续往南走,河边的一座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原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旧址.在殖民主义时代,这个公司是荷兰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总代表,当时也算是赫赫有名了.现在它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部分,大门紧锁.当从雄伟的建筑外墙以及从铁门的缝隙中依稀还能看到当年”世界第一大公司”的影子.附近有一所小house,号称是阿姆斯特丹最小的house.这是我的导游书上说的.虽然有三层楼,但确实很窄,反正我还真没看见过比它还窄的house.
    阿姆斯特丹主要部分的结构像半个车轮.你可以想象一下半个自行车轮的样子,那么轮轴处就是中央火车站.辐条由运河和街道组成,沿圆周方向(有点儿类似于我们的环线)也是运河和街道.实际上这也是英国很多城市的结构,只不过阿姆斯特丹用许多运河和街道的组合代替了街道而已.可能想象一下一座钟更清楚一些,那么阿姆斯特丹的主要部分就在从三点到九点的这一部分.红灯区(也就是老城区)在四点十分距原点三分之一半径长的部分,后面我要提到的同性恋大游行的集中地在五点距原点二分之一半径长的部分,而他们可是从八点四十那部分赶过来的.

    这样的道路是不利于小汽车的发展的,所以阿姆斯特丹有大量的自行车,堪与自行车王国中国媲美.我指的不仅是自行车的数量,自行车之破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准确点说,以前只有在中国的大学里我才见到过这么多的破自行车.这的自行车多是外表破烂不堪的二八车(但从我这样一个自行车行家的眼光来看,还是很好骑的,因为主要传动部件都状态良好),也没有闸,据说荷兰人是靠反蹬脚踏板刹车的.阿姆斯特丹自行车数量之多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当然这里的”外人”并不包括我们中国人.这种交通工具既环保,又极适应这里的道路状况,因此得到了很大发展.我本来是计划租辆自行车在市内转悠的,后来一来怕下雨,二来怕真碰到情况情急之下还是用手去捏闸然后出事,只得作罢.(当然,带手闸的自行车也是有的).

    上午我在教堂塔上对阿姆斯特丹的城市结构有了亲身的感受.在我住的青年旅馆附近的Westerkerk,是阿姆斯特丹观看市景最好的地方.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郎也葬在这里.有趣的是,这个塔建造时不是教堂出的钱,而是政府出的钱,目的是作为防火了望塔,因此这个塔就比正常的教堂钟楼高了许多(而且也比旁边的教堂脏了许多,导游没说我还真没注意).我在登塔的时候,导游让我们先上二层等她,这个二层一气儿就上了好几分钟.塔内居然还有荷兰编钟,据说是十七世纪的,但不是像我们一样用小槌敲,而是像钢琴一样有一排键盘,击键后会有相应的小槌弹起敲相应的编钟.塔内的木质结构都是十七世纪的原装货,能维持到今天真不容易.

    在塔上可以尽览阿姆斯特丹市容,从北部的港口(这就是从九点到三点的那部分,也就是上半个车轮),到南边的博物馆区(有荷兰国家博物馆,凡高博物馆等,但这次我没时间去了),向东是市中心的Dam 广场,王宫和大教堂,向西就什么都没有了.看着这被运河和街道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街区,令人不禁感叹荷兰人的精明.早在十七世纪,阿姆斯特丹已有雏形,当时的市政府决策开挖了西部最主要的三条运河,Prinsengracht,Keizersgracht和Herengracht, 以后又逐渐发展,阿姆斯特丹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如今, 尽管阿姆斯特丹的人口密度和香港相当,却丝毫没有香港那种局促感,也不见交通拥塞的情况出现,这不能不归功于当时阿姆斯特丹人的长远规划.

    从教堂的塔顶向下俯视,就是非常著名的Anne Frank House. Anne Frank于1929年出生在德国的法兰克福.1933年,为了躲避刚上台的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安妮的父亲携全家逃到了阿姆斯特丹.1940年,德军入侵荷兰.1942年6月6日,安妮的父亲为了保全自己和全家人的生命,不得不在自己公司员工的帮助下,在公司的小楼内造起了一个隐蔽所,全家人都躲了起来.这也是当时犹太人不得已的办法,前面曾经提过, 阿姆斯特丹还有一些留下来的有利条件.后来又有一些他们的亲戚朋友加入进来,最终一共是8个人.1944年8月4日,有人告密(至今也不知是谁),隐藏着的这些人全部被捕,并被押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最终只有安妮的父亲(Otto Frank)幸存了下来,其中安妮死于1945年3月(年仅十五岁),一个月后,盟军就解放了集中营. 在长达两年多的隐藏生活中,安妮写下了著名的”安妮日记”,于1947年正式出版,并先后被翻译为60多种文字在各个国家出版.

    战后,一向宽容的荷兰人也不再宽容了.他们愤怒地围住了那些和德国占领军有来往的女人,把她们剃成了阴阳头.但在随后的日子里,荷兰人还是表现出了他们应有的大度.在152例判死刑的”荷奸”里,最终只执行了43例.荷兰人当然还是有他们精明的一面,让剩下的人统统去劳改,修复在战争中损坏的道路和房屋.

    有趣的是,啊,这个词不太对,发人深省的是,好像也不太妥当.总而言之,令我吃惊的是,在ANNE FRANK HOUSE 最后一个大的投影放映厅里(几乎每个房间都有相应的录像介绍),放映的是关于同性恋的短片,而且每每停顿下来要求观众按动手边的表决器,进行小型的民意调查.(根据我的理解)按照荷兰人的观点,安妮的死和同性恋的合法化,甚至包括同性恋婚姻的合法化,是有着某种联系的.

    在一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里,在不危害社会,不影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个人的选择是得到极大尊重的.个人的普遍权力,也就是人生而就具有的权利,其外延和内涵都是尽可能地扩大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才可能想象在不危害他人的前提下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吸食软毒品,选择自己的性取向,选择性服务作为自己的职业,甚至主动选择个体的死亡.在这样的前提下,基于任何原因对某个人,或者某一类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区别对待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人的普遍权利是得到极大尊重的.政府会尊重你(受到天主教公开谴责的,而且并不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选择同性作为性伙伴的权利,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你是犹太人而限制你的自由,没收你的财产,甚至剥夺你的生命?

    中国古代的道德强调与人为善,但是更强调”仁”,仁这个字本身就意味着人的不平等,首先要承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才能谈得上仁.如果我们把善解释为包容,尊重人的普遍权利的话,那么阿姆斯特丹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首善之区”.

    说起荷兰人的精明,就不能不提GO DUTCH这个词.原来我就搞不明白,为什么AA制要叫做GO DUTCH,这和荷兰人有什么关系.这次总算有所领教.所有我遇到的火车站的厕所收费就不提了,毕竟伦敦也是这样的.但是我在旅馆自己带的方便面问他们借一下餐具(我是按在英国青年旅馆的习惯准备的),要点儿开水,居然还向我收了35CENTS(实际上只合人民币一块多钱)的开水费.如果说这也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在阿姆斯特丹的肯德基厕所也收费则是前所未闻,而且条件之差也是前所未见.

    我每次问路,岁数大的人态度好一些,年轻一些的人当然也愿意告诉你,但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你必须跟着他走才行.也就是说,帮你可以,但我的事一点都不能耽误.我经常请人帮我照像,态度最好的还是来这儿旅游的英国人.

    荷兰另一种标志性的东西就是风车.关于风车村,在那篇文章里有详细描述.我对那里的奶酪,木鞋都没太大兴趣,只想看看风车和绿色小木屋. 因此决定星期六一大早就赶过去.

    只有七点钟,到的实在是太早了.不过,这也正显出其”静”来.这里的小木屋与英国不同,感觉似乎有些北欧的风格,小巧玲珑,像童话世界里的房子一样.桑河上的桥是风车村景色的最佳看点,左岸是沿河而建的一排绿屋,虽然都是绿色,但是”远近高低各不同”,都别具特色.右岸是十几座风车,到近前看时才知道大多数都是”Built in 16th century, burn in 19th century, rebuil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我的感觉,风车这东西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远处看看,天水一色,原野茫茫,唯有风车伫立风中,颇有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的意思,令人不禁要”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象着若此刻日出东方,风车们沐浴在朝霞之中,沿着蜿蜒的河岸消失在远方,堪称是一道真正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近处再看,傻大笨粗,意味全无,真不明白当初堂吉柯德怎么会有勇气和兴趣与它们打?

    风车村还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气味,想必就是从做奶酪的工厂里出来的,也算一种特色吧.

    阿姆斯特丹之行留下两大遗憾,一是没时间去看国家博物馆和梵高博物馆;二是没能在晚上坐一下运河上的Canal欣赏阿姆斯特丹的夜景.也没有办法,时间有限.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7 收起 理由
    Highway + 3 能附带些照片就更好了。
    雪个 + 4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2-3-10 13:42:10 | 只看该作者
    要配些图片就更好了。
    买鞋子了吗?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30 09:37
  • 签到天数: 532 天

    [LV.9]渡劫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9:46:45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2-3-10 13:42
    要配些图片就更好了。
    买鞋子了吗?

    图片真得找找,这是十年前写的东西了,拍的都不是数码照片。何况,我没什么摄影技术。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6 17:03 , Processed in 0.04128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