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咱们从沈括开始牵出北宋时期的一张官场关系网。这张网上的人物大家基本上比较熟,唐宋八大家宋代中的六位都能被牵扯进来。
4 C' `/ x# `; Y, Y5 i& a
: C4 J- t7 Z" U沈括和谢绛是姨表兄弟,沈家和谢家当年同在吴越国为官,当时同在吴越国为官的还有范仲淹的爷爷,后面再说他。谢绛的一个女婿是梅尧臣,他的诗写得很好的。王安礼是谢绛的孙女婿,也是王安石的弟弟。所以从这一点上沈括比王安石大2辈,官则比王安石小很多。王安礼是柳永柳三变的好友,有一说就是王安礼给柳永收的尸。 X6 R3 |6 u+ b( p, M
, l7 I6 t& `% Q+ x& a到这里牵出了王安石一家和范仲淹、梅尧臣。2 @0 g6 r6 i g, m" v4 ?
4 ` } Y4 A7 b: O王安石老爸王益的岳父叫吴畋,他有个族弟叫吴敏,吴敏娶妻曾氏生子吴芮,到这儿还正常。问题在于吴芮收了王安石做女婿,而曾氏的一个兄弟收了王安国做女婿。麻烦来了,王安国突然比王安石大了一辈,和他老爸王益平级了。差点忘了咱们的主要话题,曾氏有个外甥叫曾巩。曾巩可以比王安石大一辈或两辈,实际上曾巩才比王安石大两岁。曾巩才气名动当时,他把王安石介绍给了欧阳修。曾巩有个弟弟曾布,是王安石变法的助手,也曾为相,后入奸臣榜。
! V; |9 G" a% X- ]) ?2 ^/ X0 K2 i7 B! f' r9 ^+ K: ^5 c9 f8 Z
到这里牵出了王安石一家、曾巩、欧阳修。
6 x' Y3 T: E2 Q$ ?
7 p# | O$ B/ s) U3 S8 A欧阳修和范仲淹同殿称臣,乃是忘年交。政见一致,彼此欣赏,又是一对好朋友。范仲淹政治生涯几经沉浮,受到排挤压迫陷害的时候,欧阳修数次为其仗义疏言,打抱不平。所谓朋党是也。范仲淹浮的时候,欧阳修曾对范仲淹说:“昔者之举,岂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范仲淹有儿子范纯仁,也曾为相,后被排挤。& \, G6 r5 p- t9 i- [% S
5 M8 g" @6 ]# ?6 }$ z欧阳修向朝廷推荐了王安石,同时也发现另外几位人才。欧阳修是苏轼苏辙考进士时候的主考,他还发现了苏轼苏辙他们老爸这个人才。欧阳修可谓伯乐。2 I3 G% G4 m/ r* S3 l: N& X
) C$ Z$ U' n9 r: m和欧阳修同殿称臣还有一位伯乐,此人名叫王拱辰,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至少是之一),他中状元是周岁18,虚岁19。他牛不仅仅在这一点上,他推荐了一个人,打击了一个人,血脉流传给了一个人。
, r. R+ k _8 M3 j+ l
; ?2 [* q: O# w6 O同殿称臣不算什么重要关系,关键是他和欧阳修互为姐妹夫。这么乱是他们自己搞的,和马甲无关。欧阳修娶了大姐,王拱辰娶了二姐,这挺正常。问题在于大姐死了之后,欧阳修又娶了三妹。谁喊谁姐夫阿!4 d2 g; \# ?5 H, @! s
% \3 k- e8 E4 B$ y( M& h到这儿是欧阳修、范仲淹、王拱辰。
& a2 v; V2 z2 e, ^5 g$ N8 V0 Q6 B9 |; k8 h
忘了说王拱辰伯乐了。他在幕后干了这么几件事情。他推荐了包拯到中央为官;打击了滕子京同志,这样我们才看到了<岳阳楼记>;生了个孙女嫁给了一位名叫李格非的山东银,他们养了个女儿叫李清照。8 d6 Y6 ?7 C$ T# d, U
8 L4 K2 w9 |. @' Y
到这儿是王拱辰、包拯、滕子京、李格非、李清照。
# i. O$ n! \/ e3 d' C6 P) j# u3 s# `2 p! G) w; W7 b* d* F' ?- d
包拯手下曾有两名小官,这两名小官的文采和能力实在是高得惊人,一位叫王安石,一位叫司马光。有一次,群牧司衙门里的牡丹花盛开,包公置酒赏花。司马光回忆说:自己素不喜酒,但是在包公劝酒时,还是勉力喝了几杯;王安石,也不喜酒,他不管包公如何劝,始终滴酒不沾,包公也拿他没有办法。(此故事不完全可信,但很有可能发生,今取之一笑而)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二位不用说了是多年的同事、老朋友兼死对头,还是同年去世。这二位还都是沈括考进士时的副主考.
L$ J1 c7 T+ e- L7 Y7 z# D
: c2 N! E P4 R2 R [- h! L4 H到这儿是,包拯、王安石、司马光。7 a) n, o2 Z/ u" {% `% Z& X
. ]& A3 o) @5 o& V3 x包拯干过的一件牛事是弹劾外戚张尧佐。张尧佐是张贵妃的族叔,曾经想收冯京做女婿,但是冯京后来作了富弼的女婿。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朝为相。范仲淹、韩琦在西北前线都是有所作为的。同时期西南前线还有一人也建功立业,却仕途颇不如意,此人名狄青。韩琦的儿子韩忠彦在王安石、司马光之后,与哲宗朝担任宰相。韩忠彦还干过一件事情,就是和曾布一起弹劾了吕惠卿(一代奸臣)。韩忠彦后来被曾布排挤,曾布又被蔡京排挤。
0 l w6 y* |! L$ q, d# {
0 U/ D/ n- `) c! X6 n d到这儿牵出了张尧佐、冯京、富弼、韩琦、韩忠彦、曾布、吕惠卿。, u+ m, z/ b6 @4 \; R1 [
- q6 p6 H5 q+ U; t. k. w4 x" h
再继续王安石,王安石的一个女儿嫁给了蔡卞-已知中科举年龄最小的人。蔡卞和蔡京是兄弟。二人书法之好连米芾都佩。蔡京鼓动宋徽宗先是下令,天下碑、碣、榜、额,凡是苏东坡书写的,要全部销毁;又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及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以及马涓等人文集、范祖禹的《唐鉴》、范镇的《东斋纪事》、刘攽的《诗话》、僧文莹的《湘山野录》等书的印版悉数焚毁;在蔡京的怂恿下,皇帝进一步下诏,焚毁苏轼的《东坡集》并后集印版;毁掉司马光、范纯仁等人的画像。《资治通鉴》也在焚毁之列。如果没有印刷术,好多书可能也就失传了。负责销毁《资治通鉴》及其印版的是蔡卞,要不是太学博士陈莹中知道消息后,特意在太学考试出题时,引用了徽宗的父亲宋神宗为该书写的序文,我们可能就看不到《资治通鉴》了。蔡京的儿子蔡攸,也是一代奸臣。蔡家应该是奸臣传里面密度比较大的一家。蔡京几度沉浮,童贯是关键人物。
- i0 L6 T* y: W( J5 A) ~/ V5 x0 R8 W) R) R5 c$ i
到这里牵出了蔡家、童贯。
7 x, M3 I" p: x$ Q$ ~, ~
+ E- B, }/ _: g, B2 \' f2 Z6 C0 c, J9 I3 d1 }) x
N' i2 b3 L% J/ Q) A扯的够远的了。咱们抓住的是北宋官场关系网的一个节点-沈括。那我们还是回到沈家来吧。
9 r' o: Q) d, b/ v3 w
; J: z2 y3 L( e; Q: h4 S2 Z沈括一个表哥沈振。他的岳父是潘汝士,潘汝士的爸爸是南唐重臣潘谨修,潘汝士的岳父是丁谓。宋史奸臣榜按年头派的话,丁谓可排在第一位。丁谓作为奸臣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打击寇准。实际上寇准是个比较刚硬、不太给人面子、不太讲究斗争方法的人,反而包拯更讲斗争策略一些。这可能也和两人位置有关。寇准居相位,说一不二;包拯最高也才枢密副使,任监察御史时候作为更多一些。 ^/ {% J$ ?* T5 Z
9 ?& n" o" A0 w$ c/ ]1 W- Q
沈振儿子沈述的岳父叫钱彦远,钱彦远的爷爷是吴越王钱弘倧。8 o& a% s l! r# T. M/ i
3 Q8 w4 Q$ A2 l* V( a" k! U% {到这里牵出了寇准、丁谓、钱弘倧。" m6 m) j! {* q3 q% W- K' y6 g
( m' [+ v1 X* Z# L
沈括的一个姐姐嫁到了弘农杨氏。杨氏有两位名臣杨大雅,杨文友。
4 U5 r5 `. o+ p( I# F- K3 O* Q; o- d% r) G. Q; i# N+ F8 r
这个东西后来有了这么几个名字《北宋穿越指南之关系网》、《北宋某院士背景解密》。+ k5 w& H3 B% R, ~: y- x4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