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回乡偶记2018:上海篇(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08:0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家角、周庄、乌镇、西塘据说合称江南四大名镇。不过说起来,同里、甪直、枫泾……都不错,所以这四大名镇各有各的名单。不管怎么说,朱家角是这些名镇中交通最方便的,因为朱家角现在通地铁了。坐2号线或者10号线到虹桥高铁站,然后转17号线,就到朱家角了。地铁站离古镇有两站路。走着去可以,否则跳上公交更省力一点。时间不短,毕竟还是有点远。朱家角已经是大上海的边缘了,再往前一步就是江苏了。当年都是市郊长途汽车才到的地方。也正是因为通地铁,现在朱家角平日就人山人海,退休大叔大妈广场舞跳腻味了,就往周边小镇拱,加上这里也是洋人旅游到上海周边一日游的主要去处之一,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节假日就更加可怕了。但还是值得一去。
  
古镇外面被一圈假古镇包围,假古镇再被一圈真新镇包围,弄得朱家角变成大地方了,从头到尾公交好几站呢。不知道是淡季的缘故,还是改邪归正了,古镇现在不收门票,可以长驱直入。没有直上放生桥,信马由缰,绕到另一头开始。一进去,就看到河边的知青饭店,朱家角有知青吗?
  
小时候家旁边也是这样一个小镇,没有朱家角大,更没有朱家角有名,但也是水乡小镇。经常看到木船吱吱呀呀地摇过去。桥洞下乌篷船在吱呀声中消失,这是儿时记忆中永远的定格。不过始终没有弄明白,这摇橹是怎么把船推动起来的。

小镇也是这样的青石板小街,沿街两排小店,里面黑乎乎的,没有什么东西,哪像现在的朱家角,商品丰富得溢出了,必须摆到街上了。那时候不逃学,因为逃学也没有街好逛,没有游戏好打,没有电影院好钻,没有妹子好泡。呃,妹子是有的,每张课桌都是一男一女,规定的;中间画好三八线,这倒是没有规定,是约定俗成的。泡妹子?那是资产阶级思想、流氓行为,要严打的。不泡妹子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从何谈起,呃,工宣队、军宣队、贫宣队没说。革命下一代、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都是毛主席语录里掉出来? 咳,那就管不了了,反正不许泡妹子。连“妹子”这个说法都不许,女同学,或者简称同学。实在需要说话了则目光斜视、不呼其名:“喂”!

小镇上也有中药铺,有酱菜铺,这些现在都绝迹了。没有熟食铺,那在大上海也不多见的。老上海对方圆 “几部车子”(老上海对换几辆公交的说法)范围里有熟食店那是门清,但那是挺奢侈的东西,没有人家经常买熟食的。蜜饯铺则是城隍庙里才有的,真正的江南小镇上反而没有,那时吃得起这些东西的人不多,小镇养不起这样的小铺子。不过现在的城隍庙也变了,搞大上的铺子多了,传统老派特色少了,酱菜铺、蜜饯铺、瓜子铺这些都变味了,反而朱家角的这些还能找到一点老味道。

现在的朱家角当然什么铺子都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各式扎肉、蹄子、走油肉是这一带的特色,周庄、同里都有,朱家角也少不了。一字摆开的万山蹄子、走油肉红光闪闪,滋润欲滴,但这是看着胃口大开,还是胃口倒足?恐怕各人的反应不同。大热天的放在外面,也不知道多少时候了,我是不敢吃这东西,尽管很诱惑。也没有看到有人买。

看到街边的店家里一排鱼缸,这是供人坐着把脚伸进去,让小雨啄食脚皮的。据说很舒服,外国也有,还好贵。总是觉得怪怪的,没有尝试。这种店叫什么,吃脚皮店?

信步逛到河边,河边老屋都是黄金地产了。当年也是黄金地产,因为窗外就是河,用水时窗外打一桶水,用完后窗外一泼。现在的人们嫌这嫌那,当年没有那么多讲究,还真就是这样的。小镇河边大多是石条砌筑的,房子直接造在河岸,河边大多没有人行道,但清早走过高高的石桥的时候,会不时听到“哗”的一声,那是水边人家又往河里泼了一桶水。什么水?那就别多想了。小镇人家都有默契,几点到几点是打水的时候,几点到几点是泼水的时候,几点到几点刷马桶,不会乱套的。

有些河段还是有街道、人行道的,河岸上就有上下的石台阶。镇上妇女们到这里打水、泼水,小孩子是不许到这里来玩的,怕掉进水里去,可能也怕小孩子恶作剧,把水弄脏了。熊孩子不是现代特产,什么时代都有的。

如今河边小屋大多改建成咖啡馆或者饭店了,好些改得不错,有韵味,尽管塞了不少假古董,营造了不少假情调。比如一家人家,楼梯下塞了一个旧钢琴,角落里有一个旧打字机,原味小镇上哪来这些东西?但是怎么说呢,这东西和菜肴一样,正宗不正宗不少最重要的,好吃才是硬道理。很多河边咖啡馆和饭店把临河那一侧打开,如果不是加建阳台的话,至少是落地门窗。有时间、有雅兴的话,河边蓬帘下喝一杯清茶,发发呆,其实还是不错的。从小街上看过去,影影绰绰的食客们在努力吃喝,那些农家菜天知道是哪里来的食才,本地都没有田地了,也都不下河捕鱼捉蟹了,哪来的本地肉菜鱼鲜?

午饭时间到了,走进一家。对农家酒席没有兴趣,反正只有一个人,想叫一碗面。这里离苏州近。都说江南人吃米饭多,这不假,但苏州的面是很有特色的,陆文夫的《美食家》里有精到的描述。朱家角的面有苏州面风范。但人家只对大桌酒席感兴趣,等了半天也没消息,去TMD,走人!那么多餐饮店,还怕饿死不成?再不济,饿一顿都没事。胖也是有优越性的,大饥荒的时候,别人皮包骨头了,我们正好风姿绰约不是?胖人能坚持的时间更久啊。当然,没有几步路,省一顿午饭钱的雄心壮志就破产了。

晃晃悠悠,也不知道东南西北,好像出来了。镇口有一道“城门”。记得家乡小镇上也有这样一道“城门”,上面好像也题字的,记不得说的是什么了。小学没读完,镇上破四旧,这些东西都拆光了,小街拓宽,镇口架上机耕桥,小河里漂浮的则是水泥船……现在小镇已经尸骨无存了。有时会想象,要是家乡小镇没有填河造楼,成为又一个城郊小区,现在说不定也是“上海一景”?读书的“x小附中”(不是笑话,是真是)或许不至于被拆掉了事?

回到朱家角,巷子里有一家“孙艺坊”,据说苹果中国到这里拍过广告。确实弄得不错。很会搭景,也会配色。并不鲜艳,但挺雅致。主人家好像是画画的,或者有画画的朋友。周围放着好多画,共出售。小院墙上也画了一幅江南水乡,斑斑驳驳地剥落了好多,反而更加有味道。门边的过廊往后院看去,一道陡直的木头楼梯通上二楼,上海老房子里常见的,但现在没有了。斑驳泛黄的墙皮,陈旧得说不清颜色的老木头,加上点灰尘和一束阳光,就齐活了。

放生桥当然是朱家角最大的景点,这里的人也最多,其实看头倒不少最大。放生桥的传说就不重复了。前些年这里确实有好多人来放生,但桥根放生,下游又捞起来,竟然成为产业链了。大概这太有碍观瞻,实际上也伤害可怜的鱼儿,现在不许放生和钓鱼了。

过桥拐弯,又是一片新天地。支流小河上桥更多了。说不上来这些是老桥还是新造的,记得江南低平的石板桥不多,大多是高耸的拱桥,这样桥下可以走稍微大一点的船。对于水乡来说,能走大船是很重要的。河边意外看到一条水泥船。文革中,江南缺木材,就用水泥造船,到处都是水泥船。这东西密封好的话没事,一旦漏水,那水泥船就跟石船是一个意思了。甲板上有一个圆盖子,船老大要时刻关注是否盖好,不能漏水。但没有这盖子还不行,船里补漏没法弄,造的时候也需要这么个洞。小孩子喜欢往里钻,但大人坚决不让,怕闷在里面出事。

这段边上有不少大户人家,有名的课植园救灾这里。这是朱家角最大的园林,原来是当地西派豪绅在清末民初建造的,亭台楼阁半中半洋,是为特色。园林不小,但特色其实不大,有一大片原来就是农田,主人要农业救国,这里是自己搞农业研究用的。更有意思的是不远处的和心堂。这是又一座私宅。占地比课植园小多了,门面就是一间门面样子,一点不起眼。里面较深,也有所扩大,但整个来说依然不能算大,顶多豫园内园的1/3?但这里非常精致,绝对是精致的江南园林中的精致型的。

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半亭,从北墙伸出来,三面通风。里面不大,可以看书、品茶、下棋、聊天。夏天时,三面高大的花窗打开,听听两边窗下水池中的涌泉声和金鱼戏水声,看看眼前的盆景,吹吹凉风,静静地看看书、喝喝茶、下下棋、聊聊天,绝对是一件舒心的事。

里面厅堂一进又一进,院落不宽,但很深,颇有幽趣。最赞的是木工。建筑上精雅的雕饰不说,黄花梨木家具是一绝。不像是仿古的,但这些原件现在可是不好找。还有精美的瓷画。最难的的是大量明式家具。清朝家具精细繁复,巧夺天工,但魄力和新意不足。明式家具简明优雅,就要大气多了,现在也珍稀多了。管理说是原装的,但也有人说是现主人(一个发了财的美籍华人?)收集的,不是原装的。我不懂这些东西,碰上一个自称历史老师的人,他很懂,听口气也不像中学老师,可能是大学里教古建或者明清家具的?

后花园比前院要宽大,但依然不能算大。有意思的是和心亭。这是十分罕见的双亭。也就是说,两个亭子像连体婴儿一样,连接在一起。和心亭与和心堂其实没有关系,只是碰巧从名字上攀亲家了。这是从长江上游的四川迁来的,三峡大坝施工前紧急抢救下来,整体搬迁到这里的。这是四川一个小地方的老百姓为了感谢清明廉正、造福乡里的乡官而建造的,应该是明清时代的建筑?很多精美的雕饰和绘画,历史和艺术价值很高,可惜保护的不好,破损得厉害。最糟糕的是,为了让游人看二楼的雕饰和绘画,旁边造了一个钢结构楼梯,游人可以上二楼参观。本意是好的,钢结构楼梯的设计也没有问题,缺乏考虑的是这样的木结构不加特别保护的话,游人上下的重量就是不可承受之重。现在地板已经软了,要是哪个熊孩子上去跳几下,不定出什么乱子呢。整体结构也不硬朗,不仅危险,也不利于保护。继续开放当然便于游人赞赏精美的木构和绘画,但应该在地板下用不显眼的钢结构加强。

晃晃悠悠在花园里,左看看,右看看,悠哉游哉,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不知名的小虫咬了一下,好痒。手上的一个包两个星期才退下去。可恶的虫子,好久没有这样被咬了。

回来的时候还是走虹桥,大概正好一般高铁到站,10号线上人满为患。也好,地铁和高铁都是需要人气的,坐的人少了,又要有人指责劳民伤财、政绩工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30 收起 理由
料理鼠王 + 6
MacArthur + 8 谢谢分享
宝贝小猪 + 4
mezhan + 4
山远空寒 + 8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8-6-15 08:30:55 | 只看该作者
    好像看过滴

    点评

    对,那次单独成篇  发表于 2018-6-15 10:0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8-6-15 08:52:50 | 只看该作者
    经常看到木船吱吱呀呀地摇过去。桥洞下乌篷船在吱呀声中消失,这是儿时记忆中永远的定格。不过始终没有弄明白,这摇橹是怎么把船推动起来的。

    看不下去了 -- 航空发动机都琢磨明白了,这个东东很难理解吗?


    谈摇橹

    摇橹比赛  -- 动作大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橹板平面如何反复变动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1:04:34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8-6-14 18:52
    看不下去了 -- 航空发动机都琢磨明白了,这个东东很难理解吗?

    这个看起来太费劲,还是航空发动机容易弄明白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8-6-15 12:59:11 | 只看该作者
    鱼吃脚皮叫作鱼疗,旅游的地方专门对游客的走累了可以放松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30 11:09
  • 签到天数: 997 天

    [LV.10]大乘

    6#
    发表于 2018-6-16 06:54:47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8-6-15 08:52
    看不下去了 -- 航空发动机都琢磨明白了,这个东东很难理解吗?

    摇橹是我儿时的拿手菜,纯靠观察摸索掌握,摇一橹产生两个主要方向的力:向前推力、反作用力,还有一个抗浮的小分力,摇到尽头快速反腕(不然橹会浮起来),向前一橹相反方向摇。又产生两个主要方向的力:向前推力、反作用力,这两个反作用力相反、抵消,摇橹船之字向前走,在夕阳静水慢摇时,水边看去特美。

    一般是推拉动作,幅度不大,嚣张的动作是人面对船尾,双手握橹作左右运动,消耗极大。

    各位见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4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21 06:47
  •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出窍

    7#
    发表于 2018-6-16 13:00:10 | 只看该作者
    苏州奥灶面据说源自崇明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5 23:21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元婴

    8#
    发表于 2018-6-17 00:40:39 | 只看该作者
    真心吃不来毛蚶,前次去上海,当地几个哥们神神秘秘拉到一个小店,说是吃个不让卖的好东西,一看脏兮兮的,血淋淋的,乱想着肉眼看不见的寄生虫,现在还想起来后怕,被逼着吃了六个,还说这玩意儿用白酒下消毒。阿拉那么优雅的,怎么吃这种粗野的呢?边吃边说当初80年代上海爆发甲肝就是因为这个,我突然想起了2003年的果子狸,一阵哆嗦。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6 22:00 , Processed in 0.03824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