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闽西行(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0: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河老顽童 于 2014-1-20 10:25 编辑

去年底,朋友周末要回家乡去喝满月酒问我去不去?

去,去看个新鲜。

朋友是闽西永定人,永定讲客家话,这个朋友曾给我解了个惑。

我小时的邻居有一家是广东大埔客家人,家中四个男孩,老爹火一上头就骂儿子——“龙之”。犹如闽南人发急随口骂小孩“死孩子”。

寻开心的我们有时也管他们家的孩子叫“龙之”。客家男孩很不爽,当然不爽,在闽南话环境里骂“龙之”的那是爹。

后来我问过几个客家人“龙之”是什么意思,客家也有各地的方言,语音、用词不尽相同,有的差别还很大,都摇头说不知道。后来认识了这位朋友,永定与大埔交界,朋友说“龙之”应该是“浪子”吧。

客家满月宴

场面


交通便利,内山也不缺海鲜


这是客家菜必不可少的一道,客家人负责解说


满月宴 蛋汤要上的


部分菜肴


客家人生男孩后,要在村中晒场放鞭炮,并大声地向天、地、人宣告家中添丁了。孩子满月要办酒席。

我问若生女孩呢?回曰:免了。

哇,没待遇阿。看来要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还有待时日。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Highway + 8 谢谢分享
短刀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20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4-1-18 10:45:51 | 只看该作者
    蛋汤上面的一锅是什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0-30 18:27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板凳
    发表于 2014-1-19 01:51: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年糕,客家宴客必备来自: iPhone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20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4-1-19 02:23:30 | 只看该作者
    当成闵行西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13 07:51
  •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4-1-19 10:38:3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蛋汤里的鸡蛋是带着壳的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0:21:46 | 只看该作者
    马鹿 发表于 2014-1-19 02:23
    当成闵行西

    侬上海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23 04:0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7#
    发表于 2014-1-21 12:21:21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希望以后能多分些这样的照片!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1:5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河老顽童 于 2014-1-23 16:54 编辑

    闽西行(中)

    二、土楼

    永定最出名的当属永定土楼


    不过申报世界遗产时与漳州土楼打包,申报名为福建土楼。

    可怜的永定,好不容易出了个有名气的东东,花了大气力营销多年,不申报世界遗产还好,一申报,大名鼎鼎的永定土楼被改了名不说,还让漳州的“四菜一汤”


    “云水谣”


    还有“东倒西歪楼”


    等,因地利之便将生意抢去了一大半,永定亏大了。

    漳州的土楼主要分布在南靖县书洋一带,与永定交界,讲的也是客家话。漳州闽南语地区虽也有土楼,如离漳州市区很近的程溪镇就有一座内部垮塌,只剩残破零落外墙的土楼废墟;华安县的仙都乡有一座很漂亮的土楼,楼名二宜楼,寓意宜山宜水


    很有特色,大门口的墙边有很多的小洞,小洞在墙内行走,通往各家各户,有人夜深了方回家,大门紧锁,夜归人便可趴在自家的洞口喊家人来开门,而不会惊扰别家人。但闽南语地区的土楼都呈零星分布,不成规模,所以,土楼命名为客家土楼更为合适。

    土楼的发现要归功于美国中央情报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情报人员在分析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时,发现中国闽西山区里有类似于导弹发射井的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巨,令人毛骨悚然。于是派间谍深入中国内地,这才发现所谓的导弹发射井只不过是造型奇特的中国民居而已。永定土楼这才为世人所知,名扬天下。

    这不是传说,是真事,只不过据台湾的原军情人员回忆:此事美国中情局当时并没有人员亲自出马到闽西现场,而是找到台湾的军情部门洽商,由台湾特务以探亲的名义搞清状况。这符合常理。

    美国的苹果公司的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出来了,美其名为“太空船”,其实见过福建土楼的人都看得出,所谓的“太空船”只不过是福建土楼的现代版。

    对比图




    山上的土楼在云雾缭绕之时,较之“太空船”更为虚幻。

    楼层也是四层



    何“太空船”有之,美国苹果土楼而已。

    社会在进步,如今土楼除了规模大的、有特色的开发起来当景点,有不少的土楼已渐渐荒废。


    如我所去吃满月宴的村子,青壮年大多搬到新建的水泥构造楼去住了,村里只剩老人留守,但过年、办酒席大家要回村。

    三、什么东东?

    房前屋后搁着。



    客家人解说

    四、古厝

    客家人有读书的传统,外出当官的也不少,如这家大门一看就与众不同



    这门墩


    门前还有很大的坪场和水池,问住家先人当过什么官,答:不知道。又回:好像是朝官。

    发现一个怪异之处,一般木柱都安置在基础石鼓上,而这家厅堂的木柱是接在石柱上



    里面厅堂的柱子倒是常见型式


    两柱相接处应有榫卯结构,可看上去还是不牢靠,在客家其它房屋也有见到此种结构柱子,加一段石柱有何讲究?

    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7 14:47
  • 签到天数: 1124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2014-1-23 12:21:57 | 只看该作者
    一目十行 发表于 2014-1-19 10:38
    这个蛋汤里的鸡蛋是带着壳的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

    汤里应该有鳖,叫做王八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7:10:52 | 只看该作者
    闽西行(下A)

    六、革命

    永定是革命老区,出了张鼎丞等70多位国家和省(部、军)级领导人,看似不少,但如果不是强渡湘江之战,出得更多。

    中央红军长征,8.6万人的队伍中,福建籍红军有2.6万人,突破湘江时有上万福建藉红军将士牺牲。基本上由福建籍儿女组成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近六千将士,殿后阻击,被国民党军队合围在湘江东岸,坚持到弹尽粮绝,最后除少数突围外,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其中永定藉约两千多人。

    解放后,牺牲的永定藉红军的家属很少有人享受烈属待遇,因为建国之初,评定烈士的条例中有一个规定,在战争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至少要有两个团以上干部的证明,湘江之战中全军覆灭的红34师,团级以上干部仅余韩伟一人,红军战士亲属大都说不清他们的亲人所在的部队,更说不清首长的名字。

    湘江战役纪念碑



    我所去的那个村,当年有个村民名叫鸿君,红军长征后,有次遇到盘查,问:“叫什么名字?”

    “鸿君。”

    “红军!”当即呯的一枪给毙了。

    此人在苏维埃时有帮红色政权做过事,解放后家人申报烈士,政府准了,还立了个碑。

    我到了另一个村,村里有革命人物事迹陈列


    相片中的十四人中,只有两人活到解放后,其中一人还是民主人士,乡村医生。而十四人中有八人因清查“民主自由党”,而死于自己人手中。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洗心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6:2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河老顽童 于 2014-1-28 16:59 编辑

    闽西行(下B)

    七、林家祠堂

    大山藏祠堂,正因为藏在大山里,所以保存得比较好。

    我曾去看过永安贡川的张家祠堂,有名气,悬有蒋中正题的匾,当然原匾已毁,现在所悬,是后来根据照片彷制的。

    还看过上杭的李家祠堂,这祠堂规模更大,名气也更大,李登辉、李光耀、李嘉诚都是出自其门下。看来这一支李,登岛就有出息。

    此次朋友带我去看他们的林家祠堂

    正面


    石兽


    背面


    一世祖及谱系


    此祠堂始建于元初,由此估算,其追溯的确切一世祖,应是与大多数福建人的族谱中的老祖一样生活在宋朝。

    祠堂内见十大元帅画像,与此祠堂有干系应是右边姓林的元帅

    以下有文字说明林彪是此堂之后裔,牵强附会,谁都希望名人是自家人。

    看到这张省亲照


    这才相信确有其事,此堂一世祖的第十一代孙林千一迁至湖北黄冈,林彪为此堂的第二十四代孙。

    元帅归宗

    后来我突然悟到,我这朋友跟林彪何其相象,身高中等,长脸,身形单薄,语速缓慢,做事沉稳,一板一眼。

    他女儿还在读初中时,一个周末的晚上,他老婆从房间出来,见父女二人正坐在厅里看电视,电视里演着爱情片,男女主角正火热地又是拥抱又是接吻。他老婆嗔怪道:你也太会当老爸了,跟女儿一起看这种电视……  

    他不慌不忙地回道: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懂得比你多。

    遗传学,确实是门很有意思的学科。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22:00 , Processed in 0.0378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