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史]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枪炮发展史(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21:4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德国送来的毛瑟炮:MG151/20
3 B$ y* |1 h& a7 K. p7 j
6 a6 q/ K) R, C1 c+ S1 E    眼瞅着南部麒次郎(发现猫一直在写南都麟次郎。。。要跟南部老乌龟说声抱歉了)的中央工业把“二式二十粍固定機関砲/ホ5”的生产搞的慢慢吞吞,乱七八糟,日本陆军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本来20毫米航炮就是救急用的,现在是前方的日本Ki-43/Ki-44对美军的B-17、B-24毫无办法,后面的中央工业就是拿不出足够的航炮,最糟糕的是连足够的弹药都造出来。好在日本陆军驻德武官早已从德国传回了毛瑟MG151/20航炮的情报,陆军还可以从汉斯那边买航炮来救急。
- p& g9 o0 Q" l- a- [/ E* N8 F ) |5 L- `/ T0 c6 `4 z# V# p
    单从纸面数据上看,中央工业的ホ5与毛瑟的MG151/20航炮算是各有千秋。MG151/20是MG151/15的大口径改进型。小猫曾经提过,德国人同样买过厄利孔FF系列的20毫米航炮,当时德国的主力航空武器是7.9毫米机枪,但是西班牙内战中秃鹰军团遭遇了苏联的波利卡波夫战斗机和SB-2轰炸机,这些红色新锐给德国人造成的麻烦和冲击不亚于日本战机初遇美制B-17时的无奈。6 @: T& _8 A6 v  `6 A
德空军人员在校准轴毂炮

+ W4 {" x) c" t& L    痛定思痛的德国人决定立刻装备大口径航炮,但是苦于本国没有现成产品只能找瑞士人购买。但是厄利孔航炮的MG FF在装备德国空军后却很快就把自己搞的声名狼藉,原来德国空军偏爱在发动机舱内加装航炮,甚至是穿过螺旋桨轴的轴毂炮设计,这种安装方式造成航炮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MG FF为此经常闹罢工,一来二去,德国空军不干了,认为是瑞士人的设计太水,便要求本国厂商拿出替代产品。
3 X+ b  Y- u. {# D6 x 7 X9 f& B: S2 [2 W6 a
    最终毛瑟的MG151/15和MG151/20航炮脱颖而出,与厄利孔FF 20毫米炮相比,德国人的工业设计和加工水准真是没得说,MG151系列结构紧凑,机械运行稳定,甚至其采用的20*82弹由于德国金属加工水平超过其他国家,所以弹头小巧却威力十足。
' g' a3 l1 o+ j& q& c. Z$ l
MG151/20使用的20*82穿甲弹和爆破弹
MG系列机关炮的炮弹,右2为MG FF的20*80RB,其他三枚从左至右分别为MG151/15,MG151/14和MG151/20所使用的弹药
6 ~+ S- r$ h( W2 F: I; y
    MG151/20的全长只有171cm,全重42.5kg,射速大约是780~800发/分,炮口初速720m/s以上。不过这些数据与日本中央工业ホ5相比只能算是各有千秋。ホ5的纸面数据是全长144.4cm,全重37kg,射速750~800发/分,炮口初速约735~750m/s。但是ホ5轻便小巧的代价是机构可靠性极差,战后美国方面对ホ5测试后认为其射速不能超过700发/分,否则会不断出现卡壳的故障。日本陆军对ホ5的真实性能当然比美国人清楚的多,所以陆军判定 MG151/20是一款性能极为出色的航炮,并要求驻德武官尽快与德国人展开采购和引进的谈判。* O8 Z# z. r* J- \
地面高炮型的MG151/20

& D, G1 N& r! f8 N" M    昭和17年即1942年11月,还早于Ki-43首次遭遇美制B-17之前,日本陆军便通过外交人员向德国人提出了一个总体的采购计划:日本陆军将购买至少1000门MG151/20,还需要采购100万发炮弹。同月,德日之间敲定了第一批次的具体采购计划:德国尽快提供300门航炮和15万发炮弹给日本。运输方式则是沟通欧亚大陆的潜艇水下交通线。- c: P0 W  M! B1 Y6 P6 U6 ]  K2 M
进入德国潜艇基地的日本海军I-29号潜艇
日本海军唯一到达德国又安然返回的I-8号潜艇
2 ]1 t2 F6 i$ w9 u% D
    二战德日的潜艇运输线比中国的驼峰航线还要危险和低效,因此每一门到达日本的MG151/20都是宝贝。日本陆航决定把好钢用在刀刃上,MG151/20将优先装备新锐的Ki-61-1丙三式战飞燕一型丙改。
/ N* Q3 t" Y  [
全身德国技术的Ki-61-1丙 三式战飞燕一型丙改

! T$ H: h1 w* ]9 G    Ki-61也许是最不像日本战机的日本战斗机(绕口令),这款战机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德国气息,难怪美国人惊呼BF109飞到太平洋来了?由于采用了DB 601的日本版ハ40,Ki-61能够在装备足够的火力和装甲的同时保持灵活的机动能力,所以日军称其为“中战(不是重火力的重战,也不是重机动的轻战)”甚至是“万能战”。& O& \% B8 m  e2 y/ F- y% z# z) v/ Z

7 e4 g  d9 k( @) Q' L! X    昭和18年即1943年9月,川崎航空完成了第一批生产型的Ki-61-1丙三式战一型丙,陆军此时也懒得给MG151/20授予制式型号,只是简单的称其为“マウザー砲(毛瑟炮)”,虽然名字不够响亮,日本陆航上下却对MG151/20抱着巨大的希望,认为这种德式新锐火炮是扭转日本陆航战机火力不足毛病的灵丹妙药。3 个月之后,1943年12月,第一批装备飞燕一型丙补充到新几内亚前线的威瓦克Wewak,被陆航第14飞行团补充给了第68、78飞行战队。6 _0 U, ]% I, v1 H
8 r& |/ W( I. e0 I# Y
    由于Ki-61-1丙的产量有限,只能作为补充装备补入受损的飞行战队,似乎只有陆航第244和第56战队两个本土防空战战队有中队全部换装了飞燕一型丙,而且随着全球反法西斯盟国展开大反攻,德国自顾不暇,加上盟军加强了反潜封锁,德日潜艇交通线几乎被掐断。
/ M% n& d+ `8 o! y& V% L4 G# |
战争末期,德国潜艇顺着日本潜艇开辟的航线拼命往日本跑,据说也携带了一批物资,上图为德制IXD改的I-501号,下图就比较猛,三姓家奴死硬分子,意大利潜艇先投入德军序列,后进入日军序列最后以I-503之名迎来终战

1 C/ o1 q+ P% I, i1 L    直到日本战败,只有800门MG151/20和40万发炮弹运抵日本,川崎利用这些火炮共组装了387架飞燕一型丙。虽然数量较少杯水车薪,但是MG151/20的威力和可靠性得到了日本飞行员的一致称赞,据说有对B-25一击杀的强横威力。
3 ~$ z0 m1 I0 l/ o# f7 d
4 Y9 x$ V* F" M! N    像B-25/B-17/B-24/A-26等重防御美军轰炸机,日本陆海军在43年前都缺乏有效的攻击手段。相对于陆军,日本海军的九九式20毫米航炮对B-25和A-26等双发轰炸机尚有一定的威胁,但是也奈何不了B-24和B-17这种四引擎的空中堡垒。4 r# W& _/ m7 c
\
/ H! S1 V# N0 d2 b    因此海军从1942年下半年也开始疯狂的四处搜罗“大破坏力射击兵装”。由于海军早早就上了20毫米炮,所以比陆军胃口更大,要求新航炮至少是30毫米口径。9 f$ s% t0 c5 E% N- R7 n/ a
陆军的ホ203 航炮,其结构相当诡异,之后小猫会随日本陆军的大口径航炮介绍一下
陆军的ホ204 航炮
' y) [( z$ [5 q* D5 g5 t9 [
    事实证明,海军这次也是急了,所谓病急乱投医,海军首先找上的竟然是陆军,陆军自己还在倒腾20毫米航炮呢,找陆军有用么?还真有用,早在昭和15年即 1940年,在诺门罕被打得丢盔弃甲的日本陆军就疯狂的向日本国内各厂商订购大口径航炮,于是日本国内的厂商就把各式各样的地面速射炮扛上了飞机,产生了诸如室兰.日本制钢所试制的ホ203 30/37毫米航炮等一系列试做型号,这批试做型号的设计原型基本都是著名的大正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或者其改进型号九四式37毫米坦克炮。
$ Z. c8 s4 t7 b8 L# T9 p  J, [
大正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
九四式37毫米坦克炮

3 }  I9 Y) x/ l. g1 y  t3 |    大正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是一种一战堑壕战思维的武器,日本陆军研制这款火炮的目的就是需要一门可以随步兵冲击的“狙击炮”,用来摧毁没有被火力准备弹幕消灭的敌方火力点,尤其是出于反斜面的地方火力点。为了保证精度,大正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采用了28倍径身管,射击精度相当准确。% c: W2 N5 U* D" P/ w) {+ W

" @( a3 t0 m) |' D0 [* N/ E    陆航之所以要求以这种射速较低的火炮为基础改造大口径航炮,是希望在重型战斗机上装备1~2门,对敌方重爆进行狙击。但是日本海军在试验后,抵触了两点结论,首先30毫米甚至40毫米的航炮上机是可行的,其次,必须采用机关炮而不是地面半自动火炮的结构为基础研制大口径航炮,于是,海军回归九九式航炮准备以其为基础扩大口径研制新的大口径航炮。
  d7 ?- V% A+ X* c+ c. d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 收起 理由
冰蚁 + 1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7 20:45 , Processed in 0.0368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