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来还在啊,我转些个人贴子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来到底比博客像讨论版面,二来也好查自己想收藏的贴子。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3: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在我的方言中走日本不是去日本的意思,而是为逃离日本鬼子的侵略而逃难。这些故事主要是以姑妈讲的故事为主干,编辑整理而成。老人家86了,记忆象针一样清,但我总不忍追问太多,因为苦难的岁月回忆起来同样象针一样痛苦。有时候姑妈会感到迷失、有些故事是小孩时代给我讲的,到底是草民散记,出错之处大家多加推敲指正。

我们家乡我只回去过两三次,作为客家人我是一句客家话都不会讲。以前认为他们老土,后来有点怀疑自己是否丢失了一些东西,因为人在异国他乡,才更体会到保持传统的艰难与重要。我的家乡现在是一个南方小镇,曾爷爷在清末去南洋后一去不返,那时候是卖猪仔去的,水土不服死在那片潮湿多变的土地上的有很多。

本以为爷爷是跟随曾爷爷一起去了南洋的,原来不是,爷爷是跟曾奶奶相依为命,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和聪明善变的脑子发家致富的。爷爷致富的地方离他长大的地方不远,是南方比较有名的小镇,现在是中等城市了。在中学填籍贯时我很纳闷了一阵子,因为父亲是在那城市出生长大的,而我又是在另外一个大城市出生长大的。爷爷和家里的许多故事这里不谈了,这里只讲走日本那一段,在我很小的心灵中,这一段就一直在我信里留下了坚实的烙印。

在日本鬼子打到家乡以前,爷爷在镇里算一个人物。他主要是靠米、盐起家的,是镇里最大的那家。那时候镇里没有银行,人们都把钱存入大商行里,存入爷爷米行的人很多。爷爷大概算当地的生意人领袖吧,被推举当了交通部长(呵呵,不知叫什么),兼管镇里的汽车公司。

炮声隆隆,终於日本人来了,也进入了主题,是逃难的时候了。为什么逃难?为什么不当个守身保命的皇民?请看第二。

当时上面政府下令下来,全部汽车轮船由政府徵用。对,政府徵用,不是帮助人民逃难用的。许多人收拾了东西就步行踏上漫长而艰苦的逃难历程去了。政府徵用的车船都不让动,那么用来干什么?不清楚,因为要用也用不上了。汽车公司的一些员工把汽车零件拆了卖掉,都逃得无影无踪了。爷爷收拾了家里细软,行里银票,也领着家人踏上了逃难的历程。

爷爷的逃难方向现在看是不那么正确的。当时外公一家人就从省城逃到了澳门,而爷爷镇子离澳门与香港十分的近,爷爷不逃这些中立国的地方或者自由港却逃向艰难的山地。因为爷爷有许多生意上的朋友,米和盐吗,这一条路线应该是爷爷做生意时经常走的。事实上这也不能说是一个不正确的道路,因为日本人基本上不去山区,只是路过扫荡居多,所以当时逃难的人逃往山区的也很多,也是一个好去处。

说起这山区,就是有名的东江地区,是广东最穷的地区之一,也是革命根据地和赫赫有名的东江纵队的起源地。但是,也是土匪横行的地方。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4:11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3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2)屠杀

爷爷逃难去了,他镇里大部分人也逃难去了,但镇子里还留下一些人。

这些人主要是家里的老人,一来经不起折腾,二来留下好看门,防止贼人趁乱偷东西。他们以为日本人来了也不会把他们怎样,说到底,兵荒马乱的年月不是没见过。还有一些包身工,同样被留下来看门的。

不久的一天,镇最边的老太太见到开来一队兵。她认不出面孔是中国人日本人,制服怎么跟军阀的兵差不多呢,於是她问:日本鬼子要打来啦,你们怎么还没走啊。其实她不知道,恐怕也不可能知道,日本兵的袜子是在脚子头处开岔的。

日本兵当然听不懂她说什么,他们也没有翻译官,他们目的很明确,入镇以后就抓人。

他们把每一个人都从屋里赶了出来,用刚丝从手心穿过,然后压着到了镇子旁的河岸边。中国人是无法反抗的,因为刚丝穿着手心,想跑都跑不了。

鬼子把中国人排成几排,站在水边,在河堤上架起机关枪便扫射起来。中国人很快的倒下了,日本兵拿着刺刀在死人中每人捅一刀,动的就加上几刺刀,直到河水旁没有一个会动的人为止。血染红了河。

鬼子走了以后,在死人堆里慢慢爬出来一个人。他是这几百人里的唯一幸存者,是一位包身工。包身工是第一个倒下的,不知他如何忍着剧痛骗过了刺刀,他捂着流出来的肠子艰难的爬上岸,终於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日本兵是乘船来的,当时恐怕正在攻打省城,这是路过?不得而知,不过他们没再回来。后来逃难的人陆续回到了镇子,才收拾了尸体处理了后事。爷爷在走完日本回到镇子的时候,见到几乎每一家的门外都贴着仆告。

注:老太太那一段我有点纳闷,谁告诉姑妈的?老太太难道是被留下来收尸的?这场屠杀追问姑妈她都情绪很不稳定,声音有些颤抖,所以我不忍心再问了。

姑妈当年说这故事时说有高丽人,并说他们是日本人中最凶残的。高丽人到底是否这次事件中的参与者我也不得而知了。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5:14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3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3)辗转

爷爷领着姑妈和二伯一家往山区路线逃避,路上就住好朋友家。那时的商人都讲一个信义,患难中更可以看见这样的品质。那些都是爷爷办粮油铺经常打交道的朋友。爷爷商人本质不减,去到哪生意做到哪,经常是和夥计推着几百斤盐逃命,战争年代那也可以算是硬通货吧。

爷爷辗转逃到了老垄,在那过了一段平安日子,但好景不长。不久日本人又去轰炸了。二伯的大女儿阿娴那时候才2岁,但她挺聪明,喜欢跟着姑妈。每次一听到日本飞机的哄哄声她就会第一个跑进桌子底下,完了出来叫喊着姑妈的名字,生怕姑妈被炸死了。

爷爷最后逃到更荒芜的山里,他的大车小车东西让乡下人注意上了。不久山贼就到他在那新开的铺子打劫。那些山贼其实就是本地人,跟乡下人有所勾结,不过那时候的山贼也讲规矩,铺子里的东西尽管抢劫一空,却不动女人和夥计。二伯好在那天和爷爷都外出,一个去了附近铺子,一个在外办货,否则山贼对长大的家中男丁倒是要标参的,就是绑架勒索。

手里一无所有的爷爷向朋友借了5千大洋,开始干运输货物的生意。在战火的岁月里那可是在刀子上打滚的营生,但爷爷没有办法,不过利润倒是十分丰厚。爷爷在香港码头上居然奇迹般的跟奶奶团圆。

原来鬼子来前奶奶跟年小的爸爸住在离镇子两个多小时车程的乡下。奶奶不喜欢爷爷那种商号的生活,所以住在乡下,反正爷爷搞镇子的汽车公司,回家也不是问题。镇子到乡下的公路是爷爷修的,不知道现在是否是否在那基础上扩建的,乡下也早变几十万人的镇子了,但当时恐怕还不止两小时的车程。战火一起,是没有时间让你联系往哪逃命的,何况爷爷公司的汽车早让政府征用了,这鸡毛信哪怕是一天多的时间也不能送了,因为日本鬼子不是等着你逃命才来的。所以,一家人,一半逃去了山里,一半逃去了海边。

奶奶跟爸爸和三姑妈去了现在属於香港的葵涌,跟香港只有一水之隔,那里是奶奶的婆家。不久日本人就又打到了葵涌,奶奶和爷爷就是在坐船去香港逃难的茫茫人海中重遇的。

战火生死两茫茫,那种重逢的惊喜,今天想来,也是无限的快乐。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5:46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3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4)香港沦陷

爷爷把奶奶安置在香港后,把逃到山里的家人也接去了香港。当时谁也不相信日本人会向自由港宣战,所以逃去香港的人很多。

在香港租了半山一座老印商人的大房子住。那房子总共四层,爷爷和家人朋友加夥计住下面两层,后来总共50来人。每天吃饭50个人一起吃,难以想象他们是怎么办的,奶奶和三姑妈每天的事情就是出去买菜。爷爷的生意朋友不少也跑来投奔,这就是困难中互相扶助吧。他们住两层也想来并不舒服,人太多了,有的朋友要睡楼梯底。

爷爷在香港码头租了个大货舱,专门做香港运输往大陆的生意,代运代销,生意还算做得不错。家里又在市镇上开了个洗衣铺子,以前写过一篇德国鬼子的短文提到里面的一位夥计。

日本鬼子打香港前并没有什么征召,普通百姓有许多人更不知道日本人有宣战过。所以不少人当时还按老习惯周末坐渡轮到澳门去赌博。结果日本鬼子一打香港渡轮不能再开,那些赌钱的都泄留在澳门,没有钱没有住没有吃的,饿死在澳门街头。

爷爷住的地方离港督府很近,后门出去没多远就是。日本人攻占香港的时候,炸弹从门前头上呼啸而过炸向总督府,有一颗在对门的那家人门口爆炸,把大铁门栏都炸飞掉了。

香港的战斗没有打多久,日本人就进来了。

日本人对老印是十分客气的,开进总督府的时候专门造访爷爷楼上那老印,毕恭毕敬的说了许多客气话,还说日本人在香港不带武器,告诉大家如果有贼人骚扰就打锣,皇军会来维持治安。

听老印同事讲战后英国迁怒于老印,印度成为最后一个脱离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与老印暗中支持日本人在东南亚的扩张有关系。这个晓生虽然不感肯定,但日本人肯定是把老印当作争取的对象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6:23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3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5.德国鬼子

姑妈抗日战争逃难到香港的时候,对一个德国人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他叫阿福。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因为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是一个孤儿。德国父亲丢下他母亲回德国了,母亲丢下他跟别人跑了,这都是估计。唯一留给他的是一张出生纸。阿福生着蓝蓝的眼睛,金色头发,跟英国人也没多大分别。

在万恶的旧社会阿福并不是外宾,后面没有跟着一打美眉,进出机场没遇上和蔼可亲的边检员 -- 他连宾馆大概都没住过。阿福是一家洗衣店的学徒,大家对这高鼻子和蔼之余喜欢开开他的玩笑。


日本人占领香港后除了大发皇军票等恶行外,不知为何对中国人的国粹十分憎恨。那时打麻将跟打游击的结果差不多,死得比较文明一点,抓住了就地正法,不过不用刺刀不用子弹 -- 让你把麻将吃喽,撑得下的话你可以逃过这一劫难。

澳门那时已是东方一座耀眼的赌城,很多香港人周末坐渡轮过去博杀。日本人封锁了渡轮。赌徒们全都回不了家,澳门因为还没成为光荣圈的一员闹起了粮荒,这些丧家之赌徒们除了没地方住饿肚子更是被抢的对象。有一位唐叔就这样抱着一大笔钱去豪赌饿死在街头。赌王何鸿?的传记里也提到这一段,他们几个被日本人逼着脱个精光走下渡船,去劳改支持皇军。

如果不是日军占领香港,阿福可能就这样默默地过着他的日子。

那时日本人在抓英国人,抓了就进集中营,进了集中营能活下来的机会很少。日本人的待遇是每天一个地薯。阿福这长相当然逃不了。

"你滴,什么滴干活。"

阿福慌系系递过出生证与身份证。

日本人一看乐了。

"有喜!有喜(yo-shi、 よし)!盟军!你滴大大滴好!"

阿福确实有福,因为日德的同盟关系享受了日本鬼子的国宾待遇,辗转送回到德国。后来据说阿福还回过香港,带着骄人的德国太太,满幸福的。

不知道他的事有没有被日本人作为盟军样本戏大力宣传。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6:46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6
5.德国鬼子

姑妈抗日战争逃难到香港的时候,对一个德国人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他叫阿福。没有人知道他真正 ...

这是一篇旧文,因为发贴前没有向姑妈问清楚,小时候听故事留下的记忆有许多错误。

德国鬼子是爷爷的一个夥计,是住在那个大房子里50人中的一个。

事情发生是这样的。

日本鬼子来的时候给了一个铜锣,说他们会维持治安,有贼你们就打锣吧,我们会来的。

结果有一天鬼子来查屋子,在外面拍门,曾奶奶以为是贼,拿出个铜锣就打。鬼子一听生气了,以为是作弄皇军,把门拍得震天响。曾奶奶则一直在打锣。

其他人一看不对路了,赶紧都往后门逃了。曾奶奶也糊里糊涂的被拉姑妈拉床下藏起来。

当时德国鬼子和另一个夥计没有走,去开门了。鬼子一进来就八格八格的大骂,抓住德国鬼子,把另外的夥计抓住就大打耳光,打掉了他几颗牙齿,还说他如果带枪当时就把他们枪毙了。

还有一两个没走的脑子灵,赶紧上去找老印,因为日本鬼子第一次来时对老印很客气。老印下来好说歹说,日本鬼子明白了也就送他一个人情。但德国鬼子还是经过了上面的一番盘问,得知是友帮人后有戏有戏了一顿后就走了,没有把他领走,阿福是光复后回到德国的,这是文中一大错误。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7:14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3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6。脱险

香港沦陷后,日本鬼子三天两头去骚扰居民。好在房子上面住的老印,每次鬼子来附近搜钱搜东西,家里人都从后门跑出去,老印下来就能打发走,鬼子特别客气。所以呢,老印跟鬼子背后的盟友关系是可信的。

爷爷基本上做不了生意了。其实传闻鬼子要打香港的时候,爷爷就劝家人去澳门,但是家人象当时很多香港人那样,认为日本没有对英宣战,宣战了再走不迟。结果当然是没能及时走掉。

但鬼子并没有封锁去澳门的道路,占领后几个月又可以去澳门了。当然,去澳门就不是开战前那么简单了,大家是坐鬼子看守的渡船,被鬼子押送过去的。打包袱时,姑妈看到大家都把被子用外面包住细软,心里嘀咕,被子一样的太多了,取行李时如何辨认呢?所以她反其道而行,被子里面当外面用,不想派上了用场。

鬼子渡船到澳门时,把行李从舱里一把把扔出来,撒在码头地上,用刺刀指着人群,叫大家辨认。辨认错的立即被压走。而姑妈胆子确实够大,面面相觑的人群中走出来,在行李堆中找到了用被子反面包裹的包袱。每次听这故事时,都为姑妈捏把汗。

记得小时候看港澳名人传记,赌王(有葡萄牙还是英国血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与其他朋友不知为何想偷渡回澳门,结果船被鬼子逮住,全部人在鬼子刺刀下脱精光上岸,然后去了集中营,在那勉强捡回一条命。

澳门因为葡萄牙是中立国,鬼子一直都没有占领。当时去澳门逃难的人很多,妈妈一家也逃那,外公在那做开了烟土生意,主要偷运大陆。听说还跟共产党做生意,供应药品等短缺物资,没向妈妈详细打听。外公家在抗战时间一直住澳门,没有经历多少苦难,按下不表。本来爷爷一家呆澳门应该能呆到抗战胜利吧。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这事说起来纳闷。姑妈的说法呢,是澳门水质很差,全家人都病了,熬不下去。澳门当时靠煮海水蒸发供应引用水,就是蒸馏水吧,不过大概处理得不干净,水质里有化学物质,喝下去十分燥热。

爷爷一家住了四个月,受不了,又居家迁往湛江。

当时鬼子占领了广东部分地区而已,还有很多地方无瑕顾及,或者压根没有占领的价值。

(这个长篇是记忆,晓生记性差,姑妈80多了更难说,错了不负责任,呵呵。)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7:44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3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7。香港沦陷后的世外桃源 - 湛江


香港沦陷了,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逃?这个问题,包括了香港继续逃出来的一些名流。

湛江,作为法租界,为什么没有被鬼子一早惦记上,不清楚。那时候的湛江,甚至还没有汉化(这个有点难以置信,查了一下才写下来),土族人卖东西很彪悍,一斤的秤其实只有六两,秤了不买就拿柴刀跟你拼命。(这个后来参加旅行团经常成为导游对中国各地民风的解说,但最早听来的居然是姑妈,说明还真早普遍存在的)

当时湛江法租界有卫兵把守(这也奇怪,那时候法国都已经沦陷了),每天只按早晚放行中国的“服务人员”- 进去侍候法国佬饮食起居的仆人杂役。而当时香港的明星名流之类,也多住在租界旁边。一时之间,这个甚至还没开化的边远地区,变得分外繁华。

爷爷就在湛江城外小河边买了幢大房子住,在城里开当铺。姑妈很回味那段时间,估计那时候大家刚长大了,爷爷又没时间管,家里她是管事的,而且湛江也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抗战数年,终于过上里两年清平舒适的日子。

那时候空袭时有发生,军队(不知谁的军队?)在银行边设了高射机枪,还真打下过日本飞机。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8:15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3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8 - 乱世情侣

三姑妈从小就是敢做敢为的人,爷爷最不省心的就是她。三姑妈又是一个美人儿,看什么周璇等明星的照片,老觉得是当时照相的问题还是什么,不觉得有何惊艳,看她年轻时候的照片,才知道那些明星恐怕真的不那么漂亮。

在湛江的时候三姑妈十六七岁吧,情窦初开,一个银行小职员喜欢上了她。这位也挺会追女孩,成天跟在她上下学的路上(我们这时候这种人不是称流氓么?),无外乎请她吃甜品糖果看电影之类,逗得她开心。当爷爷知道三姑妈要嫁给这小子的时候,一家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当时二伯身边有保镖(因为他被人标过参),其他人则自来自去,对三姑妈这小姑娘也挺放心(乱世其实还挺安全),不曾想却闹出这样的事情来。爷爷当时巨怒,说嫁给这小子的话就不认三女儿。三姑妈哪里买这套。在她的婚姻上,是奶奶和姑妈做的主,爷爷真的没参加,自此之后也没听过她跟爷爷再有什么往来,跟奶奶和兄弟姐妹是当然保持联系的。

好在当时已经是战乱后期,光复后三姑妈与三姑父回去了三姑父的老家杭州。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8:42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8
8 - 乱世情侣

三姑妈从小就是敢做敢为的人,爷爷最不省心的就是她。三姑妈又是一个美人儿,看什么周璇等 ...

外传 - 三姑妈一家

三姑妈的一生,可能因为嫁给那位杭州的小子而改写了吧。

按理说,她嫁得并不差。三姑父只是逃难到湛江,在杭州的家族原来是个不小的地主,在西湖边有数十处房产。那不大发了?可惜有了共产党。

这三姑父也不走运,啥事不干在杭州干上了警察,共产党来了,说他抓过还打伤过共产党(当然了,当警察能幸免不?),就这么去了大西北,从此音信全无。

还有那数十处房产呢?在三反五反的时候,这些小资产阶级地主被召集在一起开会。干什么?把房契都带来,上缴后再他们面前一把火烧掉。如果家中藏着的,搜出来就是批斗的命运。会不会还有金银细软?当然有,杭州不是有条小护城河么,三姑妈就住在那边。90年代末终于整治了,捞上来的除了泥你猜是什么?一车一车的金银珠宝!那除了是杭州人历代丢失的宝贝,不知多少是解放后被迫扔进去的。

三姑妈与姑父在解放前应该还是有段很美好的日子的,有了4个孩子。大女儿是支撑一家的支柱,在百货公司工作,三姑妈在开放后带着大儿子和小儿子开饭店,后来太辛苦赚的又不多没能做下去,一直家里有什么空缺估计除了我们家就是大女儿帮助渡过的。

最疼的应该是小儿子,但偏偏小儿子很少顾这个妈妈,我除了在他们唯一一次来我们家见过(当时我们都是小屁孩,我对这个乡巴佬一样的小屁孩很不喜欢)后,只在归元馆与三姑妈家宴再见过,那时我们都已经结婚了。想起小时候对来住过一段时间的这些表姐表哥,当时我小孩子嫌弃人家,大了才领会到他们对我有多好。如果我去杭州没去三姑妈家报到,她们就会四处找我,杭州多大的地方啊(虽然估计去玩的不外乎西湖虎跑等名胜),长大了真的很感动,我们家与她们家的感情是很真挚的,其中固然有原因是因为开放前父母姑妈经常是把家里收入的三分之一寄给她们帮她们渡过难关,但人不见得都能记得。

三姑妈的二儿子一直活的不是那么快活,10年前得了肺癌,老婆更是老早丢下儿子跑了,好在这个小东西跟着三姑妈当时已经长大成人,职校毕业了。

那次我跟梦嫂搀着80多岁的姑妈去杭州看三姑妈,她跟我们住了进酒店,两位80多岁的老人谈了两夜,三姑妈已经要柱拐杖了,但很多时候开心得像个小孩子。在归元馆更是喜欢那面条喜欢得连群体照相的机会都没有间断,而她自己开过餐馆也很舍得吃(印象中杭州人都挺舍得吃,或许是好面子)。在我们离开杭州的时候,姑妈和三姑妈两个也没有流泪,但之后姑妈跟她就没通过电话(之前也不通),就算我再三叮嘱也不通,让我很纳闷,估计三姑妈之后不久就出了什么变故。梦嫂说看她们在酒店彻夜交谈,早已重温了人生,看清了生死,那一别早已是生离死别了。

三姑妈还有一个二儿子,我从来也没有见过。他在文革时候失踪,三姑妈和一家找了他30年,那次来我们家也有打探他的原因,因为可能他偷渡去香港了(据说他说过来我们家去偷渡,但却没出现在我们家)。在归元馆吃饭的时候,三姑妈还不忘说,等我们老三回来就好了。

而我们都心疼的知道,这位表哥再也回不来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9:32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3
[原创]晓生常谈-走日本(全)

(1)出逃

9 光复 (完)

日本投降那一天,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这穷凶极恶的鬼子,怎么一下子就投降了?

鬼子还是挺有纪律的,刨腹的不说了,大多数还是老老实实的收起刺刀上缴武器,大队大队的离开了。在看的人们有的大胆的,捡起石头就扔,把鬼子砸了个头破血流,大家一看鬼子屁都不放一个,都捡起石头一通痛扁,算出了一口气。现在想来,鬼子也算运气,中国人当时除了震惊就是疲惫,如果透过气来回过神来,这些鬼子恐怕就不只是吃几块石头而能全身而退了。

爷爷一家人随着络绎不绝的人们回到镇上,大家发现除了尘封已久到了没啥损失(当然了,也没几个敢留在镇上,除了孤寡走不动的老人,不知几个活了下来)。一开始那段时间,全部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姑妈多次提到那时候是夜不闭户,大家都敞开了门睡觉,在经历过九死一生后,又有什么能让人睡不好觉担心的呢?

当时很多商铺在日本人打来前收的存票都不能兑现了,一来大部分都破了产什么都丢了,二来生意刚恢复的谁又敢或者又能够拿这么多本钱去还旧存银呢?爷爷却是这么一位,他发的票据都兑现。当然不是因为他把银子埋了下来或者推了回来,但他却有胆子也感觉需要有这么一个诚信,他可以把钱再赚回来,虽然他还的钱早已在走日本的艰难路上丢光了(并且多次丢光,一次次的重新干起来)。爷爷因此名声远播,镇上更是没有人不知道他,铺子生意当然也越做越好。

偶然查起镇里的地方志,爷爷的名字和商会主席时候的一些事迹原来记录在案了。虽然爷爷不久就把生意重点建立在了省城而很少回去,人们还是记得他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49:54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49
9 光复 (完)

日本投降那一天,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这穷凶极恶的鬼子,怎么一下子就投降了?

后话

仅以此纪念姑妈,她从小抚养我长大和教育我抗日时期旧事。

姑妈之后,三姑妈不知还是否在,父亲家族那一辈子的人,自此也随风而去了,再没有家族那辈子的故事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52:11 | 只看该作者
[晓生常谈]姨母家的故事 (1-2)

1. 悲哀

虽然写得不好,晓生请求大家千万不要转载这篇,或以文中的内容说笑,这永远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如果发现有报载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力,因为所涉事情家人一看便知。

"你小时候发高烧,上医院路上死活不肯走,是姨母背着你去的。还记得吗?"

很久以前姨母这样问我,我模模糊糊的记得。那时候姨母还比较健谈,话匣子一开,说我小时候的故事都会没完没了。我最记的,是童年的欢乐,有很大一部份是姨母给予的。

"西关小姐,东山先生。"这是一句老话,西关解放前住的多是大户人家,而东山则是洋行的天下。姨母是个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长公主,家里殷实,长得漂亮,冰雪聪明,培养出了充的自信与高傲。姨母大概习惯了成为中心人物,说话总带有一点夸张的表情手势,经常不高兴就把亲戚朋友骂个狗血淋头。家里有一张姨母与护士学校同学在珠江泳场拍的照片,不但容貌出众,一看就知道她是大姐大。

姨母嫁得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与姨父数十年如一日的恩爱。在姨父的眼里她永远是个淘气的小公主,姨母在大家面前也经常骂他,但他总表现得很圆滑得体。

70年代,苦日子还没有完。晓生小时候每天的事情之一就是跟着姑母上街买菜。姑母买了叉烧给一小块晓生,吃得津津有味,然后流着口水看着叉烧回家。在饭桌上也不敢放肆,因为叉烧只有半斤,已经是一家5口人每天的肉票。家父离休100元工资,而哥哥80年代工作开始时也才20几的工资,可以说当时并不结倨。当时也可以上农民自担担子的市场用货币买,但估计并不便宜。

而晓生每周的乐事,就是姨母请吃饭。姨母一半每月在家中大宴一两次,其他时间上酒楼饮茶。姨母家住的是外公送的嫁妆小洋房,与一般的西关人家不太一样,后面有小花园厨房,楼分三层,二三层有露台,后来拆了我还是觉得挺可惜的,大概算不上需要保护的建筑,但在建筑特色与规模上都不是寻常的。姨母家每逢大宴,必有20多号人楼上楼下乱串,宴开两桌,算不上山珍海味,但鸡鸭鹅鱼等当时过节才在家里吃的必不可少。这些食物是托人买的,有时候是外县的亲戚带的,而大厨是姨母的丫头,早"解放"了,在我们之中成了亲戚。我与两个老表经常串上串下,楼里楼外翻个干干净净。后来听母亲谈起,他们爸后来在改革时当上了全国最富的一个县的县长,现在哥俩都入有花园洋房,出有大奔的人了。而喝茶也经常包下两个包间。酒楼到梦晓大了还一直惦念不已,依湖而建,亭台楼阁,下有鲤鱼游弋,上有古树遮阴(可惜了公家的不懂打理,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了,生意做得死气沉沉)。

这一切,没有姨母的长袖善舞是不可能张罗来的。姨父的父亲是乡里的大地主,听说当年还杀了共产党的人,解放后土改就让人毙了。姨父能逃过连坐劳改,一个原因是他抗美援朝的时候随军行医,救了不少人;另一个原因则因为他是有名的外科医生,而姨母也是一级医院的首席护士长;最后呢,没有姨母打通关系,也难保没有人找麻烦。要知道,当年周末就算定在酒楼定一个包间也是要靠关系的。

姨母在动乱的年代一样过的十分滋润,但她有一个心病,就是出国。大女儿是姨母最得意的子女,她在香港初入行当演员时得到了一个电影公司少东家的眷爱,远嫁海外;小女儿在香港读实习班时认识的小胖子不久也成为香港电灯的高级工程师,80年代末就住宿补贴都有一万多港币;三个儿子则在加拿大,小儿子是姨母的心肝锭。姨母在困难岁月中的奢华,有很大一部份大概是子女寄回来的钱。对我辈来说,其实人生也不负所求了,但姨母认为在海外才是人上人,而且子女几年才见一次面,挂念了。

终于,在80年代中,姨母移民加拿大了。小女儿家在香港交接的一片恐慌中也决定移民加拿大。加拿大的移民福利很好,姨母与姨父毫无顾念的放弃了国内的一切,开开心心的移民去了。4个子女,每月住一家,每家给几百生活费,加上养老金,应该是挺美满的生活吧。

大儿子孝顺,但怕老婆。一对老父老母,虽然能帮忙带孩子,始终是个累赘,终于二老伤心的退出了大儿子的家住进了老人院。二儿子也孝顺,但象断线的风筝,漂泊无定,更少在加拿大;女婿强龙过江,无奈门墙严密,大半年才找到工作,不复往日风光,对老人也不如往常的尽心。小儿子,一辈子大概都不结婚了,以赌为友,过着有夜晚没有白天的日子。姨母最疼的还是小儿子,改革后各家变卖国内的家产,她想到的永远是小儿子。洋房要拆了,不行,小儿子没地方住怎么办?市中心铺子要拆了,小儿子要创业,一定要以铺以铺!死活就是不签字,结果让市里赔偿了郊外渺无人烟的一块铺子。姨母的高傲变成了执着,骂了姑妈足足三日,因为姑妈说了几句心里话 - 小儿子这样子能是个做生意的人吗?

二老生活结倨,姨母一个从来都使人的大小姐,老来却要给人当保姆挣些零用。姨父在时姨母每天起床仍是细心的梳妆打扮,很怕一点的不足而失礼。姨父去世了,姨母的脾气更坏了,母亲说她每次去看姨母就被痛骂一天。后来,孤独更使姨母得了老年痴呆病。

最近,姐姐去看姨母跟她出外喝茶时,姨母是从始到终声带哭泣的,走时求她:不要走!不要走!

听妈妈说,姨母已经不能认出她这个妹妹了,每次走也是哭着求她不要走。家里的电话也拆了,没用的。姨母已经离不开轮椅了,有几次烧水都差点烧了房子,除了妈妈每周带东西给她吃不知社工是否能满足她的需要。

除了大女儿每周给我母亲打电话问情况外,不知在她身边的儿女能有多少探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亲着小梦的小脑瓜,每想起姨母,眼眶都由不住润湿。别家去国,各有多少惆怅,心里对姨母有着深深的内疚。

人生,什么可以负担?姨母只走错了一步,她只有对外国的朦憧,相信自己的子女,却没料到国外生活的艰难,人情的冷暖。留在中国的话二老亲朋满座不敢说,以目前的退休制度看万把也不奇怪,再加上子女的钱,应该乐享晚年吧。姨母啊,是你错了吗?

我爱小梦,希望给他父亲能给的任何东西。但小梦啊,爸爸无所求,只希望终老时身边有你母亲,有你偶而来看望。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52:36 | 只看该作者
梦晓半生 发表于 2013-12-22 03:52
[晓生常谈]姨母家的故事 (1-2)

1. 悲哀

2. 外科专家

阿忙最近在广角转的外科专家诉讼故事勾起姨父的故事。

关于姨父姨母的故事还有前后两三段,以后再表。但说姨父这外科专家的成长道路。

姨父是省城某市立医院的外科主任,反正对于中国医疗系统我一窍不通,方舟子们要打假这篇文章可谓错漏百出。反正脸皮厚点的话,省里外科他算挺有名气。

姨父外表看挺象个西洋鬼子,甚至依稀象斯大林,浓密的眉毛近看一根根象刺一样,高鼻深目。我最怕他了,因为他沉默寡言,跟我谈笑总喜欢扭着我的小脸,他可能觉得是在逗我,我可疼得要命的挣扎。

姨父家里很有钱,是个大地主崽。按理说他怎么也应该是留洋学医回来的吧。当妈妈说他是医专毕业的时候,令人难以置信。妈妈说解放前人们读书晚,一般比现在晚两三岁,姨父20出头了还在读医专,这又在毁坏姨父从小在我心中的光辉形像。

解放后姨父才毕业。那时候他和他爸的地主加黑五类觉悟就是差,象我爷爷公公那两个商人知道共产党要来了,虽然没有象走日本那样伦起皮箱就逃走,却也早有打算,连在香港营生的后路都早已奠定。姨父则不然,不但没走,还参加了工作,没两年韩战开始就让医院‘重点培养’送去当军医,其实他那时也就一实习生水平,动刀子的经验有限。

小时候没想起我也有个姨父参加了保家卫国、打倒美帝的韩战,去了那块有上甘岭在内的遥远国土,还救死扶伤,白求恩啊,总感到自豪。

妈妈又泼冷水了。你姨父其实去的是大后方,就是湖南和广东交界那附近。大后方不应该起码在东北吗?怎么送到湖南?伤员不早死啦死啦地吗?跟美国伊拉克战场当过大后方医务人员的朋友聊起,他那几年在德国的陆军医院,说目前在前线也是简单处理完了就送后方,包扎在前方手术在后方,也可以理解,不知是否专业情况。

反正实习生黑五类姨父就是这样,操着手术刀锯子天天在给从前线运回来痛得冒汗的解放军战士开膛破肚、修剪残肢,这么几年下来实践出真知,真的培养成了外科专家。如果在二战救过几十个犹太人的德国留学生可以成为外科鼻祖,他这样跟虎子一样的蒙古大夫,成为外科专家也就不奇怪了。

韩战打完了,反地反富反右什么的也来了。姨父他爹老地主,当年因为觉悟不高,比较反动,镇压了几个在他乡里挑起农民的觉悟、夺取他这个地主阶级土地的共产党,终于逃不过国家和人民的审判,被带上白帽子拉去枪毙了。今天他的土地大概成为了全国第一血汗工厂所在市(当年是个鬼子都没去的农村)的人民财产,或者被某翻身当了主人的党支部书记、土地管理委员会的红五类转进了自己的腰包盖了房子了(这个诽谤在二伯那里成了真事)。

姨父姨母哆嗦得要命。好在姨父去支援了韩战,有很多他开过刀的军人、地方诸侯们写的感谢信,都象尚方宝剑一样好好的在家里保存着,就像<活着>里那夫妻俩依靠着救命的解放军感谢信一样。单位里的人也不敢动姨父,说到底平民百姓开刀让红卫兵小将医死了那没什么,公仆们在被夺权前还是需要专家的服务的,造反成功的武斗受伤了也需要专家不是。于是姨父姨母提心吊胆的安然渡过了那漫长的日子。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54: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梦上学的第一天

上星期五小梦背着小书包进入了人生学习的第一步:上学。

小梦经常听说爸爸要跟他上学,那里有很多ABC,我家字母怪物的最爱,所以对这天企望很久了。

第一次见老师,小梦有些腼腆,不过那只是他没跟人混熟前的斯文举动。

第一天的成绩报告,小梦自己画了个彩墨画,还挺有层次感,上面写了自己大名英文大小写。

老师教的东西,小梦大部分都会了。不过他不是一个能够表现自己的学生,老装不认识,也是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据另一老师的观察,他在其他小孩子席地而坐听老师教课的时候老坐到后面的凳子上俯视其他同学。不合群但有领导款,那老师说。小梦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好事。一个混血儿因为不适应,入学一段时间都不开口说话,小梦那好教育别人的瘾子跟他正好一对,哥俩个在老师旁边开小灶,由小梦执教鞭手把手学起普通话数字来了。老师开心的对那小孩的家长说他终于开始说话了,对于每天都教奶奶念书的小梦来说则再平常不过了。

混熟了以后,小梦开始撒娇了,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老师抱抱。好在这学校刚开班,同学不多。

学音乐时,小梦象往常奶奶教的那样打的小钵乓乓乓的边打边走,把旁边的阿姨逗乐了,夸他是个可爱小子。

小梦的第一天可谓十分顺利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5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童年故事。

看了胖兄的觉得有趣,也回忆回忆我的童年。

童年有许多故事,打算分门别类谈。也学习胖兄,今天专挑捣蛋的说。

我的童年住在一个城中岛上(确切的说是洲吧),家走出去一条小巷就是江边。妈妈喜欢游泳,现在70多了仍然能游几百米。小时候哥哥姐姐没到小学就跟着妈妈在江里游泳,入学后都是游泳队的。岛附近淤泥很多,所以水也不深,可以踩着在水上玩。现在想来不那么安全,不过当时大家就是那样渡过的。岛离市里的河堤也就百米左右,我家对面游过去是轮船码头,我游得好的时候也游过去,看着人们在上面走来走去,爬上码头边的大轮胎歇息。我学会游泳却比哥哥姐姐慢,因为妈妈在我小时候不那么多游泳了,当时应该是文革后期,家里成分不好,妈妈经常在单位里装学毛选跳忠字舞积极份子。我看着比我没大多少的小孩在河里跟大人玩得欢,羡慕得紧,跟妈妈去的几次却还没学会浮水。

一天是龙舟节附近,看着漂亮的大水漫得高高,孩子们都在河里嘻戏,我回家换了裤子就一个人跑河边去了。河边隔百来米就有一处石阶通水里,是以前让人下去洗衣服的。龙舟节水漫上了台阶,不少孩子们在底部的平台戏水。我琢磨着我那四五岁的身高也就够那里玩,就走下台阶进水里。走了几步,一脚踏空,原来底部我不够高,到头顶而无法透出鼻子呼吸。我跳了几下,呛了些水,心想这样就没命了?

这时一只有力的手把我乱挥的小手抓住提出了水面,一位叔叔救了我。好险!我赶紧上水喘完气回了家,不敢跟家里说,以后没大人在也不敢自己去游泳了,直到学会了游泳为止。

这个河还联系着许多童年的故事。大家天热时都到河边乘凉,那时用的竹椅子或者藤椅子特别凉快,现在我仍然情有独钟。河边有一颗百年老树,树须一直垂到河里,小孩游泳时会从那跳下去,我们也在那玩抓迷藏。有一年夏天,全家人和邻居上下都在一起乘凉。

我们楼上楼下几个小孩,庆哥比我大两岁,算是首领。庆哥对住他家旁边的阿平(大我一岁)不知哪来的仇恨,一直到10岁多都说他坏话。我那时5岁左右,听惯了庆哥的洗脑教育,对阿平也一直没啥好感。庆哥的故事可多啦,特别是恐怖故事,他的停尸房故事我在幼儿园讲来也是座无虚席。小时候听起来那恐怖不是Stephen King能吓唬得了的,也不知这家伙哪来的想像力,难道是他早过世的爸爸留下的?

回到那天。庆哥跟我说,那阿平特别可恶,你敢不敢把他推下河去跟他玩个恶作剧?阿平正站在河边,我悄悄走他身后,忽然发力,他就象横鹿进二一样踏了出去。。。

好在,夏天水旱,下面没有水,只有岛与河中间一断小细流。阿平哭着被人提了上来,鞋子掉水里流走了。爸爸从来都没有那么狠,他没有打我,但说明天送我到公安局去,如果阿平死了我偿命,否则也可能去少年教养所。训了顿之后带我上去给阿平与他爸爸道歉。我一直没哭,但道歉时还是忍不住哭了,阿平他爸待我很好,说阿平没啥大事,叫我放心。庆哥呢,被我捅了出来,在家里被后父打得好惨。以后我也没再为庆哥干什么事情。

上小学后,社会开始复杂,特别是三年级时,要去学校分校。分校在河边,只有我们一个年级,所以挺乱,大家刚好那时开始野,放了学不回家到处逛。我从那时起经常过桥到市里闲逛,小时候迷小人书,经常到附近的两处书店逛,隔着柜台看文具、看小人书,那时没啥零用,所以好像没买过啥东西。

岛和市里在那年多修了两条桥,桥刚修好,有一天,同学们放学一起回家路上,忽然有人慌慌张张的过来说前面有死人。大家都跑去看,果然,一个老头的尸体浮在桥下。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死尸,他不知是被害的还是醉酒掉下去或者自杀的,有些浮肿,但不可怕,脸还挺安详,但那印象终生难忘。当时也真冷清,桥对面是最繁忙的马路之一,不远就是汽车总站,死了个人居然等到我们放学还没有警察封锁和打捞尸体,不幸的让我们看到了。

这不算捣蛋,但那一年,在河边分校,确实干了件坏事。小时候在河边的一个娱乐项目是片小石子,把尖的小石子扔水里,但是用切割的角度扔,让石子在水上跳跃几次。有这么一天,对岸的小孩也放学了在扔石子,两边就叫阵开了,后来干脆往对岸扔石子。河岸有一百米远吧,当时大家都扔不过对岸,偶而有一两颗得逞,但两边的孩子们都面无惧色,因为扔过对岸可能性很小。班里的小孩说阿梦快给他块大的(我个头班里第二),我在大家继续捡起就扔的时候,慢慢捡了几个圆圆试着趁手的,眼看着石子呼啸而去。第一颗,对面孩子有些不知所措,第二颗,逃也来不及了,看着一个小孩头上中弹,抱着头就痛哭,对面的小孩飞快就去叫大人。这边的小孩也慌了,都飞快逃走。

第二天回校大家面面相觑,心里有鬼,也没有谁敢提那事情。听说那小孩的家长去找了学校,还到各班认人,但谁也没承认,班长永欣这家伙经常骗我书店新出了小人书死活拉我陪他去看的(他家在书店附近),也不敢吱声(这家伙那天就在我旁边扔石头),总算逃过一劫。

自那以后,我就没有再干些可能造成伤害的事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3:5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梦三十六计。

小梦人小鬼大,两岁多就经常骗爸爸妈妈,性子又倔,要训导他好好成长真不容易。

这天跟梦嫂总结了一下小梦的三十六计:

声东击西

这一计小梦还在爬的时候就会了。他的乐趣是关爸爸的电视。爸爸在看电视的时候,小梦爬去电视柜附近翻箱倒柜。看似在玩开关柜子、拨弄DVD盒子,可爸爸眼皮一不盯电视他就把电视给关了,然后嘻嘻的笑,叫爸爸拿他没办法。好在家里好几年的国产电视居然也撑住这一年多下来小梦每天大概5、6次作弄爸爸的游戏。

爸爸知道小梦的计策了以后,他一走近电视柜就先警告。可是小梦有耐心,先翻一阵子再说,爸爸一不留神跟妈妈讲话,啪哒,又关了。

调虎离山

这条计策小梦大概一岁半学会的。成天开大嗓门叫爸爸冲牛奶给他喝,爸爸冲完回来,才发现他已经扒在爸爸电脑上聚精会神的玩开了。

苦肉计

这招最坏了。小梦经常自己去轻轻撞一下桌子椅子然后找妈妈让妈妈疼,那是小事。真正厉害的有两手准备,一个是撒尿,另一个是呕吐。这两个坏毛病小梦显得心细,他学会自己撒尿、吃到鱼骨头吐出来,本来他自己很高兴、挺自豪的,爸爸妈妈也常夸他。可他很快发现在哭和发脾气的时候,偶尔忘了去撒尿或者吐了晚饭出来,爸爸妈妈都急得团团转。结果小梦就总结出威胁爸爸妈妈的办法了,要干一样不允许干的事情的时候,首先撒泡尿警告爸爸妈妈,再不然就开始使劲咳嗽,有东西在肚子的话就惨了,吐你一地看你服不服从他。

反间计

妈妈不在的时候,如果爸爸责备小梦严重了,小梦就去找妈妈,然后向妈妈告状,说爸爸打他。妈妈向爸爸兴师问罪,而爸爸一头雾水。

假道伐虢

在妈妈警告小梦不许用笔乱画了以后,小梦会把妈妈从房间里赶走,让妈妈到下面煮饭去,说小梦在楼上乖乖自己玩。妈妈一会儿上来,找不到小梦,终於在放衣柜的小间里找到他的时候,也发现他在地上画了个乱七八糟了。

笑里藏刀

妈妈在上面,小梦在下面。一会儿小梦上来嘻嘻的笑,妈妈知道小梦又干坏事了。问,干啥坏事了?画画。画了什么?下去一看,沙发上到处都是呢。小梦在妈妈还没拿得起小杆子的时候第一时间抱住妈妈,叫嚷着:不打仔仔、不打仔仔呀。妈妈找来找去都找不着小杆子,原来小梦早把它藏起来了。有一次小梦在爸爸眼皮底下又翻沙发又翻玩具盒,另一手拿着的就是小杆子,在找地方藏呢。看到他的认真劲让人忍俊不禁。

上屋抽梯

爸爸妈妈在教育小梦的时候都很注意诺言一定要实现,但小梦却不知哪学的反其道而行。玩滑梯吧,爸爸说要走了,这是最后一次,小梦伸两个手指说再玩两次。爸爸说不行,最后一次,小梦给五个指头,说五次。爸爸说有你这样谈判的嘛,两次啊,小梦点头。两次后,小梦伸出五个手指头,说再来五次。

暗渡陈仓

小梦去亲戚家玩,很喜欢人家玩大富翁的硬币,成天在那玩。爸爸妈妈回家帮他脱衣服的时候一摸,怎么袋子里鼓鼓的,一看,原来把人家半打的硬币都装进了他自己袋子里。

哎。。。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4:0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反叛期的小梦

家里现在出了个小造反派。

小梦的反叛现在成了不小的课题。跟LP经常讨论说,我小时候可是父母一点都不需要操心的乖孩子啊,怎么小梦这么掘,是不是你的DNA啊。LP的反驳也没有多少可以反唇相讥的,她小时候小梦这个年纪就已经是"街坊组长",街道的事情她都知道。

小梦1岁多的时候还怕他被别的小孩欺负,于是教他打拳和起脚。现在小梦经常追着爸爸踢爸爸的腿,还有更厉害的一招,望后起飞腿。这是爸爸妈妈闹着玩儿的时候干的事情,踢毽子的大概知道是怎样的动作,小梦也不需要教,那天跟大他一岁的JJ争玩具,JJ被他爸爸叫开了,LP发现小梦不声不响的就起了这么一后飞腿。至于踏别人脚之类爸爸妈妈连做都没做过的动作,就真的不知道他哪学的。

小小年纪,小梦对漂亮MM很早已经有了品位,他从来不喜欢男人抱抱,而专门拉大姐姐亲近。还有更厉的,最近发展成见到漂亮小MM他不但丑态百出的做出各种引人注目的姿势,还拉着就跑,吓得对方大哭。

小梦最经典的造反口号有三个:

不要爸爸!

不喜欢爸爸!

还有,打死爸爸!

这可能都是跟他公公或二姨学的,他们经常这样'教育'二姨的调皮儿子圆圆,小梦在旁边学个够。在8个月的时候小梦就跟着学会欺负大他5岁的圆圆GG,经常横眉怒目的呵斥和动手打,虽然也不知道他的咿呀学语说些什么。现在知道了。

爸爸不会狠揍小梦,出不了手。妈妈却一点不含糊,经常揍得爸爸和奶奶看不过眼,但小梦却最爱妈妈。

吮手指是小孩普遍的毛病,小梦出格的地方是差不多成了他的毒瘾,成天吮着,一个不留神发现他躲床边或衣柜里,在干嘛?吮起脚趾来了!

妈妈在打骂等各种刑罚都无效后,终于用上了爸爸十分反对的招数。

首先试图用苦瓜涂手指上,让小梦知难而退。不想小梦吮着还觉得特别好味道,一边吮一边说:苦瓜好好吃,小梦不怕苦瓜!

妈妈再涂上辣椒,这下子小梦惨了,一边哭着一边指着妈妈说:打死大灰狼!

(现在小梦似乎真的戒了,不过提醒各位,最近美国有母亲因此坐牢,小孩对辣椒很容易过敏造成呼吸困难而死了。)

小梦从来不敢说打死妈妈,妈妈问他大灰狼是谁他会东张西望了事。

不过小梦也很懂事,现在3岁刚过出去坐地铁已经会自己琢磨着英文拼音读出英文来。

妈妈有一个津津乐道的故事。那天小梦又说要打死爸爸,爸爸说你怎么对爸爸这么狠啊,你是爸爸生的。小梦斩钉截铁的说:仔仔是妈妈生的,不是爸爸生的!

爸爸说:但也有爸爸的一半啊。小梦还是斩钉截铁的说:仔仔是妈妈生的,不是爸爸生的!

结果爸爸很生气。

第二天妈妈跟小梦一起看书的时候,妈妈再问小梦:仔仔是谁生的?小梦小声说:是妈妈和爸爸生的,不说是爸爸生的爸爸会不高兴。

背里小梦还是很爱爸爸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6 11:09 , Processed in 0.0490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