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 n, f+ t9 H! g% r, Y c+ l/ f8 S! X3 F, d8 X2 O
虽然采取“先厦后金”的策略是正确的,但在10兵团和28军的领导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上却犯了一系列错误,从而导致了金门之战的失利/ _/ P. C$ O2 C4 m
! k- {* g+ `9 z; Y7 P0 ]
国军虽然在厦门部署的兵力最初要远大于金门(厦门3万,金门1.2万),但当解放军逼近厦、金地区时,鉴于厦门距离大陆很紧,易攻难守,蒋介石和陈诚即开始着手调整部署,将守备重点放在了金门。10月初即调12兵团18军增援金门,厦门失守后又立刻调12兵团的19军增援金门。国军的意图就是死守金门,只要金门在手,就可以对厦门和整个福建形成威胁。
6 a5 W3 @+ ^0 z! Q: u2 W
$ B. n/ g& D# t* s而10兵团领导却忽视了金门对于国军的重要性,严重低估了国军坚守金门的决心和攻金作战的难度,同时,由于过早地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厦门,忙于厦门的城市接管工作,因而把攻击金门的作战指挥权下放到了28军,不再直接指挥攻金作战,也没有认真关注攻金作战的准备工作。虽然10兵团领导将作战指挥权下放到了28军,但做出作战决策的权力并没有下放给28军,28军名义上是全权负责攻金作战的指挥工作,实际上负责的只是制定并执行作战计划,没有权力自行决定是否执行计划、何时执行计划。同时攻金作战的情报工作主要是由兵团情报部门负责,而兵团部驻厦门,28军军部驻莲河,两地相距较远,又缺乏兵团级领导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从而难免会在沟通上存在一些障碍,这就影响了28军对金门国军情况的判断,从而使得制定的作战计划存在巨大的风险。而10兵团领导没有了解,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敌、我、战场的各种情况,在轻敌、急躁情绪的支配下,忽视了敌情的变化以及自身船只不足的困难,最后轻率地做出了按照28军的计划攻击金门的决定,从而开启了金门失利的大门。叶飞后来在回忆录中也认为自己过早将兵团部迁入厦门进行城市接管工作,没有亲自指挥攻金作战是一大失策。
$ L- ^/ [. f" B( {! T
/ b* }# K2 e) _28军的领导在接受了攻金作战的任务后,积极进行了攻金的各项准备工作,但在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上却出现了疏漏。; s- v+ T( ` R1 V
, o7 m7 F( W, n9 a1 K- z, i8 M- `6 Q一是没有进行充分的战术侦查。肖锋早在 10月14日通过审问俘虏就得知12兵团已经到达金门,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组织负有战术侦察任务的军侦察营和情报部门进一步核实这一重要情况。28军的侦察营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队伍,但在整个金门之战的准备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来可以进行的渡海侦察和捕俘行动也没有实施,因而对于国军12兵团18军已经登陆这一情况并不了解,从而大大低估了岛上国军的兵力,这不能不说是战役准备中的一大失误。
/ z9 \: n7 w, n& o7 _) l' M/ `& |6 ?5 _
二是没有进行精心组织航渡。当时解放军已经认识到渡海作战的关键是船,28军领导在作战准备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船只不足,也下了很大力气进行船只的搜集工作。但却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找船以增加数量,却没有下力气去研究已有船只航渡组织、管理工作。以当时的情况看,如果认真研究水文情况,基本掌握了潮汐的规律,按照潮汐情况来科学合理地组织船只航渡,就可以避免出现大范围船只搁浅的情况,这样第一梯队的船只至少有一半以上可以返回,有了一定数量的船则无论是增援还是撤退都能进行,那金门之战的结局也许不至于这么惨痛。但28军的领导由于没有仔细研究潮汐情况和航渡、登陆的细节问题,使得第一梯队的船只几乎全部搁浅,最终被国军摧毁,从而导致全军覆没。
8 A- `, p- q1 g7 v1 d/ v4 x! o1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