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博体评大外交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22:2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发表于龙空,有删节。
. @- [9 R7 |3 l8 }7 f7 }* R: r' S* T7 k1 A) I: f% v1 R
看了基辛格的《大外交》,觉得可以和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合起来看,前者就像是后者的外交史部分的专论。( I, S9 o+ n7 O- C  f/ J- l9 u

3 ~! A  @, w4 C2 h侧翼国家在地缘政治上会占点便宜,先是法国、再是英国和俄国。但并不绝对如此。俾斯麦的普鲁士身居四战之地的中欧,仍然可以改天换地(再比如曹操)。所以实力和当政者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 K5 `7 n/ [, B. O' ?, I8 r! I6 W( j% ^1 r7 H. Y! I: l0 p0 y
其上伐交,但是归根到底还是由实力决定,梅特涅外交上再如何手腕高明,挽救不了国势的衰微,也只能做个裱糊匠,了不得是个子产。反过来,法德几次遭遇灭顶之灾,至今仍然是欧洲的大国强国。) D" p4 C: l0 V9 h
+ B" e: D- v5 x6 M
对法国人自不量力的吐槽,基辛格也是很辛辣的,不过他认为法国不应该和德国一起搞大欧洲,而是应该和美国联手,就有点屁股决定脑袋了,又一个连横与合纵之争。0 {7 \$ O% M' `2 n& n

5 C5 L, P3 G( M/ }* P4 z: e总是有些蠢货,裴迪南一世,拿破仑三世,威廉二世,似乎总是由他们的异想天开与一意孤行造成最后的恶果。胜利者一方如果没有一个大师的话,比如黎塞留、俾斯麦,至少也是行动逻辑上前后一致。让我想起了《中印战争》。
4 l- Q# J( h. ^1 V! v
, I8 _4 B( f8 U/ I1 C6 M& K: N较少涉及各国背后的经济、政治利益冲突,使得外交冲突似乎仅仅是源于追求绝对安全或者追求面子。
9 `' S2 |% e2 n  \# P# q9 y; V% Y. J+ x1 N2 w
外交如战争,不知道追求的利益和目的是什么,不知道战争(外交冲突)应于何处终止,此乃大忌。拿破仑三世如此,威廉二世也是如此。6 I6 W% k6 M" k- |' M7 ^/ _" G4 q# Q
, U% r" |5 t: Z5 _
然后再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大计划的军事参谋人员,这就齐活了。更可笑的是,一战前各国要么没有动原计划,要么只有全面动原计划。最怕两面作战的德国为了和奥匈帝国并肩与俄国作战,必须要进攻法国。而所谓开了第一枪的奥匈帝国,却是最晚把军队投入战争的。
& N- R- t+ x+ r, u5 R6 w7 Q3 I% {
8 `6 W( K6 I: b+ p5 c: }原以为一战前的各国已经够蠢了,没想到凡尔赛和约还可以进一步秀下限。不仅仅是谁都不满意,有所放弃,而且是没有任何一国能达到其主要目的。坑爹的全输啊。这就是所谓的集体无意识么。原来民主国家互相不开战的神话,至少可以追朔到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 j& F: }& Z+ x

+ g* w, x7 _# `0 q民族自决也是个神话,加上拙劣的安排手段。打开了土耳其人的大冰箱这个潘多拉的盒子。波黑乃至巴尔干各族的自相残杀种族冲突,还真是有传统的。慕尼黑、苏台德、瓜分波兰,全都种因于此啊。
- P; a' [( `9 k; M# `3 h! s! G/ o: c; d
5 J& `# g) h/ @  g8 J# S$ X法国的困境,说到底还是国力的问题。再加上有能力提供帮助的,全都在一边说风凉话。- p% A+ u! E& P

% B" C; C2 B% P$ t( {" Z* _6 ~5 W只是在不断地说法国的无能、退让和窘境,可英国在干什么呢?不断地拒绝和自欺欺人,是因为真的相信法国是威胁,是因为指望祸水东引,还是因为其实和法国一样已经是泥足巨人?
( h' `. k; M! }3 W
% k  ^1 M! O4 D3 ^看英法的态度和行事,其实捷克的命运早在慕尼黑之前的几个月就决定了。
# p4 B* @2 g6 ^# v* _% a; Q! M1 E/ Q5 S* d1 E
对斯大叔的评价很高啊,和黎塞留一个等级,左右逢源,所向无前。张伯伦在给希特勒垫脚,希特勒在给斯大叔垫脚。基辛格该不是先给一顶高帽,再把引发战争的黑锅顺手附送吧。
/ m% x' k0 g8 R; C: L
5 Z  [$ S2 H% p7 W. M地缘优势和自身实力使得美国可以莫名其妙而不受惩罚,英国有一点地缘优势,所以没有落得法国那么惨,但缺乏实力还犯蠢,最终是自食其果了。法国是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地缘优势,还要受盎格鲁系的两个强国的犯蠢拖后腿。德国有实力,没有地缘优势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摊上了个疯子当元首。- X' z7 B* _% q/ p! f5 d
! @! F: g1 ]% @# U6 g
罗斯福与其说是要在外交上伤脑筋,不如说是要在如何说服本国人同意参战上动脑筋。最后都是用软刀子逼迫轴心国开第一枪,然后就顺理成章了。报告德国潜水艇的位置是这样,制裁日本开出无法接受的谈判条件也是这样。
  K/ s# Q# [2 O- l, n6 ]4 L8 H8 ~6 t& f/ U; z) k
春秋笔法两则:说他老谋深算,能力超强,非常擅长所做的事,然后告诉你他做的是坏事。说他确实办了很多傻事,言行不一,自相矛盾,然后告诉你他是出于原则和理想主义。2 \, _/ R0 \1 T3 B) c
2 G$ T- r' q$ ?' g# G
按照基辛格的说法,倒是要把对方扼杀在摇篮里,发表铁幕演说的丘吉尔主动要求和谈。
2 {' P6 f" k- H) e1 `( T# Z  N! `/ G9 O
相比斯大叔的处心积虑,美国人纯粹是以力破巧,全靠底子厚腰板硬。而斯大叔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其举动只相当于姜维的九伐中原了。. h; H: M5 f. B/ T- E
3 e5 c  G& t: W  z% y# T6 W
二战之前是为英国人遮掩,二战之后是为美国人粉饰。所有站在对立面的都没什么好话。苏联就不用说了,法国是被讥讽耻笑得第二多的;作为对比的是二战后的西德,一战前的沙俄,既然保持与盎格鲁人步调一致,就不怎么敲打了。而日本和以色列……,我能理解前者始终处于远东这个边缘地带,但在二战后只谈苏联怎么在中东四处点火,却对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不置一词,欲盖弥彰啊。
3 _5 W. M; K6 j* J% h1 w# R% S3 t/ e, }, `4 o% b- l  N
面对大范围长期坚持游击战的对手,企图在异国同时完成军事胜利和移植全新而毫无历史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更要命的是还采用逐步增兵添油的战术,当年在越南是这样,如今在中东也是这样。% F3 X. r; J, Q0 q

0 [& O0 c2 _: d) S- p, R) G, L卡特就这么不堪么?一句话都没有,直接被跳过无视了。# z* F) L' [$ \8 ]# m  Z8 k& L

- o9 X4 [+ ^2 `% j最后对大部分国家都品头论足了一番。但只提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一句,连分析都没有。也许是因为屁股问题,完全没提到中东。担心俄国不能有序地衰败,担心德国自行其是,担心日本抓紧时间最后的挣扎……当然其实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交问题或者说外交对手,也不是美国外交失败的真正原因……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12 15:35 , Processed in 0.03099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